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病虫害综合防治
2022-02-11晏保繁
晏保繁
(思南县茶桑推广中心,贵州 铜仁 565100)
1 茶叶发展情况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的茶叶大国,从种茶、产茶的区位分布看,我国茶叶生产主要有四大产区,分别是西南、华南、江北、江南,其中浙江、福建是中国最主要的两大茶叶产区,这两大产区生产的茶叶大多是无公害茶叶,目前这两大产区作为我国主要的茶叶产区,无性系良种已达96.5%左右,现种植茶叶年产量约8 956 万t,总种植面积已超过7 680 hm2,年产值达12 亿元以上。
在茶叶种植与生产中,主要病虫害超过40 种。常年发生的主要害虫有茶蚜、茶小绿叶蝉、茶细蛾等,主要病害有白星病、茶芽枯病及茶赤星病等,这些病虫害为害程度大,加之大面积发生,会严重影响茶园无公害茶叶的种植与生产,所以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已成为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2 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2.1 农业技术防治
2.1.1 对茶园无公害茶叶茶树进行轻修剪
在茶树修剪时,应遵循轻度适量的原则,尽可能通过对无公害茶树进行轻修剪,剪掉茶树上的害虫,如茶橙瘿螨、茶梢蛾、茶蚜、茶小绿叶蝉等,这些害虫会在无公害茶树的树冠表面栖集,通常会与茶蛀梗虫一起对整个茶园造成严重危害,应在每年8 月中旬进行修剪,一般剪掉茶树的树梢即可,通过一次性修剪处理,可使无公害茶树茶叶的病虫害减少约98%[1]。对于龟甲蚧、茶尺蠖及茶毛虫等可能产生严重为害的害虫,要适时进行台刈或重剪、深剪处理,及时清理剪除的茶树枝条,彻底清除出茶园,防止二次传播,通过集中销毁的方法,使被剪除的病虫害彻底消失。
2.1.2 分批多次采摘无公害茶叶
正常情况下,无公害茶树的嫩梢上会栖息和布满茶橙瘿螨、茶蚜及茶小绿叶蝉等多种害虫,受这些害虫的为害,无公害茶叶会产生茶白星病、茶芽枯病等严重为害茶嫩梢的病害。对于病虫害的农业技术防治,要尽可能采用多次分批采摘茶叶的方法,最大程度减轻病虫害[2]。
2.1.3 合理施用化学肥料,增加有机肥
如果在茶叶种植过程中施用过量的化学肥料,如氮肥等,会导致茶园中的螨类和蚧类等病虫害进一步加重,因此为了生产出无公害、绿色的茶叶,必须要合理施加肥料,尽可能施用有机肥料,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量,增强无公害茶树对螨类和蚧类等病虫害的抵抗性。在茶叶种植和生产中,要采用耕翻结合冬季施基肥的方法减少病虫害,通过将落叶层和茶园表土中的病原菌、越冬害虫深埋入施肥沟中,降低第二年茶园的病虫害发生概率。
2.1.4 加强对新茶园中无公害茶叶茶树的植物检疫,避免病虫害传播
对于茶园中新发展的无病害茶园,要选用经过严格检验和检疫的无病虫害苗木。如果茶苗是从外地引进,必须加大植物检疫力度,从根源上杜绝和避免病虫害传播与扩散。
2.2 物理机械防治
2.2.1 利用传统方法手段进行人工捕杀
在物理机械防治过程中,可采用传统治虫方法,对茶毛虫等害虫进行人工捕杀,这类害虫通常会以卵块在茶树叶背处越冬,可选在每年11 月中旬至第二年3 月初进行叶背越冬卵块摘除作业。在摘除时,考虑到茶毛虫的幼虫1~2 龄群主要集中于茶树叶片背面,同时这类害虫容易被发现,因此在防治这类病虫害时,应彻底剪下带虫的枝叶,并通过就地踩死的方式有效降低害虫密度。
蓑蛾类病虫害的被害状明显,常为害中心,针对此类虫害,要结合茶园精细化管理作业,在每年早春时节或冬季时节将上述虫囊随手摘除,还可在每年冬季或春季人工挖除越冬蛹,彻底防治害虫[3]。
利用喷灌“降水”冲力在抗旱期间对茶橙瘿螨等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可使喷虫落地死亡率达到98.42%以上。同时,实践证明,采用软皂、中性肥皂、无磷洗衣粉等100~200 倍液,在晴天、细雨天或阴天早、晚杀群聚幼虫,能取得显著的茶叶病虫害防治效果。
2.2.2 利用害虫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
害虫往往具有一定的趋光性,在防治虫害时,可采用灯光诱杀法对害虫进行诱捕[4]。具体而言,在诱捕害虫时,可将多盏频振式杀虫灯设置于茶园中,通过非诱杀区和诱杀区茶园进行诱捕害虫比较,通过灯光诱杀法诱捕害虫,诱杀区茶园中的茶小蓑蛾、茶尺蠖等主要害虫的数量明显少于非诱杀区茶园中主要害虫的数量。实践表明,采用灯光诱杀法诱捕害虫,防治效果显著,防治率最高达到98.5%左右,最低也能达到56.95%。经过技术检测,采用灯光诱杀法诱捕害虫的虫口密度明显低于NY/T 5019—2001 中关于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中的相关要求和规定,特别是对于茶园中大规模暴发的假眼小绿叶蝉成虫,选择在无月光或闷热、雨后晴天或者无风的夜晚安装黄光灯诱杀,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防治效果。
2.2.3 利用害虫的颜色偏嗜性进行集中诱杀
害虫除了具有趋光性特征外,还对不同颜色具有一定的偏嗜性,可结合这一特征集中诱杀害虫,特别是对于茶蚜、茶尺蠖初孵幼虫、茶黄蓟马、假小眼小绿叶蝉成虫这4 类常见害虫,其分别对黄色、黄绿色、绿色及琥珀色等颜色具有一定的偏嗜性趋性,在这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可选择将涂有不同害虫喜爱颜色粘剂的纸板安装在茶园中,通过嗜色诱杀法及时集中杀灭茶园收集纸上的害虫。在诱杀假小眼小绿叶蝉时,可将大小为30 cm×30 cm 的黄色粘板悬挂于虫害发生的中心地带,与地面保持25~30 cm 间距,诱杀效果显著[5]。
2.2.4 利用人工合成或刚羽化的雌蛾分泌性激素诱杀害虫
在物理机械防治茶园病虫害时,利用人工合成或刚羽化的雌蛾分泌性激素诱杀害虫,可有效减少下一代害虫数量,降低无公害茶园雌雄害虫交配概率。从当前情况来看,无公害茶园中的性信息素包含茶卷叶蛾性信息素、茶毛虫性信息素以及茶尺蠖性信息素等[6]。本研究通过前期在无公害茶场进行性诱杀法试验,发现防治茶毛虫要采用性信息素迷向法,经过一系列无公害茶场田间试验发现,按5 m 的间隔释放性信息素释放器,当释放0.5 mg 剂量的性信息素时,诱杀害虫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处理。结果表明,在第一代和越冬代试验中,通过刚羽化的雌蛾分泌性激素来诱杀害虫,茶毛虫诱蛾量最终分别减少约71.25%和84.95%,同时茶园雌雄害虫交配概率也由原来的98.56%和89.78%降低至74.12%和70.03%。通过释放性信息素,茶园虫口密度分别减少约45.25%和50.01%。
2.2.5 对害虫进行食物诱杀
选用糖醋诱杀液等食物做诱饵,有效诱杀茶园中害虫,可降低小地老虎、卷叶蛾等具有趋化性特征成虫的存活率和传播率。
2.3 生物技术防治
2.3.1 利用捕食性天敌等益虫治害虫
在虫类生物中,有一类捕食性天敌能够利用其寄生性防治无公害茶园中的茶细蛾、茶尺蠖、茶毛虫、长白蚧、茶蚜等害虫,采用绒茧蜂、黑卵蜂、红点唇瓢虫、异色瓢虫等益虫治害虫,通过合理保护及有效利用天敌资源,推广现代生物技术,综合防治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病虫害,能够取得良好的综合防治效果。其中,茶园中的捕食性蜘蛛是一类常见的重要捕食性害虫天敌,蚜虫、叶蝉和各种鳞翅目害虫等都是蜘蛛的捕食对象。茶园的害螨需要捕食性螨类的控制,所以在利用捕食性天敌等益虫治害虫时,必须创造有利于这些害虫天敌的良好生存繁衍生物技术条件,充分发挥其对茶园害虫的控制作用[7]。
2.3.2 应用病原细菌防治和控制害虫
在所有病原微生物菌群中,白僵菌是目前我国大量生产并广泛应用,可对茶园中的多种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有较强致病作用的有益病原真菌,利用这种有益病原真菌能综合防治茶园中的茶蚕、茶尺蠖、茶毛虫及茶小卷叶蛾等多种鳞翅目害虫的幼虫,对茶园中的小绿叶蝉、茶丽纹象甲也有不错的防治效果。与白僵菌相比,绿僵菌也是可对鳞翅目食叶害虫的幼虫和鞘翅目害虫有很好防治效果的昆虫病原真菌,对茶园中的茶丽纹象甲防治效果优于白僵菌。
拟青霉作为一种常见的病原真菌,可在卷叶蛾、茶尺蠖及茶毛虫等鳞翅目害虫和粉虱上寄生。本研究前期针对茶树上多种害虫进行病原微生物防治研究,结果发现,采用菌剂为玫烟色拟青霉的纯孢子悬乳剂、球孢白僵菌及10%可湿剂、3%吡虫啉混配剂对茶小绿叶蝉进行真菌杀虫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真菌的混配剂明显优于纯菌剂,玫烟色拟青霉的最高防治效果和球孢白僵菌混配剂的最高防效分别达到72.5%和85.4%。
国内也有相关研究专门针对土壤中根腐病菌采用木霉菌防治的相关报道。相关研究中,学者使用病原细菌防治和控制茶园中的有害生物,其中最有效和普遍使用的病原细菌是苏云金杆菌,这种病原细菌通常又称为Bt 制剂,主要包含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可湿性粉剂,另外一种是悬浮剂。试验证明,这两种剂型的苏云金杆菌制剂对茶园中多种鳞翅目食叶害虫都有良好的综合防治效果。有研究者通过试验的方法,采用2 000 IU/mL Bt 悬浮剂100 倍液对多种鳞翅目食叶害虫进行综合防治,结果表明,应用病原细菌防治和控制茶园中的有害生物,其平均防治效率高达96.73%。但需要注意的是,苏云金杆菌制剂(Bt 制剂)对家蚕有高致病力,所以在茶桑交叉的地区要谨慎使用病原细菌防治和控制害虫。
2.4 科学进行化学防治
目前,农业农村部明确规定,在绿色食品AA 级茶园和有机茶园中,限制使用化学防治方法防治病虫害,特别是要限制使用化学性质的合成农药,对于一般的无公害茶园,同样也需要遵循这样的规定和要求。在化学综合防治时,严禁在无公害茶叶采摘期使用化学农药,对于采摘期外的无公害茶园,如果病虫害较严重,尽可能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科学防治茶园病虫害,同时还要严格遵循我国现行NY/T 5019—2001 中关于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相关要求及规定。对茶叶进行无公害生产加工,所涉及的化学防治安全标准和相关农药品种都需要达到NY/T 5019—2001 允许使用的剂量和标准。只有在化学综合防治过程中坚持防旱、防少、点治或挑治等方法相结合,并准确了解和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天敌,尽可能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精确防治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相关病虫害[8]。
2.5 其他防治技术
2.5.1 利用辐射不育技术有效降低茶园害虫种群数量
利用辐射可导致昆虫雄性不育,并能有效降低无公害茶园中相关害虫的种群数量。在前期研究性试验中,曾采用60Co 照射油桐尺蠖蛹,使羽化的成虫无法正常交配,通过这种辐射不育技术有效综合防治无公害茶园中的病害虫,最终使茶园油桐尺蠖种群数量下降。
2.5.2 利用矿物源和植物源农药防治害虫
目前,我国农业领域较常用的植物源农药有鱼藤酮和苦参碱,其中,无公害茶园中的茶黑毒蛾、茶毛虫、茶尺蠖等采用苦参碱防治,能够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有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采用世绿(0.36%苦参碱水剂)1 000 倍液等矿物源农药和植物源农药综合防治无公害茶园中的病虫害。试验结果表明,在使用鱼藤酮防治叶蝉类、茶毛虫及茶尺蠖等病虫时,当喷药7 d 后校正虫口减退率为97.68%。目前市场中常用的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也逐渐受到茶农的认可和青睐,在气温低于15 ℃的晚秋至早冬期,使用45%石硫合剂晶体产品喷施石硫合剂封园,可有效综合防治无公害茶园中各类粉虱类、螨类、茎病、蚧类、叶病等,且对第二年这些病虫害的发生有显著的防治作用和效果。矿物油从矿物中提取出,有着非常好的杀菌杀虫效果,安全环保,通过物理作用起到杀菌效果,因其毒性低、无抗性、防治广谱、对环境友好,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需要注意的是,在无公害茶叶采摘季节,严禁使用矿物源和植物源农药防治害虫[9]。
3 结束语
本研究分析了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病虫害种类、病虫害特点及为害程度,立足于当下我国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现状,通过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探析,分别从农业技术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生物技术防治等方面提出了若干综合防治措施。例如农业技术防治,需要对茶园无公害茶叶茶树进行轻修剪、分批多次采摘无公害茶叶。同时要合理施用化学肥料,增加有机肥,减少病虫害。要加强对新发展茶园中无公害茶叶茶树的植物检疫,避免病虫害传播。在物理防治时,利用传统方法手段进行人工捕杀、利用害虫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利用害虫的颜色偏嗜性进行集中诱杀、利用人工合成或刚羽化的雌蛾分泌性激素诱杀害虫,还要对害虫进行食物诱杀。此外,也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利用捕食性天敌等益虫治害虫,同时应用病原细菌防治和控制害虫,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化学防治,辅之以其他防治技术,利用辐射不育技术有效减少茶园害虫种群数量,利用矿物源和植物源农药防治害虫,进一步提高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总体水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