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柑桔全产业链构建及应用

2022-02-11曾卓华熊棣文卢志红肖若余李宏华何胜奎

中国果业信息 2022年12期
关键词:橙汁柑桔三峡

文/ 解 娟,曾卓华,熊棣文,谢 宇,卢志红,肖若余,周 艺,刘 婷,李宏华,何胜奎

【导读】加强和完善农产品产业链建设,有利于产业的全面壮大和健康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乡村振兴。重庆创建了全国首个国家级柑桔全产业链重点链,为全国柑桔全产业链构建和应用提供了典型借鉴。

重庆对柑桔全产业链建设和发展关注较早。2017 年1 月18 日发布的重庆市农业农村发展“十三五”规划,将“全产业链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 作为全市农业农村发展五项重点任务之首,并将柑桔产业链予以全力打造。经过多年的持续建设,已建成集柑桔资源保存、种质创制、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无毒容器苗繁育、农资配套供给的产业前端,集绿色标准化生产、采后商品化处理的产业中端和集低温贮藏、冷链物流、全果资源化利用、市场营销的产业后端,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柑桔全产业链架构。2021 年,全市柑桔种植面积25.8 万hm2,产量386 万t,实现16 年持续增长[1],被农业农村部批准为全国首个柑桔全产业链重点链[2]。

一、重庆市柑桔产业概况

(一)柑桔产业成效

产前基础坚实。近年来,全市柑桔科研机构和柑桔种苗企业通过引种、选种和杂交育种,培育了大量优良柑桔新品种,其中30 余个通过审(鉴)定、新品种登记或品种权保护,并在全国柑桔产区大面积示范推广,为重庆柑桔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品种储备。市农业农村委牵头建立的全国首个标准化柑桔新品种区试评价平台,为柑桔品种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主持构建的“柑桔良种无病毒三级繁育体系”,建立起保存1 800 余份柑桔种质资源的国家柑桔种质资源圃(重庆),500 多个优良主栽品种的柑桔无病毒原原种库,为柑桔良种无病毒苗木繁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市年繁育能力达50 万株以上的种苗繁育规模企业43 家,全市具备9 500 余万株优质容器苗、6 000 万粒砧木种子和3 亿个接芽供应能力,形成了世界最大的柑桔种苗生产基地,其中北碚、江津是农业农村部首批批准的国家柑桔区域良种苗木繁育基地,为重庆柑桔全产业链发展构建了有力的产业支撑。

产中形势良好。重庆柑桔产业已突破晚熟柑桔冬季落果枯水难题,早、中、晚熟柑桔品种搭配达27∶25∶48,基本实现了柑桔一年四季鲜果供应。拥有如开州区福德村、渝北区金刚村和青龙村等柑桔类农民合作联社在内的各类柑桔种植业主962 184 个,其中2 hm2以上规模种植业主19 184 个,33.3 hm2以上378 个,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111 家,为全市柑桔果园的管理提供农资、农机和农技配套服务。

产后保障有力。一是深加工初具规模。建有重庆三峡集团派森百、重庆鲜果集、重庆檬泰、重庆奇爽等精深加工企业16 家,以橙汁、果胶、精油、休闲保健食品等为主,年加工能力100万t 以上,产值15.8 亿元。二是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和冷链贮运能力逐年提高。目前,107 家柑桔商品化处理工厂建有157 条采后处理生产线,年处理能力超过约200 万t;建成252 个产地预贮预冷设施,年处理能力180.5 万t;年初加工产值104.4 亿元。与京东、顺丰等多家大型快递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保障了鲜果及饮品的冷链运输。三是品牌建设成效初显。成功整合创建“三峡柑橘”区域公用品牌,组建三峡柑桔集团负责全产业链运营服务。形成了“三峡柑桔+奉节脐橙、万州玫瑰香橙、开州春橙、云阳红橙、巫山恋橙”等区域公用品牌,进一步提升产品品牌价值。四是销售渠道日趋多样化。全市引进和培育营销型业主1 550 家,产地电商330 家,促成柑桔批量进入北京、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批发市场;建设了中国三峡柑桔(奉节脐橙)电子交易中心、忠县部市联建“国家级柑桔交易市场”,形成以奉节“脐橙e 点通”、梁平“天农八部”为代表的柑桔电商系统,顺丰、邮政等快递物流销售系统,推动全市柑桔在“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线上销售,实现了传统渠道和互联网销售的快速扩展。

拓展空间广阔。依托柑桔产业,全市建设了一批柑桔田园综合体、赛事场所、科普基地、休闲采摘园、IP 网红打卡地等,实现了与文旅科教的有效融合,大大拓展了柑桔产业链。同时,随着柑桔产业的发展,也为专用肥料、农药、农机、加工贮运设备等配套供应链相关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二)存在的问题

绿色发展理念有待加强。三峡库区生态脆弱,库区少数柑桔生产还延续着“化肥当家、农药护航”传统发展模式;部分地方柑桔疫病防控意识淡薄,无序乱引乱调苗木、接穗,造成检疫性病害时有发生。

农村劳力紧缺加剧。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农村人口转移,农村劳力不足和老龄化问题凸显。加之果园机械化水平低,用工成本提高,占到管护成本的70%~80%,导致生产成本高、标准化管理难、产业效益低等问题,制约了产业效益提升,柑桔宜机化改造和全程机械智能化水平亟待提高。

采后加工能力不平衡。柑桔加工业定位不清晰、规划布局不合理,原料生产、初加工、精深加工与市场供需失衡。初加工率整体偏低,鲜果原料生产规模大,采后清洗、分级、包装和仓贮、物流为主的初加工设施严重不足;竞争力强的非冷冻浓缩橙汁(NFC)市场培育滞后;冷冻浓缩橙汁(FCOJ)加工企业产能闲置,美国博富文柑桔公司、长寿尚蔬坊公司和万州汇源集团的重庆果业集团橙汁加工厂相继停产。皮渣、精油、果胶等全果功能性成分有待加快开发利用。

市场开拓有待提高。长期重视柑桔生产数量,忽视市场和品牌建设。多数新型农业主体不能熟练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化工具拓展市场;品牌建设观念滞后,各地品牌总量众多,品牌主体小弱散,缺乏创建大品牌的意识,叫得响、有实力的品牌少。柑桔冷藏保鲜、仓储配送链不协调,产销衔接不畅,导致柑桔销售期短、运输腐损率高,时有“卖难买贵”现象。

二、柑桔全产业链建设

(一)柑桔产供销主链工程

实施育种攻关强链工程。在农业农村部的支持下,围绕柑桔种业科技自强自立、种源自主可控,以国家柑桔产业需求为导向,重庆柑桔种苗生产龙头企业——重庆绿康果业有限公司为主体,依托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组织华中农业大学、重庆三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锦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合力实施《国家柑桔育种联合攻关》,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为我国柑桔提档升级奠定良种基础。

实施绿色发展优链工程。一是建成三峡环库柑桔绿色生态屏障带。由重庆市农技总站牵头,与西南大学、农业部生态总站和湖北省农业环境站合作,探明了三峡库区面源污染的来源、主要形态、产生途径、控制方法及农业阻控模式及效果,构建“三带四链五网”面源污染阻控系统,示范果园出境雨水径流达到地表Ⅲ类以上水质标准,典型小流域氮磷排放削减60%以上,支撑库区干流出水口水质全年保持在地表Ⅱ类。二是制订《农用沼液》国家标准支撑循环种养。组织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西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民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研制《农用沼液(GB/T 40750—2021)》国家标准[3]。三是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推进肥药减施。围绕长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区柑桔传统大肥大药突出问题,2017—2021 年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江上游柑桔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牵头重庆三峡库区柑桔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示范工作。

实施采后加工延链工程。一是推进采后初加工。针对田间采收的柑桔果实表面不洁、着色不均、大小不一、不便贮藏运输等问题,扶持一批柑桔商品化包装处理工厂,提高果实商品性和耐贮性,防止病虫害传播。同时采集果园采摘、包装等相关信息,上传柑桔大数据云平台提供溯源查询,保障产品质量安全。规划“十四五”期间,柑桔商品化分级洗选包装率达到50%,年增加初加工产值100 亿元以上。二是做强NFC 橙汁加工。依托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市农科院果树所,选育晚锦橙、长叶香橙等晚熟橙汁加工兼用品种,筛选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汁色泽艳的北碚447、铜水72-1、开陈72-1 等本地中熟锦橙品种,建设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填补了每年12 月至翌年4 月的加工空档期。支持重庆锦程实业集团在忠县投资重庆鲜果集橙汁有限公司,建设35 万t 的NFC 橙汁新工厂;引导重庆森美公司转型升级20 万t 橙汁加工。通过推进转型NFC 高端橙汁,形成派森百、新橙元、森美三大鲜榨橙汁品牌齐发的格局,支撑了重庆橙汁加工持续稳居亚洲第一。三是做优柑桔精深加工。依托重庆潼南柠檬产业和重庆食品工业研究所技术力量,支持重庆檬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汇达柠檬等企业,生产柠檬汁、精油、即食片等精深加工产品,建设提取柠檬烯、柠檬苦素、小分子果胶和纤维化果胶等功能成分的柠檬精深加工示范工厂,研发柠檬酸钙、果胶酸奶等衍生产品,打造柠檬全产业链。梁平区引进、培育重庆奇爽集团等龙头企业,通过对柚子的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实现规模化全产业链生产。目前,已研发出20 余类60 余个柚子精深加工品种,申请专利26 项。

实施产业融合补链工程。一是建设柑桔冷链物流设施。2019 年以来,争取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支持,开展柑桔物流标准化在快消品、流通等领域推广应用标准托盘、周转箱(筐)的试点工作。2021—2022 年,争取中央财政资金累计2.8亿元,改造升级全市柑桔批发市场、发展冷链物流、完善农产品流通设施等。依托奉节、忠县柑桔交易市场和三峡柑桔集团,初步形成融合联动的产地冷链物流体系,提升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品牌化水平。二是补强柑桔电子交易市场。在三峡库区奉节草堂镇,建设中国三峡柑桔“奉节脐橙”电子交易中心,为果品生产企业提供产品洗选分级包装和冷链仓储服务,为运输物流企业提供车辆停放和装运服务,满足消费者、批发商和果品生产业主进场直接交易或远程可视在线交易,并通过二维码进行溯源监测,提升市民消费重庆市柑桔信心。在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商务部等国家部委优化协调指导下,在忠县三峡桔乡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核心区,建成“国家级柑桔交易市场”,稳步在重庆三峡库区打造面向全国的柑桔产地综合交易市场,探索柑桔市场交易模式创新。三是建设柑桔主题田园综合体。忠县三峡桔香田园综合体是全国首批18 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之一,是全国唯一以柑桔产业为主导,集品种研发、苗木繁育、生产栽培、橙汁加工、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该田园综合体占地18.6 km2,空间布局“一镇、三廊、四区”,构建生产、加工、经营、生态、服务、运行六大支撑体系。完成建设项目81 个,总投资12.43 亿元,实现了产业与文旅科教的有效融合。

实施品牌建设壮链工程。重庆市委、市政府倾力打造“三峡柑橘”公用品牌。立足重庆市柑桔人文地理、自然禀赋、科技支撑、种质资源等产业发展优势,审时度势提出了以“三峡”品牌为抓手,培育重庆农业国际品牌,助力乡村振兴的战略思路。

(二)科技创新辅链工程

建立产业技术创新团队。整合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重庆市农科院、重庆市区县农技推广体系等国家、地方优势科研机构和新型主体,围绕柑桔产供销主链各环节技术需求,组建重庆现代特色水果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包括5 个功能研究室、5 个综合试验站)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重点研制智能无人农机装备,推动柑桔产业发展方式加速向全程机械化、无人化转变,显著提升果园生产效率和质量;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应用,推动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

建设柑桔智慧果园示范应用场景。目前,电驱履带式无人驾驶拖拉机已经实现量产,实现了果园喷药补微、深耕深松、开沟施肥、旋耕除草、田间运输5 种生产管理的无人作业需求[4]。2021 年起,在开州区240 hm2宜机果园试验示范应用。在开州、江津、渝北开展万亩丘陵山地柑桔智慧无人果园应用场景建设,应用自主高微稀疏大数据智能分析理论,研究形成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气象、土壤墒情、视频、近程遥感等感知技术和智能无人装备执行于一体的山地智慧果园建设技术模式,通过肥水一体智能灌溉、无人机、无人拖拉机等智能执行机构,实现肥水灌溉、喷药补微、开沟施肥、旋耕除草、田间运输等全程生产管理的无人作业。显著提高果园标准化管护作业效率,提高标准化水平、降低劳动成本,推动柑桔节本增效[5]。

(三)配套供应链工程

夯实柑桔种苗繁育体系。重庆是全国最大的柑桔育苗基地,柑桔脱毒容器苗占据全国80%的市场份额。要进一步加强无病毒柑桔苗木繁育和管理,严格疫病防控制度,做实做优“重庆柑桔种苗”品牌,满足我国柑桔种苗需求和“一带一路”国家的对外交流。

组建三峡柑桔集团有限公司。2021 年5月24 日组建的重庆三峡柑桔集团有限公司,内设全球营销中心、鲜果事业部、品牌建设部、全球果商服务中心等职能部门,业务涉及柑桔水果批发销售、生产种植、采后处理、电子交易中心建设和经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以及供应链管理等。

开展柑桔生产培训指导。提升全市基层农技体系队伍业务水平,优化农技人员知识结构,拓展服务能力,助推乡村振兴;依托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培育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治理和柑桔技术骨干力量;面向种果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和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柑桔全产业链培训,着力提升农民技术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快构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三、柑桔产业链建设成效

通过柑桔全产业链优化建设,重庆柑桔产业整体效益显著提升。据17 个主产区县2019年至2022 年9 月应用统计,柑桔全产业链综合经济效益达到941.6 亿元,其中种植效益397.1亿元,初加工363.0 亿元,精深加工60.6 亿元,三产融合82.6 亿元,出口38.2 亿元;累计接待农旅游人员13 515 万人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极为显著。

一是推进了柑桔自有品种培育。构建的柑桔高通量精准鉴定评价技术体系,精准鉴定评价柑桔种质资源100 份,育种新材料创制。利用建立的柑桔高效生物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不同熟期、品质优良、多抗等优异育种新材料100 份以上。培育柑桔种业航母级企业1 个以上,培育一批特早熟或特晚熟、品质优良、多抗病等突破性柑桔新品种,自主优良种率应用规模超过60%。通过高接换种、更新换植等提质增效措施,推广新品种6.7 万hm2以上。

二是促进了柑桔产业绿色发展。建成环库柑桔屏障林带面积27 万hm2,占鄂渝两地总规模的56.6%,项目期累计新增柑桔641.59 万t,减施化肥(纯量)66.39 万t、农药0.28 万t,节本增效403.38 亿元。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制订、实施的《农用沼液》国家标准,填补了我国沼气工程废弃沼液资源化、规范化安全还田的空白,有效解决了我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沼肥在种植业中的安全使用等问题。牵头重庆三峡库区柑桔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示范工作,示范推广面积8.55 万hm2,示范区增产12.4%~29.7%,化肥平均减少30.9%,肥料利用率提高13%以上,农药平均减少35.1%。相关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 项和农业农村部全国丰收奖一等奖1 项。总结凝练的“果园树盘秸秆覆盖行间绿肥种植免耕栽培综合技术”模式,取得了果园免耕、控草、增肥、保墒的显著效果,2022 年被市农业农村委评定为农业主推技术。

三是延伸了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依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长江柑桔带橙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攻关非浓缩橙汁(NFC)加工技术,优化了橙汁加工品种配置、完善了标准化原料生产技术、建立了优质橙汁生产技术体系,在国内率先开发出 “派森百”NFC 橙汁,建成我国首条NFC 橙汁加工线,产品通过国际SGS、HACCP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入选国宴饮料,成果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是提升了柑桔生产智能化水平。建成开州区临江镇福德村240 余hm2智能化果园,通过田间视频、气象、长势、灌溉、作业记录等生产过程所有数据,果农在家用手机就能掌握果园环境气象、水肥灌溉、作物长势、作业调度等实时情况,并通过远程智能控制系统对果园作业实施远程控制,实现山地智慧柑桔果园的智慧化生产管理,被评为全国“2021 年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项目”。目前,江津、渝北等区县正组织实施万亩丘陵山地智慧无人果园,万州、巫溪等启动无人果园示范基地示范,在更大范围推进丘陵山地柑桔智慧无人果园建设。

五是加快了柑桔公用品牌建设。全市注册了“三峡柑橘”公用品牌。目前,已成功注册了“三峡柑橘”的2 个图形商标、1 个拼音和1 个“拼音+英文”共计4 个“三峡柑橘”类商标。完成了“三峡柑橘.cn”“三峡柑橘.net”“三峡柑橘.中国”“三峡柑橘.手机”和“sanxiacitrus.org”等“三峡柑橘”域名注册。建立起了三峡柑桔品牌管理体系。市柑桔产业协会发布了《三峡柑橘商标管理办法》,强化“三峡柑橘”品牌管理,已授权三峡柑橘集团、锦橙实业集团等532 家达标经营主体使用该品牌,覆盖重庆11 个柑桔主产区县。完成了《三峡柑橘 通则》《三峡柑橘 血橙》《三峡柑橘脐橙》《三峡柑橘 锦橙》《三峡柑橘 杂柑》 《三峡柑橘 柠檬》等6 个团体标准的制订,在国家团体标准注册平台完成登记,并组织宣贯实施。完成了“三峡柑橘”包装设计。完成三峡柑桔基础系列、自然风格系列、传统风格系列包装设计,每一种系列还有代表“一心一意”的单果包装、“并蒂花开”的双果包装、“福禄寿喜”的四果包装以及2.5 kg、5 kg、10 kg 包装和果贴设计以及印有“三峡柑橘”LOGO 纸质手提袋等推广应用包装。全力推介“三峡柑橘”品牌。与重庆广电集团(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合作,以“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方式,整合区县、市级部门、科普基地、果农与市民等多方资源,以专场直播、高端访谈、《重庆卫视》新闻联播和《630 寻珍味》栏目为重点,通过央视、重庆电视台卫视和新闻频道、《第1 眼》网络媒体、手机移动端、抖音、微信、微博、快手等多种媒体手段,共制作播出了4部高品质形象宣传片、13 条《重庆卫视》新闻联播、3 期专题人物,对三峡柑桔品种、品质、品牌和历史文化进行全方位、全领域、全系统的节目式宣传报道和推介,极大地提升了三峡柑桔公用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六是拓展了柑桔融合发展空间。在忠县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带动下,万州、云阳、梁平、江津、璧山、潼南等地建设了古红桔公园、玫瑰香橙特色的国家农业公园、橘观堂、中华梁平柚海、四季橘香等柑桔产业基地为载体的农旅融合景点,加快了产业链的补充拓展。同时,建立的奉节脐橙电子交易中心和国家级柑桔交易市场,初步形成融合联动的产地冷链物流体系。2021—2022 年,共争取中央财政资金累计2.8 亿元,改造升级全市柑桔批发市场、发展冷链物流、完善农产品流通设施等,产地冷链物流服务、标准、科技、人才、数字支撑能力显著提升。直接带动柑桔主产区产地柑桔电子交易市场形成,提高了重庆柑桔的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橙汁柑桔三峡
三峡电站再创新高
完形:橙汁真美味
来杯橙汁吧!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柑桔树青苔病的发生与防治
柑桔园冬季管理技术
柑桔砂皮病研究进展
美国:橙汁销售量持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