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业民俗文化在高校和声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评《农业民俗研究》
2022-02-11丹波
新时代农业民俗文化在高校和声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评《农业民俗研究》
《农业民俗研究》
作者:季中扬、杨旺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35771
中国作为全球农业发展大国之一,在历经数千年时代变迁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农业民俗文化,这些文化不仅蕴藏着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与魅力的文化内涵和人文风情,还包含了大量的农业生产知识及自然规律,是十分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现代化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民俗文化逐渐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与重视,并且在诸多领域内均有明显体现,其中农业民俗文化在高校和声课程教学中的融入及应用,不仅能够很好地传承与弘扬优秀的农业民俗文化,还可以引导大学生聚焦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其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将结合《农业民俗研究》一书,深入了解并学习农业民俗文化相关内容及其传承意义,进一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农业民俗文化在高校和声课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有效创新举措,以进一步推动农业民俗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领域内的传承与发展。
由季中扬和杨旺生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出版发行的《农业民俗研究》,是一部围绕二十四节气研究汇聚而成的论文集,相关主题主要涉及节气研究、农具研究和乡土景观研究三大方向。探讨了二十四节气形成过程及发展史,以引导读者进一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相关应用;基于中国传统农具的历史背景、文化特点和象征意义展开研究,为现代农业生产建设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材料;并阐述日本乡土景观研究方法的参考价值,同时以太湖东部平原、哈尼族梯田文化、广西龙脊梯田和兴化垛田地区的文化景观作为现实研究案例,可为我国农村乡土景观文化的传承与开发起到良好的参考、指导作用。
一、农业民俗文化及其传承意义
农业民俗文化是一种在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与经济生活长期以来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特色文化现象,它不仅具备农业生产思想观念体系,涵盖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价值理念、哲学思想等诸多内容,且属于农业生产实践经验长期积累下的文化产物,具有明显的农业生产周期性与季节性特点。农业民俗文化传承性突出且具有明显的生产指导特质,在新时期发展下能够对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一定的训诫、指导作用,传承与弘扬农业民俗文化不仅有利于拉近广大人民群众与农业生产劳作之间的距离,使他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及意义,而且能够将传统农业民俗文化融入现代化农业发展中,助力当前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发展,对我国农业长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进一步实现农业民俗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将其融入现代人文艺术教育中是目前适用性较广的一种传承方式,其中农业民俗文化在高校和声课程中的应用虽然已经稍有成效,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各项方法措施尚未完善,所以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农业民俗文化蕴藏着许多极具指导性和哲理内涵的民俗内容,是中国农业发展历史中宝贵的文化积淀,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构成之一。然而,大部分高校音乐教师以西方音乐学习为主,对于我国传统农业文化的了解与认知不够全面、深入,由此导致他们难以在高校和声课教学中将农业民俗文化信息进行很好地融合。其次,现代高校和声课教学大多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来开展教学和设置课程安排,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却忽略了农业民俗文化的特色和艺术性,缺乏人文情感和艺术内涵的投入,从而阻碍了学生对农业民俗文化的理解与感悟。最后,大部分高校和声课教学目前仍遵循传统的理论教育模式,以教师的讲授与示范为主导,学生只通过模仿学习的方式提高和声专业标准与强化表演技能,阻碍了他们艺术想象力和创作力的发展,并且无法很好地将农业民俗文化融入到和声表演中。
二、农业民俗文化在高校和声课教学中的应用创新
改变观念,提高修养。音乐教师作为高校和声课教学的重要引导者,应当具备良好的音乐艺术修养,摈弃对农业民俗文化的刻板印象,进一步将农业民俗文化的艺术情感及内涵融入和声课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对学生的重要影响作用,实现农业民俗文化与和声课教育的有效融合。
结合发展,完善教材。高校应根据现代教育发展改革形势,再结合农业民俗文化特点来选择合理、适宜的和声课教材,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紧跟时代发展脚步,而且能够全面展现出农业民俗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引起学生对农业民俗文化的关注并提高对高校和声课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优化,改良方法。高校应当全方位优化和声课程的教学设置,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个人能力特质,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开展高校和声课教育,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激发他们的行动力与创造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农业民俗文化与高校和声课教学的深层次融合,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艺术美感,从而有效提高其和声专业技能与艺术文化素养。
(丹波,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