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2022-02-10乔玉香甘瑶瑶
乔玉香 甘瑶瑶
摘 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主要路径。文章以地方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从树立科学的通识教育理念、优化通识教育目标、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加强通识课程内涵建设、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等五个方面,开展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探索,为地方高校培养一流应用型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金课;协同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4107(2022)01-0058-0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通识教育的改革成为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以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为代表的国内知名大学,较早地开展了通识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构建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各具特色且较为完备的通识教育体系。地方院校也在积极探索通识教育人才培养之路,但由于传统理念和教育教学模式的惯性,以及办学资源不足等原因,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对通识教育及课程建设改革展开讨论,旨在进一步推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培育与完善。
一、地方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通识教育认识不足
地方院校一般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以就业技能为导向,强化学生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技能,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占主导地位。“通识教育就是向此专业学生传授彼专业知识”“通识教育是学校的‘牌面项目’”等说法不一而足。学校、教师、学生对通识教育的理念内涵、功能、价值以及必要性等均缺乏全面系统和深刻的认识。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处于边缘地位。
(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完善
首先,通识课程数量不足。地方高校师资短缺,教师以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为主,无暇顾及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其次,通识教育课程结构松散。学校层面整体规划不足,通识课程主要由少数教师因个人学科专业兴趣,或因教学工作量评估为缘起而开设,知识性、概论性、学科性通识课程偏多,思维与方法类、跨学科整合类课程较少。各模块课程在教学内容和目标上未能形成有机体系,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目标未形成清晰的关联,难以形成通识教育合力。
(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割裂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理念上相互游离,实践中相互竞争。学校层面倡导通识教育改革,并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予以落实,但“专业教育院系非常警惕通识教育,以免专业教育的学时和学分被挤占太多”。学校有时需对院系进行一定的“妥协”。在实施层面,专业学院既不积极参与开发通识教育,更不主动从通识教育层面改革专业教育。在课程安排上,专业教育课一般是周一至周五白天上课,通识教育课尤其选修课一般安排在晚上或周末。
(四)通识教育课程管理机制不健全
首先,不少地方高校未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负责通识教育研究、顶层设计和建设规划。一般将通识课程运行管理如课程申报、学生选课等纳入教务处下设科室负责;其次,缺少对通识教育师资挖掘、整合和培训提高的激励机制,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改革的力度不足;再次,对通识课程的建设要求较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的难度、深度和学业挑战度往往低于专业课要求,不少通识课程成为方便学生混学分的“水课”。
二、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理念先行,充分认识通识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通识教育理念是通识教育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完善的通识教育理论和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指导,就不可能很好地开展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更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关于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定位,已有很多研究,如李曼丽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内涵做了梳理:“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和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就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马凤岐认为,“通识教育作为一种育人理念、模式和教育实践,总体指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无疑是高等教育重要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与专业教育一起,构成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两根支柱”。
在国家政策层面,也早有相关指导性说明,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要求高等学校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不限于开展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2016年国务院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高等教育实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以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进一步确定“推行模块化通识教育,促进文理交融”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目标;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再次强调各级学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地方高校是为国家和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更迫切需要具备通识教育素养的人才以及具有面向未知世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工作和实践中解决现实问题并实现创新发展。广东海洋大学长期以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富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海洋人才作为根本使命,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定期召开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开展通识教育思想和教学改革大讨论,以问题为导向,理清人才培养思路,促进形成通识教育改革共识,将通识教育的改革纳入学校“本科创新强校工程”以及高水平海洋大学一流本科教育改革方案之中,构建通识教育平台、课程、教材、实践活动等教学改革载体,扎实推进通识教育改革。
(二)顶层设计,构建“两结合两强化一融合”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前提。近年来,学校主动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入不同行业和用人单位调研,充分了解他们对毕业生通识素养的要求。以“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参照,充分研讨,确定“五知识五能力三品质”应用创新型海洋人才通识教育目标。“五知识”指“政治思想、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创新创业和海洋通识知识五类知识”;“五能力”指“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五种能力”;“三品质”指“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三能”品质,其中“能安心”是指学生能安心于艱苦专业学习,毕业后愿意扎根基层一线、热爱本职工作的敬业奉献精神;“能吃苦”是指能经受艰苦环境、艰苦岗位磨练,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能创业”是指具有扎实的综合知识和实践技能并灵活运用于工作实践的开拓创新能力。“三能”品质是广东海洋大学应用创新型海洋人才的底色。通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培养,毕业生基础较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具备技术研发、生产组织、技术服务以及经营管理等本领,能够胜任教学、科研、生产、管理、贸易、服务中的一种或多种角色。
学校将通识教育目标贯彻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每四年组织修订一次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并举、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的基本原则,逐步提高通识教育在各专业培养方案中的比重,拓宽通识教育平台,优化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构建了“两结合两强化一融合”特点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见图1)。“两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两强化”指强化海洋素质教育和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一融合”即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在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学分占比40%~50%。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由四类平台课程组成:一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军事体育、身心健康、双创教育基础、数学、外语等八类课程为主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平台,最低37.5学分,旨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加强体能及心理素质锻炼,拓展国际化视野,提升外语应用能力、数理基础和创新创业基础素质。二是由文学艺术、社会科学、海洋科学与科技文明、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道德法律与经济管理、信息技术及应用、外语拓展、科研与创新教育八类课程组成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平台,学生修读各类课程2~4学分,累计最低20学分。该平台课程注重整合原有的选修模块,减少知识性、概论性课程,引导设置学科交叉、思维整合类课程,旨在传承优秀中国文化,提升学生艺术审美素养;普及海洋科技文明,引导学生认识海洋、关注海洋,激发建设海洋、经略海洋和服务国家海洋战略的意识和动力;加强新时代农科教育,培养学生“爱农崇农”意识和“三农”情怀,以及培养职业道德素养、经营管理意识、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三是由海洋学、生物学等十四类课程构成的跨学科基础课平台,每个专业至少选四类课程,最低12学分,旨在实施宽口径专业教育模式,促进大类培养和交叉学科培养,夯实学生创新发展基础。四是由入学教育(校史校情校规、专业导论等)、劳动教育、思政课实践、社会调查、文体艺术综合实践、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和第二课堂“五海计划”特色育人体系等组成的通识实践课程平台。加强专业导论、校史校情和大学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找到归属感,脚踏实地学习专业知识。通过劳动教育、社会调查、思政课社会实践等通识实践课程,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和基层,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锻炼吃苦耐劳的品质,并在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以及敬业、奉献、实干、创新的精神,引导他们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并学会创造性劳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价值判断能力。
(三)培育“金课”,提升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水平
加强通识课程内涵建设,培育建设通识教育“金课”,减少“水课”,是地方高校提升通识教育质量的关键。
1.编制高质量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的编制要以高校自身通识教育的定位和目标为依据。国家规定的通识必修课程如思政课、军事理论、体育、健康教育、创新创业基础等课程,要以国家规定的教学标准作为基本标准。教学大纲总体上应改变长期以来重知识传输,轻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课程难度和深度不够,学业挑战度不足等问题,以“金课”“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标准为指引,科学选择教学内容、精心安排教学设计,在课程学习量、学术性以及课程难度、深度、挑战度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思考与设计,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引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综合使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分析、解决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能力等。广东海洋大学2018年组织修订了新版教学大纲,对300余门通识课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方法、课外学习指导要求、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使通识课程教学目标及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符合学校通识教育目标。
2.建设一批特色优质通识课程。优质特色通识课程应该是有思想、有原理、有方法的课程,通常实施多任务、高要求、强互动、活考核的教学模式,基于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学习来提升学生的素养,同时结合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优质课程采取首席教授负责制,并成立教学团队。具体建设形式上,广东海洋大学通过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项目为载体,以点带面,示范辐射,逐步形成精炼化、特色化的高水平通识课程,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结合学科专业优势打造系列涉海特色通识课程,如海洋科学导论、海洋环境与生态、海洋权益与国家海洋战略等,培育海洋意识和海洋意志教育,理解学校“广学明德、海纳厚为”校训内涵,引导学生追求“包容自信、乐观向上”的文化品格,激发建设海洋强国志向。第二类是重点建设突出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学科交叉课、思维整合课和研究性课程,如逻辑和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与方法、专业导论、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学科前沿等,提高学生创新性学习的能力。第三类是引导建设新工科、新农科优质通识课程,如工程认知、工程伦理、工程管理、智慧农业导论、企业行业道德法规、企业策划经营管理等课程,以“思维+精神+技能”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工业文明观、生态文明观以及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建立爱农、强农、兴农的责任感与荣誉感。广东海洋大学近三年已立项建设特色优质通识课程近30门,其中“水生观赏动物养殖与鉴赏”和“哲学智慧与创新思维”等通识课程已建成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3.引进优质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地方高校由于学科专业结构及师资等条件限制,通识教育课程总体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选课需求。广东海洋大学于2014年开始与超星尔雅、智慧树等国内线上教学平台合作,引进北大、清华、复旦等国内一流大学一批名师名课,如“中国哲学概论”“中华诗词之美”“中国传统文化”“物理学与人类文明”“数学文化”“创业创新领导力”等。近三年累计引进170余门次通识教育网络课程。为确保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学校遴选相关学科专业教师担任网络课辅导教师,每门课均采取“线下课堂专题讨论+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线下课堂次数根据学分安排3次6学时以上,组织专题研讨教学,其余学时由辅导教师指导、督促学生自主安排时间开展课程线上自主学习。课程全程开展线上线下讨论、答疑、学习报告分享等活动,实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
(四)通专结合,协同培养“三能”应用型海洋人才
从传统教育理念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可以看出大学以培养“德”为重。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警示人们“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我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曾说过,教育的价值应当使得学生“先成为人,成为真正意义上完善的人,再成为某种人,某种职业的人”。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大学尤其地方应用型高校要克服功利化倾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注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融合,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融合通识理念,注重培养通识素养和能力,做到育人和育才相统一。
1.将专业培养目标与学校通识教育目标有机融合。课程思政是我国高等教育知识传授和价值养成相统一、知识育人和立德树人相统一、知识本位和人格本位相统一的现代课程设想,与回归育人初心、重构育人内涵的通识教育改革具有内在一致性。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提出科学合理拓展“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地方高校要依此落实课程思政理念,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专业课程育人元素,发挥每一门课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教育功能,使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通识教育目标形成递进关联和有效支撑关系。加强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培训,培育“课程思政”名师和教学团队。通过“课程思政”教改、“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示范课程和示范课堂,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促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协同育人。
2.改革教学方法,将通识教育的要求贯彻到专业教育课程教学之中。专业课应避免过分功利化的知识和技术教育,要融入态度情感教育和方法教育,结合课程特点适时融入家国情怀、社会责任、道德规范、法治意识、历史文化、思维品质、科学精神等育人元素,训练学生批判能力、表达思想的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效实施通识实践是促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广东海洋大学构建了第二课堂“五海计划”特色育人体系,即以思想建设为先导的“海之魂”引领计划、以团建创新为基础的“海之本”强基计划、以创新育人为抓手的“海之帆”起航计划、以文化育人为载体的“海之韵”博雅计划和以服务育人为根本的“海之翼”展翅计划。将第二课堂“五海计划”作为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以及有效实践路径,广泛支持学生深入农村、社区基层、企业等开展社会调查、专业实践、科技创新、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锻炼和实践能力锻炼,强化学生的文化体育艺术素质和综合实践技能。着重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将实践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进一步锻炼培育学生“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三能”优秀品质。五年来,我校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创青春”等科技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1 762项、省部级奖励1 251项,广东海洋大学获得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以及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广东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志愿者工作突出贡献单位。
三、结语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是新时代大学建设的根本使命。通识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地方高校要进一步增强通识教育理念,确立通识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进一步优化通识教育目标,逐步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加强“金课”建设提升内涵,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符合校情的通识教育模式,切实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别敦荣.论我国一流大学通识教育改革[J].江苏高教,2018(1).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7.
[3]马凤岐.核心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主要途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5(4).
[4]人民网.《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布[EB/OL].(2016-09-14)[2021-04-12].http://edu.people.com.cn/n1/2016/0914/c1053-28714231.html.
[5]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
[6]聂迎娉,傅安洲.课程思政: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新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8(5).
[责任编辑 韩晓雨]
收稿日期:2021-04-12
作者简介:乔玉香(1976—),女,湖南武冈人,广东海洋大学教务处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2017年广东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地方高校基于学生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的新工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应用”(粤教高函〔2017〕170號);2018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与管理机制建设”(粤教高函〔2018〕180号);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研究项目“新时代地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机制的研究”(2020GXJK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