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建国”:花果山的“社会契约论”
2022-02-10周方银
周方银
孙悟空是从石头中生出来的。石猴的出世体现出从无生命状态到有生命状态的奇妙变化,体现了有无相生的天道。
石猴出生后,在山中过着自由自在的淳朴生活,不知其所来、不知其所终、自给自足、独立生存。那时的花果山也是一个难得的所在,没有王侯将相,没有官僚体系和等级关系,“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在这个不需要讲什么规矩、没有多少规则束缚的花果山上,群猴并不需要由于经济生活的压力而组织起来,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艰苦的斗争,“政治”似乎是与花果山最不相关的东西。但“政治”依然在这个元初状态的社会中逐渐发挥自己的力量:石猴在水帘洞中称王,就是他做的第一件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事情。
石猴称王,一开始不过源于众猴的一次游戏。一天,群猴看到山中涧水奔流,就想一起顺着涧流往上,要去“寻个源头出来”,结果发现一股瀑布飞泉,于是道:“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
关键时刻,石猴挺身而出,应声高叫:“我进去!我进去!”跳过瀑布,发现了后面的水帘洞。作为无主之物,水帘洞理所当然地成为日后众猴的“安身之处”。众猴跳进去后,“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这实际是一种试图占有有价值资产的行为,他们却忘了先前说过的要把那个“有本事的”拜为大王的话。
但石猴可没有忘。他找了个高一点的地方坐上去——他显然认识到,高一点的地方具有某种社会等级意义,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刚才说的我都做到了,还给你们找了这么好的一个所在,以后可以在这里享福了,为什么不拜我为王呢?这些猴子于是“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这个好玩的故事背后,透露出来的信息颇不简单。
《西游记》几乎人人耳熟能详,不过很多人只是把它当成一部古代神魔小说,当成轻松有趣的读物。实际上,《西游记》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学要素和颇为深刻的政治学道理,包括国际关系学的要素和道理。很多时候,政治的原理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不经意地发挥着作用。对这些内容的“趣读”,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侧面理解政治,同时有助于深化对传统文化和经典名著的理解。
其一,众猴的话体现出一种朴素的思想。拜谁为王,是以实力和本事为基础的,而且他要用他的本事做一件对众人有价值的事情。这似乎是人们自愿尊王的一种普遍模式。
其二,花果山的猴群社会是一个诚信社会。在一个对于违反承诺的事情没有任何行政处罚的原始状态的社会中,讲诚信是很难得的品质。花果山保持了这么多年的祥和之气,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
其三,这些猴子本来自由自在的,这个要拜某一只猴为“王”的观念是从哪里来的?可能是来自花果山的其他兽类,比如说狮子王、老虎王、狼王什么的,后来书中不是提到花果山有七十二洞妖王嘛。这样说来,“王”的产生很可能不仅仅是一个社会自身发展逻辑使然,可能也有其他行为体的示范效应在起作用。
其四,群猴在拜大王的时候,并不是乱成一片,而是“序齿排班”,按照年龄大小排好顺序。显然,即使在初始社会,等级尊卑观念也已深入猴心,而按照年龄标准排序,就是一个自然和方便简易的选择。
石猴称王不是凭借武力,而是通过与众猴的一个口头协议,也就是双方订立了一个契约。之后,石猴完成了契约中自己相应的义务,并要求众猴履约。关键在于,正因为有对其他猴子说话会算数的预期,石猴才会接受这个挑战,并且在完成任务后要求众猴履约。
石猴成为美猴王,是一个社会契约的订立和完成的過程。通过这个社会契约,众猴从没有政府的自然状态中产生了最初级的政府。从世界历史上看,政府可以通过武力征服、社会契约或者同时兼用两者的方式产生。在花果山这片土地上,产生政府的方式十分温和,是以大家共同愿意接受的方式实现的。通过社会契约,猴群走出了自然状态,这比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对社会契约理论进行系统的阐发从时间上要早得多,算是实践走在了理论的前面。
发现水帘洞,不一定是众猴之福。因为水帘洞里的资源不但不是极大地丰富,简直可以说非常稀缺。水帘洞本身也远远容不下花果山的四万七千多只猴子。这就需要一个合理的分配制度,而要建立这样一个制度,就需要有一个等级的体系。总而言之,众猴通过让渡出一些天然的权利,给自己套上了某种束缚,以此换取了一个解决分配问题的制度,扭转了花果山猴群命运发展的轨迹。政治的过程一旦开始,就会顺着它自身的逻辑向前发展,再也不可能回到过去的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