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EST模型的青海民族大学三位一体浪费现象探究

2022-02-10薛红婷李恬尹晓媚张淼

食品界 2022年1期
关键词:饭菜青海食堂

薛红婷 李恬 尹晓媚 张淼

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引发了严重的浪费现象,而在高校这一培育人才的摇篮,浪费现象也是层出不穷。本文立足于青海民族大学的实际情况,聚焦主要存在浪费现象的三个区域,从“三位一体”的角度探究青海民族大学浪费现象背后的原因。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针对“三位一体”粮食浪费现象提出对策。

引言

2020年全球遭受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在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粮食浪费这一问题逐渐被推向风口浪尖。近期,有关讨论餐饮浪费行为的话题也冲向了热搜。在疫情的影响下,国家及群众都意识到了节约粮食的重要性,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从自身做起,在党的领导下,从最简单的每日“光盘行动”做起,以微薄之力将粮食来之不易的意识传递下去,如此才能更好地专注于学业,更好地成长。经过初步实地调研,青海民族大学主要在三个主要的用餐地点(食堂、超市以及宿舍)存在着“三位一体”的粮食浪费现象。本文从“三位一体”的角度进行相关调查,对粮食浪费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1. 青海民族大学“三位一体”浪费现状

1.1 食堂浪费现状

青海民族大学主要在东序校区、文实校区开办了两个食堂,食品种类丰富,兼顾了多民族的饮食习惯,但在对两个食堂的调研过程中发现,有大部分同学把吃了一半的食物扔到餐桌上,有的同学甚至只吃了几口,就把剩下的饭菜连同其他的食物一起倒进垃圾桶。同时,也存在塑料袋和一次性用筷的浪费。

1.2 超市浪费现状

青海民族大学东序校区共有两家超市,一家超市可以使用校园卡,另外一家主要是微信、支付宝支付。随着电子支付的日趋便利,已经鲜少有学生再使用现金支付。相较于超市所售卖的日常用品,学生们更倾向于购买食品及饮料。随着夏天的到来,天气日渐炎热,学生对冷饮的需求日益增多,但是其他类似于面包、饼干之类的食品,购买极少,导致食品过期,也存在一定的浪费情况。

1.3 宿舍浪费现状

宿舍就餐产生的食物浪费现象主要来源于外卖。在疫情封校期间,外卖并不是学生的主要三餐来源。封校结束后,外卖开放,点外卖的人数逐渐增多,选择外卖用餐的同学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带来的是更为严重的外卖浪费现象。随着各类APP极力推销,外卖日益发展成为高校学生平常生活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数量呈现增长较快的趋势。在青海民族大学校内,针对此问题发放问卷,其结果如下:问卷共256份,认为自己点外卖时存在浪费现象的同学有198位,占比为77.4%。由此可见,大部分青海民族大学的同学都认为在外卖层面上存在着粮食浪费现象。同时,根据对调查结果数据的定量分析可知,性别对浪费行为的主观看法及态度、是否满足用户预期口味以及美团外卖骑手情况,在外卖食物浪费方面产生了明显差异。

2. “PEST”模型下的青海民族大学“三位一体”浪费现象的原因分析

2.1 Politics(政治因素)

首先,对于青海民族大学粮食浪费问题中的政治因素,主要由学校和国家两个方面的政策组成。第一个方面,青海民族大学作为一个民族类院校,学校对本专科学生有餐食补贴政策,如此一来,学生在三餐上的消费就宽松了许多,定时定额发放餐食补贴缓解了学生的经济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浪费情况的出现。第二个方面,国家的宏观政策。国家对粮食问题十分重视,对粮食类作物的种植投入力度很大,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以及科技方面的帮扶。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农民负担减轻,粮食价格适当下降,饭菜价格相对较低,可能导致学生的浪费情况发生。

2.2 Economy(经济因素)

对于浪费现象经济因素的分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其一,对于经济水平而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人均可供支配收入明显增加。当代大学生又多是独生子女,生活费也随之增加。在食堂吃饭不可避免的多点多要、节约观念的缺乏和错误的粮食观念是造成浪费的主要原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年来,家长和老师对大学生的节约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再加上他们几乎没有挨饿的经历,节约教育对他们的影响更是大打折扣。在大学生群体中,学生最易受到身边同龄人的影响,广泛存在的教育欠缺加剧了浪费现象的发生。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餐厅的数量越来越多,菜品也越来越丰富,加上现在人们节约粮食的意识越来越淡薄,导致生活中食物浪费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其二,对于资源状况而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发展新理念的提出,使得我国农业供给体系的效率与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通过保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提高了农产品生产的效率与质量。随着粮食供给的不断增加,人们杜绝浪费的意识越来越淡薄。

其三,对于产业布局而言。我国属于“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符合我国的“八字方针”。發挥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可实现我国的产业发展。集群是我国农业产业布局的一大特点。近年来,我国的粮食产业实现了规模化、市场化和专业化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平稳发展。人们对粮食匮乏的恐惧感渐渐消失。

2.3 Society(社会因素)

青海民族大学坐落于青海省西宁市,是一所多民族融合的特色院校,院校教职工来自全国各个省、市,呈现大融合与交流的氛围。一个学生选择就餐时,不同的生活环境熏陶、价值观等都是影响进餐选择的重要因素,这些都会造成学生餐饮消费的多样化。而多样化的消费习惯未必能面面俱到地被照顾到,这就从消费多样性的角度造成了食物浪费。同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们饮食越来越没有规律,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2.4 Technology(技术因素)

造成青海民族大学粮食浪费现象的原因,从技术层面而言,影响程度最大的即为食堂。在实地调研中发现,食堂的设备存在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在校生的就餐时间大多是不一致的,在这种前提下,错峰就餐时饭菜供应速度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同时,由于学生们对饭菜口味的敏感程度不同,而食堂大锅炒菜的模式难以改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并且餐厅的饭菜种类单一,没有结合学校多民族融和的特色制作特色菜品,餐厅有些窗口提供的饭菜质量不高,不合大众口味以及售饭窗口为了学生流量而过量打饭等原因,造成了学生在食堂产生粮食浪费的现象。

同时,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学生对钱的概念不清晰、每次容易购买过多品类的食物。在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快捷支付方式出现后,钱已经从以前具象的人民币变成了抽象的数字,学生很可能对花销并不清楚,就间接导致了浪费。学生去超市购物时,很多时候为了方便会有囤粮的习惯,一次性购买多种品类的食物存放在宿舍。由于面包之类的食物以及牛奶等奶制品对新鲜度有要求,可能存放3-5天就过期了,因此很容易在宿舍过期不能再食用。水果一类的食物也存在着保存难度较高的特点,容易引起浪费。作为学校,青海民族大学存在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寒暑假期间在校生数量减少,学生回家,超市的货物都无法像平时的正常货物售出量那样售出,很可能产生部分食品堆积超过保质期的情况。日常生活用品可以正常放在库存保存,但是奶制品、面包以及方便食品,存在保质期短、更新速度快的问题,超市若不能在保质期规定的时间内正常将其售出,就会存在浪费的问题。并且,在调研中发现,点外卖时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在点餐时因为饥饿可能会点比较多,但是由于每个人的食量不同,男生和女生点外卖的量并没有具体的区分,因此产生了浪费。

3. 针对青海民族大学“三位一体”浪费现象的解决对策

3.1 学生可通过软件进行记账

学生在消费过后,可以顺手通过一些记账app或者是小程序进行记账,如此可以统计花销状况,对食物的支出心中也有数。另外,家长应该按月固定生活费,稍微严厉一点的教育方式能帮助孩子养成不浪费的良好习惯,在可以保证孩子独立的同时,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毕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3.2 共同点外卖、学会拒绝冲动消费

有的女生可能担心一个人点外卖吃不完,可以同宿舍或者宿舍楼的同学搭伙一起点外卖,可以有效避免浪费情况,还可以共同参与商家的各种活动,省配送费。同时,在点外卖时,可以备注饭量大小或者性别,商家可以根据男女生食量的差异,做不同的餐食,在价钱上做出差别,这样在不耽误商家赚钱的基础上,还能很大程度上避免浪费情况。学生面对平台商家各类的满减促销,不要冲动消费,根据自身情况点适合自己的量,以减少食物浪费。

3.3 学校要广泛开展节约粮食宣传和社会实践活动

采取多种形式来增强学生杜绝浪费的意识,例如:积极组织关于浪费粮食的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加强浪费粮食的监督力度;鼓励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高校食堂作为餐饮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浪潮下,高校也应做出一系列活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光盘行动”转变成常态化机制,培养学生节粮爱粮的习惯,刹住攀比之风和盲目消费、多点多要的不良风气,营造勤拿少取、适量点餐、文明用餐、珍惜粮食的氛围。组建“光盘行动”督导小组,对节约观念不强的学生予以劝导和教育,避免餐盘里的浪费。

3.4 发挥学校与学生的共同监督作用

学校超市、食堂、外卖的管理不善会对学生的浪费造成很大的影响。学校超市应该加大节约粮食的宣传力度。学校食堂应该提高饭菜的质量,强调员工的责任心,增加饭菜的多样性,改进学生的用餐方式。对于外卖,学校应该加强对外卖的监督,保证学生的饭菜卫生与身体的健康。同时,对于超市的浪费现象,可定期安排学生代表对超市进行督查,让学生了解超市内部管理、食品质量和卫生情况,反馈建议与要求。

3.5 改善饭菜口味,提升饭菜质量

高校食堂的饭菜口味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校生活的幸福感。青海民族大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个地方,饮食习惯各不相同,学校应增设特色风味小吃窗口,满足各地学生的饮食需求。定期对食堂烹饪人员进行技能考核,促进厨师厨艺的提高,鼓励厨师参加学习培训,从色香味等方面,对菜品进行考核,并计入厨师考核体系。其次,原材料的品质对成品菜的影响较大,后勤人员对原材料要严格把关,保证原材料的新鲜程度和品相。最后,高校食堂立足校园,形成集群效应,为满足师生就餐需求,竞争意识较为淡薄,改革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低估了学生对外卖的需求。学校应引入一批新的社会餐饮企业,打破现有食堂的饮食布局,促进档口之间的竞争,让师生对食堂产生新的需求,满足全校师生日益增长的饮食需求。

3.6 拓展主副食种类,满足更多学生需求

饭菜品种取决于学校后勤采购人员的原材料采购和厨具的种类,学校应定期更换采购清单,增设厨房设备,提供更为多样的主副食种类。立足青海民族大学校园文化,构建青海民族特色餐饮文化,开展特色饮食文化节,促进饮食文化交流,让彼此更好地了解家乡的风俗文化和人文特色,也方便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饮食种类的调整。

3.7 定期披露食堂信息,加强卫生监管

举办学校食堂开放日,组织学生代表参观食堂后台运作,可以从食堂操作间环境、员工个人健康情况、原材料的筛选和清洗、加工流程、烹饪器具的消毒、成品菜肴的样品检测等指标,对食堂卫生做出评价。学校也应组织调研小组,不定期进行抽查,确保高校食堂的饮食卫生安全。设立民大食堂的小程序,公布每日菜单,减少学生下课选择饮食的时间,减缓窗口打饭压力,改善工作人员环境,提供更好的服务。

总结

面对青海民族大学食堂存在的食物浪费现象,校党委立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厲行节约,反对浪费”宣传,培养在校大学生正确的消费意识和节约观念。学工后勤处应落实责任,加强管理,以“节约粮食、保障饭菜质量”为原则,加快构建青海民族大学特色餐饮校园文化,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培育节约粮食的行为习惯,积极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文明校风,让节约成为自觉,让勤俭成为风尚。

猜你喜欢

饭菜青海食堂
“互助孝老食堂”值得推广
小小筷子八寸长
食堂
大美青海
幸福食堂值得推广
三千食堂
我最喜欢的作业
文明餐桌 不剩饭菜
青海行七首(录二)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