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整过后再现中期机会

2022-02-10沐恩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袁月特斯拉渗透率

沐恩

机会来自充分调整

主持人:新年伊始,感觉盘面不太给力!

袁月:自去年12月中旬以来,机构一直处于躺平状态,能决定指数的个股近期走势较差,换言之,近期指数调整空间不大,但立马转强也有难度,因为机构还未开工。短期看5日、10日线的压力,如果接下来机构陆续打卡上班,指数和盘面也会随之转好,在这种氛围下更有利于板块间轮动。

近期活跃度较之前有所下降,最典型的现象是高位股接力情绪不高,更多是拉升同概念的低位品种,并且即使当天涨停或者大涨的个股,第二天几乎都没有太高的溢价,甚至是直接闷杀,所以无论是元宇宙还是中药,都处在炒作的尾声阶段。

主持人:今年总体的投资策略是什么?

袁月:今年相对明牌的机会更多来自调整,即使再好的板块和个股,在连续大涨后也不可能有中期安全边际更高的机会。如50倍的茅台中期看逻辑没有问题,但性价比肯定不如40倍高。40倍的时候虽然不一定是短期的最低点,但中期看一定有安全边际,反之,50倍的时候虽然不一定马上大跌,但中期看显然空间不是很大,这个特点去年已经完整的演绎了一次,这个逻辑和过程需要投资者深刻体会。所以,2022年在选对赛道的前提下,等待调整充分的机会是重要原则之一。

调整充分是一个过程,不可能几天完成,要想从容应对,时刻掌握主动权,仓位管理必不可少,分批原则是“滚雪球”中持续坚持的,如果按照此策略,中长期看,主动权更多掌握在自己手中,这需要执行力和心态。说到心态,这其实是很多投资者最大的“资本”,因为资金成本相对最低,也没有机构之间的排名争夺,但就是这么一个最大的优势,很多投资者却没有利用好。

总之,以上几大原则相信很多人都懂,但在实践过程中能坚持的并不多,这很正常,如果每个人都理性了,就没有追涨杀跌了,情绪也是市场的一部分。只能说,在非短线投资中,选取黄金赛道、逢调整、做好仓位管理以及拥有更好的心态这几大原则都是前提,投资者尽可能做好规划,如果不能做好,至少也别反着来。

新能源车爆款车型是关键

主持人:特斯拉去年销量超预期股价大涨,但对A股刺激并不明显。

袁月:从两个维度去看:A股联动减弱更多是市场情绪和风格导致,是偏短期因素,近期新能源整体较弱。特斯拉2021年第四季度交付了30.86万辆电动汽车,2021年全年交付了93.6万辆,同比增长87%,随着今年海外工厂陆续投产,产销增长在50%以上悬念不大,可以支撑中期逻辑。

不仅是特斯拉,其他造车新势力去年的销量也很不錯,基本上保持在9万-10万辆左右,虽然体量看起来不大,但要知道这是因为产能的因素,整体新势力都处在满产满销的状态,换言之生产多少就能卖多少,排队等车也是常规操作。

由于上述品牌中高端车型已经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所以今年的销量取决于产量,对于相关产业链来说依旧会是增量。虽然此前的炒作包含了这部分预期,但如果股价有一定调整,至少安全边际相较之前也是增加的。

主持人:记得你之前说过今年新能源车销量要想超预期需要15万元有爆款车型出现!

袁月:是的,虽然中高端车型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单一车型月销过万已经不是新鲜事,特斯拉提价也不会影响销量,因为这类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最低。不过,换个角度看,高端车型目前的渗透率已经达到25%,高于新能源车整体的渗透率,所以理论上接下来渗透率再次大幅提升的概率较小。

对于15万这个主力价格带,传统车企有一定热销车型,如比亚迪的秦是这个价格带放量较多的车型,如果接下来广汽、吉利、长城等自主品牌也有类似的爆款出现,那对于新能源的放量有正向作用。造车新势力目前这个价位车型还不多,就看接下来能否出现有竞争力的新品。

整体看,即使有所谓的补贴退坡,但这是预期之内的,并且新政较之前取消补贴数量的限制,理论上是利好,不能因为短期风格和情绪因素就去否定行业的发展逻辑。分化是常态,普涨不存在,等待调整后的机会是今年新能源汽车投资的重点。

猜你喜欢

袁月特斯拉渗透率
特斯拉Model S Plaid
林志颖驾驶特斯拉出车祸
“赎罪列车”在行驶:诈骗32万后亲情回归
真的“很香” 特斯拉Model3
中煤阶煤层气井排采阶段划分及渗透率变化
不同渗透率岩芯孔径分布与可动流体研究
短期炒作未变 中线白马可投
短期游资谨慎博弈 静待高镍炒作契机
SAGD井微压裂储层渗透率变化规律研究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夹江县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