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AR模型的我国冰雪产业规模与体育产业发展的动态关系研究
2022-02-10秦国阳
刘 彬 秦国阳 秦 勇
(1.济南市历城区第二中学,山东 济南 250105;2.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8;3.济南市历下区教育局,山东 济南 250013)
2021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指出随着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年均增长率的不断提高,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1,2]。但近两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体育产业暴露出创新力不足、人才匮乏、产能过剩以及投资增速下滑等问题,说明我国体育产业进入了增速放缓的瓶颈期。冰雪产业则逐渐成长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着力点,成为我国体育产业摆脱疫情阴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本研究基于冰雪产业规模以及体育产业产值等统计数据,深入分析我国冰雪产业与体育产业之间的动态关系,探究冰雪产业规模与体育产业发展之间的作用机制,从而更好地发挥北京冬奥会的后期效应推动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激活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活力,助力2025年体育产业规模达到5万亿元目标顺利实现。
1 文献回顾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提出以及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压力的不断增大,促使我国体育产业以及冰雪产业也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转变。其中,体育产业国际化发展、深挖体育消费潜力、体育产业设施科学规划以及鲜明体育品牌建设等都成为当前冰雪产业以及体育产业相关研究的重点,大量学者对冰雪产业以及体育产业科学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王飞[3,4,5]、骆秉全[6,7]、程传银[8,9]以及李凌等[10,11,12]分别研究了我国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发展困境、影响因素、发展路径以及管理机制等。黄海燕[13,14,15]、沈克印[16,17,18,19]以及彭国强[20,21,22]等分别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宏观发展、消费市场、发展策略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张瑞林[23,24]、李在军[25]、常晓铭[26]等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冰雪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有机融合。
上述的相关研究为冰雪产业和体育产业的高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也存在理论研究较多,缺乏相关实证研究的不足,对冰雪产业与体育产业之间的影响机制和效果缺乏关注。随着北京冬奥会的闭幕,其对冰雪运动及产业发展带来的热度在不断下降。如何践行总书记指示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完美实现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冰雪产业和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都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通过VAR模型结合冰雪产业规模以及体育产业产值等相关数据指标,分析我国冰雪产业规模与体育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为助力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体育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我国冰雪产业规模与体育产业发展的动态关系为研究对象,以2007-2020年全国体育产业以及冰雪产业数据为研究依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我国冰雪产业规模与体育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以“冰雪产业”和“体育产业”为篇名或关键词,通过高校图书馆、CNKI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及Google学术等搜索引擎查阅相关文献,并以Ice and snow industry、Sports industry等为英文检索词,归纳整理研究所需的文献资料,并积极了解国外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为本研究提供研究依据和理论基础。
2.2.2 数理统计法
基于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公报、中国滑雪产业发展报告以及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通过Excel2016对2007-2020年中国体育产业产值与冰雪产业规模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归纳,为实证分析提供数据依据。
2.2.3 VAR模型分析法
计量经济学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与数据指标为依据,采用统计学以及数据处理技术,以构建经济学模型为方法,定量研究经济变量间的内在关系[27,28,29]。其中,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是一种计量经济学的常用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等相关领域[30,31],具体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
yt=A1yt-1+…+Apyt-p+εt,t=1,2,…,T
本研究选择VAR模型对我国冰雪产业规模与体育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探究双方的影响效果和机制,为相关管理部门科学、合理规划冰雪产业与体育产业高效、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3 变量选取与说明
年增加值能客观代表某产业在新阶段的生产中所创造的新产值,并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该产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32]。因此,选取体育产业年增加值作为衡量我国体育产业规模的指标,记为phy。冰雪运动场地规模和参与冰雪运动人次是整个冰雪产业中最为重要的两极[33],而我国冰雪产业的起步时间较晚,近几年才出现关于我国冰雪产业产值及相关指标的报告,时间跨度较短,导致无法满足VAR模型的构建条件。因此,选取2007年-2020年全国滑雪场数量、全国魔毯(滑雪场人员传输设备)数量以及全国滑雪人次等指标,从冰雪运动场地和冰雪运动参与人数两个方面较为全面、科学地衡量我国冰雪产业的总体规模,记为snow。在完成相关数据统计后,需要先对统计数据进行预处理,将统计的体育产业年增加值以及冰雪产业规模等数据进行对数处理,从而消除异方差,经过自然化对数处理后得到数据ln phy和ln snow。
图1 我国体育产业产值以及冰雪产业发展规模相关指标统计图
2.4 我国冰雪产业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在北京冬奥会的热度和利好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冰雪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虽然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滑雪人次出现下滑,但整体上仍维持着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全国滑雪场数量从2007年的225个增至2020年的715个,增长了2.18倍。全国滑雪人次也从2007年的470万人次增长至2020年的2076万人次,增长了3.42倍,全国滑雪场魔毯数量等也出现较大的提升,说明我国冰雪产业规模逐步提升,近两年受到新冠疫情蔓延、消费群体较小、冰雪市场结构不稳定的影响,冰雪产业规模增长出现一定的波动性。
我国体育产业年增长值从2007年的1265.23万亿元增至2020年的10735万亿元,增长了7.48倍。但近几年我国体育产业增长速度放缓,且在发展中暴露出服务质量不高、与相关产业缺乏联动、市场消费热度下滑、资本投资意愿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冰雪产业的快速发展,被普遍认为是我国体育产业实现高效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冰雪产业规模及产值的快速提升,对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 我国冰雪产业规模与体育产业发展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
3.1 冰雪产业规模与体育产业发展相关指标的平稳性检验
为避免VAR模型出现伪回归问题,在构建VAR模型之前,先对冰雪产业规模与体育产业产值等相关指标进行ADF单位根检验,以确保VAR模型的准确性[34]。
表1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如表1)表明冰雪产业规模与体育产业产值原序列以及一阶差分序列存在单位根,说明数据并不稳定,均为非平稳序列。经过二阶差分后,d2ln snow和d2ln phy的ADF值在5%的显著水平上均小于其临界值,即各序列符合平稳性条件,d2ln snow和d2ln phy均为平稳序列。
3.2 冰雪产业规模与体育产业发展动态关系的协整检验
通过ADF检验发现,ln snow和ln phy序列,在二阶差分后均平稳。因此,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法,采用迹检验与最大特征值检验,以进一步分析ln snow和ln phy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35]。
表2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如表2所示,ln snow和ln phy之间的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不存在协整关系”和“至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的原假设检验统计量均大于5%临界值,因此原假设不成立,说明ln snow和ln phy之间存在至少两个协整关系,表明冰雪产业规模与体育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其协整方程为:
ln snow-1.33 ln phy=0
(1)
ln phy-0.75 ln snow=0
(2)
由该协整方程可知,ln snow和ln phy之间的协整关系为:体育产业每增长1%,将推动冰雪产业规模增长1.33%,体育产业对冰雪产业的长期弹性系数为1.33。冰雪产业规模每提高1%,将相应带动体育产业上涨0.75%,这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动态关系,且冰雪产业规模与体育产业发展间的动态关系具有“非对称性”的特点。
3.3 冰雪产业规模与体育产业发展动态关系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进一步分析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36],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d2ln phy不是d2ln snow增长的Granger原因”原假设的F检验统计量为12.1673,P值小于0.01,即原假设在5%显著水平下被拒绝,d2ln phy是d2ln snow规模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d2ln snow不是d2ln phy增长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F检验统计量达到0.03869,P值大于0.05,说明原假设在5%显著水平下被接受。检验结果表明,当前变量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体育产业是冰雪产业规模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冰雪产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冰雪场地规划缺乏科学性以及冰雪旅游等相关产业开发程度较低等原因,导致尽管近几年我国冰雪产业规模迎来快速增长,但没有对我国体育产业整体发展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3.4 VAR模型稳定性检验
通过AR根检验分析VAR模型的稳定性,如图2所示,冰雪产业规模与体育产业发展的AR根均位于单位圆内,表明建立的模型有较高的稳定性。
3.5 冰雪产业规模与体育产业发展的脉冲响应分析
通过脉冲响应分析,以深入探究ln snow和ln phy之间的动态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图可以直观的衡量变量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轨迹[37]。图3和图4为冰雪产业规模与体育产业发展之间的脉冲响应图,追溯期数设定为10。如图3所示,冰雪产业规模增长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在第1期达到最高后,基本呈现出逐步下降的发展趋势,但始终位于横轴上方,脉冲响应值为正,表明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增长对体育产业发展产生较为长远的促进作用。
图2 冰雪产业规模与体育产业发展的AR根检验
图3 ln phy对ln snow的脉冲响应图
通过图4可以发现,体育产业发展对冰雪产业规模的扩大影响较为显著,其脉冲响应值高于冰雪产业规模对体育产业发展的脉冲响应值,说明体育产业发展对冰雪产业规模扩大具有更强的推动作用。脉冲响应值在第3期达到最高后缓慢下降,逐渐向横轴趋近,基本呈现出稳定态势。
图4 ln snow对ln phy的脉冲响应图
3.6 冰雪产业规模与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差分解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冰雪产业规模与体育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影响,通过Eviews11.0软件进行方差分解分析,设定期数为10,以客观分析各因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38]。通过表4可以发现,在ln snow方差分解结果中,在第一期时,冰雪产业规模的贡献度完全来自于自身,体育产业的贡献度随期数增加而从0不断变大,在第4期时贡献度占比为37.37%达到最高。说明在政策利好、全民冰雪运动兴趣增长以及体育需求提升的大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整体的快速发展对于冰雪产业规模的扩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39]。通过ln phy方差分解结果可以发现,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在第一期时的贡献度基本来源于自身,随着期数增加而在波动中出现小幅度下降,在第10期时稳定在98.25%。而冰雪产业规模增长带来的贡献度则从第1期的0.99%提升到了1.75%,说明当前及未来我国冰雪产业规模扩大对体育产业的促进作用虽然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但整体上促进效果较弱。
表4 方差分解结果
4 讨论与分析
1)审视协整关系,激活冰雪产业带动作用,提高体育产业市场化水平。北京冬奥会结束之后,我国冰雪产业应在热度和红利不断消退之前,与其他相关体育产业深入融合,形成对称互惠的共生关系。当前我国以冰雪赛事为核心、以冰雪旅游为体验形式、以冰雪产品为依托的发展模式逐渐成熟,通过借助冰雪赛事和旅游活动的影响力,引导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同时,推出相关冰雪产品,以提升冰雪产品消费热度,如北京冬奥会期间就出现了“一墩难求”的现象。但这种依托赛事和旅游热度的发展模式,其消费热度必然会随着赛事和活动的结束而持续下滑,特别是当前我国冰雪赛事目前仍存在规模小、观赏性低等问题,且高度依赖政府拨款,尚未形成市场化的职业赛事体系,无法通过国内赛事的举办持续刺激冰雪消费热度。应根据具体国情,加强相关热门运动的赛事构建与开展,并加快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借鉴其他冰雪运动强国的发展经验,以挪威为例,作为世界上首个提出将滑雪运动加入到体育教学中的国家,挪威拥有良好的儿童滑雪设施、青少年运动训练以及科学化普及的冰雪教育体系。因此,我国应将冰雪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当前“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以及“体教融合”的推广相结合,打造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冰雪运动文化,推进冰雪运动技能的普及,培养冰雪运动的后备人才,为我国冰雪运动的普及奠定基础。
2)重视因果检验,构建高效的治理体系,实现政府、社会及市场联动。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持续冲击,各地防疫政策的不可预测性,加剧了我国冰雪服务业以及冰雪相关制造业长期发展的不确定性。因此,应加强政府、社会及市场对冰雪产业发展的科学治理。一方面,健全我国冰雪产业发展规范,完善反垄断机制,打击虚假宣传,规范冰雪产业市场环境。并加强对我国冰雪制造相关产业的资金投入,通过设置冰雪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外来投资,进一步破除隐性门槛,推动降低市场主体准入成本,支持依法合规的冰雪装备产业的发展,引导保险资金、信贷为冰雪制造等相关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以弥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短板。另一方面,构建冰雪产业协同治理体系,加强相关信息的公开和透明性,设置社会反馈及监督机制,实现政府、社会及市场的多元治理体系。在此基础上,颁布相关利好政策,加强政策优惠力度,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19年印发的《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创新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业,指定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动资源整合,支持企业开发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冰雪运动产品。应继续落实相关政策,提供优惠服务,从而为我国冰雪制造业等相关企业实现产业链上下游需求对接、数据信息等资源整合,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奠定基础。
3)权衡脉冲影响,优化冰雪产业结构,丰富冰雪相关产品种类和质量。依托冬奥会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契机,我国冰雪装备器材等制造业品牌未来发展前景可期,由于我国冰雪运动及相关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普及度较低,产业集群与区域集群不明显,产业规模较小,国际竞争力不强,市场相对不成熟,产品缺乏竞争力,创新能力和意识较弱,缺乏自主品牌等诸多问题,导致我国冰雪装备器材等制造业大而不强。特别是当前,我国冰雪产品的复购率较低,且多为雪板、雪鞋等轻型冰雪产品,诸如造雪机、索道等重型冰雪产品,我国企业仍无法实现对其核心技术的突破,导致竞争力较低,无法满足国内百亿级规模市场空间的需求。为打破国外冰雪产品的垄断地位,推动国有民族品牌的高质量发展。应加强政策补贴,通过政、企结合,提升我国企业的创新意识,实现对核心技术的突破以及提高冰雪产品研发的创新水平,通过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带动全民冰雪装备消费热度。以安踏羽绒服为例,其增加了石墨烯智能发热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远红外线辐射照温,为衣服持续加热,这一技术的运用充分结合了当前市场、消费者和产业发展趋势,从而创造了新的消费热点和明星产品。随着冰雪相关产品种类和质量不断的丰富和优化,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活力必将得到充分激活,国内冰雪装备器材民族品牌的国际竞争力也将得到不断提升。
4)辨析方差分解,加强冰雪产业顶层设计,为高质量的发展提供保障。政府的宏观、科学调控对我国冰雪产业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市场调节机制失灵,相关政策法规可以有效维持和规范市场秩序。根据当前冰雪消费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趋势,从技术、资金、人才协同发展角度出发,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推动核心产业、基础产业和延伸产业深入融合。首先,应推动我国冰雪制造业发展与高新科技、创新材料等结合,加强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区块链技术以及虚拟仿真技术等应用,推进相关企业与高校、研究所协同创新,以实现冰雪产品制造的智能化发展并以此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其次,对技术含量高、创新投入大的相关冰雪制造企业的税收给予一定的减免,基于“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这一需求,加强国产冰雪装备等产品研发以及冰场、雪场等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国产品牌的认可度和影响力,并积极打开国外出口市场。最后,应加强我国冰雪制造业企业的核心技术人才培育,以挪威体育学院为例,其开设有多项冰雪运动方向的专业,而我国许多体育院校甚至没有冰雪方向的相关专业。因此,应推动我国高校、科研院所与相关企业共同参与冰雪人才培养,推动培养主体多元化发展以及冰雪相关专业的普及,根据社会和行业需求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帮助学生提前熟悉行业规则,明确自身长期发展规划。通过技术创新、资金补贴以及人才培养的协同推进,全面提升我国冰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通过VAR模型的分析发现,我国冰雪产业规模与体育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互惠发展关系,且体育产业每增长1%,将推动冰雪产业规模增长1.33%;冰雪产业规模每提高1%,将相应带动体育产业上涨0.75%。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当前变量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体育产业是冰雪产业规模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表明冰雪产业规模与体育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具有“非对称性”特点。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冰雪产业与体育产业的相互影响均为正向的促进作用,体育产业发展对冰雪产业规模扩大的影响更为显著。方差分解结果显示,冰雪产业规模以及体育产业发展在短期内的贡献度基本来自于自身,从长期效果来看,冰雪产业对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作用较弱,而在冰雪产业的发展中体育产业则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应通过激活冰雪产业带动作用,提高体育产业市场化水平;构建高效的治理体系,实现政府、社会及市场联动;优化冰雪产业结构,丰富冰雪相关产品种类和质量;加强冰雪产业顶层设计,为高质量的发展提供保障等途径,全面提升我国冰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此外,由于冰雪产业相关数据指标统计的连续性较差,本研究仅结合了全国滑雪场数量、全国魔毯(滑雪场人员传输设备)数量以及全国滑雪人次等指标,以衡量我国冰雪产业规模,缺乏对其他指标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后续研究应充分考虑更多冰雪产业的相关数据指标和影响因素以实现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