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党建主题视频作品的创新路径
2022-02-10彭华
〉〉〉〉〉彭华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的内容、速度、模式有了重大变化,民众更倾向于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而今,新媒体平台已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之一,给党建宣传工作带来新契机。面对瞬息万变的媒体环境,传统媒体纷纷转向新媒体渠道生产内容。我们要把握网络传播规律,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用党建主题视频作品来宣传先进典型,推广党建工作的成果与经验,宣传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思维融合用影像讲好红色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指出,“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也是创作精品力作的前提和基础”,“很多事情都是在细节,演电影、写小说都是细节,细节感人,细节要真实,而真实要去挖掘”。当下,在创制党建主题视频作品时,我们只有将写作思维与影像思维相结合,多注意细节的展现,才能让视频作品更加出彩,才更容易创作出精品。
用影像思维讲故事首先要有“故事化思维”。党建主题视频作品以党的思想为灵魂。要在素材中寻找先进典型案例,选择最具代表性、最体现时代脉搏的故事进行讲述,挖掘故事的动人元素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其次,影像思维是指具有影像化特质的叙事方式。影像叙事的最小单位是镜头,只有连续的镜头才能够组成场景。因此,镜头的运用、摄影机位置、配乐和音效等都是在创作视频的过程中应该考虑的因素。视听语言的修辞手法多种多样,在创作视频的过程中既要重视视觉造型,也要重视音乐搭配。
再次,在“镜头设计思维”的基础上,还应当融合“非线性时空叙事思维”。可将整个叙事空间打开,打破文字叙述的线性时间轴线和单一叙事场景空间的限制,运用蒙太奇手法,保证叙事的完整性。
平台融合用多终端集成合力矩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重点推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媒体融合时代,平台的有机交融有利于提高视频的曝光度,扩大传播范围,提升传播效果。从曾经的“两微”到“两微一端”,再到现在的“两微一端一抖”,我们常用的新媒体宣发平台正在不断发展,视频的传播也是越来越受重视。
在现如今的媒体矩阵发展格局下,要想让优质视频内容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我们要根据微博、微信、客户端、短视频平台的各自特点,使各新媒体渠道在传播过程中协同发力。基于此,也就需要我们在推送视频作品时,要挖掘不同新媒体平台的特性。微博信息发布迅速,在该平台可以重点发布视频、动图等,同时要注意舆论的引导。微信公众号作为订阅式媒体,受众稳定,在该平台可以上传视频原片、文字解读等内容,突出深度阐述。客户端的用户多为本地居民,在该平台上可发布视频创作的幕后花絮片段,打造系列作品等。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可以直接发布视频作品,但要注意选取精彩片段进行推送。不同的平台有共性也有个性,传播的佳绩得益于矩阵的合谋。因此,在媒体运营过程中要按需分配、因事制宜,将内容的精品化与渠道的多样性进行良性组合。
值得注意的是,视频创作的投入与产出周期相对较长,因此,可大力培养创新纪录片制作新主体,还可引导自媒体视频制作团队加入到党建主题视频作品的创制与传播中来,对同一主题进行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呈现和传播,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产品融合用技术载体打造IP形态美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随着时代的发展,“内容为王”发展出了新的形态,“内容+”成为新的发展态势。我们不仅要保证内容的品质,还应以技术为依托提供相关延伸内容,并由此延伸至视频作品中。而今,“视频+”成为创新趋势,例如“视频+小游戏”“视频+H5”等。
技术创新为视频多元化传播带来更多可能,也对创作者的视频创制能力和美学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打造受众喜闻乐见的党建主题视频作品,还需要继续加强技术的运用,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应对变化中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