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票制实施背景下医药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探究
2022-02-10朱振海
朱振海
(国药集团武汉血液制品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00)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在“医药结合、以药养医”实施背景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面临严峻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强化医药行业监督管理,重塑医药行业秩序,国家开始推动实施两票制改革,旨在减少药品流通过程中的非必要环节。两票制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对虚高药价的整顿,加大了对商业贿赂的打击力度。然而,两票制的实施也对医药企业产生了较大冲击,使应收账款规模持续扩大,加剧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在此形势和背景下,医药企业做好应收账款分析工作,强化应收账款管理至关重要。
(二)研究意义
以往医药行业药品流通过程中实行的是多票制,即药品在流通过程中需要多次开票,这也意味着药品流通过程中存在多级代理。在这种情况下,药品代理商为实现自身利益会在流通环节层层盘剥,导致药品价格成本上升,两票制的实施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在两票制实施后,赊销模式的应用使得企业应收账款增多,负债率增高。本文结合两票制背景,分析医药企业在两票制实施背景下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以保障企业效益。
二、关于两票制的概念解析
两票制,即药品在完成生产后从厂商售出到医院购入过程中要开两次发票,一次是厂商到经销商,另一次是经销商到医院。在未实施两票制之前,药品在流通过程中要经过多次开票流程,七票、八票的情况都屡见不鲜,多次开票导致在药品流通过程中出现层层盘剥的情况,为有效解决此问题,国家推出两票制,通过“两票”取代以往的“多票”,同时还明确规定,在药品流通过程中,不同品类的一级经销商应少于2个[1]。在两票制实施背景下,医药行业流通模式发生变革,驱动着医药行业不断优化调整。从企业角度来看,这一改革精简了药品流通过程的中间环节;从政府角度来看,其规范了开票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对医药行业的监控,可以通过监控开票把控药价。长此以往,药品的市场价格将趋于透明化,药品流通过程也更加清晰,同时将推动药品“零加成”,助力医疗体制改革深化。
三、实施两票制对医药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的影响
(一)实施两票制对医药流通企业产生的影响
1.集中度更高
推动两票制改革,过票企业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在药品配送业务不断收缩的背景下,大型流通企业依托自身优势进行兼并重组,以达到规模化经营目标,由此使得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大型流通企业不断集中,若中小型流通企业不具备竞争优势,将会面临被收购的局面。
2.药价更透明
实施两票制,严禁出现过票现象,这将大大减少中间商加价乱象,药品的市场价格会越来越透明。纵观市场,药价之所以高,是因为流通过程中层层加价。推动两票制改革,杜绝药品流通二次加价,在药品流入医院的过程中,价格会更加公开[2]。
3.竞争更激烈
实施两票制,取缔药品流通过程中的非必要中间环节,使药品价格趋于透明化、公开化,这会进一步冲击药品流通企业,压缩企业利润。对于小型流通企业而言,新的竞争环境下利润微薄,会面临破产风险;对于大型流通企业而言,由于市场配送份额减少,会进一步加剧竞争。
(二)实施两票制对医药生产企业产生的影响
1.转变销售模式,增加销售费用
在两票制的推动下,流通环节的减少会导致药品的销售渠道不断收窄,药品生产厂商以往采取的是低价销售模式,面临市场流通层级的压缩,会转变为高价销售。此时,不论是销售费用还是灰色的利益输送,都会直接附加在药品出厂价上,药品生产厂商不仅面临经营合规性压力、纳税压力,其经济效益也会受到影响。在以往实行低价销售时,厂商将药品直接销售给代理商,便不再参与其他事务,因此能够有效规避合规性风险,降低纳税压力[3]。
2.冲击小经销商,导致生产企业药品积压
两票制对小经销商的影响更大,他们或考虑退出市场,或考虑减少药品采购量,这会导致药企出现库存积压的情况。对于药企而言,只能考虑对独一经销商的结构进行调整,或者改变经营策略,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药企的短期收益。
3.回款结算方式发生改变
在未实施两票制之前,配送商主要用现款结算,推行两票制后,则改为账期结算,这使得应收账款大幅增加,回收周期也进一步拉长。
四、两票制实施背景下医药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事前做好应收账款风险防范
1.观念转变,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管理
就当前医药行业整体形势来看,药品生产已经到达瓶颈期,不同药企生产的药品相似度较高,差异逐渐缩小,在此种形势下,企业的优势无法凸显。为突破这一限制,药品生产企业越来越注重创新,将生产研发投入作为重点,这预示着医药行业将迎来新局面,即创新将成为医药行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然而,医药市场竞争愈烈,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注重开展赊销业务,以求迅速扩大销售规模,这虽然增加了药品销售量,但同时增加了销售环节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款难问题亟须解决。作为医药企业管理层,在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应改变以往只重销量而轻视风险的行为,同时,要注重增强员工的赊销风险意识,促使业务员将赊销风险防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具体可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增强业务人员的应收账款风险预测分析和把控能力,切实降低回款风险。
2.注重客户信用评级,科学制定信用政策
为强化应收账款管理,企业应注重信用风险管控,科学合理地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级,并制定适用于企业的信用政策。由于信用风险管理的综合性较强,为增强信用风险管理效果,企业可考虑组建专门的客户信用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监测分析客户信用,评估信用风险,并制定针对性防范策略。可以外聘专业人员参与客户信用评级工作,合理授予客户信用额度,以防范应收账款风险。企业还可以考虑依托大数据技术搭建信用风险分析模型,完善客户信用档案数据库,动态开展信用分析预测,必要时可考虑通过信用担保或银行资信证明的方式来规避信用风险。在信用政策制定方面,既要考虑到实际经营状况,又要考虑客户信用等级等,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重点关注信用标准的设置、信用期间的确定、收账政策的制定等,从而加强信用风险防范[4]。
3.注重培养销售人员的回款思维,强化回款管理
以往医药企业对销售业务员进行绩效考评时,更多考虑的是销售成交数量,对回款情况缺乏重视,导致销售人员在开展销售业务过程中,只关注成交数量与完成情况,不考虑客户信用状况,不关注赊销业务能否拿回应收账款,是否存在回款问题,最终导致应收账款风险加剧。鉴于此,一方面,医药企业可考虑定期组织针对性培训,重点培养销售人员的销售技巧、沟通能力、风险防范意识、风险应对处理能力等,以促使员工在开展销售业务的过程中重视客户信用状况,保持销售成交量和回款风险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为加强回款管理工作,医药企业应注重优化改进绩效考评体系,改变以往只重成交量的模式,将回款率等相关数值纳入考核指标中,既考核销售成交量,又考核销售回款情况,促使销售人员自觉做好客户信用把控和回款催收工作。
(二)事中做好应收账款催收
1.注重加强合同管理
在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合同管理。在签订赊销合同时,关于货物清单、交付时间和地点、验收时间和地点、采取的结算方式、还款期限的选择、违约责任的界定、售后服务内容等事项,均要在赊销合同中详细注明,确保合同条款清晰明确无异议,避免因合同漏洞而产生纠纷,引发企业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医药企业财务部门要发挥审核作用,在审核确认无误后签字,合同签订完成后移交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由其做好登记备份处理,以便后续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开展监管工作。合同签订完成后,企业要做好合同保管工作,可由专人负责妥善保管,为后续遇到业务纠纷时提供决断依据,从而防范和规避企业的坏账风险[5]。
2.注重赊销流程的优化
在应收账款催收过程中,医药企业要做好赊销流程的优化工作。一方面,要完善责任机制,对于赊销业务,要明确主要责任人,责任人在开展赊销业务的过程中要发挥监督作用,确保赊销业务安全、规范、风险可控。另一方面,要完善赊销客户评定和审批制度,明确赊销客户评定标准和要求,分解细化赊销客户审批权限,把好审批关口,将经济责任细化到岗、到人,促使岗位人员规范履职,严格落实赊销客户评定和审批工作。
3.注重依据客户回款动态调整信用评级
医药企业可考虑搭建应收账款管理数据库,数据库可囊括客户企业经营状况、资金规模、未来行业发展前景、往期交易资信、交易合同等信息,并实时动态收集更新信息,做好对客户的动态跟踪,及时结合客户回款情况,调整信用等级,便于在赊销过程中据此合理授信,避免授信不合理导致坏账风险[6]。一旦客户企业面临重大经营危机或者风险,抑或是客户企业存在故意拖欠款项的情况,就要及时评估可能发生的坏账风险,对客户信用进行降级处理。
(三)事后做好坏账风险预测分析
1.引入大数据技术,实现应收账款的信息化管理
为提升医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和效率,可考虑引入大数据技术,依托信息化功能实现账款自动催收、自动对账,在提升催收效率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延期。医药企业可考虑依托大数据技术,搭建业财互通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消除业财之间的信息壁垒,业务模块实时向财务模块反馈客户应收账款信息,系统自动核定应收账款情况,对于达到约定期限或者即将达到约定期限的客户,自动发出催收指令,针对已经逾期的应收账款则及时发出预警提示,由人工干预解决。同时,信息化管理平台可嵌入动态对账功能模块,做好应收账款的实时对账分析工作,将逾期款项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增加坏账风险。对于重点客户,要实时监控、动态提示应收账款清收进度和效果。医药企业搭建智能化、信息化的管理平台,能够在优化应收账款管理流程的同时,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提质增效。
2.依托大数据技术,强化坏账风险预测分析
进入信息化时代,各项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并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亦是如此。相较于其他技术,大数据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综合能力强、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医疗企业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坏账风险预测,可以实现对传统坏账风险管控模式的升级,例如,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使分析和预测更为全面、精准、客观、及时[7]。应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应收账款数据进行全维度、多视角分析,可以及时预测坏账风险点,以便企业及时制订坏账应对方案,降低坏账损失。
3.注重科学设定坏账计提比例
医药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应关注坏账,合理设置计提比例。如果计提比例设置过高,同实际不一致,可能会加重企业的运转负担;如果计提比例过低,则可能出现虚增利润的情况,因此要科学设置坏账计提比例。医药企业在设置坏账计提比例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除了要加大对债权企业的调查力度,全面客观了解其经营状况之外,还要做好现金流量等财务数据信息的专业化分析工作,做好坏账计提比例的平衡工作,以确保计提比例最优化。
五、结语
两票制的实施,对医药行业产生了较大冲击,医药行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同时应收账款规模也在政策驱动下不断扩大,资金流转困难成为医药企业当前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医药企业要转变应收账款管理观念,优化改进应收账款管理模式,提升应收账款管理效果,防范应收账款风险,从而缓解企业的资金难题,助力企业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