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情助学的王应珍

2022-02-10李焕龙

慈善 2022年6期
关键词:安康市学费助学

文/李焕龙

8月23日,赶在汪苗收假返校之前,安康市政协民宗委办公室主任王应珍送来了5000元的助学金。

这是汪苗进入陕西中医药大学就读的第三个学年,也是王应珍第三次为她送学费。她俩结缘于2020年初秋,当时,家住汉滨区张滩镇汪岭村的张滩中学学生汪苗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但因自幼失去父母,与84岁高龄的奶奶相依为命,家庭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无力支付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她想放弃大学梦而出门打工。时任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副局长、市慈善协会第36慈善志愿者小组组长的王应珍得知这个消息后,听说汪苗心仪的大学因疫情而推迟开学,就于9月20日冒着大雨,踏着泥泞的山路来到汪苗家,给她送上了5000元学费,让她及时入学报名。在王应珍的感召下,爱心人士贺俊昌买来行李箱,王云松买来新衣服,李文骏、王万本送来现金,为汪苗壮行。闻讯赶来援助的安康市慈善协会副会长袁粒现场协调,由安康市富华装饰公司为汪苗资助每月1000元生活费,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

王应珍热心助学,已经十几年了。2011年8月,她在下乡检查工作时,听说家住五里镇洪台村的汉滨高中学生洪喆,以全市文科第五名、627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南开大学,但因父亲病逝,母亲在酒店打工,每月只挣七八百元,无力供他上学。王应珍想到自己因为没有上成大学而留下的终生遗憾,马上鼓起勇气,要帮洪喆跨进大学校门。她和丈夫都是工薪阶层,家有上学的孩子,还要供养住在农村的双方父母,挤不出多余的钱。于是,他就找到爱心企业家赵甲平,动员他出资5000元,帮助洪喆入学。第二学年,听说企业面临困境,她和丈夫一商量,咬咬牙关,自己包了。这一包就是三年,每年不仅是出5000元的助学款,还要关心洪喆的课程学习、政治表现和相关活动,自然就要协助解决相关费用。

第三年,自己的女儿也考上了大学,学杂费、生活费成了一大笔定量开支,压得她差点喘不过气来。直到女儿大学毕业,洪喆又读完人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北京成家立业,她才松了一口气,微笑着给女儿说:“这几年,我和你爸虽然没有添过一件新衣服,但我们幸运的是没有影响你和洪喆的学业!”

在这期间,她还资助了汉滨区五里镇高新村的大学新生鲁珍。就在洪喆本科毕业的2015年8月,王应珍结识了特困户鲁明桥。当时,右眼失眀,一条腿骨折的鲁明桥年已78岁,其71岁的妻子是个双耳失聪的残疾人。不幸的是,两个儿子分别被车祸和癌症夺去生命,儿媳改嫁,留下了孙女鲁珍和孙子鲁光明。王应珍不仅为这一家送粮油、衣物,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难题,还资助鲁珍的学费。

帮上汪苗之后,王应珍也是事无巨细的操心其家人和家事。汪苗的奶奶年龄大了,身体不好,她除了自己抽空去看望慰问,还委托村民照顾其生活起居与健康、安全。前年冬季,她见老人房间没有取暖设施,就动员大东山发射台给献了一份爱心。

同事徐洁介绍:“王应珍一见有困难的人就发善心,其实她自己的日子过得相当紧张。家里旧房太小,不得不买新房,可夫妻俩的积蓄凑不到首付的三分之一,只好卖了旧房,租房过渡,三年下来光租金就花了七八万元。”

然而,对于助学,她毫不吝啬。从洪喆、鲁珍到汪苗,她都坚持着管生活、管学习、管思想、管进步。对于洪喆,她是每年寒暑假都接到家里住几天,改善伙食、调剂营养;对于鲁珍、汪苗,她是经常微信聊天,给予母爱;对于这几个孩子,她很重视随时了解思想状况,促其成长进步。

汪苗在大学校园里,把王应珍作为自己的人生标杆,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各门功课成绩优异,英语、普通话考级顺利过关,还在公益社团活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上受到表彰,现已列为入党积极分子。

听到这一喜讯,安康市慈善协会特意请来汪苗、王应珍座谈交流。崔光华会长为汪苗送上自己的散文集《夜读汉江》,并以“藏慈于心,付善于行”的赠言予以鼓励。同时号召广大公职人员向王应珍学习,争做关心群众疾苦、乐于奉献爱心的好干部。

猜你喜欢

安康市学费助学
唠叨
我想摘下天上的星星
营造“搬迁后的幸福感”——安康市推行“党建+3”后续扶持服务模式
我的兴趣班学费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小学活动掠影
“孔子曰”之孔子的学费
关爱·帮扶·助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大学学费“涨声”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