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视域的淮河流域民间艺术与旅游纪念品特征研究*
2022-02-10柏杉杉
柏杉杉
(蚌埠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淮河流域民间艺术、民俗工艺品的外在呈现形态,与原始社会的神话故事、宗教祭祀、狩猎文化等一脉相承,是通过借鉴地域文化符号、色彩、线条与装饰性元素,对其中存在的文化意象、审美理念做出挖掘与融合,在漫长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当下普通民众所看到的淮河文化。淮河流域民间艺术品的制作与传承,是在传承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理念的基础上,依托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符号,以及蚌埠地区的天仙配、陷巢州、秦始皇捞鼎、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开发出既具有实用价值又蕴含丰富文化意蕴的旅游纪念品,提升淮河流域民间文化、旅游文化的艺术与商业价值。
一、淮河流域民间艺术的起源与不同文化类型
淮河流域水系与黄河、长江等并称为“中国三大水系”,流域覆盖面积约为27万平方公里,安徽省区域面积为6.69万平方公里,淮河上游部分干流、支流全部汇入正阳关。因而淮河流域河网密布、水系发达的地理条件,为南北之间的航运交通、手工制造业发展等提供有力支持,古代从中原腹地至东部地区,形成一条以淮河为纽带的文化走廊。
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淮河流域就成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安徽省蚌埠市的双墩文化遗址中,共发掘出土出607件陶器刻划符号,据考证双墩文化遗址距今约7000年左右。陶器其上包含有山川、日月、河流、动植物、房屋等文化符号,以及养蚕、捕鱼、饲养家畜、种植、编织等生产生活图案,这些符号简洁、生动与形象,为春秋战国后文字的起源,以及淮河流域民间艺术、民俗工艺品的形态研究等提供了宝贵线索。
在先秦典籍《诗经》《淮南子》等著作中,记载有:“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导淮自桐柏,东汇入沂泗,东入于海”等词句,表明自春秋战国时期,淮河流域的经济与文化已开始繁盛。而有关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则见于《山海经》《吕氏春秋》等典籍中:“禹之决江水也,民聚瓦砾。事已成,功已立,为万世利。”至此大禹作为淮河流域最典型的人物形象,开始受到普通民众的追捧与认同,也衍生出一系列以大禹传说为内容的民间戏曲、民俗手工艺品。
根据淮河流域民间艺术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统计得出,安徽地区现存的民间艺术、民俗工艺类型,包含亳州剪纸、阜阳剪纸、芜湖铁画、凤阳凤画、徽州木雕、蚌埠玉雕、界首彩陶、浅绛彩瓷画、蚌埠花鼓灯、凤阳花鼓戏等文化类型。这些民间艺术、工艺品的创作,大多围绕着地域独有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或宗教习俗进行展开。以阜阳剪纸为例,阜阳剪纸民间技艺的产生与发展,与其所依存的自然环境、经济基础、人文思想密切相关,阜阳剪纸源于汉代的“剪影”,也就是在金箔上镂刻奇禽异兽,如雕花刺绣一般刻绘出抽象的视觉团。阜阳剪纸是选取“牧笛”“祭塔”“兰桥”等文化意象,以及天长判官、灵壁钟馗、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内容,整个剪纸画面中包含龙、山、水、人物、石料及治水工具等元素,生动鲜明刻画出古代先民治水的坚韧意志,成为淮河民间艺术、运河文化传播发展的重要载体。
二、淮河流域民间艺术的意象形态、文化内涵——以大禹人物形象与精神内涵为例
自秦汉时期以来,淮河流域便出现了以墓室壁画为主的绘画艺术,该墓室壁画中描绘的主要意象包括人物肖像、动植物、乐舞等内容。之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宫廷艺术成为社会文化建构的主流,宫廷绘画、瓷器、玉器、诗歌和乐舞等,在不同类别艺术创作与传播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淮河古文化、东夷文化、荆楚文化等的融合与传播,则受到政治意识形态、文化环境的限制,制约着淮河流域民间艺术、民俗手工技艺的发展与完善。
随后在北宋、南宋至明清时期,由于政治环境的清明,“淮扬文化”又开始在淮河流域兴起,借助于运河的水利交通之便,中原以东的淮河区域涌现出大批杰出的历史人物。同时淮河地区的民间剪纸、年画、彩陶、彩瓷、木雕、玉雕、泥塑、布艺、纸扎和刺绣染织等手工艺品,也利用淮河流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将多种历史人物、文化意象融入到民间艺术的创作之中,不断提升民间艺术、民俗工艺品的文化内涵。
淮河流域作为东夷、淮夷、徐夷等部族生存的空间,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南来北往的大迁移,也产生出以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为代表的文化环境,大禹、孔孟、老庄、管仲、项羽、刘邦、吴承恩、施耐庵等,都属于淮扬地区杰出的代表真正印证了“临淮自古多名士”的名句。其中“大禹”“大禹治水”等文化意象,最为普通民众所熟知和认可,“大禹治水”是古代神话传说中最浓墨重彩的一例,“生子呱啼不及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人文情节,具有丰富的文化色彩、精神内涵。《史记·夏本纪》记载:“禹娶涂山,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至此大禹作为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艰苦创业、奋斗不息的精神形象,被广泛运用到民间戏曲创作、民俗工艺品制作之中。
安徽、江苏等淮河流域地区,在不同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吸收了“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以及“大禹”本身的人物形象,创作出一系列实体化、虚拟化的民间民俗艺术类别。如蚌埠花鼓灯表演,最早源于纪念“大禹治水”的庙会活动,花鼓灯舞蹈的舞伞、折扇、方巾等道具,与花鼓舞蹈复杂多变的肢体语言形成巧妙呼应,花鼓舞蹈在动作表演过程中,组合排列形成的“夏字”“大禹人物形象”,生动展现出对“禹”这一人物的喜爱和敬仰。此外,“大禹”本身人物形象,大禹治水中艰苦奋斗、舍生忘死的精神内核,也被广泛应用到剪纸、年画、木雕、铜雕、玉雕、陶瓷、泥塑、扎染布艺等民间工艺品的制作中,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价值传达、文化传播效果。
三、淮河流域民俗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开发中对地域文化的融合
民俗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文化商品的设计与制作,往往承载着地域独特的民间价值取向、文化理念,运用多种文化符号、色彩、线条的装饰性元素,赋予工艺品鲜明的艺术象征、文化内涵,可以展现出淮河流域地区的民间艺术形态、民俗风情。
近年来安徽地区民间艺术品、民俗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将“五毒”“舞龙”“狮子滚绣球”“石榴”等地域典型的文化元素,融入到民间民俗工艺品的开发设计之中,带动淮扬文化、民俗文化的更广范围传播。如阜阳剪纸作为阜阳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俗工艺,通常选取原始文化符号、民俗节日元素,结合地域民众的审美价值观念,进行不同剪纸主题、文化意象的创作。首先以原始文化题材为主的阜阳剪纸作品,主要围绕“龙”“凤”“麒麟”“鹿”等原始图腾,创作出“龙凤呈祥”“大禹治水”“牛郎织女”“七仙女”的艺术形象,以及财神、长寿星、观音菩萨、送子娘娘等诸神形象,代表吉祥、平安、长寿和多子多福。之后将民俗节日元素,与民间工艺品制作的融合,则根据不同节日的习俗观念、社交礼仪,进行一系列文化意象的选择和应用,包括春节窗花、灯花、门笺的剪纸,端午节蛇、蝎、蜈蚣、壁虎、蟾蜍的剪纸,具有祈求平安健康、祛病消灾的寓意。
而从阜阳、凤阳、蚌埠和徽州等淮河流域地区的旅游纪念品开发来看,其通常依据本地域的民间神话传说、民间绘画、民间舞蹈、民间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一系列的符号、图形、线条、色彩等视觉形态内容。如蚌埠将地区独有的双墩遗址符号、花鼓灯舞蹈、大禹治水传说、石榴文化等元素,融入到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设计之中。采用“双墩文化遗址”中丰富的视觉艺术符号,开发设计出“四季”系列餐盘、“家”系列主题茶杯。同时,以石榴作为吉祥、幸福的文化意象,开发设计出茶缸、瓷瓶、丝巾、团扇和雕刻摆件等实物商品,这些旅游纪念品既有着民间日用品的实用功能,还通过关联性文化符号、色彩的迭加形成某一系列。不同旅游纪念品的外形线条细腻、人物刻画立体产生,色彩为日常使用的红色、绿色、黄色、蓝色等颜色,其上绘制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意象非常夸张,但整体的工艺造型又显得简洁和谐、洗练生动,传递出淮河流域文化包容性特征,赢得了广大现代旅游消费者的追捧和认可。
四、文化视域下淮河流域民间艺术的审美意蕴、旅游纪念品的实用价值与文化导向价值
淮河流域是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相互交融的地区,这种独特的地缘优势使淮河民间艺术、民俗工艺品,呈现出典型的豪放与细腻、凝重与轻盈、质朴与瑰丽等对比特性,因此,淮河流域民间艺术作品兼具南北方的匠气、拙气与灵气之美。
蚌埠地区的年画、剪纸、木雕、玉雕、泥塑民俗手工艺品的制作,往往秉持着“以意写神”的基本艺术创作标准,通过观察外部客观的实物形象,联想出心中意象,并创造出民间艺术作品的夸张的形态、对比强烈的色彩,但并不破坏淮河文化既生动形象、又和谐交融的文化审美观念。在淮河流域民间艺术具体二维平面、三维立体造型的设置上,遵循着中国传统艺术创作的“散点透视”原理,将所有的人物、自然景物等意象,合理安排在多维空间视角之中,再通过对局部物象的写实化、夸张化描绘,突出作品或宏大豪迈、或精巧细致的特征,特别剪纸、年画、石雕、木雕、玉雕、泥塑等民间工艺品的审美设计,有着典型的质朴、率真与厚重之美。
如蚌埠以大禹治水为代表的石雕、木雕、玉雕民俗工艺品,主要利用一整块玉石作为基底,从上至下雕刻着山脉、流水、洞穴、迎客松等自然意象,以及大禹、民工、治水工具、工作场景等人物群像,整个石雕、玉雕呈立体状,婉似昆仑山一般层峦叠嶂、峻拔险要、洪流直泄和气势磅礴。在“大禹治水”玉雕的山腰处,大禹正指挥着追随他的民工,与其一道手举钢钎、铁镐挖沟泄洪,场面造型惟妙惟肖、壮观激烈,犹如几千年前“大禹治水”的场面再现。为不破坏“大禹治水”神话故事的意蕴,采用“不求形似”的饱满构图,每个物象的形象饱满有力、动作形态夸张,在观察“大禹”人物形象、“大禹治水”的艺术表现后,普通民众将由衷生发出对古代治水英雄的崇敬、爱戴之意,形成思想观念、文化价值趋向方面的群体性认同。
而对于以淮河文化为主的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要在体现旅游纪念品实用价值的基础上,塑造与完善其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体现浓厚的民俗气息、文化风情,才能实现淮河流域文化传播正确的审美导向、价值导向。木梳、折扇、彩盘、笔筒、石茶壶、玻璃反画、玉雕工艺品、根雕纪念品、仿古青铜器等等,都将旅游商品本身的实用价值属性,与淮河流域文化符号、民间艺术形态作出巧妙融合,在旅游纪念商品上绘制天仙配、垓下战场、大禹治水场景,以及花鼓舞蹈、花鼓戏等民俗戏曲形象,丰富旅游商品的艺术性、文化内涵,通过特定绘画风格展现出地域独有的风土人情。
总而言之,淮河流域作为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南北文化的交融地带,在不同类别民间艺术品、旅游纪念品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应挖掘地域独有的文化符号、文化意象,如蚌埠地区的节庆元素、双墩遗址符号、大禹治水神话故事等,加强多种人物形象、文化内容的加工与再造,创造出具有强烈感知性、文化与审美导向性的物象,以实现淮河流域民间艺术与文化的更广范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