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关于统一战线对象的探索、意义和启示*
2022-02-10党胜要
党胜要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在党的百年历程中,随着对统一战线对象认识的不断成熟与深化,我们党逐步纠正了在联合统战对象时所出现的“左倾”与“右倾”等错误认识,从而为我们党统一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各阶级关系,巩固与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重要动力。正确总结中国共产党认识统一战线对象的经验启示,对于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党关于统一战线对象的探索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对于中国的国情以及各个阶级的认识和了解不多,以至于中共一大难以做出与其他政党建立合作关系的决策。但随着军阀割据愈加严重,人民的生活愈加困难,中国共产党也开始认识到仅凭一己之力难以有效应对,虽然同其他政党的信仰有所不同,但二者反对军阀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在党的二大上,通过了《关于“民主联合战线”的决议案》,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提供了思想上的准备。在北伐胜利进军时,蒋介石的反共意图日益明显,但由于党内“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对阶级关系做了公式化的错误分析,一再以退让求团结,放弃革命领导权,最终导致大革命失败。鉴于此事,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右倾”思想的危害性以及领导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重要性。八七会议后,党内“右倾”思想逐步得到纠正,但由于对党内“左倾”思想的疏忽,再加上对共产国际指示教条式的迷恋,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被错误当作革命的对象,使得统一战线内的各个阶层难以真正有效地团结起来,从而给党的事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直至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的召开,使党内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纠正,极大地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对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作了详细的论述,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一九四九年后,国民经济形势亟需改善,为此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会议从全局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阶级状况作出了符合实际的判断,科学分析了现阶段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进步作用,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除此之外,会议还指出建国以来关门主义和迁就主义的倾向宛如“拦路虎”一般,严重阻碍了统一战线工作的顺利开展,因而对这两种错误倾向做了及时的纠正,确定了团结各界民主人士的方针政策,使全党在思想认识上达成统一,为加速国民经济状况的好转、加快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凝聚了力量。在这一时期,“人民政协”也成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新的组织形式,这不仅有助于其自身的巩固和完善,还能进一步推动人民民主专政下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受国内外政治形势影响,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偏“左”,错误地认为修正主义在党内逐渐滋生并可能导致资本主义复辟,把阶级斗争扩大化,使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的人员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给统一战线的进一步发展设置了极大的障碍。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使我们党对于建国以来的历史有了更加清醒和科学的认识。与此同时,统一战线内各阶层历史地位和作用的新变化使其定位也由原来的阶级联盟发展为政治联盟,对于这一变化,我们党指出:“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1],正确地解决了很多党内和人民内部的矛盾,实现了全党思想的高度统一,使得“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严重破坏的统一战线“重获新生”。除此之外,“一国两制”方针的制定表明统一战线范围的扩大不能仅囿于大陆之内,在1986年召开的第十六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我们党对开展海外统战工作进行了研究,指出对于大陆之外的统战对象也要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并强调大陆内外的人员所处的社会制度虽然在本质上有着极大的差别,但爱国是其不可磨灭的共同特征,只有将二者的积极性统一起来,才能为我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此后,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也根据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对统战对象的范围、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使统战工作带有新的时代特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通过把握变化了的客观实际,洞悉统战工作规律,形成了对统一战线工作的新认识,推动统一战线工作实现了新的发展。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2]这不仅是对海内外中华儿女发出的有力号召,还是我们党在思想上对统战工作的开展达成了高度的统一,对于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不断在思想上明确统一战线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对于党内所存在的消极懈怠、脱离群众的思想进行了及时的调整和纠正,从而避免了因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而伤害人民这个在我们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最可靠的统一战线对象的现象发生,这不仅使全党在初心和使命上凝聚了思想共识,还为新时代团结12类统战对象、解决好新形势下人心和力量的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保证了统一战线始终沿着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轨道前行。
二、党关于统一战线对象的探索意义
(一)保证了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在统一战线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给予统一战线最好的指引,确保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对象的正确认识在肃清党内错误思想,保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因“右倾”错误思想而造成对统一战线领导权的放弃行为进行了总结,在八七会议阐述党与工农相结合思想的基础上,于党的六大正式提出要巩固工人阶级与共产党在工农运动中的领导权,这意味着有了正确思想认识后,中国共产党也加强了对统一战线领导权的争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使党在思想认识上逐步实现了空前的统一,为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坚守住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团结全国热爱和平的有识之士以取得抗战胜利提供了思想指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通过开展大规模整风运动等措施,不仅克服了党内错误思想,还解决了由于党内滋生的腐败、脱离群众而造成对党的领导的弱化,对统一战线损害的问题,从而恢复并促进了党领导下统一战线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至今,得益于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尤其是在新时代中实现思想上的守正创新,统一战线在正确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焕发出更大的生机与活力。
(二)壮大了共同奋斗的力量
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以百年的实践来换取的成功经验,但能否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与中国共产党是否能科学界定统一战线对象的范围、正确认识各个阶层的地位和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曾指出:“革命的动力,基本上依然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现在则可能增加一个民族资产阶级。”[3]这一论述对于党内正确认识和分析民族资产阶级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从而有利于团结多数以反对共同的敌人。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在“一化三改”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对于民族资产阶级给予适当的安排和照顾,使他们逐步具备工人阶级自力更生的特点,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不可或缺的劳动者,而这不仅极大发挥了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巨大作用,还充分保障了统一战线各方的利益,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汇聚了力量。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破除了文化大革命的枷锁,与此同时,新的社会阶层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港澳台同胞对于国家的认同感也日益强烈,我们党准确把握这一深刻变化,在“大团结大联合”思想的指导下,爱国统一战线有了更大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思想,团结好国内外力量,使统一战线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地发展壮大。
(三)推动了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的创新
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逐步掌握了做好统一战线对象工作的规律,不仅在思想上进一步成熟与完善,还成为了统一战线理论创新发展的最好指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曾对统一战线中所要联合的对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不仅要联合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等劳动的对象,还要团结民族资产阶级这一非劳动的对象。只有将这两类对象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并充分发挥它们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才能为党的革命事业凝聚最广泛的力量。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对统战工作作出了新的思考,把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作为新时期统一战线所要团结的对象。这一理论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思想上拨乱反正的重要体现,还深刻反映了这一时期国内社会各阶级阶层的重大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审时度势,在思想上守正创新,丰富了“爱国统一战线”的主体,增添“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使统一战线理论政策实现了符合实践发展的创新。思想上的解放才会促进理论政策的创新,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历程中以思想认识之“矢”去射统一战线之“的”,才使得统一战线理论政策顺时代发展、随实践创新。
三、党关于统一战线对象的探索经验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做好统一战线对象工作的理论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4]在党的百年历程中,我们党由于思想上的“左倾”和“右倾”而对各个时期统战对象的认识和定位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导致应团结的对象难以有效团结,从而使统一战线的发展遭遇了反复的波折,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党内存在着未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甚至是违背和摒弃马克思主义的状况。虽然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出现过一时的曲折,但是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党内领导人凭借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正确理解与真实把握,向党内输送了正确的思想,并为统一战线的发展注入了灵魂、明确了方向。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不仅要学习,更要领会其中的奥义,夯实理论基础,以科学的理论指导自身的实践,避免因理论不扎实而将实践引向错误轨道的现象的发生。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马克思主义就是“定海神针”,是新时代凝心聚力,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思想保障。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处于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节点,因此我们更需要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再创中华民族之辉煌,而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必不可缺的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来保证党内环境风清气正,夯实马克思主义这一统一战线的理论之基。
(二)遵循实事求是:做好统一战线对象工作的基本原则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把握世界的规律性、并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世界进行改造的根本要求,也是做好统一战线对象工作的基本原则。纵观党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就是因为我们党能够准确把握变化着的客观实际,根据实践的要求来正确处理与统一战线对象之间的关系。正因为有了实事求是的决心和毅力,我们党才得以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矛盾,制定正确的策略来争取一切力量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奋斗;正因为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坚持,我们党才能够破除“文化大革命”的思想枷锁,汇聚海内外之英才来助力我国的建设和发展。新时代的今天,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趋势向好,但仍面临着一定的挑战,随着爱国统一战线范围的不断扩大,不同阶层、党派和团体之间的分歧也会进一步凸显,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在实现中国梦的大目标下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来进一步调整策略方法,既要保障其利益,又要化解其分歧,从而使其内部的不和谐因素转化为和谐因素,为实现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创造稳定的条件。总而言之,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涉及着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各个阶层的问题,只有实事求是地对待统一战线的各个对象,才能够真正团结各方力量,从而为中国共产党汇聚改造世界的磅礴力量,实现中国共产党的远大理想。
(三)勇于自我革命:做好统一战线对象工作的内生力量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统一战线工作,处理统一战线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的内生力量。自我革命主要是指我们党对于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从不避讳,而是勇于去直视,并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去修正错误,从而使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永不褪色。对于党内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来实现思想上的统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强调:“没有批评就不能互相了解,因而也就谈不上团结。”[5]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全党本着“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样不仅在党内团结了自己的同志,也为全党团结党外一切积极的力量来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工作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回顾党的百年历史,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统一战线的发展也会面临一定的曲折,而自我革命则能处理统一战线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依靠自我革命这一内生力量,在以往的革命和建设时期不仅挽救了一时遭遇挫折的统一战线,还推动了统一战线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而在新时代的今天,党的自我革命必然以更大的力度来解决当下党内所出现的各类问题,团结和联合统一战线中的各个对象,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凝心聚力。
(四)坚守人民至上:做好统一战线对象工作的根本立场
中国共产党生于民、兴于民,坚持“人民至上”既是党成就百年辉煌的密钥,也是做好统一战线对象工作,促使统一战线与时俱进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其所代表的利益就与无产阶级绑定在一起,这一性质界定也注定在与其他阶级组成统一战线的过程中不得不出现一定的问题,而事实也证明我们党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对统一战线各对象的阶级定位与分析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从而使统一战线在刚开始时难以走上“康庄大道”。但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搁置了统一战线内部所存在的阶级差别,尽力维护统一战线各对象的共同利益,从而使统一战线的发展逐步迈向正确的轨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我们党为了满足人民的利益与需求,进一步推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向人民政协的转变,使统一战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阶级性逐渐减弱,人民性逐渐增强,既推动了统一战线的不断发展,又借助了统一战线的强大力量为广大人民谋幸福。改革开放至今,人民群众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不会再因温饱问题而烦恼,生活的质量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则成为人们新的关注点,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多元和综合的需求,我们党不断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凝聚了最广泛的力量。总而言之,统一战线的重点就在于如何做好人的工作,因此,既要做到以人民的力量来推动统一战线的发展,又要保证统战工作所带来的成果由人民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