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腰椎牵引对LDH患者腰椎功能状态、脊柱生物力学水平及腰椎活动度的影响
2022-02-10王晓凯
赵 娟 纪 冰 王晓凯
河南省南阳市医专第一附属医院 473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表现为腰部疼痛,可有双下肢或单侧下肢麻木、疼痛等表现,有腰椎侧凸、腰部活动受限、压痛叩痛等体征,直腿抬高试验中可诱发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1],大多数LDH患者可通过非手术疗法治疗该病,牵引治疗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式,而临床传统使用常规牵引疗法,应用电动牵引床进行牵引,牵引治疗过程中应用牵引带辅助治疗,但因传统应用的电动牵引床只可调节参数,不可调节床的曲度,而不同患者腰椎的曲度改变程度不一致,导致患者的腰椎功能状态未有效恢复[2]。多角度腰椎牵引是应用可倾斜角度的床,根据不同患者腰骶角的角度调节床的倾斜角度,以最大程度缓解椎间盘内压力[3],可能会有效改善LDH患者的腰椎功能。故本文将探讨多角度腰椎牵引对LDH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我科2018年9月—2020年11月93例L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其中对照组男32例,女14例,年龄49~67岁,平均年龄(58.19±6.43)岁;病程5~18个月,平均病程(10.56±3.41)个月;病变部位:L3/4突出12例,L4/5突出23例,L5/S1突出11例。观察组男35例,女12例,年龄48~67岁,平均年龄(58.42±6.32)岁;病程6~20个月,平均病程(11.27±3.50)个月;病变部位:L3/4突出10例,L4/5突出25例,L5/S1突出12例。上述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LDH的诊断[4],发作时间大于4周;(2)椎管无狭窄;(3)无马尾神经受损。排除标准:(1)髋关节手术史;(2)脊柱手术史或脊柱骨折史;(3)严重的内科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接受常规牵引。选择电动牵引床(日本TRACTIZER TC-30D型)进行牵引,患者仰卧,双髋屈曲,牵引带分别系紧在患者的肋骨下缘及髂前上棘,牵引重量为体质量的30%~60%,可根据患者的年龄及身体素质情况调节参数及阈值,起始重量为40%,从小剂量逐渐增加。每次牵引30min,牵引结束后让患者保持舒适的放松体位休息10min。每周牵引5次。
观察组:给予多角度腰椎牵引。(1)应用自制的牵引床,床面分为可左右旋转的上半面与可倾斜调节0°~30°角的下半面。患者取仰卧,腰部为后伸位,或俯卧,腰部为前屈位,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及椎间盘突出的位置设置牵引床的具体参数。(2)仰卧牵引位:腰曲变直的患者可选择此位,患者仰卧,根据其腰曲度情况调节床的倾斜度,以增加腰椎的曲度。(2)俯卧牵引位:腰骶角变小患者可选此位,患者俯卧,取根据其腰曲度情况调整床的倾斜度,以增大腰骶角的角度,缓解盘内压力。牵引时胸带需固定背部、腰带固定骨盆,以作为腰椎的对抗牵引,并根据体位和床面的倾斜角的不同对腰椎进行不同方向的牵引,并用双手重叠对病变部位的棘突进行按压,对侧推顶牵引手法。牵引后,予腰椎固定,平卧休息6h,每周牵引3次,每次牵引20min。(3)腰椎导引法功能锻炼:待患者的腰痛缓解后,腰曲变小、腹部凸起的患者先进行腹式呼吸,双手按压肚脐,根据呼吸频率进行对抗训练,然后进行平板支撑训练;骶骨后翘、腰椎明显失稳的患者,仰卧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再屈髋屈膝,双手抱住膝盖,头膝相碰,坚持10min,总训练30min。两组均干预观察4周。
1.3 观察与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腰椎功能状态、脊柱生物力学水平、腰椎活动度。(1)腰椎功能状态:于干预前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标准(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腰椎功能状态,JOA包括膀胱功能状态、主观症状、肌力下降、感觉障碍等方面,总分29分,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ODI包括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物、行走睡眠等方面内容,总得分45分,评分越高表示腰椎功能障碍程度越高。(2)脊柱生物力学水平:于干预前后,拍摄脊柱全长正侧位片,测定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及腰前凸角(LL)。(3)腰椎活动度:于干预前后,应用SYNTEK电子倾角仪测定主动直腿抬高角度,让患者主动直腿抬高,检测者测量角度,测量三次取平均值;患者双腿并拢,自然站立,检测者将倾角仪固定于L1水平的后面和侧面,嘱咐患者做屈伸、伸展、左右侧屈动作,记录三次测量,取平均值,记录腰椎屈伸总AROM及侧屈总AROM。
2 结果
2.1 两组腰椎功能状态对比 观察组干预后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DI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腰椎功能状态对比分)
2.2 两组脊柱生物力学水平对比 观察组干预后的PT小于对照组,SS、LL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脊柱生物力学水平对比
2.3 两组腰椎活动度对比 观察组干预后的主动直腿抬高角度、腰椎屈伸总AROM、腰椎屈伸总AROM均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腰椎活动度对比
3 讨论
因LDH患者腰椎间盘的髓核、纤维环、软骨板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外力的作用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到椎管内,压迫到相邻的神经根,产生腰部疼痛,导致患者的腰椎功能下降[5]。临床常应用电动牵引床治疗,患者仰卧双髋屈曲,牵引带分别系紧在患者的肋骨下缘及髂前上棘,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调节参数和阈值,可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但不同患者的腰椎曲度改变不同,常规的电动牵引床不可根据患者的腰椎曲度调整床面的曲度,导致患者的腰椎功能与腰椎力学水平无显著改善效果[6]。多角度腰椎牵引通过仰卧牵引位、俯卧牵引位进行不同角度的牵引,并对病变的棘突进行按压,可能会提高改善腰椎力学水平的效果。
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DI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多角度腰椎牵引可有效改善LDH患者的腰椎功能。多角度腰椎牵引根据患者的腰曲度改变情况选择不同的牵引方式,腰曲变直的患者选择仰卧牵引位,腰骶角变小患者选择俯卧牵引位,以增大腰骶角的角度,缓解盘内压力。对腰椎进行不同方向的过伸牵引,可改善腰椎管的容积,解除神经根受压的症状,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关节的生理关系恢复。同时可锻炼腰大肌的功能,有助于促进腰曲度的恢复[7],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
LDH患者的椎间内盘髓核病变,弹性下降,椎间隙高度下降,且侧隐窝、椎间孔也变得狭窄,脊柱的力学平衡发生改变,继而出现椎体不稳表现,患者的重心逐渐前移,骨盆后倾、骶骨改变,使得PT、SS、LL出现代偿改变[8]。本文中,观察组干预后的PT小于对照组,SS、LL大于对照组,主动直腿抬高角度、腰椎侧屈总AROM、腰椎屈伸总AROM均大于对照组(P<0.05),说明多角度腰椎牵引可通过改善LDH患者的脊柱生物力学水平,提高腰椎活动度。多角度腰椎牵引重视腰椎曲度的纠正,根据体位和床面的倾斜角的不同对腰椎进行不同方向的牵引,以调整腰椎曲度,缓解椎间隙和椎间孔的狭窄,可松解神经根的粘连,并提高痛阈值,且按压病变部位的棘突也有助于腰椎曲度的恢复,从而促进骨盆—矢状位平衡恢复,改善脊柱的生物力学水平,同时附着在椎体上的肌肉也随着恢复正常的解剖生理关系。另外,屈髋屈膝功能锻炼的头膝相碰也可改善患者屈肌群和伸肌群的协调功能,有助于重建脊柱及软组织间的力学平衡[9],提高腰椎的活动度。
综上所述,多角度腰椎牵引可通过改善脊柱的生物力学水平,改善LDH患者腰椎功能状态,提高腰椎活动度。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因LDH患者还有腰部疼痛、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而本研究未观察多角度腰椎牵引对上述症状的影响,且样本量偏少,研究结果可能会出现一定偏倚。在未来的研究中,可扩大纳入的样本量,并增加症状改善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