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古建保护传承背景下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2022-02-09李梦黎

工业设计 2022年1期
关键词:古建专业课程测绘

李梦黎

关键词:地域古建;保护传承;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改革

古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层面,古建是极具地域特色和传统风格的空间场所[1] ;在精神层面,它体现了传统的风水理念、科学水平、精神信仰、美学法则等,是一部“显形史书”。地方类高校作为地方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单位,在办学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定位模糊、培养方向不明确等困境,把服务地方社会作为教学目标,将地域文化融入教学体系,有助于地方高校建设地域特色鲜明的培养体系,促进地方高校长远的发展。文章将对地域古建与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融合进行讨论,对地域古建与课程结合的保护传承路径进行探索。

1 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概述

环境设计专业是设计学类的专业之一,其整体课程除了必修的通识类课程外,其他的专业类课程大致可分为理论类课程、基础设计课程、表现技法类课程、专题设计课程四大类。理论类课程主要包括美术史、设计史、建筑史等史论类课程和专业概论、设计方法论等专业类理论课程。史论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基础专业素养,专业理论课程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基础设计课程主要包括平面、色彩、立体三大构成课程和空间设计课程,基础类设计课程从平面到空间主要是对基本设计构成方法的讲解及学生设计意识的塑造。表现技法类课程包括室内外表现技法、空间测绘、模型制作、制作软件课程等,主要是对学生设计语言表现能力的培养,目的是为了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技法对设计想法进行可视化的表现。专题设计类课程包括室内空间设计、室外空间设计等不同专题、不同场景、不同规格的空间类型设计,是在前期三类课程的基础之上开设的综合类设计课程,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2 地域古建保护传承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古建是人类生活活动的必要空间,也是地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织部分。因为地理环境、文化信仰等的不同,各地的古建形式也各不相同,因此地域古建是颇具地域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是区域竞争的文化软实力。以地域古建的保护传承为背景,把地域古建的艺术形式、营造技艺、哲学思想等融入环境设计专业的相关课程中,对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2.1 促进地方院校特色专业的建设

各高校内的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板块等都基本相同,但地方类院校在教学深度、课程所能涉及的多元性等方面则会略显不足,因此将地域特色文化融入教学,能够促进地方院校特色专业的建设。地域古建作为区域文化的标志,将其融入环境设计专业中,能突出地域化的教学特点,为地方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提供突破点与创新点。在共性化的环境设计教学中,注入具有地域特殊性的教学内容,能为特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延展提供方向[2]。

2.2 助力地域古建资源的盘活

地域古建资源的现有保护开发模式多以陈列展示功能为主,将其作为文化观光地,供游客参观体验,或通过博物馆的形式对其文化特色予以展示。现有的方式都较为“被动”,但将地域古建融入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中,则是以“主动”的形式对古建进行传承。通过对专业课的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地域古建的认识,塑造学生对古建保护与更新的理念。从建筑工艺、空间设计、装饰艺术等方面对古建相关文化进行解析,实现对专业知识的传承。把古建的相关知识引入现代设计中,也是对现代语境下古建资源活化路径的探索。

2.3 推动区域人才的培养

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对接的是景观、室内、建筑等相关的市场人才需求,而把地域古建融入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中,则为地方古建相关的人才需求提供了支持。立足地方社会的发展需求,把区域文化与地方高校的课程进行衔接,将古建测绘、修复、装饰纹样的拓印、古建资源的文化旅游形式转换等知识分布于各门课程中,为文保单位、测绘局、古建研究院、文旅局等相关部门,以及地方的设计单位提供了“术业专攻”的紧俏类人才,有助于培养服务地方社会的专业型人才[3]。

3 地域古建保护传承背景下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地域古建与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融合,需要通过教学改革来实现,而改革的重点在于地域古建文化与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结合点、结合方式、知识转化的形式等,即要深入剖析地域古建的时代变迁史,探寻地域古建的相关文化要素[4]。对应可融合的课程,以特色课程、专业课题、实践活动等不同的形式,借助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将地域古建“植入”课程之中,从教学层面实现对地域古建的保护与传承。具体改革思路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展开(见图1)。从宏观角度出发,构建课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起一个逐层衔接的课程体系;从中观角度出发,在保证原有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根据课程的内容在教学章节中加入地域古建的内容,明晰每门课程中要融入的信息量与知识点;从微观角度出发,对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讨论,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把古建的相关知识点与各类设计课程相结合,传递给学生。

3.1 基于地域古建保护传承的课程归类

教革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地域古建的保护与传承,因此专业教革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地域古建的保护与传承,因此专业课程的归类可从保护、传承两方面入手。第一是保护,课程中所能做到的保护是指以文本的形式对当地古建相关资料的记录、整理,如《民居测绘与表现》《建筑模型制作》等课程均可归于此层面,对当地古建进行测绘、绘制图纸、制作模型,从而记录地域古建的信息数据。第二是传承,包括文化科普性传承、专业知识传承、创新性传承:(1) 文化科普性传承,在课程中加入对本地古建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古建所包含的文化理念、设计思想、装饰艺术等,激发学生对古建的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2) 专业知识传承,在课程中加入传统古建的空间构造方法、木结构的营造法等,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古建的设计知识,如传统建筑的基本形制及“进”“跨”等套院、合院的组合方式。(3) 创新性传承,在各类专题空间设计过程中,加入对地域古建设计的解读,如在三大构成课中,从平面构成角度解读建筑布局,分析建筑中的等级制度;从色彩构成课中解读建筑的色彩,分析其中所蕴含的五行哲学观和古人的審美理念;从立体构成的角度解读组团式古建的布局,分析其中天人合一的理念及散点式布局的美学形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其设计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能在相关专题设计中以现代设计语言诠释传统文化的理念。

以某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为例,该专业的课程分为设计学类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方向特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六个板块,共38 门课程。通过实地测绘和文献梳理等方法,从空间层面梳理出本地古建的布局特征、从美学层面整理其装饰图样、从设计层面记录其造型结构。根据课程特征,最终选择了《建筑制图》《中外建筑史》《模型制作》《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法》《民居测绘与表现》及各类专题设计类课程。接下来,根据保护传承的目标及课程与地域古建结合的内容,按照授课的逻辑关系对课程进行归类,《民居测绘与表现》《模型制作》被划分为保护类型的课程,《建筑制图》《中外建筑史》《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法》及各类专题设计类课程被划分为传承类型的课程,具体归类如图2 所示。

3.2 地域古建相关知识与课程内容的结合

通过课程归类,选出能与地域古建结合的专业课程,但要把古建相关知识融入专业课程中,就需要对当地古建进行系统的调研与整理。按照课程性质,把可以与古建保护传承融合的课程分为理论、实践、设计三个类别。理论课程是对地域古建的引入,实践课程是对地域古建的深入,设计类课程则是对地域古建活化传承的探索。三个类别的课程,环环相扣,形成了逐步递进的教学闭环[5]。同时分析课程大纲、测评教学内容,挖掘可融入古建知识的专业课程,在遵循原有培养方案及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增加课程中与地域古建相关的教学环节。

把《中外建筑史》《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法》归于理论类课程,《建筑制图》《民居测绘与表现》《模型制作》归于实践类课程,各类专题设计课程归于设计类课程。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如下:一是理论类课程,《中外建筑史》的中国建筑史部分可加入地域古建案例,如陵墓建筑章节加入本地的皇陵建筑,城市建设章节中引入本地的古城遗址,民居建筑中融入本地的特色古建;《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法》课程则可与地域古建木结构结合,如抬梁式、穿斗式等结构讲解中可以将本地古建作为分析对象,通过现场参观更直接地了解其构造。在相对晦涩的理论课程中,加入本地案例,能够拉近学生与知识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将具象的建筑类型,以本地的实际案例展示出来,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而且还可以通过实地参观,以场景教学的形式现场授课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二是实践类课程,《建筑制图》课程增开绘制当地古建图纸的环节,既能让学生掌握古建图纸的绘制方法,又能使其更深入地学习古建结构。在《建筑制图》基础上继续完成《民居测绘与表现》课程,对本地的会馆、古村落等代表古建进行实地测绘。最终通过《模型制作》课程对《民居测绘与表现》课程中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按照相应的比例制作出古建模型。基础图纸临摹、实地测绘与图纸绘制、古建模型制作三个环节逐层推进,把三门课程联系在一起构建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既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也加深了学生对本地古建的了解。三是各类专题设计课程,将传统建筑设计与现代空间设计结合,在现代设计中对传统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延续做出探讨。如居住空间设计,可在案例分析环节增加对地域传统民居建筑的空间秩序、形制组合、家庭伦理观念、建筑装饰艺术等进行讲解,然后以命题设计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古建设计的代表文化元素,通过空间设计的基本方法,用现代的设计语言对其进行“新”的形式表现。

3.3 课程教学设计的改革

综上可知,基于地域古建保护传承的课程改革,要根据课程特点,对相对宽泛的地域古建知识进行提炼,实现其与融合课程的精准对接。具体的教学设计改革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教学视角的切换,多学科交叉融合,在专业课程中,加入历史学、建筑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丰富教学体系,从多方位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用现代的设计语言解读古建,使古建不再是孤立的课程内容,也不再是以单一、传统的理论讲述形式授课,而是把前期的《设计构成》《空间设计》等课程与其结合起来,用现代的设计语言、构成方法解读古建,增加课程的时代属性。如《中外建筑史》课程,其是以中、外建筑为研究对象,科学、系统地阐明中、外建筑的设计理论及艺术形式等。在中国建筑史环节,通过教学视角的切换对地域特色古建进行讲解。从建筑规制的视角切换为现代设计的视角,从空间功能、空间布局、交通动线等空间构成要素出发,对古建进行现代设计语境的解读,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简单地了解古建的设计语言和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建设计、开阔设计视域[6]。

二是教学模式的改变,改变以“教”为中心的理论式教学,强调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古建与日常生活间的距离逐渐拉开,因此以单纯的讲授式的方法讲解古建,对于学生而言,授课效果不够明显。可以采用逆向思维,以“自学”的形式先行导入,在课程中增加实践环节、或多方合作模式等,边“学”边“教”、先“学”后“教”,既能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增强课程的针对性,从而提升其专业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如《民居测绘与表现》课程,这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专业技法表现及古建测绘类的课程,可采用“闭、开、闭”的教学模式[7]。课程开始为“封闭教学”,带领学生对测绘对象进行实地考察,对建筑的历史、整体格局、空间设计、营造工艺、装饰艺术等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古建的整体结构与文化内涵,同时,引导学生以平面图的形式梳理建筑空间的整体轮廓。课程进展为“开放教学”,安排学生以小组形式对古建进行分区测绘,现场教学如何对古建进行测绘、如何对建筑的整体及局部细节进行记录、如何根据测绘数据绘制草稿图纸。课程结尾为“封闭教学”,根据测绘的数据、草稿图纸、采集的图像,绘制正式的古建图纸,完整且详细地记录出古建的结构信息,并采用手绘技法、模型制作等表现形式“复刻”古建的外观样貌[8]。

4 总结

把地域古建的保护传承与高校的课程改革结合在一起,响应国家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战略,符合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体现地方性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同时为应用型学科建设的模式,提供一种可能。以实践教学研究为切入口,以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实践项目的融入,为本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开发、教学方向的挖掘提供了一个微观视角。同时,以地域古建的保护传承为目的,驱动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对设計课程中文化内涵的拓展,有助于对学生人文思想的培养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根据地方文化对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对本地古建资源的整合,便于地域古建文化平台的建设,且对地域古建的系统化保护传承起着强有力的支持作用。

猜你喜欢

古建专业课程测绘
古建军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古建抗震有绝招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高平古建 四个全国第一
千年古建看高平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