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千阳县苹果产业发展情况调查
2022-02-09白小锋周佳
白小锋 周佳
陕西省千阳县是省列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近年来,千阳把苹果产业作为兴县富民重要抓手,引技术、建基地、扩规模、提品质、创品牌,探索形成了“政策支持引导、新型主体推进、矮砧技术支撑、田间大学培训、标准品牌创新、产业融合发展”的千阳现代苹果发展模式,为中国现代苹果产业转型升级作出了巨大贡献。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为确保贫困群众按期脱贫奔小康,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千阳县大力扶持村集体建园、育苗,通过发展苹果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全县47个村都有苹果园,矮砧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3.2万亩,育苗基地3万亩。为全面掌握千阳苹果产业发展情况,我们对全县24个村集体利用陕西有色扶持资金建设的3 615亩果园生产管理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
1 基本情况
2017—2020年,千阳县苹果产业利用陕西有色社会帮扶资金1.2亿元,在全县发展苹果园6 415亩,其中育苗圃2 800亩,在24个村建设苹果园3 615亩(2017年423亩,占11.3%;2018年2 244亩,占62.5%;2019年556亩,占15.4%;2020年392亩,占10.8%)。
主要建园方式有村集体自建自主经营和企业代建代管两种,其中代建代管面积2 970亩,占82.16%,涉及5家企业——海升果业,华圣果业,妙耕农业,得方园公司和汇果园公司;村集体自建自主经营645亩,占17.84%。
栽植品种12个,其中早熟品种面积约占15%,其余均为晚熟品种。
在24个园子中,管理经营相对好的有3个:一是海升果业代南寨镇大寨村2018年建设的550亩果园;二是南寨村2018年自建自主经营的120亩果园;三是德方园公司代建代管的丰头村850亩果园,村数量占比12.5%,面积占比42.05%。2021年预计产量1 913.1 t,平均亩产0.57 t,亩收入2 500元左右。从2021年11月的销售情况看,早熟品种销售价格0.48~5元/kg,晚熟品种销售价格0.8~10元/kg,早熟品种中售价好的是张家塬镇王家庄,2018年的园子,售价5元/kg,晚熟品种中售价好的是南寨镇南寨村,2018年的园子,售价10元/kg。
管理相對较差的园子有1个,为汇果园公司2019年在裕华村建的园子,面积186.5亩,面积占比5.16%,村占比4.17%;管理一般的园子有20个,占比83.3%。
总体来看,大部分苹果园初挂果,基本处于收支平衡略有亏损状态。按照我们调查的产量分析,盛果期亩产量可以达到3 t左右,按商品率60%计算,亩收益将达到2万元左右,矮化自根砧栽培模式还是大有前途的。
从资产安全角度看,基本都处于安全状态,龙头企业代建代管园均与村集体合作组织签订了收益分配协议,主要通过租赁土地、吸纳务工就近就业带动增收。
2 经验做法
从实地调查情况来看,代建代管果园中的果树长势良好、运营管理效益好、分红好的,主要是因为企业技术力量强,销售网络体系成熟,如海升、华圣果业。
村级自建自管园子,以南寨镇南寨村为例,村股份经济组织负责人责任心强,管护措施到位,不论果树的长势还是果品产量、销售情况以及最终的效益都相对较好。南寨镇南寨村于2018年利用扶贫资金自建果园120亩,由村股份合作社自主管理,目前果园已进入初挂果期,亩产量预计2.2 t,总产量约230 t,收入120万元左右,亩均收入约1万元。
从销售情况来看,消费扶贫“832”平台是主渠道,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大单、大批量销售主要靠政府搭建的消费扶贫平台,如南寨镇南寨村向陕西秦川集团销售30 t苹果,实现收入约30万元;崔家头镇赵家塬村向市级政府单位和部门销售苹果约13 t,实现收入约12 万元。
3 存在问题
3.1 管理措施普遍不到位 主要表现为苹果锈病等病害时有发生,树势弱,有早衰表现。调查中我们看到,华圣、海升果园在苹果采摘后叶片生长茂盛,仍可以为树木蓄积养分,为下年度高产优质打下基础。相比之下,很多其他果园叶片已经完全脱落。妙耕农业于段坊村建设的550亩果园,由于周边绿化树种为苹果锈病的冬寄主侧柏树,导致锈病发生严重。其他由村合作社自建的园子普遍都有10%左右发生锈病,同时存在树体早衰现象。
3.2 果品销售渠道单一 调查中村集体自建自管的果园,果品销售主要渠道是政府消费扶贫“832”平台,反映出果品销售渠道单一,千阳苹果市场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村集体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销售的苹果占比仍然很低。
3.3 产业融合度低 调查中发现,村集体自建自管园产业收入主要也是唯一渠道为果品销售,产业融合度低,二三产业收入为零,相对增加了产业风险。
以海升果业公司为例,苹果产业增收渠道丰富,很大程度上化解了产业风险:一是苗木销售收入,二是果品销售收入,三是果品深加工(果汁、果胶等系列产品)收入,四是餐饮、住宿等服务业收入,五是承接政府培训、会议等收入。产业的融合发展一方面降低了企业风险,另一方面多渠道发展增加了收入。
3.4 果品质量差,商品率低 以管理相对较好的南寨镇南寨村果园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亩产量可以达到2.25~2.5 t,他们向陕西秦川集团公司销售苹果实际精选达标商品果约0.75 t,商品率仅为30%左右,较低的商品率影响了产业发展收入。商品果售价10元/kg,次果则只能卖到1~4元/kg,差距很大。
3.5 管理成本高,缺乏劳力 缺乏精壮劳力,导致果园管理缺人手,技术措施不及时不到位,影响果品质量、产量和销售价格,进而影响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调查中了解到,每亩果园土地租金、工费、物资等成本每亩3 500元左右。缺乏劳动力,以及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是影响苹果产业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
3.6 村级监管不到位 在调查的24个村 3 615亩果园中,代建代管的2 970亩,占88.74%,按照扶贫资产权属,这些果园资金的所有权及资产的所有权归属村集体,龙头企业只有经营权,因此村集体应当主动承担起监管职责。但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村集体只是在年末获取资产红利,对果园管理缺乏必要的监管,扶贫资产存在安全风险。
3.7 品种布局搭配不合理 调查的3 615亩果园共有12个品种,主要为晚熟品种,早熟品种面积小,有的品种在栽培管理中存在成本高等问题,8个园子有高接换头改造提升的需求。
4 思考与建议
4.1 创新果园管理模式 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果园管理措施不及时不到位,导致病害多发,商品率低,其根源主要是缺乏劳动力,缺乏有技术的劳动力。谁来种?谁来管?这依然是农业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一要创新果园管理模式,可以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方式,将果园管理交由专业公司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来完成,村合作组织委托县级农业(果业)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技术管理标准以及操作规程等作为考核标准,进行管理。二是加强已有村果业服务队管理,培养青壮年劳动力,培育本乡本土的果业技术服务人才,发挥好果业服务队的技术力量和作用。
4.2 扩展果品销售渠道 一要加強宣传,大力开展东西部合作,主动走出去与帮扶省市区以及帮扶单位对接,开展果品推介宣传展销活动,发挥好政府消费扶贫“832”平台作用。二要扶持在省市县城市商业区开设千阳扶贫农产品专馆,宣传推介千阳苹果。三是扶持发展一批熟悉市场,有农产品销售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或主体,宣传销售千阳苹果。四是从外出务工人员、农村大中专院校学生等人群中培养有知识、懂抖音直播销售、网店经营管理的农特产品销售人才队伍,给予扶持奖励,利用新媒体创新果品销售渠道。大力培养自己的销售人才队伍,建立自己的销售体系。
4.3 加强产业融合发展 提高产业的融合度,多渠道增加产业收入,化解产业风险。大部分果园收入来源仅限于果品销售,前期几个月只有投资没有收入,对于一些资金不足的集体和个人压力很大,很容易导致田间管理措施不能及时落实,进而影响果树生长、果品质量产量,从而影响最终的效益。
鉴于此,可以按照公园的思路来经营和打造果园,在果园的合适位置开设采摘区、体验区、研学区,吸引有兴趣体验的个体或社会企业认领果树,承包相应面积,作为企业为职工开展劳动体验和发放劳动福利的区域,通过订单方式提前完成果品销售,有效缓解资金压力,降低产业风险。
另外,可以按照休闲园的思路经营管理果园。跳出苹果来看待和经营果园,丰富业态,拓宽苹果产业增收渠道。当前,农业产业园不仅是种植农产品的场所,同时也是上班族和城市市民休闲放松、亲近自然的场所。要开拓视野,站在农业产业之外来经营农业。
可以在苹果开花季举办踏春赏花活动,吸引市民前来陶冶情操,放松心情;可以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活动,丰富知识,增长见识;在秋季果品成熟季节开展采摘品尝活动,提早介入果品销售环节,减少秋季农作物集中成熟季用工压力,降低采收成本,缓解资金压力。
在举办赏花节、采摘节的同时,开发苹果系列食品、饮品,取利于餐饮服务行业,增加苹果产业附加收入。
4.4 长远规划合理布局 调查的24个果园中,有8个果园有改造提升、更换品种的需求。
当前果园管理用工量大,随着千阳苹果产业规模的扩大,疏花疏果、套袋取袋、果实采摘等环节正赶上农忙,用工极其紧张。目前栽植的品种不套袋着色差,果园经营者有更换免套袋品种的需求。另外,早熟苹果面积小,上市季节销售压力不大,价格好,用工压力也不大。因此,在前期建园规划时要着眼长远、科学合理,建园思路要开阔,要尽量丰富增收渠道,使果园功能更多元化。
4.5 强化村级监管 调查的3 615亩果园,不管是带建代管的还是自建自管的,资金及资产所有权均为村集体。为确保扶贫资金资产安全,群众利益不受损失,村股份合作社要加强监管,定期不定期开展果园巡查:一是督促果园经营者加强管理,及时兑付群众土地租金和资金分红;二是及时解决果园经营者遇到的生产管理问题,帮助果园经营者顺利开展生产经营,稳定效益,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