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侏罗纪世界3》观照科幻电影的风格延续与审美嬗变

2022-02-09王兴刚

电影评介 2022年14期
关键词:科幻电影科幻恐龙

电影《侏罗纪世界3》是“侏罗纪世界三部曲”的完结篇,在跨文化语境下延续了侏罗纪系列电影的叙事风格。影片承载了人们未来想象的审美流变,实现了人物塑造、文化想象与美学意义的有机融合。电影学者张卫认为科幻电影是对人类命运共同发展故事的讲述。①由环球影业出品,科林·特雷沃罗执导,克里斯·帕拉特和山姆·尼尔等人主演的科幻类型片《侏罗纪世界3》讲述了侏罗纪公园纳布拉尔岛火山爆发四年后,园内恐龙四散在世界各地,与人类共存。然而,在利益驱使下,生物公司借助恐龙基因制造“蝗虫危机”,于是,《侏罗纪公园》中的科学家三人组与《侏罗纪世界》的主人公欧文、克莱尔一道开启“拯救世界”之旅。该片在人类与恐龙对抗的叙事架构基础上,融入时代审美,利用CG特效技术,为观众营造出独特的视觉奇观。

一、科幻电影的叙事要素

埃里克·克塔滕贝格在《虚拟媒介的考古学》中提出:“虚拟媒介使得技术想象和现实技术发展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②。科幻电影以想象力美学为基础,运用虚拟特效技术,打造仿真叙事空间,使观众更好理解影片的叙事符码意义。

(一)技术应用

技术是科幻电影创作的核心动力,也是丰富影片叙事想象,诠释独特视觉美学以及彰显未来社会美学属性的关键因素。[1]用艺术化的镜头语言讲述人类与恐龙共存的科幻场景,突出二者的相处困境,是侏罗纪系列电影的叙事惯例。影片《侏罗纪世界3》以迈克尔·克莱顿的原著为改编蓝本,使用IMAX65毫米的胶片进行拍摄,引入工业光魔团队进行后期制作,塑造出更加逼真的恐龙形象,打造出风神翼龙、迅猛龙和火烈龙等27种恐龙,同时,创作者利用机械控制恐龙模型,为观众再现了首部曲《侏罗纪公园》中的机电恐龙形象,充分彰显了技术应用的美学优势。

(二)空间叙事

科幻类型片将客观现实与虚拟幻想进行糅合,构建“超真实”的存在状态,进而诠释后人类的情感、伦理,反思真实存在的人类社会。[2]影片《侏罗纪世界3》将故事发生地从与世隔绝的纳布拉尔岛扩展到全球,使恐龙出现的场景从传统的封闭、局域空间进入广阔的世界,营造出充满奇幻色彩的“人龙共处”的宏大叙事场景。该片运用航拍手段,将喜剧、悬疑等元素与科幻叙事相融合,营造出海陆空多重叙事空间。创作者将科幻元素与艺术想象有机融合,既丰富了科幻电影的视觉呈现效果,也引导受众对自身行为进行伦理思考。

(三)符号选择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认为人类是历史化的产物,下一阶段的历史产物必将取代人类本身。[3]科幻类型片创作者以科幻思维和他者镜像的叙事方式,从“他者视角”来塑造“类人他者”,并反思人类主体在情感和心智等诸多方面的现实困境与焦虑。《侏罗纪世界3》中不仅有《侏罗纪世界》系列前作的主人公,还有《侏罗纪公园》系列影片中的主要人物,为观众延续着“侏罗纪”风格。例如,片中,格兰特博士和艾丽·塞特勒博士的合影、迅猛龙的共鸣腔道具等符号,以致敬前作的方式唤醒了观众对“侏罗纪”全系列影片的想象与情感记忆。

二、科幻电影的风格延续

美国当代电影理论家托马斯·沙兹认为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手法在于建构了“主观认同与客观超脱、参与动作与观察动作之间的张力”,能够创造出“沉浸感”的视觉画面。①电影《侏罗纪世界3》沿用前作的叙事风格,在唤醒观众情感记忆的同时,实现了空间塑造与主旨表达的融合。

(一)空间叙事风格的延续

法国思想家、导演居伊·德波认为景观让人们看到一个既在场又不在场的世界。②在科幻类型片中,视觉景观既是图像传播的载体,也是隐秘意识的诉求表达。[4]影片《侏罗纪世界3》延续了导演斯皮尔伯格的空间叙事思维,以碎片拼贴的方式,构建超越文化语境的科幻空间,共同支撑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的视觉想象。影片聚焦跨文化传播语境,创作团队前往意大利、加拿大等多地取景,打造了充满异域风情的马耳他“恐龙地下交易市场”;该场景被浓缩为具有辨识度的视觉符号,向观众展示了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场景,为观众带来多元视觉观感。电影场景是现实世界的空间重组,场景中光线的变化可以增强视觉冲击力。片中,主人公欧文在冰天雪地中驱赶恐龙前往庇护所、两班人马汇聚到新恐龙岛时,导演在此处使用极其灰暗的光线、快速变化的移动镜头以及密集的近景特写和大量长焦镜头——在突出科幻叙事特征的同时,实现了视觉场景、科幻风格与文化属性的空间并置。

(二)双重叙事结构的延续

美国电影理论家大卫·波德维尔和克莉丝汀·汤普森在《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一书中,提出我们可以把叙事看作是一连串发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之中的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③西方影视戏剧作品通常遵循“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叙事结构,并采用双重线索、多重视角和碎片化的叙事情节,拼接、构建起新的“叙事空间”。[5]影片《侏罗纪世界3》依据“反派制造危机—主角应对—成功守护—恢复平衡”的经典叙事结构展开;从叙事主线看,该片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电影《侏罗纪公园》的主人公为追寻肆虐的巨型蝗虫成因,来到基因合成公司总部探寻真相;二是女孩梅茜和小迅猛龙被绑架,欧文和克莱尔为了营救梅茜,也追到了基因合成公司总部。最终,在两队人马的通力合作下,基因合成公司的阴谋被粉碎。影片以建设“一个共存的世界”作为结尾,在彰显主旨的同时,引导受众探讨和反思人类对生存困境的焦虑。

(三)“生存性焦虑”话题的延续

法国学者亨利·维尔在《古代语言与现代语言的词序比较》一书中提到:“每一句话都包含一个出发点和讲话目标”。④在影视作品中,话题是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所指”范畴的内容,创作者从某一话题切入,引发观众關注并参与传播,将叙事内容、主要角色转变为话题,从而产生话题性叙事效果。[6]《侏罗纪世界》系列电影将论述重点放在了人类与恐龙的关系探讨上,提出人类如何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命题。电影《侏罗纪世界1》讲述了人类驯化恐龙的技能,电影《侏罗纪世界2》探讨了恐龙与人类能否共存的话题,而电影《侏罗纪世界3》则提出了人类和恐龙“共存”的科幻假想,并对“科学技术是生存的利器,还是毁灭的陷阱”这一社会话题进行了反思。

三、科幻电影的审美流变

学者孙佳山认为,以生态为主题的科幻电影通常将自然以及被转喻为自然的宇宙与人类社会、人类活动放置在二元对立的结构中。⑤电影《侏罗纪世界3》解构了“人类中心”的观点,在诠释生存焦虑的戏剧化叙述中,实现了“人与自然共处”生态主旨表达。

(一)诠释生存焦虑

意大利哲学家罗西·布拉伊多蒂认为后人类主义取向的主要灵感来源于生态学、环境主义思潮,强调自者与他者的相互联系。⑥电影《侏罗纪世界3》描绘了大灾难场景,呈现出世界末日的奇观。片中,人类之所以出现生态危机,正是由于基因公司为了牟取暴利,提取恐龙基因用于“巨型蝗虫”,破坏了自然秩序与生存法则。随着脆弱的平衡生态被打破,人与恐龙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身躯庞大的恐龙逐渐摆脱人类控制,引发了人类的生存危机。影片结尾台词:“人类和恐龙都是地球这个脆弱系统中的一员,我们必须互相信任,彼此依赖,和谐共存。”该片将反人类主体从单一恐龙转变为人类制造的“恐龙蝗虫”,隐喻了“比恐龙猛兽等更具破坏性的是人类的欲望”。

(二)开放式的叙事想象

科幻电影的叙事想象,不仅表现在叙事场景及画面上,更在于其所彰显的人类责任感。电影《侏罗纪世界3》用浓缩的寓言式叙事手法,在超越文化差异的同时,对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衔接,构建了人与自然并存危机的叙事闭环。与其他同类型题材电影相比,该片采用多元化的视觉表达方式回应了不同群体的观影需求,其中既有神秘、压迫的霸王龙,也有可爱的迅猛龙“小蓝”,多元的恐龙视觉形象给予了观众开放式的叙事想象。

(三)未来想象的审美流变

美国科幻作家小约翰·W·坎贝尔认为科幻电影是按照已知的事实对未来作出预测的努力。①科幻电影的想象力美学具有独特的“推导性”特征,其叙事、表达过程遵循电影工业与美学的“整合式”逻辑,在超越日常生活视野的基础上,承载了对社会发展、文明归宿的理性思考,为观众呈现了超现实的“想象性”体验。[7]从视听表现方面看,电影《侏罗纪世界3》講述了人文主义与科技理性之间的现实冲突,并以新的生物形态与奇观场景,构建了极为震撼的视觉图谱。

(四)叙事美学的跨文化输出

学者张英进认为电影同时呈现出文化传统与审美习惯(内向型)、历史与记忆(后向型)等特征。②跨文化语境下的电影传播需要有共同文化记忆和流行文化的双重支持。电影《侏罗纪世界3》以开放性的叙事文本,科幻风格的叙事方式,对生态主义的叙事主旨进行深入探讨,构建了超越受众文化背景的生态想象,传递了人类应当敬畏大自然的叙事主旨,唤起大众对物种保护问题的关注。

结语

科幻电影是现实生活的延伸,也是对时代精神的隐喻和折射。电影《侏罗纪世界3》使用大量奇观符号构建科幻想象,赋予观众“体触感知”的视觉体验。与此同时,该片引入生态主义,强调给予“恐龙”等生命主体应有的生存空间,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叙事主题。

参考文献:

[1]翟洁,庄杏湖.由《蚁人2:黄蜂女现身》观照美国科幻电影叙事策略[ J ].电影评介,2019(09):74-76.

[2]潘汝.身体·主体·社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经典科幻电影的“赛博格”想象[ 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46-54.

[3][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M].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506.

[4]陆正兰,赵勇.数字时代的身体意义——科幻电影中的三种虚拟人身体范式探析[ 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5):116-124,171.

[5]谢周浦.科幻电影作为后人类主体的生成系统——“拟人视觉”与“超人视觉”的遭遇引发的反思[ J ].电影评介,2020(22):68-73.

[6]魏晨捷.宇宙遐想·超级变体·审美移情:科幻电影中外星人形象的建构逻辑[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02):104-108,112.

[7]许栋梁.空间非正义的科幻城市表征:从激进技术景观生产到反抗叙事[ 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1(02):23-31.

【作者简介】  王兴刚,男,内蒙古通辽人,内蒙古农业大学外国语言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外国电影研究。

猜你喜欢

科幻电影科幻恐龙
PL-01:科幻飙车党
到达科幻里的未来
科幻电影:人类对未来的幻想与忧思
不就一部科幻电影吗,为何要等十九年?
多个世界与自我——论西方科幻电影的两个叙述之维
如何挑选100本科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