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陶瓷非遗与非遗教育的现状及思考
2022-02-09陆旻瑶陆小荣
陆旻瑶 陆小荣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宜兴 214206)
1 我国陶瓷非遗项目现状
(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006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公布了五批36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名录中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十个门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建立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创新工作打下了重要基础,其中陶瓷类非遗项目归属于传统技艺项目中,据统计共有54项,见表1、图1。陶瓷类非遗项目在各地区的分布情况见表2、图2。
图1 国家级陶瓷非遗项目数量
图2 国家级陶瓷非遗项目分布情况
表1 国家级非遗项目统计表
表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非遗分布情况(陶瓷类项目数量)
(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非遗保护传承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护非遗传承人是非遗保护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
2007年以来,我国相关部门前后分五批命名了3 062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中传统技艺传承人514人,包含了陶瓷类非遗传承人76人,见表3、图3。陶瓷类非遗传承人根据出生年月统计情况见表4、图4。
图3 国家级陶瓷非遗传承人数量
图4 国家级陶瓷非遗传承人年龄分布情况
表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表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出生年月分布情况(陶瓷类)
(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生产性保护是将非遗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一种保护方式,这种保护方式通过非遗传承人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活动,保持了非遗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并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有效传承非遗技艺。
自2011年来,文化部分两批公布了10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在公布的两批基地中,陶瓷类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共有14个,见表5、图5。具有代表性的有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江西景德镇古窑瓷厂、河南禹州杨志钧窑有限公司、广西钦州坭兴陶艺有限公司、云南建水贝山陶庄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等。
表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图5 国家级陶瓷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分布情况
2 我国陶瓷非遗教育现状
(1)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
2013年,教育部等部门组织开展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的遴选工作。意见中要求将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通过传承模式的改革创新服务民族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促进专业设置调整与优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通过示范专业点的建设,推动职业院校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
2013年和2016年,教育部等部门分两次公布了162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其中第一批包括陶瓷类示范专业点8个,第二批包括陶瓷类示范专业点6个,主要在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和甘肃等,其中高等职业院校5所、中等职业院校9所,示范专业主要为陶瓷艺术设计、陶瓷工艺、工艺美术、民间传统工艺、民族工艺品制作等。民族文化技能方向包括景德镇陶瓷制作、传统紫砂工艺、坭兴陶、手拉壶设计制作、龙泉青瓷、德化传统瓷雕、釉下五彩陶瓷彩绘等。
(2)教育部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从2018年起,教育部支持高校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围绕课程建设、学生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展示交流等,探索构建具有高校特色和特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体系,在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8年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55个,其中陶瓷类有3个,包括景德镇学院的“陶瓷文化”、南京大学的“紫砂”、云南大学的“紫陶”传承基地。2019年第二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5个,其中陶瓷类有1个,包括丽水学院的“青瓷”传承基地。2020年第三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6个,其中陶瓷类有2个,包括邢台学院的“邢窑白瓷”、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宜兴紫砂陶”传承基地。
(3)我国开展陶瓷非遗教育的院校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开设陶瓷非遗教育的学校有60多所,包括本科学校14所、高职院校43所、中职学校7所。高职院校主要开设的专业为陶瓷艺术设计、陶瓷制造工艺等,部分学校结合当地陶瓷特色开设相应的专业方向,如图6、图7所示。我国主要陶瓷产区都设立了开设陶瓷专业的学校,如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河南汝州、福建德化、浙江龙泉、广东潮州、广西钦州、云南建水、河北唐山、山东淄博、山西朔州、湖南醴陵等。
图6 开展陶瓷非遗教育的学校分布
图7 开展陶瓷非遗教育的本科、高职、中职学校
3 对我国陶瓷非遗教育的思考
(1)陶瓷非遗项目数量多、分布广,但保护传承力度有待加强
我国陶瓷非遗项目遍布全国各地,虽然建立了国家、省、市各级非遗保护目录,确立了各级非遗传承人,开展了各类传承活动。但陶瓷非遗传承项目传承人高龄化现象严重、部分项目后续无人。由于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等原因,部分项目出现机械化生产,使传统陶瓷非遗文化受到冲击,生产性保护难以维系,同时缺乏非遗理论研究,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相互脱节。
(2)陶瓷非遗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
非遗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在非遗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大量的科学知识,同时也有许多极富审美价值的文化艺术精品。非遗的传承和创新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以非遗文化为载体,创新育人新模式,可更加生动地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增强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开展陶瓷非遗教育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
(3)陶瓷非遗教育是非遗保护传承的一条重要途径
学校的功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开展非遗的传承和创新。开展非遗教育既是学校的使命,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既是对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重要载体,肩负传承文化使命。陶瓷非遗迫切需要开展非遗教育,陶瓷非遗教育也为非遗传承服务,通过发挥学校的学科资源优势、理论研究优势和教育传承优势,结合当地陶瓷特色非遗资源与环境,构建陶瓷非遗知识体系,拓展陶瓷非遗教育空间,促进陶瓷非遗文化的传承创新,培养非遗传承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