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高效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2022-02-09刘占军

新农业 2022年24期
关键词:播种机机械化栽培

刘占军

(吉林省德惠市同太乡综合服务中心,吉林 德惠 130315)

1 玉米高效种植的内涵

玉米高效种植技术是指运用现代化技术(生物基因育种技术、生物农药技术)以及现代化机械设备(谷物联合收割机、播种一体机、水肥一体机等),进行玉米的选种、播种栽培、灌溉与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操作,从而显著提升玉米种植的效率以及增加玉米的产量。

2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内涵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是以玉米栽培学、植物保护学、农业病理学、农业昆虫学为基础,借助计算机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以及高端设备(病虫害智能监测设备、无人机、大型弥雾机等)对病虫害进行科学的防治,从而将玉米生态系统内有害生物的技术控制在经济阈值以内(该类病虫害对于玉米造成的危害,低于防治该类病虫所需经济成本)。

3 玉米高效种植技术

3.1 机械化整地

栽培地土壤具有固定玉米根系,供应玉米所需养分和水分的功能,对于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栽培地的整地工作。依据玉米种植规模以及土壤土质选择合适型号的旋耕机(手扶拖拉机及或14.74千瓦以内拖拉机配合相应的农具),进行土壤深翻(深度一般为25~30厘米)、碎土以及平地作业。为提升整地效果,必要时进行连续两次深耕、松土操作,一是充分释放土壤中营养物质、增加土壤中空气的流通量,为玉米的萌发、出土提供优质的条件,二是借助机械损伤、紫外线照射等方式,对土壤中的靶标害虫卵、蛹幼虫以及病原微生物进行有效的杀灭。

3.2 机械播种

机械化播种是指利用播种机在栽培地进行玉米的病种作业。为保证玉米机械化播种的成功,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精选种子:与传统的人工播种技术不同,机械化播种对种子的要求较高,只有发芽率达到95%的种子才可以进行机械化播种作业。因此应通过以下技术,做好种子的精选工作。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温度、湿度、日照时长、光照强度、PM2.5等),土壤土质(土壤结构组成、土壤黏性等),选择产量较高、抗逆性较强、发芽率达标、生长周期合适、适宜使用机械播种的玉米品种进行栽培;为有效提升对玉米茎基腐病、玉米全蚀病、玉米蚜虫以及蛴螬、地老虎等病虫害,可以将25%噻虫嗪·精甲霜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按照600~800毫升/100公斤种子的浓度进行玉米拌种或者52%吡虫啉·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按照700~800毫升/100公斤种子的浓度进行玉米拌种处理。

选择适合的播种机械:机械化播种虽然可以显著提升提高玉米种植效率,保证播种深度、栽培行距、株距的一致性,但是对玉米种植地的地形有一定的要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对于地势相对平坦,面积3.5公顷以上的玉米种植基地,可以选择气吸式播种机械进行双行播种;对于坡度小于15°,面积小于3.5公顷的玉米种植基地,可以选择微型双行播种机进行播种作业;对于坡度在15°~25°的玉米种植基地,则一般不推荐自动机械播种机,可以选择人力手持式双鸭嘴播种机进行玉米的播种作业;在坡度大于25°的玉米种植基地,一般推荐人工播种。与此同时,播种机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玉米品种、种植模式、栽培密度等方面的因素。

加强玉米的水肥管理:借助现代化机械设备,满足玉米各生长周期对于营养物质和水分的需求,是提升玉米品质和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依据该地区的地理地势,沿玉米根系附近铺设滴灌、微喷等灌溉管道,满足玉米不同生长部位(根、茎、叶)对水分的需求;借助水肥一体机,在玉米生长的关键阶段(拔节期、开花期、灌浆期等),进行氮、磷、钾高端缓释肥、控释肥的施用,满足玉米不同生长周期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与此同时,为保证施肥的全面性,可以采取叶面喷施的措施,进行钙、镁、锌、铁、铜等微量元素的补充。

玉米机械收获:机械化收获是提高玉米生产效率、减轻种植户压力、加速玉米大规模栽培进程的重要措施。一般分为以下两种:依据栽培面积、栽培模式,选择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在玉米籽粒生理期成熟后(水分低于25%),进行玉米摘穗、脱粒作业,在进行适当地晾晒后,即可进行储藏或者直接销售,玉米秸秆一般在粉碎后,可以用于改良土壤土质;利用特殊的联合收割机,进行玉米秸秆、玉米粒的统一粉碎作业,其可以直接作为畜牧养殖的饲料。

4 玉米病虫害科学防治技术

与小麦、水稻等农田生态系统相比较,玉米植株相对高大、隐蔽程度较高,其病原微生物和靶标害虫发生的初期阶段,不容易被发现,其防治起来也相对困难,因此,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4.1 玉米病虫害精准识别

对玉米生态系统的有害生物进行精准识别是进行科学防治的基础。具体措施:针对草地贪夜蛾之类的地区检疫性害虫,可以通过悬挂昆虫性信息素诱捕器对其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立即上报有关部门,制定科学方案对其进行及时的防治;种植人员应定期到玉米田进行调查,结合玉米病虫害的田间病症和解剖镜、显微镜等实验室仪器进行病虫害的精准识别以及发生趋势的预判。

4.2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技术是玉米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用较为成熟和普遍的技术,主要包括:对玉米的病枝病叶以及长势较弱的植株进行及时的拔除,从而有效切断传染源;栽种抗病虫的玉米品种。

4.3 生物防治

主要包括:喷施氨基寡糖素、香菇多糖、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等植物生长诱抗剂,提前激活玉米抵御病原微生物或者靶标害虫侵染的能力;通过喷施苏云金杆菌、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白僵菌等微生物农药对病虫害进行持续性防治。

4.4 科学用药

科学用药技术主要是指在玉米病虫害发生以后,通过喷施靶标性强,但对环境和有益生物相对友好的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为提高防治效果以及施药效率,可以进行无人机施药。

总之,在以“内循环为主、内外循环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下,玉米作为重要粮食作物,其充足的供应对于稳定国家经济的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地农业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玉米高效种植模式以及病虫害科学防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为玉米的高产、丰收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播种机机械化栽培
油麦菜栽培要点
大蒜播种机让蒜农挺直了腰
自然栽培的味道
我们都是播种机
让党建成为信仰播种机和工作推进器
夏季苦瓜栽培
农业机械化
2BR-1肉苁蓉播种机的研制与应用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三七栽培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