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视域下微纪录片背后的文化传播
——以《早餐中国》系列为例

2022-02-09汪璇

声屏世界 2022年23期
关键词:早餐纪录片美食

□汪璇

时间具有不可逆的特定意义,一段时间发生的一些事情终将无法重现,人们只能从自己的记忆和想象中寻找那些过往。纪录片能够承载记忆,其纪实性和文化性更是使其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特殊价值。传统纪录片的传播渠道十分有限,因此其内容传播广泛程度也随之受限,以往的传播方式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尽显颓势。为与现代人快节奏、碎片化、多元化的获取信息习惯相切合,近些年产生了一种新纪录片样式——微纪录片,它依托电视媒介和互联网媒介的融合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实现了微纪录片背后蕴含的文化广泛而深远的传播。

海峡卫视和腾讯视频联合出品的《早餐中国》系列,是媒介融合微纪录片的优质案例,《早餐中国》共三季,100多集,豆瓣评分平均8.5,腾讯视频评分平均9.4,受到广泛好评。民以食为天,《早餐中国》系列凭借每集5-10分钟的时长,介绍中国各个省市的特色早餐,展现传统朴实的中华美食,使观众能够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了解中华大地的特色美食文化和情感内核。

《早餐中国》的媒介融合与微纪录

《早餐中国》的媒介融合。媒介融合理论最早由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提出,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在著作《自由的技术》中提到,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1]当下,寻求不同媒介之间的技术融合和制作方式的融合是媒体融合发展的新风口。《早餐中国》的媒介融合分为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其一是电视媒介和新媒体媒介制作方式的融合。《早餐中国》的镜头拍摄依旧沿用了传统电视媒介纪录片的拍摄方法,如机位和景别变换频繁,镜头真实、清晰、自然,片头片尾包装完整,大量特写镜头与延时镜头的有机结合。剪辑方法则运用新媒体媒介的剪辑特点,节奏快、内容多元、俏皮醒目的字幕、幽默风趣的音效、与时俱进的热点元素。总体来说,制作方式的融合,使得节目既保留了传统媒体节目的制作质量和制作水准,又增强了节目的网感,使节目内容更加多元,弥补了传统媒体的短板。

其二是电视媒介和新媒体媒介节目所有权的融合。节目由海峡卫视和腾讯视频共同投资,各自出资百分之五十,盈利平分,双方共享这一IP,海峡卫视负责节目制作和电视端播出,腾讯视频负责新媒体平台营销宣传和新媒体端播出。[2]节目所有权的融合使节目资金有所保障,前期有专业的团队和设备进行节目制作,后期有专业的新媒体平台制造热度、提升关注度,最终使得节目收益最大化,真正实现了互利共赢。

其三是电视媒介和新媒体媒介传播平台的融合。《早餐中国》由海峡卫视和腾讯视频共同参与制作,播出平台也是两家的电视栏目和视频网站平台,能够符合不同受众的收视习惯,充分发挥电视媒介受众定向的特点和新媒体媒介网络传播受众广泛的优势。腾讯视频凭借新媒体视频网站的优势,通过策划话题、网络营销增加《早餐中国》的曝光度和关注度,连连抢占话题榜和腾讯纪录片热搜榜单,突破了电视媒介定向传播的模式,取得了更加高效的传播效果。同时,整体节目制作为打破传统媒介受众反馈时效性差、难以对节目制作有实质性作用的局限,开始注重与受众的互动,通过受众在网络平台的及时反馈对节目内容进行调整,甚至启发出创新点。

《早餐中国》的微纪录。一、微纪录片的简短时长和精品化的内容生产。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碎片化”与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的高度融合呈现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碎片化传播,[3]这种传播方式以高速、海量、多元为特点。的确,在碎片化传播如此广泛的今天,人们会陷入眼花缭乱的信息海之中,但是碎片化传播以高品质、有思考、有文化底蕴为背书,可见其不失为传播方式正向发展的一种新路径,《早餐中国》在这方面就具备了发展的战略眼光。《早餐中国》时长最短的是第一季第五集的陕西西安《油茶麻花》,为5分17秒,最长的是第三季第三十集湖北襄阳《牛肉面》,为10分18秒,将一部原本应该达30-40分钟的美食类纪录片压缩为短短5-10分钟,符合新媒体媒介的碎片化特征。“碎片化”不见得都是负面意义,人们可以用一种“扬弃”的角度去看待它。《早餐中国》的精品化体现在虽然每集篇幅短小,但是内容输出却不同质化,以全国各地的特色早餐为选取对象,以早餐美食和早餐店老板的经营故事为内容主体,不断抓取故事和情感点。虽然受众会在碎片化时间观看,但是这些内容有营养,能给人愉悦感,能剔除碎片化时间的浮躁,使受众在情感上和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回忆起一团混乱的生活中的温情故事。

二、“网综+探店”的创作模式。每期不同的剪辑、开放的创作理念、年轻的创作团队造就了这档节目的多元化和年轻化。创作团队借鉴众多网综和短视频的制作概念,加入众多新媒体元素,如搞笑字幕、幽默音乐、精彩花絮、老板与顾客之间的吐槽等,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使一贯曲高和寡的纪录片被年轻人所喜爱,更是以好口碑在年轻人的圈子里被反复“安利”,实现了“人际传播+网络传播”的双重传播。在节目结尾还会标出店铺的地址和营业时间,吸引观众前去“探店”。这档节目采取的是边拍边播的模式,这种模式方便制作团队倾听到受众的建议,能对节目内容和模式进行优化调整,在边拍边播中寻找问题、改正问题、思考创新。与受众的高频互动性是现今节目发展进步的高效元素,在高频互动中探索新的创作方向,是当今微纪录片节目蓬勃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从情感共鸣中感悟文化内涵

美食中的风土人情。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气候条件,也因此形成了其特有的风俗习惯和早餐文化,甚至一些特有的早餐更是成为当地的文化符号。《早餐中国》系列摒弃噱头的网红店,而是扎根寻常百姓的早餐店,寻找具有烟火气息和文化底蕴的优质店铺,通过丰富的镜头语言和独特的叙事技巧,探寻早餐所蕴含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内涵。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着众多民族和不同地域的人民,也造就了丰富深厚的饮食文化,这也使得节目组的拍摄内容范围广泛、种类多样,有北至黑龙江哈尔滨的豆腐脑和吉林延边的酱汤,有南至宝岛台湾台北市的筒仔米糕、鲜鱼汤和海南海口当地的老爸茶,有西至新疆吐鲁番的烤包子,东至浙江舟山的海鲜面,还有中部地区安徽芜湖的渣肉蒸饭,还有西部地区贵州台江少数民族的特色美食羊瘪粉等,足见地域跨度之广,品种涵盖之多,节目满屏弹幕都是“好馋”“想吃”“要去”之类的内容。视觉的冲击带领受众“切身”领略我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复杂严谨的制作工序引导受众进一步思考劳动人民的专注和智慧。

透过《早餐中国》一帧帧的镜头,受众可以看到普通劳动人民善良质朴的内心,他们把最真诚的心融入到每一份早餐里,不辞辛劳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人感受美味中的人心和小吃中的温情。每个客人用心品尝、大口朵颐,彼此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让每个早晨都显得其乐融融。《早餐中国》以美食为根,展示着当地的人文风貌,更让在外漂泊的异客从这些熟悉的家乡早餐中找到了一丝心灵的触动。

早餐店的人生百态。《早餐中国》前半部分先使用镜头特写和快节奏剪辑描述食物制作的过程,再以长镜头记录老板的故事和小店铺的经营情况。每个小店铺都象征着中国社会的平凡人,真实记录了老板与顾客两种角色相互碰撞的场景,展示各个地域人民不同的生活节奏,并利用拍摄对象之自述展现不同人的平凡生活。

《早餐中国》在刻画美食之美上做了巧妙设计:用特写镜头和延时镜头对食物制作的特别过程和刚出锅时那一瞬间的热气腾腾的画面进行特别刻画,从视觉上吸引受众的观看欲望;拍摄大批顾客入镜,顾客们围着圈等美食出锅、站着排成队以及边吃边聊天的表情之有趣、用语之生动,极大地提升了观众的沉浸感。节目还放大“吃”过程中的同期声,如咬下汤包的爆汁声、掰开火烧的酥脆声,从听觉上让受众感受美食、享受美食。由此,《早餐中国》形成了自成一家的美食特色:镜头下的人间烟火。这份人间烟火激发起了无数人的乡愁情感,节目看到最多的弹幕评论就是“好想回家……”。

在《早餐中国》第三季第十集,江苏南京《老太皮肚面》中开头钱德明夫妇在准备向受众介绍皮肚面中的食材时互相推脱,夸赞对方普通话好,使介绍显得幽默风趣。最后结尾老板娘眼里满是故事地诉说了夫妻俩那个年代艰难的创业史,一句“我们十几岁就从农村出来打工,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平平淡淡就好”,受众在弹幕中直呼“带着口水进来,带着泪水退出”。节目组通过他人自述的方式拉近了观众与节目故事之间的距离,每集选取老板那个年代喜欢的歌曲作为铺垫,声画结合,让观众感同身受。

市井中的平民视角。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大多数对于饮食持有一种对付的态度,随便对付一口、点个外卖成为了现代人的常态。而这种不健康的饮食观念也降低了现代人对于饮食文化的仪式感。《早餐中国》重新唤起大家对于饮食的重视,“传统早餐”这个话题让观众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想象。通过平民化的视角参与普通人的生活,利用各地域人们对于早餐记忆、乡愁情怀这种中国传统话题的向往,缩短了节目和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受众产生融入感。

节目组运用镜头描绘的画面不局限于店铺,而是将店铺所在的大环境进行整体的建构,这种建构赋予节目市井气息。街道的行人、路边的商贩、慌慌张张的上班族、校门口与家长告别的学生以及在店铺里刚吃完美食擦擦嘴的的游客,这样的早餐时光仿佛是他们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插曲,但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样平凡的场景所引发的情感共鸣弥足珍贵。

节目通过群像化的叙事编排、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混合到对早餐的展现中,唤醒人们重新审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平民化视角所表达出的人文关怀不但体现在拍摄者对于纪录片中的人们的关怀,也体现在对普罗大众的关怀。[4]

由审美关照和议程设置构建传播策略

大众化的审美关照。沃尔夫冈·韦尔施提出“艺术活动并非只与艺术有关,甚至不以之为重心,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正确的生活方式”的艺术思想,旨在反对西方传统美学,并将美学从黑格尔等哲学家口中的传统艺术哲学中解放出来,使得人们的审美目光转向更广大的日常生活中。[5]《早餐中国》的大众化审美关照与韦尔施的“重构美学”相切合,以“早餐”这样一个日常、细微且跟每个人密切相关的点为切口,聚焦大街小巷的普通早餐店,在个人的细节中阐述时代共性,击中大众痛点。节目记录的不仅仅是一碗汤、一碗面的制作过程、特殊秘方,而是在记录平常人与早餐老店的故事和情感,里面有辛勤朴实的老板一家,还有不善言辞却用行动支持这家店的食客,更有街头小巷浓郁且独特的人间烟火气。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角色碰撞,展现出传统中国早餐文化和人与人之间浓浓的人情味。

打造全新纪录片IP。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已经完成了从电视现象向社会现象再向文化品牌的转变,大大提升了中国文化和中国纪录片在国外市场的影响力,意味着国内媒体人多年探索的纪录片产业化成为现实。[6]打造全新的纪录片IP既有利于《早餐中国》系列的品牌推广和节目发展,又有助于增强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能力,助推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强势出圈,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发扬,进而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早餐中国》已经逐步夯实影响力,发挥其潜在的商业价值和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节目中所出现的早餐店,在店内店外都贴有“《早餐中国》拍摄地”等宣传海报,吸引络绎不绝的网民前来打卡,网络中对于《早餐中国》的持续关注、对话题的延续讨论、节目内容的多渠道转载录用,都在持续发挥IP热度及其影响力。

多渠道连通设置议程。《早餐中国》开播前,运营同名微博账号,在节目开播和播出期间通过微博推送、话题策划的形式将美食的制作过程、背后花絮等不断分享给广大网民。官方账号还与新媒体平台与观众互动,了解受众的内容需求和观看感受,既增加了受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也为后续节目的内容制作、模式调整汇聚思路。在播出期间,还根据播出内容和受众关注的话题策划发布话题,增加受众的关注度与参与感。在《澳门猪扒包炭烧咖啡》播出期间,推出生活哲学话题“一生中,如果有一个人愿意陪你同甘共苦,那么请珍惜!”,最后收官策划了“让人意难平的家乡早餐”。这些话题既契合节目文化传播观念,也满足了受众的情感需求,激发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早餐中国》是台网融合的模式,电视媒介所有权归海峡卫视所有,在节目开播前和播出过程中也通过节目预告、节目推荐的形式预热,提高流量和收视率。新媒体所有权归腾讯视频平台,在播出期间制造话题热度,在纪录片专栏设置推荐页面宣传《早餐中国》,更是通过封面美食图片和混剪小视频对节目进行推广。

结语

在媒体融合时代,微纪录片已然成为文化传播的新生力量。《早餐中国》通过中国传统早餐这一小切口传播中国饮食文化、地域文化,寓教于乐。《早餐中国》以一种开放式的视角对人文情怀、草根意识进行审视,以微纪录片的方式诠释了中国人对于美食文化的美学解读,为微纪录片的文化传播迈出了重要一步。

猜你喜欢

早餐纪录片美食
你怎么过早餐,就怎么过一生
早餐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美食
美食都被玩坏了
美食的诱惑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
丰盛的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