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紫云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22-02-09固始县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汪丽
固始县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汪丽
固始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祁玲 郭清友
紫云英是我国南方稻区重要的绿肥作物。信阳紫云英具有纯度高、花期长、花蜜产量多、耐寒、耐瘠、适应性广、高产等诸多优点,且易种好管理。紫云英因其根系与根瘤菌共生,可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增加土壤氮素营养,故种植紫云英具有“肥田”的作用,可作为生物有机肥源,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减少化肥用量,改善生态环境。紫云英花型美丽、色彩艳丽,具有观赏性;全草及种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明目的功效;嫩苗可作蔬菜,是药食同源植物。
一、选用良种,做好种子处理
(一)品种选择
信紫一号为信阳市农业科学院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紫云英新品种,抗菌核病,轻感白粉病,鲜草产量及产种量比普通农家种高12%左右。信紫一号成株高80 cm,高产田达1 m 以上,全生育期250 d 以上,是固始县当前种植的主要品种。
(二)种子处理
1.晒种。播前晒种2~3 d,提高发芽率。
2.擦种除蜡。紫云英种子表面蜡质较厚,每10 kg种子可加1~2 kg 细河沙,用碾米机脱打1~2 次,以擦破种皮表面蜡质层,便于种子吸水发芽。
3.接种根瘤菌。一是用紫云英盛花期带有根瘤菌的根系拌种,每667 m2使用风干粉碎的根系50~100 g;二是用老绿肥田土壤拌种,每667 m2使用翻压前0~15 cm风干土壤20~25 kg。
二、确定合理的播种量
每667 m2绿肥田播种量为2~3 kg,每667 m2制种田播种量为1.5~2 kg。
三、播种期和播种方式
紫云英种植多采用稻田套种和水稻收割后板茬播种两种方式,也有整地后播种和与大麦套种的种植方式。
(一)播种期
稻田套种紫云英的播种期为8 月中下旬,于水稻收获前20 d 左右,田水将断时播种,保持紫云英播后3~5 d 田水落干,稻田土表湿润,以利于种子生根发芽。水稻收割后板茬播种最迟要在9 月10 日播完,否则不能壮苗越冬。
(二)播种方法
紫云英种子的播种方法一般采取人工撒播,要求分畦定量,出苗齐、全、匀,不漏播,亦可用机动喷雾器喷播。
四、田间管理
(一)开好“三沟”(边沟、厢沟、腰沟)防旱防渍
紫云英喜温暖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环境,但怕旱怕渍。在干旱情况下,紫云英生长发育不良,严重时会导致死苗。当土壤含水量低于9%宜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时,幼苗出现凋萎死亡。渍水情况下,叶片发黄、根系腐烂,甚至死亡。因此,紫云英播后要及时开好“三沟”,做到沟沟相通,雨后田间不积水。冬干、春旱年份,及时灌跑马水防旱。
(二)增施磷钾肥,喷施硼肥
施用磷、铁、硼以提高紫云英根瘤菌固氮能力,达到以磷增氮、以小肥换大肥的目的,提高抗倒力,提高鲜草产量及种子产量。紫云英能有效利用前茬追肥的后效,因此在紫云英前茬水稻拔节长穗期,每667 m2可追施45%三元复合肥5~8 kg,这样有利于紫云英幼苗生长;出苗后施用磷钾肥可有效促进其生长;花期每667 m2喷施硼砂1 kg 或速乐硼30 g,可以有效提高荚苗结实率和种子产量。
五、病虫草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
信阳紫云英抗病、耐病性较强,但土壤湿度过大或密度过大时,仍会有菌核病、白粉病发生。每667 m2用20%戊唑醇40 g,对水30 kg 喷雾防治,同时注意清沟排水。
(二)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是蚜虫、蓟马、潜叶蝇等,按推荐剂量使用蚜虱净、吡虫啉可有效防治此类虫害,但最好在年前或早春开花前喷药,同时尽量避免对蜜蜂形成药害。
(三)杂草防治
紫云英播种后,于杂草1 叶1 心期防治看麦娘,每667 m2用10.8%精喹禾灵50 ml,对水30 kg 喷雾,年后无需除草。
六、紫云英掩青与种子收获
(一)掩青
翻沤时期为盛花期至初荚期,产草量最高峰时,一般为插秧前20 天左右。时间上要保证紫云英茎叶充分腐烂,插秧后不“烧苗”。使用旋耕机旋耕的田块可旋田干沤7 d 再上水沤制。
(二)种子收获
1.人工收获。紫云英花期长,荚角成熟不一致,当70%荚角变黑、种子呈固有黄绿色时,即可收割,过晚则落荚严重。一般于5 月中旬前后收割,人工收割宜选在早晨露水未干时,收割后堆小堆促后熟,防霉烂,晒干后碾压、风筛收获种子。
2.用稻麦收割机收割。田间收割必须待秸秆全干、叶片落尽、无青荚和湿荚方可收获,否则秸秆易夹带种子,损失严重。
3.收获后的紫云英种子应及时晾晒,去除杂质,晒干至含水量10%以下,并妥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