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钩形项目区崩岗治理的做法与成效
2022-02-09徐宏万
胡 松,潘 峰,徐宏万,袁 芳
(1.江西省水利科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9; 2.江西省鄱阳湖流域生态水利技术创新中心,江西 南昌 330029;3.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29)
崩岗是水力、重力综合作用的产物,是我国南方红壤地区一种重要的侵蚀类型[1]。崩岗一词最初由曾昭璇提出,现在普遍认为崩岗是指山坡土体或岩石风化壳在水力和重力作用下被分解、崩塌、堆积的侵蚀现象[2]。江西省崩岗主要分布于九江、赣州、吉安、宜春、上饶等市的58个县(市、区),其中又以赣州市南康区、赣县区、兴国县、信丰县、于都县、定南县、寻乌县、龙南市、宁都县和上犹县的崩岗数量最多、面积最大。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要求,2016年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通知》(财建〔2016〕725号),其中赣州市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2017年,赣县区委、区政府将金钩形项目区崩岗治理列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生态扶贫、助推群众脱贫致富的重点项目进行整体谋划。
1 项目区概况
金钩形项目区地处赣县区东北部的白鹭乡、三溪乡,地理位置115°09′23″~115°18′50″E、26°06′54″~26°13′19″N,属金钩形小流域,土地面积7 km2,海拔190~300 m,坡度10°~35°。区内降水年内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4—6月,且多以特大、大暴雨形式出现,年均降水量1 461.2 mm,年最大降水量1 796.7 mm(1994年)、最小降水量962.4 mm(1986年),年均降水天数165 d。境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震旦纪、寒武纪和第四纪红土层,出露的岩性主要为花岗岩。土壤以地带性红壤土为主,兼有水稻土等,由花岗岩类风化物发育形成的红壤风化壳较为深厚,其土层中夹有石英砂和砾石,质地粗糙。崩岗主要集中发育在花岗岩类风化物的红壤地带,基岩受到长期剧烈淋蚀,导致土壤抗蚀能力弱、强度低,极易发生土体崩塌,形成崩岗。崩岗侵蚀造成地形破碎、土质受损、养分流失,出现“土走山破烂、肥走田低产”的状况,当地群众深受其害。金钩形项目区内约有1 500余座崩岗,大都呈瓢形、混合形,存在面积较大、崩岗数量多且处于活跃期的崩岗群,侵蚀危害严重。
2 治理理念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将保护与修复、治山与理水结合,因地制宜地恢复和提升崩岗区域自然生态功能。同时,把自然资源保护与经济产业培育、经果林地自然景观与特色人文景观、后期运营管护与农民积极参与相结合,形成“以园养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3 总体布局
项目区按照“一路五区”的总体布局开展崩岗治理工作。其中,“一路”是指一条既串联赣县区崩岗治理历史脉络,又沿线展示崩岗治理过程的主轴道路。“五区”是指:生态修复保护区,主要开展崩岗生态型综合治理,固土保水;农事开发活动区,主要开展崩岗开发型综合治理,变荒山地貌为飘香果园,助力地区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人居环境维护区,主要开展崩岗生态型综合治理,维护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文化传承区,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开展生态型综合治理,栽植具有一定景观效应的水土保持植物,并建设景观小品,旨在展示区域崩岗治理历史脉络;乡愁体验区,开展崩岗开发型和生态型综合治理,大力发展优势经果林品种、乡村旅游等多元化经营,切实留住乡民。
4 治理措施
4.1 生态修复保护区
该区崩岗以单个零星分布为主,崩岗治理以拦截泥沙、径流和恢复植被等生态治理为主线,遵循上截、下堵、中绿的原则,采取集水区、崩壁、崩积体、沟道、冲积扇“五位一体”生态型综合治理模式,采用工程措施、封禁管护,或营造适应当地条件、便于管护、乔灌草混交的水土保持林进行治理。在集水区布设截水沟;在崩壁采取治坡、降坡、稳坡等工程措施,并辅以相关林草措施,稳定崩壁,防止垮塌;在崩积体及崩岗沟底,种植深根性的乔灌草;在沟道、沟口处修建谷坊、拦沙坝等拦挡工程;在冲积扇处以营造水土保持林为主,防止水土流失。通过生态修复,提高林草植被覆盖度,防止泥沙下泄,稳定崩岗侵蚀区,改善崩岗区的生态环境[3]。
4.2 农事开发活动区
该区土壤侵蚀强度高,存在大面积集中连片且处于活跃期的崩岗,治理难度大,采取“五位一体”生态型综合治理模式,难以达到稳定崩岗的目的。结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方向及本区地质地形条件,采取开发型综合防治模式,采用挖高填低、辟峰平沟、避水固坡、因山就势、环山等高、相互衔接的方法[4],将临近村庄和耕地、生态环境危害较大的崩岗(群)集中整治成高标准的梯田。梯田修筑采用“前埂后沟+椰丝草毯+反坡梯田”的坡地整治技术:修筑前地埂、坎下沟,并在前地埂、坎下沟上种植混合草籽(雀稗、狗牙根、高羊茅),进行防护处理,坎下沟可拦蓄上部坡面径流,增加入渗径流,减少泥沙冲刷[5];梯壁上覆盖椰丝草毯,椰丝草毯是新型边坡绿化材料,不仅能有效缓解雨水对坡面的冲刷,而且能保墒、防风、保温;将梯面修筑成内斜式(梯面外高内低,略成反坡),可增加蓄水、减少径流。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和农户意愿,在梯田台面上种植脐橙、柑橘、杨梅等赣南特色林果;地块内合理布置田间路网,并配置坡面截、排水措施,田面来水通过坎下沟有序排出,确保梯田稳定。
而区内原有水平梯田因建设标准较低、防护措施体系配置不完备及后期管理养护不当,易发生二次崩塌,形成新的崩岗,可采取修复型综合治理模式。部分可修复的水平梯田,依照原有地形整理田面,夯实梯壁,修建挡水埂,并配套完善小型蓄水、截排水措施及必要的生产道路;无法恢复的水平梯田,在沟口、坡脚处设置谷坊、挡土墙等拦挡措施,防止田面进一步垮塌。对受崩岗垮塌影响的居民房屋进行地基修复、加固,根据实际情况修筑浆砌石护坡或石笼挡墙,加固坡脚,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3 人居环境维护区
对临近村庄且不具备采取开发型综合治理模式的崩岗,实施封禁补植治理,利用项目区雨热资源充足的特点,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在崩岗集水区布设截水沟,减少地表径流汇入崩岗,防止崩塌进一步扩大;修建谷坊、拦沙坝等拦挡工程,抬高侵蚀基准面,并通过植被绿化措施,固定崩口。植物配置主要为枫香+马尾松+紫穗槐+混合草籽、枫香+木荷+杜鹃+混合草籽等方式;也可选择湿地松、泡桐、油桐、乌桕、胡枝子、黄栀子、地稔等植物。
4.4 文化传承区
(1)文化传承背景。赣县区是江西省崩岗分布最广泛的区域之一,也是最早开展崩岗治理的地区。1957年,周恩来总理亲批“叫崩岗长青树,让沙洲变良田”,是赣县区崩岗治理最亮眼的名片。
(2)赣县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有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及农业生产条件,实现了“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融合发展。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建设传承和发扬崩岗治理精神的景观小品,以时间为轴,呈现赣县区人民对崩岗治理付出的努力。
(3)选取一处正在强烈发育且交通便利、周边无居民点的崩岗,建设崩岗科普警示区,保留崩岗发育区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原始地貌,与周边已治理地块形成鲜明对比,向群众直观展示崩岗造成的危害,发挥警示教育作用;根据崩岗发育形态,在不同区域展示现有治理措施和主要模式;建立试验互动区,配备观测仪器和设备,达到现场教学试验的要求;沿崩岗区域外围建设科普长廊,作为户外教学场地,配合人工模拟降雨设备,直观地演示径流产沙和沟道重力侵蚀过程,了解地表植被对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作用;建设水土保持科普展示牌,全方位展示崩岗造成的危害及治理后的效果。
4.5 乡愁体验区
(1)以崩岗治理“产业化”“景观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以果品、“农家乐”及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自治发展和乡村旅游发展;通过规模化种植梨、脐橙、蜜柚、油茶等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果林品种,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当地群众“家门口就业,促进青年返乡”,助推乡村振兴。
(2)开展崩岗区周边水系整治工程,按照与水为友的适应性设计,引进颜色多样、层次丰富的水生植物,配备栈道、码头等休闲设施,打造既有生态修复功能又有休闲娱乐功能的亲水空间,同时与周边崩岗修复区共同营造出丰富多彩、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形成一个个花团锦簇、风景亮丽的花海、花谷,使“烂山地貌、生态溃疡”变“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丽乡村生活的向往。
5 治理成效
(1)严重的水土流失得到治理。项目区700余座崩岗得到全面整治,昔日严重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崩塌地质灾害隐患得以消除。
(2)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通过治理,近333 hm2的“烂山地貌”和侵蚀劣地变成可利用土地,并种上脐橙、杨梅、油茶等经果林,真正成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3)脆弱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通过植树造林和种草,项目区植被覆盖率大幅提升,达到85%以上,植物品种由原来的以马尾松纯林为主,增加到20余种,复绿效果显著。通过置换客土、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等措施,为植物生长创造了基本条件。
(4)群众对崩岗治理的信心得到增强。金钩形项目区崩岗治理实践表明,只要加大投入、科学施策,崩岗“顽疾”就可得到有效根治,这给崩岗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了防治崩岗侵蚀的信心和决心。特别是本项目采取以奖代补方式,调动了当地群众参与崩岗治理开发的积极性。自此之后,赣县区新增以奖代补崩岗治理项目22个,新增开发治理崩岗165座,开发果园84 hm2,加快了区域崩岗治理步伐,拓宽了“两山理论”转换通道。
(5)脱贫攻坚的成果得到巩固。通过投工投劳方式,吸纳崩岗区周边贫困户参与工程建设和经营管护,助推周边294户贫困户1 229人脱贫。
6 结 语
赣县区金钩形项目区崩岗治理工程的成功实施,为南方崩岗治理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和借鉴。在充分发挥项目区内水热资源丰富、植物生长条件优越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当地人民群众的需求,创新崩岗防治模式和长效管护机制,将崩岗治理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等融合,增强了水土保持工程“造血”功能,为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