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专业教育发展与挑战
——香港高校的经验启示
2022-02-09詹成
詹成
(中山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1.引言
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翻译专业教育取得巨大发展,仲伟合(2019)梳理总结了十个方面的成就,认为我国已经成为翻译专业教育大国。在新形势下,推动我国翻译专业教育不断进步,仍需借鉴先进经验,克服内外挑战。在中华文化圈内,香港地区由于历史及社会原因,对翻译,特别是英汉翻译一直比较重视,各高校也形成完整的翻译专业教育体系,整体教学科研水平和国际化程度较高,是我国翻译专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具有重要价值。考察香港在翻译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与挑战,对方兴未艾的翻译专业教育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香港翻译专业教育的沿革
香港翻译专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有其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原因。1974年港英政府曾制定语言条例,规定中文和英文同为香港的法定语言。随着回归祖国日期的临近,香港于1988年10月成立了双语法律咨询委员会,规定今后所有新的主要立法均采用双语文本,其它原有法律也将出版中文版本,由此造成香港在经贸、行政、法律、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里都需要翻译服务。对英译中的需求令政府、企业、文化机构、学校等雇用了大量口笔译人员。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香港各大高校在翻译专业教育方面走在了华语文化圈,乃至整个亚洲的前列。香港中文大学早在1972年便成立了翻译系,是我国第一家翻译专业系(所),后于1984年设立了亚洲第一个翻译硕士点(两年辅修课程),1994年成为主修科目,2002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辅助翻译方向的文学硕士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有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岭南大学等公立大学成立了翻译系或翻译研究中心,授予翻译类学士学位;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等还授予翻译硕士学位及以翻译研究为方向的哲学博士学位。其中,翻译硕士分为授课型硕士(MA)和研究性硕士(MPhil),前者与内地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性质及定位类似,偏重翻译实践。香港各院校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翻译专业人才,并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教学与管理模式。私立院校如香港恒生大学近年也开设了口笔译硕士学位课程。
1997年回归之后,香港保持双语社会的特色,英语不被视为外语,因而在香港的高等院校中也就没有类似内地高校“英语教学”的概念,部分院校更是将翻译专业设置在中文学院或文学院,直接响应特区政府所提倡的“两文三语”人才的培养需求。
3.香港翻译专业教育的特色
开办翻译专业教育所涉及的核心问题是教育者遵循什么样的办学思想和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教育和教学模式,包括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谭载喜,2010)。香港各院校的翻译专业教育经过数十年探索与设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为我国内地翻译专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参照。
3.1 以校本优势为特色
各院校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各自翻译专业教育的优势领域,在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方面有不同偏重,跨学科教学倾向明显(邵璐,2013),如香港浸会大学主要培养传媒翻译,开设双语传播、传媒翻译、戏剧和电影翻译、博物馆翻译等课程;香港城市大学以法律翻译和科技翻译为主,开设人机交互翻译课程,并注重语言学的嵌入,设有语料库语言学、语篇语言学、文体与翻译等课程;香港理工大学除法律翻译外,还有商务翻译等非文学翻译课程;香港岭南大学以文学文化翻译为特点;香港中文大学则以计算机翻译为两年制硕士研究生的主攻培养方向。上述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也孕育出不同的学术研究方向,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有助于培养专业翻译领域人才,满足香港社会的多层次需求。
3.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香港翻译专业教育的一大特色是与市场需求关联密切。香港的商业、贸易、金融等行业高度发达,引领全球。香港回归后,背靠内地的广阔市场,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更是大力发展立足内地市场并面向世界的现代金融、商贸、物流和服务业。香港的翻译专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香港社会重实务、重市场、轻文学课程的特点。比如,在课堂教学中,翻译教师一般不采用固定的一两本教材,而是根据课型特点和学生在专业上所达到的程度,从多种文献中自选材料,注重翻译能力的全面培养和多领域涉猎;灵活自主的教学设计紧跟市场需求,使学生能够适应新的翻译任务,弥合学校教育与就业应用的差距。
3.3 以职业实践为依托
香港主要的几所从事翻译人才培养的院校也在课程设置中体现出注重职业实践的特色,如香港城市大学的课程为了适应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交流的需要,既重视专业翻译训练,使学生有能力成为高水平专业翻译人员,又设置与翻译有关的科目,使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语言技巧,还可以理解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而香港浸会大学的翻译课程最具特色之处是在三年翻译荣誉学士课程之外再加入一年实习工作,使学生在四年里既学习理论和技巧,更能在第三年到校外全职实习,之后再回到大学完成最后一年的学习,这种设计被称为“夹心式”课程。香港中文大学翻译课程的一大特色是修读翻译课程的学生自组“译坊”,协助翻译外来的委约工作,作为工作技能训练的一个部分,以实践为手段和目标促学促教,改良了传统的育人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4.香港翻译专业教育的挑战
2010年以来,随着香港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以及内地翻译专业教育在学科地位、办学规模、人才培养目标及路径、国际合作等方面的蓬勃发展,作为华语地区具有标杆地位的香港翻译专业教育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2020年初,笔者受香港岭南大学邀请,担任其翻译荣誉学士课程五年评估的外部评审专家,全程对其翻译课程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切实感受到香港高校在翻译专业教育上面临的困惑及挑战。
4.1 培养理念与差别定位
近十所香港本地高校开设了翻译本科和/或硕士课程,内地翻译教育也进入规模化发展。香港高校在翻译专业教育上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需要在学科身份、专业定位和课程价值上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走语言强化还是技能培训的路径?更加注重理论思辨还是实操能力?培养人文社科研究者还是跨文化交际工作者?如何在培养理念和课程设置上体现差异化?这些都是目前香港翻译专业教育在顶层设计上面临的巨大挑战。
4.2 招生规模和生源保障
作为一个拥有700多万人口的城市,香港开办翻译课程的院校在招生数量上的压力较大。一方面,香港本地生源有限,还要面临国外院校的生源争夺;另一方面,香港对内地学生的招生无法全面放开。特别是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对社会生活造成一定冲击,香港与内地的通关便利受到影响,给招收内地学生带来了明显困难。此外,翻译在香港双语社会中的定位和功能比较模糊,这也给招生数量的保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4.3 翻译行业新趋势要求
近年来,人工智能、通信技术、大数据等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极大改变了翻译行业的面貌,使其快速超越了传统的口笔译形式,进化为语言服务业(詹成,2019)。在理念层面上,翻译工作需将客户的眼前利益与人类的高远目标结合,将职业操守的近距离责任与技术伦理的远距离责任结合(任文,2020),这些挑战不断影响着翻译实践,对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翻译专业课程的更新升级和重新设计势在必行,比如,以“博雅教育”为特色的香港岭南大学一向秉持翻译的语言文化理论型导向,也顺应新趋势,在2018—2019学年新开了《机助翻译导论》课程。
4.4 毕业生职业发展前景
如果说内地翻译市场存量巨大且仍有发展空间,那么在通行汉语和英语的香港特区,翻译在社会日常的需求就显得比较有限,翻译专业毕业生从事翻译岗位工作的人数也较少。以香港岭南大学为例,在2014至2018年这五年毕业的209名翻译专业本科生中,担任“口译和笔译工作者”仅有18人,而担任“教师和其他教育人士”“行政/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销售专员/销售主管”三种类型职务的则分别为32人、31人和23人。从2014至2018年这五年毕业生的收入水平来看,平均月收入介于13,000至13,999港元的毕业生人数最多(40人);其次为12,000至12,999港元(37人),仅为香港特区新入职大学毕业生的普通水平①。
5.对翻译专业教育的启示
我国内地翻译专业教育起步虽晚,但其发展速度之快,已有赶超的趋势。内地经济发达程度和教育水平与香港特区的差距日益缩小,相信在翻译专业教育方面,也将很快面临与香港高校类似的问题,如:不同院校翻译本科和专业硕士项目之间日益激烈的生源争夺和毕业生就业竞争,不断进步的外语教育对翻译课程定位的冲击,翻译专业对优质生源吸引力下降等等。香港翻译教育的发展特色和现实挑战有以下几点启示。
5.1 人才培养理念应更清晰
由于香港长期以来是双语并行社会,并不存在翻译教学与外语教学混淆的问题,从一开始就将翻译专业教育定位为“具有挑战性的双语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和客观判断力,清楚认识自身在香港这个双语社会中的作用和服务社区的角色”②的翻译人才。在香港岭南大学翻译荣誉学士课程五年评估期间,通过与在校生及毕业校友座谈,笔者感到学生对此定位是高度认同的。这种人文情怀超越功能主义的导向应该为内地院校借鉴。2021年,内地翻译本科和硕士毕业生中仅有20.7%的人投入一线翻译工作(中国翻译协会,2022:23)。为使翻译专业教育更加充分地发挥人才培养的前置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并赋予学生对于翻译职业的认同感和翻译事业的使命感,翻译专业课程应秉持“全人教育”理念,藉由翻译教育切实提升学生的“人格”“知识”“能力”“素养”四个向度(张文忠, 2021),培养他们成为具备创造性思维的双语工作者,而不囿于口译或笔译的工具性角色。同时加强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可迁移技能(transferrable skills)和思辨创新能力,避免“自我技术化”,违背大学的人文精神和学生心智全面发展的目标(高伟,2015)。只有坚持这样的导向,才能在人与机器逐渐激烈的较量中保持翻译专业教育的价值,发挥翻译服务于国家发展的功用,使其具有更加宽泛的适应力和长期的竞争力。
5.2 受训学生来源应更多元
科学合理的定位加上长期以来的语言优势,使得香港特区的高校能够在选拔人才时做到优中选特,在硕士研究生层次接受翻译专业教育的学员大都来自多样化的本科专业背景,包含文学、教育、新闻、企管、理工、心理学等,又都有比较优秀的中英文造诣。这使得香港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别具优势,学生的视野更加广阔,技能开发与实际工作的要求也结合得更加紧密。而在内地高校中,学习翻译的学生绝大部分仍是相应外语专业本科毕业。不过,目前内地一流院校翻译硕士课程已经招收了一定数量非外语专业本科背景的学生,翻译本科专业也做到了文理兼收。随着我国整体外语教育水平的提高,相当数量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在外语能力上已具备了接受翻译专业教育的较好条件;而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以及“全人教育”的改革与实践(文旭、司卫国, 2018)不断现实化,更强化了外语专业学生向不同领域翻译实践拓展训练的可能性,拓宽了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前景。应鼓励更多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报考翻译专业,这既能根本性地厘清长期以来技能训练和外语强化之间的关系,也能实质性提升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与规格,缓解语言服务市场多元化、细分化与翻译人才同质化之间的矛盾。
5.3 项目顶层设计应更独特
如前文所述,首先,香港各高校在翻译专业教育的宏观设计上都有一定的特色,这使得学生在本地高水平翻译项目饱和的情况下,仍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报读某所学校的课程,如香港岭南大学在竞争之中,非但没有一味盲目追随实践的风潮,反而愈发强化自身作为香港最优秀“博雅大学”的特点,突出了翻译专业的文学、文化和理论性。其次,香港高校注重以市场为导向,以实践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对接行业发展目标。反观内地高校的翻译专业教育,已有学者对部分具有学科专业领域特色的一流高校不开办翻译专业硕士提出了批评(张士东、彭爽, 2018),百校一面,欠缺个性的情况比比皆是;经认证的翻译实习基地与翻译专业培养单位的数量配比存在较大鸿沟,导致翻译实践同质化,难以对接行业生态。开办翻译专业的院校,不应一味照搬《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翻译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等一系列文件,而应在顶层设计和具体操作上有所差异,建构更加灵活科学、具有地域专业特色、教产联动的培养机制,使学生获得垂直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术,熟知现代化语言服务业的翻译流程和岗位要求,通过“真实而复杂的翻译问题”,促使学生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李德超,2021),成为具备“一专多能”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5.4 创新服务功能应更突出
香港特区的翻译专业保持勃勃生机,与其社会高度开放固然有关,但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其翻译教育顺应了社会需求,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针对性,但同时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服务国家的意识有待提升。由于香港特区的优势是金融、贸易、仲裁、法律等专业领域服务,因此,在笔译课程中有大量相关领域的专业成分。香港是一个多族群社会,在口译课程中便突出了社区口译和针对视障人士的口述影像等内容。借鉴香港经验,内地翻译专业教育应该更注重深入挖掘社会服务功能,培养目标应更具动态性、灵活性,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适时调整(王俊菊, 2018)。在服务社会不同人群需求方面,内地翻译教学可加强社区场景翻译能力的培养,如司法领域、医疗领域等;在服务国家发展建设需求方面,近年来,随着国家提出如“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强化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加强对外传播能力”等一系列方略和规划,将翻译上升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高度,为翻译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无论是香港高校还是内地高校都应深刻理解,积极对接,提升“翻译教学力”(任文、李娟娟,2021)。通过翻译生产力的培育、储备和开发,参与建构国家翻译能力,进而充分发挥翻译专业教育在服务国家形象建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治理能力方面的作用。
6.结语
一地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受到社会、文化、历史等诸多因素影响,也是对社会现实和时代命题的回应。香港的翻译专业教育历经50载,走出了一条融合校本优势,注重“全人教育”,面向市场需求,依托职业实践的特色之路。随着语言服务产业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翻译专业教育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应更多凝练出自身特色,并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参考香港的经验和挑战,有助于完善我国内地翻译专业教育,优化人才培养理念,吸纳不同领域生源,构建多元培养体系,突显创新服务功能。展望未来,内地与香港的翻译专业教育应互通互鉴,在实现自身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合力服务于新时代的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
注释:
①② 引自: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翻译荣誉学士课程五年评估材料(2019年11月)第一部分“课程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