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印迹,时代强音
——评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
2022-02-09王晓平
文|王晓平
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郑南作词、徐东蔚作曲、沈小岑录唱)写于1982年夏天的海南岛鹿回头,被称为“20世纪80年代第一首流行歌曲”。1984年,央视春晚选用此曲,一经播出,活泼的旋律,清新的风格,加之富有律动的演唱,广为流传,家喻户晓,使其成为时代音乐经典,流行歌曲的时代强音。
歌曲灵感始于自然,属于时代
海南,曾是一个偏远的岛屿,一个神秘的地方。这里自然风光优美,数千公里的海岸线环绕其中,故名“天涯海角”。海南,也是中国的最南端省份,曾是广东省的一部分,1988年独立建省。这里不同于大陆,椰风水韵,碧海蓝天,气候湿润,植被茂密,自然人文气息浓郁,处处洋溢着自然气质和艺术灵感,是艺术创作的一块沃土,从《红色娘子军》到《西沙,我可爱的家乡》,在祖国大地遍地开花,令无数文人墨客,尤其是军旅文艺家向往和崇拜。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政策打开国门,融入世界,预示着中国大变革时代的到来,沿海城市随之得到了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的新起点,也是中国音乐历史的转折点。“被长期禁锢的思想像困鸟般地从笼中突然飞出,对流行音乐的渴望便在与它久违了的缤纷世界世纪性的碰撞中产生……”①
1980年前后,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成为大陆流行音乐与港台流行音乐的交融之地。在时代大环境的影响下,词作家郑南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了海南岛,以期获得新的灵感及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果说《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是郑南献给海南岛的第一份礼物,那么《请到天涯海角来》则是他浴火重生后的又一部杰作。如果说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数代表海南音乐的文化符号,一个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其产生了广泛影响,另一个便是20世纪80年代传唱于祖国大地的流行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
回眸那个年代,经济快速发展,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外来思想的广泛吸收,文艺界萌发出多元的新动向。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之所以获得成功,不仅仅始于音乐家对自然的热爱,而是出于本真,饱含情感,赋予情怀,对新时代的来临寄予厚望,是在用一种新的心态、姿态展示时代变迁。“文革”十年,艺术发展受到严重束缚,所谓的“传统的”“通俗的”“流行的”“海外的”的文艺受到全面压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让开放前沿的广东充满蓬勃生机,很多内地音乐家南下广州、深圳开拓发展,广州成为新时期流行音乐的重镇,引领者中国流行音乐发展。改革开放的春风,如八面来风,杨柳拂动,春意盎然,中国到处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音乐内容敞开心扉,大胆表白,音乐形式灵活新颖,节奏富有变化等,都流露着时代文艺的关怀和重构,也赋予了流行歌曲新的形式与内容。《请到天涯海角来》在表述的思维方式与语言特征上,已经同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歌曲的过分严正与谨慎不同,一种活泼与灵动感已经悄然渗入其中,这是音乐家对新时代的敏感捕捉与细腻描绘,蕴含着时代的开放与包容,预示着流行歌曲与时代同步,敢于面对现实,敢于超越现实的勇气和憧憬。歌词简洁易懂,朗朗上口,传统式的写法将海南代表性的品种尽收其中,四季如春;旋律曲调朴实易记,节奏鲜明,切分音的开始,先紧后松,富有律动;格调清新优雅明快,如春风般拂面而来,焕然一新。词曲简洁的背后反映出人们对心灵袒露表白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当代文旅结合的典范之作
2013年12月,凤凰网海南站在给予郑南的致敬词中写道:撰写红色经典的过往岁月,你的手心在感受理想的温度;阅读天涯海角的永恒,你的文字在演绎蔚蓝与生机;是那辽阔的胸襟,铸就了经典的词句,是那一片蔚蓝,给了我们无限的憧憬与遐想,是关乎一个红色的理想,是关乎一个蓝色的嘱托。是你,让全世界共同吟颂大美海南的赞美诗篇。的确,恰逢好的时代,正是这些默默耕耘艺术家的精心捕捉和细心描绘,促进了三亚的发展,让大家知道了海南。20世纪80年代,定居广州的郑南迎来了他创作的春天,他的歌词写作进入喷涌期。“在海南岛鹿回头,他写下了开内地旅游歌曲先河的《请到天涯海角来》”②在众多艺术作品中,这首歌词虽然难以成为郑南歌词作品中的佼佼者,但它以明丽鲜亮的艺术风格和强烈的艺术穿透力,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喜爱,以至于这首单纯取材于海南岛迷人山水风光的歌词,却远远超越了一地一景的局限而流播祖国各地,从而成为旅游风光歌词中的成功之作。“他在这首新作里,显然是将自己的投视角度做了相应的调整——从当时流行歌曲的主要欣赏群体的心理需求特点出发,去伸张‘创造快乐人生’的生命搏击力。”③在郑南的笔下,他所说的“天涯海角”其实并不仅仅指海南省三亚市的天涯海角旅游景区,而是一个泛指,代表的是美丽的海南岛。郑南曾坦言,这首歌能迅速流传,除了时代原因,其音乐旋律清扬,朗朗上口,节奏欢快,在当时的歌曲中算是少有的,是一种新的音乐风格,令人耳目一新。同时显示出词曲家活跃的思想、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艺术理想。此歌一出,如清泉一般,在音乐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又因洋溢着迪斯科旋律,从而引发了《中国青年报》关于此歌长达一年的大讨论。演唱者沈小岑也因这首歌一曲成名,后沈小岑虽移居海外,但在当地依旧还演唱这首歌,在华人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确,此歌流行,也使得原是一片荒地的“三亚滩”变成了海南省的重要旅游景区,产生出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这首歌出来后,把海南三亚尤其天涯海角带火了,游人唱着《请到天涯海角来》欣赏着天涯海角景色。”④
三亚因《请到天涯海角来》而盛,海南因《请到天涯海角来》而荣。1999年11月18日,三亚市政府授予郑南“名誉市民”称号。2008年,郑南旧地重游感慨地说,“当年在天涯海角一处招待所写这首歌时,三亚还是个小渔村,谁敢想象,二十多年后,三亚成为一个热带滨海度假胜地。”⑤2011年10月,一部以郑南为原型,结合背后不为人知的真实故事而改编的电影《我爱五指山》在海南五指山市开机。2012年10月16日,在广州中华广场电影城举行了该片的首映式。这部又名《五指山之恋》的影片,由彼得·海洋根据其长篇传记《郑南之歌》为蓝本进行编剧,周保同导演。该片集中展示了老一辈艺术家在海南岛采风创作的心路历程,是一部青春励志电影。而且郑南老先生在影片中出演,更增添了艺术作品的真实效果。用他的话说:“影片没用我的原名而叫郑伟南。人还在世,叫原名不合适。我只是闪了几个镜头的老年郑伟南而已。”
艺术经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1982年夏,郑南与刘长安等一行从广州南下,踏上海南岛,来到三亚,不仅在南部沿海采风,还专门到了西沙群岛。也就是此行,孕育出了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郑南对海南岛情有独钟,为海南写出一首响遍全国的歌的念头,一直埋藏在他的心里。当年去西沙群岛慰问,经过三亚(那时叫崖县)的短暂逗留,曾给郑南留下深刻印象。热带风光美如画,民族风情绚丽多彩。时隔八年,郑南再次踏上海南这块土地,当看到一年四季春常在,各色的热带花木,闻到了清新的空气,品尝了各种美味水果,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海南带来的发展渴望和正在悄然变化的生活气息,蓄积多年、梦回萦绕的画面与情感,一时间交织在一起,迸发出一种孕妇临盆的急迫——在“鹿回头”招待所,《请到天涯海角来》降生了。
每一首成功歌曲的诞生,都有着许多的必然和偶然。艺术经典源于生活,是生活精雕细刻的再现和加工。当时宽松的政策,快速发展的经济生活,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和对精神生活的渴望——这首歌的产生恰逢其时。“郑南,是广东流行音乐自诞生伊始就不可或缺的、名副其实的‘词库’。郑南的流行歌曲(歌词)对于广东流行音乐词人的引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⑥初稿《请到天涯海角来》歌词写得比较长,回到广州后,歌词交给了在广东省群艺馆任职的作曲家徐东蔚。徐东蔚看到歌词,就像小伙子看见心仪已久的姑娘,很快,旋律感觉融进歌词,加入“来呀来呀来呀”的衬词,使得歌曲的律动继续深化,欢快活泼的基调得以颂扬,富有和声色彩的演唱更是增添了艺术效果,新鲜、时尚而极富动感。当时,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正在包装歌手沈小岑,准备为她出一张专辑,沈小岑漂亮的外形、甜美的声音和时尚的气质,非常适合演唱这首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就这样进入了沈小岑的专辑。歌曲生动,有真情实感,题材生活化,容易引起共鸣。在演唱时,演员的表演与形体动作,以及话筒的使用和电声乐器的伴奏,音响强烈,气氛活跃,富于动感,因而更能引起青年人的兴趣。从写词到谱曲再到演唱,看似巧合,实则是艺术家真诚对待每一部作品的真实写照,一度创作的相得益彰、完美结合,二度创作的真实演绎与艺术加工。“一批具有一定专业创作实践的作曲家参与了通俗歌曲的创作队伍,使我国通俗歌曲创作一开始就有了一定的专业水平。”⑦1984年,歌曲被央视春晚选用之后,更是借助特殊的媒介,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同年,在由《新民晚报》与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联合举办的“群众最喜爱的唱片、盒带歌曲”评选中,十五首优秀歌曲名次排序的前三名分别为:《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希望的田野上》《请到天涯海角来》,可谓实至名归。
瞬间四十年过去了,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已深深印在几代人的心里,成为一个时代的历史印迹和美好记忆。如今在海南各地,依然还能经常听到此曲,每每聆听,细细回味,如陈年老酒,越浓越香,这或许就是艺术经典的社会意义和普世价值吧!
注释:
①吴春郁.流行音乐的悲与欢 [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1.
②朱明.我的歌是走出来的(连载1)——《当代岭南文化名家·郑南》[J].岭南音乐,2019(1).
③晨枫.《中国当代歌词发展史》选载(二十六)[J].词刊,2019(8).
④任卫新:郑南与海南两首歌词,词刊,2020年第4期。
⑤任卫新:郑南与海南两首歌词,词刊,2020年第4期。
⑥朱明.我的歌是走出来的(连载4)——《当代岭南文化名家·郑南》[J].岭南音乐,2019(4)
⑦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1949—1989)[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