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基础教育的理论缺失与解决对策

2022-02-09王伟

科学咨询 2022年23期
关键词:高考制度理论发展

王伟

(黄冈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湖北黄冈 438021)

中国基础教育的教材以及教学方法已经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热潮,许多国家开始向中国学习,所以中国基础教育应当有足够的自信,我国的基础教育对人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中国基础教育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同人群对中国基础教育也有着不同的观点,由于不同人群对教育的需求也不相同,所以存在异议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能否认中国基础教育,也不能以错误的观念误导中国人民。

一、中国基础教育理论缺失的表现

(一)以高考为导向,高考决定一切

中国人民对于高考的重视程度可谓前所未有,人们都认为高考不仅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而且也影响着一个家庭。同时高考制度也受到很多谴责,部分人群将教育中的问题都归结在高考身上,一部分学生家长想让孩子脱离高考,于是让孩子从小就去国外读书。但不可否认的是,高考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高考可以为国家的发展输送大量人才,如果将高考制度取消,通过推荐的方式选拔人才,这就会使教育出现不公平现象,同时也会降低教育质量[1]。高考是世界性话题,每个国家都有高考,我国一直在不断探索、完善高考制度,高考制度的存在具有其合理性,且与我国的发展实际相符合,还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中国的高考制度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我们国家所独有的,属于世界性问题。高考制度只能随着中国的发展不断调整变化,不能因为某些片面观点就取消,其调整变化也不是为了迎合一些学者的意见,而是使高考制度更加符合广大民众的需求。

(二)应试教育理念充斥人心

当下教育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应试教育”,一旦学生取得较好的成绩,都会被认为是应试教育的结果。基础教育中学生参加考试是很有必要的,其是检验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手段,如果不使用这种方法,教育质量就会受到影响。通过考试,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漏洞以及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使学生调整学习方法。考试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学生带来压力,使学生有负重感,但这样才会使学生在压力的驱动下变得更有积极性。应试与考试是相对应的,应试应当与应试教育区分开,应试教育的提法对中国基础教育有着消极的作用,但是只要考试存在,就会有应试,所以应当辨别应试与应试教育。

(三)中国学生过于追求分数,缺乏实际能力

现在有很多人认为中国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分数很高,但是实际能力却很差。这种现象只是个别现象,不能以偏概全,这是对中国基础教育的误解。持这种观点的人同时反对高考制度以及考试制度,并且认为分数无用,应当重点关注学生的能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获得高分数的同学,他们的实际能力也较高。考试是检验教师与学生的重要方法,其能够反映出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基础教育中对于试题的考查也在不断变化,既关注学生的知识,又考查学生的能力,例如对学生写作水平的考查,会呈现一幅图画或者一段文字,学生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命题,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很难写出高质量的作文[2]。从当下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获得较高分数就有较高的能力,获得较低的分数能力就较低,高分低能的情况罕见。

(四)教师应当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应过于关注学生获得多少知识

当下教育界中一部分学者认为教师的教学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要只将精力放在学生知识量的培养上。这种观点将学生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分裂开来,认为发展学生能力与知识学习没有关系,学校教学不需要重视考试,学生也不需要为了考高分而努力学习。但学生在学习知识、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其智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并且学生在反复应用所学到的知识之后就会形成一定的能力,所以知识与能力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知识是一切的基础。因此,中国基础教育在关注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这样才能使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更加长远。

二、影响中国基础教育理论的因素

(一)崇洋媚外的教育理论

中国教育理论界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崇洋媚外,我国一些教育著作中包含的教学理论都是来源于国外。此外,国外涌入的一些教学方法在中国受到追捧,还有一些教育专家因翻译外国教育理论而成名。科学借鉴和学习国外教育理论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是不能以外国教育理论取代中国教育理论,也不能否认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3]。

(二)缺乏考证,没能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

考试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检验方法,反对高考以及应试教育的观点违背了这一规律。“中国学生分数高,能力低”“中国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等一系列观点,都是没有经过考证的,只是片面的观点。教育界专家不能信口开河,需要认真学习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且要深入教学一线进行实践检验,不能夸夸其谈一些比较新兴的教育理念。中国教育界应当注重对教育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多种方法开展教育实验,从而获得符合中国实际的基础教育理论。

(三)过分夸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虽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没有取得任何成效。实际上,在我国教育漫长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进程中,我国的教育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绩,但有些教育研究学者对此视而不见。虽然我国现阶段的高考制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在人才选拔过程中仍然具有积极作用,有些研究者过于迷信国外的教育理论和人才选拔制度,但不同国家的教育理念和人才选拔制度需要与本国的国情和实际发展状况相联系,一味地推崇外国的教育理论和人才选拔制度,并不能使我国的教育得到正常全面的发展。因此,在缺乏实际论证和实际考核的基础上,想当然地对现阶段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进行批判,过分夸大现阶段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理论发展的缺失,如果教育研究的学者无法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那么未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将无以为继[4]。

(四)缺乏民主公正的学术气氛

学术气氛是推动学术研究不断进步的重要前提和重要基石,缺少辩论气息的教育研究局面是无法得到创新、开拓和全面革新的。现阶段我国的基础教育却逐渐呈现出僵化的趋势,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受到负面影响,专家、学者以及特级教师的理论和观点成为大家争相效仿和争相学习的真理,偶尔有年轻学者提出不一样的新鲜论断,也会被专家和特级教师抨击,导致现阶段的学术气氛有失公正。这种在治学方面的不公正现象,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日常学习氛围和学习状态,使学生对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治学理念产生怀疑,最终导致学生屈服于教师的权威,对不正确的论断观点不能及时进行质疑和反驳。这种压抑的学习氛围最终会影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媒体的日常宣传报道有失公正

许多正确的基础教育教学理论都需要通过公共媒体进行宣扬与报道,才能获得广泛传播,但由于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现阶段的人民群众进入到了全民自媒体的时代,任何人都能成为信息和价值观念的传播者。这导致媒体的日常信息传播无法及时受到监督与管理,许多不正确的基础教育言论在网络平台被传播开来,这会极大地影响到家长、社会、学生以及教师的日常工作和学习状态,甚至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导致基础教育的正确理论无法得到进一步宣传,错误的价值论断反而被奉若圭臬,长此以往,中国的基础教育理论将无法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三、解决中国基础教育理论缺失的方法

(一)摒弃全盘西化的学习理念

中国的发展同西方国家有着一定的区别,所以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也同西方有很大不同,如果照搬西方的教育理论,这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弊大于利。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依然有很多人在效仿西方,所以需要教育部门从源头上以科学的理论去培养人才,例如师范类院校在教学中应当渗透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同时注重教育专家进入教育基层调研考察。此外,在选拔教育界的人才时,不要单纯关注其学历,还要注重其实践经验,要引导大家深入探讨中国的基础教育,根据中国教育的问题进行改革和实践,不能一味崇洋媚外。

(二)将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挖掘出来,构建独具一格的教育理论体系

想要改变西化的教育风气,需要构建属于中国的、别具一格的教育理论体系。中国传统教育中包含着优秀的理论,所以应当将中国传统教育中蕴藏的精髓挖掘出来,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国教育理论体系,例如《易经》,其包含了古代人民的生存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还有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其著作中也含有丰富的教育哲学,国外许多学者也开始学习孔子。所以中国基础教育应当将我国的优良传统挖掘出来,构建独具一格的中国基础教育理论体系,并且要有教育自信,坚信传统教育中的优秀文化是适合中国的教育风格,我们应当深入研究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理念,并同当代社会相结合,总结出新的教学理论[5]。

(三)及时总结教育改革中的经验教训

要想增强教育自信,最重要的是构建出独具一格的教育理论体系,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需要吸取中华传统教育中的精华,并及时总结教育改革中的经验教训。中国教育改革一直在不断地推进中,教育实践是获得教育理论的基础,其中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也就成为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来源,所以我们应当深入总结并推广到教育实践中。在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基础教育精英,他们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得到的理论和经验总结出来写成了丛书,充实了中国基础教育理论,我国的基础教育要基于这些精英的实践经验总结,使中国基础教育理论体系越来越完善。

(四)注重文化交流,在国际教育界占一席之地

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得到国际认可,这是中国已经占据一定国际地位的体现,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为之骄傲。中国基础教育也越来越得到世界的认可,国外有许多学者到中国来学习基础教育的精华。中国基础教育虽然有缺陷,但不能完全否认中国基础教育,更不能用语言对基础教育进行诽谤。中国基础教育取得的成绩已经非常明显,教育理论工作者需要以长远的眼光和容忍之心面对中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尽自己所能解决存在的问题[6]。中国基础教育要想在国际教育界占有一席之地,首先就应当完善基础教育理论,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且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家,向世界展示中国教育的实力,这样才能在国际教育界占有一席之地。另外,基础教育应当建立专业的队伍积极对外宣传我国的基础教育,通过翻译向世界展示我国优秀的教育理论、著作以及一些教育者。

四、结束语

中国基础教育一直在不断发展中,其虽然存在不足之处,但总体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所以,部分学者不能唱衰中国基础教育、否认中国的教育制度。我们应当将中国基础教育发扬光大,构建出独具一格的中国基础教育理论体系,中国基础教育理论界需要正视中国传统优良文化,不盲目自大,也不盲目自卑,从实际出发,使中国基础教育在世界上脱颖而出。

猜你喜欢

高考制度理论发展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探析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考制度改革
新高考 新机遇 新挑战——对福建省推行新高考制度改革的思考与对策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2017高考拉开帷幕 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