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会计职业岗位升级与教学改革路径
2022-02-09倪晓丹
倪晓丹
(鞍山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辽宁鞍山 114005)
引言
国务院印发〔2021〕29号《“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十四五时期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如火如荼,促使产业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冲击着现有产业模式的优化升级,会计岗位的职业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财务共享中心、财务机器人等在各大中企业广泛使用,即使小型企业已取消了传统的手工记账,转而采用各种智能财务软件。会计工作逐步走向自动化、智能化。有研究表明,未来的20年,新技术将淘汰70%-90%的会计人员,虽然结果如何尚不明确,但是大量的基础性会计岗位已经被信息技术所取代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意味着未来会计职业岗位将不断优化升级。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升级的方向、内涵,从业人员应具有的专业技能,承担人才培养的高等学校如何进行教学改革,都是目前会计界和教育界迫在敏捷需要解决的课题。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会计职业岗位的新变化
数字经济时代为会计实务带来诸多变革,高效、准确、实时已成为数据和信息处理的时代特征。2015年,英国广播公司在文章《Will a Robot take your job?》中提出,未来20年财务会计职业岗位被自动化替代的可能性高达96%。最终结果与否不得而知,但近年来新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会计职业岗位的冲击是无须质疑的。
1.职能转变,基础会计岗位减少,供需矛盾突出
数字经济具有较宽泛的内涵,从技术角度主要包含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科技。随着这些技术广泛地应用于财务会计领域,促使财务工作更加高效、准确、实时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部分会计职能。市场对会计岗位需求不再是单纯地进行重复的基础核算和监督业务,更多期望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与资本决策中发挥更重要的管理作用,会计工作逐渐从反映经济活动向数据处理、业务分析、财务预测、税务筹划、风险防范等管理职能转变,致使大量的简单重复性工作,如记账、算账、对账、结账、过账、报表编制等逐渐被计算机所替代,网银和线上报销系统也替代了出纳岗位的大部分工作,根据统计资料表明从事基础会计工作岗位的社会需求量正逐年减少。从我国会计人才市场从量上是供大于求的,但许多企业表示难以招到所需的人才。因此,目前我国会计就业市场前初级会计人员过剩,而复合型高素质会计人才紧缺,会计人才供需结构矛盾较为突出。
2.职业需求减少,从业要求不断提升
数字经济时代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生活以及国民经济发展,而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企业会计工作的流程、职能、方式、内容等都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会计职业岗位也由传统模式向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化模式转变。当低价值的基础会计业务不断被智能技术所取代,财务机器人、财务共享中心、各式财务软件应用于会计工作,需要人工操作的业务量缩小,一些会计岗位已经消失,造成就业市场对会计职业需求在逐年减少。社会对会计从业者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在掌握扎实的财务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需要能够熟练运用先进的财务软件和一定的计算机语言。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市场需要的是具备“财务+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高职业素养的人才,从业要求在不断提升。
二、数字经济时代高等院校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2022年中国职场人群发展建议白皮书》中显示,超过85%的职场人正经历职场困境与挑战,职场能力不足的问题占比达66.9%。数字化时代对从业者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行业是受信息技术影响较大的行业之一,承担会计人才培养任务的高等院校教学短板日渐明显,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1.课程设置重理论轻技能
信息技术给会计行业带来巨大变革,正迅速改变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方式。承担会计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现有课程设置难以适应岗位需求的快速转型升级,导致目前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发生错配。会计学相关专业在具有理论性特征的同时,更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但各高校由于经费、课时、教室等因素的限制,在以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为主线,以及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强调以会计确认、计量、信息披露为重点教学内容,重视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等理论的讲解和训练,主要围绕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展开,确保学生对经营活动信息的准确反映[1]。而体现会计和计算机实践技能的ERP和财务软件应用、会计真账实操等类似课程所占比例较小。在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大量的基础会计岗位已逐步被计算机所取代的今天,如果高校一如既往重视会计理论知识教学,缺乏对会计实践能力和计算机技能的培养,在会计岗位不断自动化智能化的经济形式下,现有的课程设置根本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的快速转型升级。
2.教学模式单一,难以适应信息技术时代
目前,高校会计教学实质上仍以传统的培养方式——课堂教学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模式。首先,会计学专业课程理论性较强,条例、规定、专业术语较多,内容琐碎,不易理解。课堂讲授法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参与度不高,容易失去对专业的热情[2];其次,各行业不同的经济业务,不同的企业规模,员工职业素养、财务流程与方法也千差万别,会计人员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判断能力,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讲授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面对不断的科技和产业革命,以及迅速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将严重影响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
3.教学考核评价机制与市场需求相悖
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最终需要进入职场,市场认可程度是对教育成败的直接检验标准。目前,高等院校的会计教学考核评价机制仍然无法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3]。
第一,从考核评价内容来看,现有考评体系以完成教学课时为基础,将领导、学生对教师的测评以及教师之间的同行评教作为对教师的主要考核依据,而这其中并没有充分考虑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坚持“以人为本”、素质教育、创造性等,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设计是否科学、多元、严谨;而国家教育部门对高等院校会计学的专业评估,也主要集中在办学条件、学科声誉、教学管理,特别是教师科研水平作为评估的重点指标,而对教师教学考核少之又少;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基于应试教育理念,以期末书面考核为主要形式,更局限于对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主客观题考评,专注于专业术语的解释和账务处理的掌握,而忽视对学生职业素养、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核与评价。
第二,从考核评价结果看,这种事后量化评价作为主要方式,即教师的课时数量以及学生的期末卷面成绩,针对教学过程的考核,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少量的,难以与目前会计行业要求的实时、在线、智能等操作模式相匹配,也无法及时地发现教师在课程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手段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而大量的教学课时要求和繁重的科研任务,也严重影响了教师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近年来,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不理想,毕业生的综合能力难以达到市场需求,企业认可度不高,这与我们高等院校的传统教学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三、数字经济时代会计教学的改革路径
数字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的快速升级,促使会计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化进程加快,同时,税法和会计准则的不断修订对会计岗位也提出了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新要求,会计人才培养转型和能力升级已经开启并快速推进。职业岗位需求是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承担会计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做出相应的改革优化。
1.培养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
数字经济背景下,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会计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据《2022年中国职场人群发展建议白皮书》显示,面对日益严峻而复杂的就业市场,具备“软技能”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的迫切需求,同样也是提升高等院校高质量就业的主要因素。目前,会计教学内容过分强调法律法规的讲解,主要集中于会计语言的应用和信息的计量与处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教学应该改变教学理念,重视对于“软技能”——综合能力与技能的培养。具体包括:财务数据处理、运用和分析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沟通、组织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等。这些“软技能”具有新技术无法代替性。为此,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需要与数字经济所体现的需求相匹配,从理论知识教学,转变为以能力和素质教育、专业实践应用等综合能力为培养目标。
2.强化信息化教学模式
目前,会计高等教育亟待改变传统会计学知识输出的模式,以顺应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变化。
(1)完善信息化课程体系
新科技的发展促使会计工作更多地依托信息技术,人机协作模式让财务工作更快速有效。从业者在具有会计业务能力的同时,应当掌握IT相关技能。目前,所授相关的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EXCEL、ERP应用软件模拟等,占比较小,远远不能满足数字经济背景下会计岗位的需求。因此,应增加信息化课程的设置,如数据分析、算法、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入门课程,将智能化、数字化技术融入会计学科。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应注重实务操作,满足未来在会计工作岗位上的理论储备和实际操作需求。
(2)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
面对新的商业模式、产业结构和支付方式,人才培养不能只专注会计核算领域,而应该加大职业能力的培养,能够将专业知识结合国家政策、行业发展、企业业务等进行应用分析,提出有效见解,并给予管理决策。为此,会计教学需要改变填鸭式的讲授方法和应试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打破教学环境、课时的限制,通过互联网线上、线下教学结合,增加案例教学、场景教学等互动教学模式,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以提高未来的社会服务能力,也是不被信息技术取代的关键[4]。同时,还可以结合开放、便捷的网络课程资源,如MOOC中国、网易云课程,学堂在线等。这里有优秀的教师、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站在更高的平台开阔视野,与课堂教学相互补充,丰富专业知识体系,使教学活动更有创意和新意,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3)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方式的导向作用,体现评价的教育功能,进行高等教育考核评价体系优化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首先,现阶段,对高等院校的学科评估应从以科研为主导转向“科研+教学”为主导,在重视科研水平考核的同时,也应该加大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增加涉及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其次,对师生考评改革的方向应更为动态、多样、客观;构建以过程评价为本位,多样化的评价主体和方式,由静态、时点考核,转向动态、过程考核的评价体系。例如,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借助各大在线学习平台的数据资料,将教学过程的时长、互动、测试等多因素进行分析,作为评价依据,使教学考核评价更加科学、合理。最后,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强化学生综合能力评价。在多元化考核体系中,可以增加开放性题目,提高对学生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的评价;增设财务案例、会计实践实训,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记录考评,提高应用、实践能力的考核;通过口试、现场操作以及提交论文、成果演示等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结语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我们迎来了数字经济时代,会计行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此背景下,会计职业岗位在不断优化和升级之中,对高等院校会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理念。面对数字经济时代背景,高等院校的会计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顺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如何输出就业市场急需的具有高职业素养的会计人才。为此,在深入分析数字经济背景下会计职业岗位的变革,以及就业市场供需错配的基础上,应明确高等院校必须在会计教学模式、考评体系、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提高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会计教育与时俱进,对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