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新高考改革下高校招生工作路径探索*
——以江苏地方应用型高校为例
2022-02-09叶侠阳韬
叶侠 阳韬
(盐城工学院 江苏盐城 224051)
高考综合改革是教育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变革。根据国家统一部署,2021年第三批新高考改革正式实施,本次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省市有8个,江苏省位列其中,这预示着我国高考改革全面进入深水区。201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这是推动“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的重大战略部署[1]。江苏作为全国教育大省,占比很大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新高考改革进行中,固化的格局被打破,招生工作也随之遭遇新的困境。新高考改革取消文理分科、合并本科录取批次、实行选考科目、采用“专业+学校”或“专业院校组”录取、综合素质成为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等,这将对高校和高中(考生)带深刻的影响和变革[2]。对考生要求科学选择考试科目,做好生涯规划,努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对高校要求实行大类招生、科学合理设置选考科目,促进专业特色与内涵建设,努力打造品牌专业吸引优质考生,坚持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不断提升高校生源竞争能力。
一、江苏省招生政策在新高考形势下的深度转变
2021年,江苏省作为全国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实行了“3+1+2”模式,江苏省招生录取政策在新高考形势下发生了深刻转变,从招生角度分析如下。
1.招生院校从被动招生向主动招生转变
招生院校以往对招生改革重视不够,多处于被动地位。新高考改革后,招生从“分数优先、分批录取”转向“位次优先,平行志愿”录取,从按“学校录取”变为按“专业(组)录取”,从“单一标准”向“综合评价”转变。招生院校选择权相对扩大,由被动招生向主动招生转变。这将彻底改变目前高校招生的基本模式。高校可以根据院校的办学定位,选择从不同的考试招生模式、专业或专业大类招生录取以及专业类别的自定义。或是根据专业发展需要,选择选考科目范围及综合素质要求等。这也迫使高校必须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富于自身特色的人才选拔标准及其办法。招生院校应该积极改变观念,提前研究招生新政策,思考招生院校专业建设新发展,推动高校更早介入到高中阶段教育,指导高中学生合理选科,交流不同选科与未来报考专业之间的关联情况及就业方向。
2.招生队伍从行政化向专业化转变
普通本科院校原有的招生模式都是以招生办、招生处等招生机构主要负责,人员少任务重。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化,招生机构已不等同于事务性行政机构,招生工作已变为兼具专业性和行政性的学校事务,对其学术性和专业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招生过程中,学术的力量逐渐大于行政力量。招生队伍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介入,如招生标准的制定、招生专业的增减、招生宣传的推广等等,都需要各二级学院的专业教师、专家教授、在校及往届校友的积极参与。招生队伍也将逐渐形成由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教师和专家教授及校友组成的团队,其工作任务也日趋常态化、日常化。
3.招生工作从学校重视向院(系)重视转变
普通本科院校的招生工作一直以来是由学校层面统筹院系参与。新形势下院系会成为高校招生的生力军,无论是院校专业宣传还是高校综合测试方面都会肩负更多的使命[3]。一所普通本科院校涵盖了十几个或二十几个院(系)部门,各院(系)的师资发展,专业实力都会直接影响本科院校专业的招生质量,深入招生宣传一线,使工作在一线的专业教师、专家教授更能触及当下高考学生的所需所想,及时给予考生需要填报专业的精准指导,为学校招录优秀生源作出积极的贡献。各院(系)的生源质量提高了,学校的整体水平自然提升。新高考背景下,“专业+院校”招生模式更体现了专业是本科院校发展的基石,考生生源的质与量也直接影响着各院(系)的未来发展以及在学校整体规划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新一轮改革后的招生工作由各院(系)的重视更强过学校的重视。
4.从单一知识评价向多元综合评价的转变
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深化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建立多元录取机制。要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基于新高考这一顶层设计,其要义在于改变应试教育环境下一考定终身、以分数论英雄的单一高考评价体系,建构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学业水平为基础,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多元综合评价体系。传统的高考模式,在教学与考试上,以“知识本位”为出发点,以考分成绩为根本目标,过度强调考题与课程内容的对接,缺少应用性、探究性试题,以及必要的“素质能力”考核。这必然会引导学生只关注课程、教材的知识内容,而忽视鲜活的社会现实生活和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新高考内容设计在知识结构方面更加注重突出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知识的考察评价;在命题形式和评价标准上更加注重突出选择性、自主性、创新性的原则和理念。
5.招生宣传重点从学校向专业转变
新高考志愿填报以“专业+学校”的平行志愿为单位,这不同于以往以院校为志愿单位的投档模式。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时,直接投档到某院校的某专业(专业类),调剂范围仅限于所选的专业组内,其目的是使考生能够首选自己喜欢的专业。这一改革使本科院校的招生宣传从传统的“大而全”,以介绍学校为主体的宣传内容及形式已不再适合招生工作的新变化,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宣传工作的重点转向突出专业和办学特色宣传。这对于江苏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而言,以往的专业雷同多,办学特色不分明,个性化不显著等弊端,给招生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二、地方高校招生工作面对的现实困境
在第三批综合改革背景下,江苏地方高校招生面对新的现实困境,相比较于以往的高考录取政策,地方高校招生工作中考生资源重新洗牌,考生志愿重心偏移,专业平衡被打破,专业重建迫在眉睫。
1.本科批次合并使考生资源重新分配,竞争优质生源更为激烈
2021年江苏省本科录取批次合并改革机制落实,全省实行本科统一省控制线,消弱了广大考生及家长心中的本一情节。取消本一本二划定线后,各招生高校的录取生源质量也发生了变化。之前处于本一高层次的高校受合并影响并不大,而对分数略高于本一线的高校,因失去本一线的保障,降分明显。之前处于第二类高校中,录取分超出本二线较多的院校,较为平稳过渡。受影响较大的高校是录取分数略高于本二线上的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些院校的生源竞争更为激烈。此外,招录批次合并加剧了地域因素对院校录取带来的影响。某些高校分校所在区域,因经济水平或交通环境条件比高校本部占优势,会出现分校招录最低分超过本部的现象。可见,本科批次录取的合并,促使考生资源的重新分配,优质生源的竞争也更为激烈。
2.专业优先于院校录取实行弃分科,招生受专业影响更加凸显
新高考招生录取将不再分批次,不再分文理科,而是按“专业+学校”填报志愿,实行专业(类)平行投档。高校各专业建设水平的差异对生源质量将带来重要影响,部分“弱势”专业的招生形势将会非常严峻。新招生模式将使“优势”专业拉动“弱势”专业的作用基本消失,“弱势”专业通过专业调剂完成招生计划的现象也将逐渐淡化。新方案的招生录取模式势必促使学校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定位,调整专业结构,设置多学科交融的富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专业水平,从而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让专业得以生存发展。
3.新选考科目模式由原单一性变复杂化,选考科目设置条件更高
新高考的科目选考制度改变了原有的单一的科目组合,从而达到高等教育培养所要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培养,由原有的单一变复杂,同时会出现同专业招录不同选考科目考生的不确定和差异化现象。江苏实行“3+1+2”新高考形式,其选考科目多有12种组合,为了确保其选择不同选考科目间考生的公平竞争,加入了新制定规则等级赋分。实际情况是高中阶段不同选考科目之间有着难易的差别,只是选拔形式的考试中出于功利,多数考生会避难从简,选择容易得高分的选考科目,却使难度较大的选考科目被考生选择的机会大幅减少。
4.“专业+院校”录取改变考生选择的重心,不同专业间失衡明显加剧
以往的志愿填报是“院校+专业”,考生重心在高校。新高考的“专业+院校”志愿填报方式让考生及家长的关注点更多停在“专业”上,显露出地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雷同,千篇一律的弊端。通过对江苏新高考前后的大数据分析,传统投档模式,录取的高考新生生源分数区域的整体分布与院校招生层次相匹配,高层次院校学生的生源质量越高。而新高考实行“专业+学校”志愿,打破了原有的招生均衡局面,促使大部分地方高校在招生工作中的录取人数、专业录取分数、专业分差等原有数据被洗牌。地方特色专业或新兴优势专业生源质量明显突出,相比较个别老牌院校的一些专业却因专业特色不强,无竞争性,出现生源质量下降甚至生源不满的现状。但在新高考后,专业的填报成为高考志愿的“重心”,打破了原有的“本一”或“本二”高校格局,使得地方高校中优质专业和弱化专业相对的最低录取分差日趋增大,冲击了原有的同一院校的不同招生专业间生源品质的相对平衡,差距也明显加剧。
5.新投档规则显现专业差距两极化,招生专业优化更显迫切
以往的高考录取投档规则中,按照文理分科从高到低顺序依次投档,考生调剂范围分别在理工和文史两大区域,大都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各高校在接档后,对专业最低录取线不达标的考生进行专业调剂,使专业志愿不足的专业很快达到计划满额,消解了强弱专业间的差距。新高考改革中,没有文理之分,以不同选考科目组合的专业组为单位投档,一所高校可以有多个专业组,但专业组间不可以进行调剂,以往的同科类下的专业调剂录取已不复存在。原有的高校排名也由新高考下全新的专业排序所替代。由此可见,专业选择加强了在高校录取工作中的招生专业竞争力,激化了招生专业的择强汰弱。江苏地方应用型高校面对这一政策性变化,相对于以往第一志愿率不高的专业,与同院校中的强势或具特色的专业在专业录取线上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致使断流或短缺生源的情况都可能会出现,将极大地影响高校办学的良性发展。新的专业组投档模式迫使众多高校优化专业重组,尤其是江苏地方院校更应加快明确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
三、新高考改革下的江苏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招生工作路径探索
面对新高考带来的巨大挑战,江苏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从大局出发,努力在实践中寻找机遇突破瓶颈,既要维持稳定的生源数量,又要提升生源品质,这对高校的转型发展和内涵建设都提出全面的创新要求,也是步入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基石。
1.废止弱势专业,优化专业品牌,打造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而新高考实行“专业+院校”录取模式,打破了长期以来分批次录取形成的院校之间固化的身份格局,也给所有高校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专业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招生录取质量,要想录取到优质生源必须对专业的发展不遗余力。这也激励各高校要充分应用自己的比较优势,按特色发展,不断提高特色专业办学水平。因此,高考改革的新一轮也是“拼专业”的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明确发展中的定位,废除或调整弱势落后专业,优化专业品牌,打造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的课程体系,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人才需求,着力实现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根据宽严适度原则,科学制定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
在高考改革之初,可依据生源省份中首选历史组和首选物理组的考生人数比率,在教育部许可的范围内适当放宽选科要求合理投放各科目组的招生计划,避免过严及过宽的极端发生,以实现新旧高考招生的稳定过渡。在新高考政策导向下,充分发挥选科要求的正面指导,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各大学科专业类选考科目的要求,遵循宽严适度的原则,从而逐渐完善本科院校招生专业的选科要求[5]。对于地方本科院校尤其工科院校而言,确保选考物理、化学等较难科目组的专业招生计划数大于选考历史、政治等较易科目组的专业招生计划数,结合院校的历年招生具体实情,对选科较难的考生适度扩大专业选择面,对选科较易的考生适度缩小专业选择面,从而达到选科的宏观调控,及时校正考生因个体功利性选科行为所导致的生源偏差现象。
3.重组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体系,推动专业集群化发展的建设
江苏地方本科院校应依据办学定位、特色学科和服务地方的培养目标,以适应长三角开发、地方经济建设和地方优势行业发展需要,重组专业结构,强化教学团队、调整课程体系。重点打造依托学术研究类学科专业群、传统特色类专业群及新型应用型专业群。充分发挥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优势,坚持总量控制和存量的优化,以地方优势行业与区域产业结合度高的专业为增长点建设部分应用型专业。结合区域数字经济、智慧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以及地方文化特色发展需求,大力推进理工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促进并培育专业特色群的形成。以地方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走与行业、区域经济融合的培养方向,实现深度发展。
4.打造以专业为重心的宣传之策,建立专业宣传与专业群建设的长效机制
在新高考模式下,地方应用型高校更需主动进行角色转换,明确办学定位,从学校的未来发展、学科专业内涵建设逻辑出发,全面打造以专业为重心的宣传策略。
第一,对江苏地方应用型高校在新高考改革中的发展而言,科学的顶层设计,明确的办学定位,鲜明的办学特色,是高校良好办学的最基本保障,也是对高校在社会中的知名度的提升,更是对优质生源吸引的核心。
第二,强化招生专业特色,优化招生宣传载体,创建一支精通政策、娴熟业务的团队,结合各二级学院专业老师全面发挥主体作用,做好考生及家长的专业咨询和解答,从所需专业的师资储备、培养方案、课程制定及专业前景等视角全方位诠释招生宣传中的专家化解专业问题。
第三,构建高质高效的专业学涯及职涯指导服务平台,以促进考生和家长的长效互动。同时发挥全校师生、校友,以及结合地方区域特色等优质社会资源助推院校专业群学科建设,借力招生宣传平台创建良好的专业学科发展的社会大环境。
第四,健全招生工作、培养定位、就业创业的联动机制,依据形势变化对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进行动态调整。以志愿数、分数线、就业情况等数据为依据,对高校当年的招生专业计划进行增加、削减或停止。
第五,在专业调整过程中,既要符合选考科目的要求,又要遵守大类专业的招生规则,还要扶助地方经济新发展的需要。对连续三年生源不充沛、就业前景不明朗的招生专业,务必坚决裁减或即刻停招,从而腾出更多空间来扩展新兴专业,并将之培养成为下一批强势专业。
结语
挑战与机遇并存。江苏作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省份之一,从2020年开始全面落实,在招生工作层面采取了系列的全新政策与办法,促使普通院校之间的招生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面对新政带来的冲击,江苏省地方应用型高校应从变局中寻求突破,从科学的顶层设计、优质的品牌专业出发,选择适度的选考科目,推进集群化专业建设,以专业为主制定宣传之策,构建高校招生宣传与招生专业长效互动机制。持续推进优质生源基地建设,提高生源竞争优势,为推动双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发挥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