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2022-02-09徐艳
徐艳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教育局基础教育教研室 河南洛阳 471300)
一、核心素养概述
自《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颁布以来,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备受关注。英语学科的核心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素质和学习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来实现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目标,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核心素养是在国家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强调教师要把道德建设和育人作为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的教学理念。与其他学科相比,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教师应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英语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更严格的要求[1]。
二、核心素养对于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意义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教育活动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的人才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严重阻碍了当代年轻人的发展。而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我国的教学模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将核心素养融入其中,不仅使教学模式实现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变,而且还能够对当前的教育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同学们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同学们交际能力和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同学们无法将英语技能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而将核心素养融入小学英语教学当中,能够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放在首位,通过将知识和技能巧妙结合,帮助同学们有效地掌握英语技能,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首要任务,如何打破应试教育产生的不利影响是目前教育界的核心目标。就小学英语来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阶段的教学活动主要围绕着数学和语文两门学科,而小学英语并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而核心素养的提出有效地转变了教师对于英语教学的态度,核心素养使教师深刻地意识到培养人才综合能力的重要性,促使小学英语教师转变教学思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通过采取多角度、全方位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因此,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于小学英语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1.整合学科主题
为了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效率,教育者应当明确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通过对教学中的各个教学点进行有效把握,从而将核心的教学理念融入实际的教学当中,任课老师通过深入探讨小学英语教材中的众多知识点,经过详细的分析后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从而重新编排教学模式;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创新出更多利于小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确保教学质量。整合学科的主题不仅仅针对小学英语课程,还需要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通过多学科的穿插和渗透,帮助同学们加深记忆,从而更好地理解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形成合作共赢的教学模式。
2.体验式教学模式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小学生对于小学英语的认识。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根据小学生独有的学习特点,通过小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帮助小学生学习小学英语的相关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小学生很难对枯燥抽象的语言知识形成具体的学习框架,因此对于老师传授的知识也处于半懂不懂的状态。这种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们对教学内容的吸收,而体验式的教学能够大大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高任课老师对于学生们学习内容的重视程度。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在日常过程中融入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小学英语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帮助同学们提高对小学英语内容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
3.资源共享教学模式
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加强资源共享不仅能够增强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也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不仅能够提升英语教学的维度,也可以使同学们感受英语教学的魅力。资源共享的教学模式通过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资源共享力度,能够建立各个学科之间的依存关系,为同学们学习更高级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促进了任课老师之间的交流,也促进了小学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利于部分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获得优秀师资力量的帮助,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1.融入语音素材,提升信息获取能力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基础能力的黄金阶段,学生刚刚接触英语、接受英语教育,所获取的信息源于教师开展的课堂教学活动,那么英语教师就可以利用丰富的视听资源来扩充课堂信息,并在教师备课的过程中给学生加入一些可以锻炼听力的资源,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水平,教师在选择资源时也应做到多样化的应用素材,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见闻,深入理解教材中的资源,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同时,教师还应通过模拟跟读的方式让学生能“张嘴说英语”。在读的过程中,小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读法,纠正自己的错误读音,规范自己的语音和语调,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如在“At the zoo”的学习中,本节课有许多陌生的词汇,如“panda” “tiger” “lion”等,如果让学生用传统的方法去记忆这些单词,学生可能会出现拼写错误或者读法错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朗读教材中的对话,让学生从朗读中对陌生的词汇及本节课的知识点形成记忆,在不断地朗读练习中,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效果更好,则学生的跟读学习效果也可以达到理想的状态。
2.创新教学形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成效
对于小学生来说,英语是一门学习起来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学习的成效,并给教师课堂教学工作增加了难度。而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授课,一定程度上能改变当前的授课模式,丰富学生的课堂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时,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展开教学工作之前,既要提前设计好教学方案,利用课件为教案增添色彩,又要将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和文字素材利用课件分享给学生,从而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更加简单快捷。例如,在“I Had a Good Time”一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展开教学工作。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前借助信息技术的资源整合优势,从网上搜集并下载一些和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素材,并加以浏览和参考,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本节课当中的重要知识内容利用课件的形式加以整理和归纳,并以更为直观、易懂的形式呈现出来,进而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的简单。当然,教师还可以用动画的形式为学生播放和“I Had a Good Time”相关的英文歌曲,帮助小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学习。如此一来,既实现了小学英语教学形式的创新和发展,又让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了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2]。
3.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塑造良好文化品格
学习外语是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良好文化品格的必备条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如果学生对于西方的文化习俗一片空白,就会给英语的学习造成一些困惑,亦将会使学生以后的英语交际产生诸多困难。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在深入解读教材的同时,注意提炼英语环境下人们的文化习俗,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在我们的小学英语教材中,很多单元都渗透了英美文化知识,而学习英语的目标之一就是了解英语语言环境下一些国家的文化、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比如,在餐饮方面,英美国家以咖啡、牛奶、牛肉、鸡肉、面包等为主,使用的餐具也和我国不同,有刀、叉子、盘等。在学习有关食物、饮料等方面的单词和句型时,教师还应该给学生介绍一些常识性的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生活习俗,促进了良好文化品格的培养。
4.创新导入,端正文化观念
为了让学生能够规范地掌握英语课的基础内容,教师需要合理地创新,从而让学生在导入阶段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探索,形成良好的文化观念,从而让学生能够端正自身的态度,规范自身的行为,以一种更加规范并具有积极性的状态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在导入期间,教师需要根据所提炼的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发掘相关的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将文化内容进一步拓展和优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储备。
例如,在针对“ Weather”进行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则可以合理地进行文化引申将西方国家问好礼仪与天气之间的关联性在课堂上进行渗透,为学生讲授西方国家在问好时,通常以询问天气开始,之后,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思考,对比分析本民族在问好方面的礼仪,分析与西方国家之间所存在的差异,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文化认知基础。
5.构建情景,激发联想思维
在具体实施英语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情境设置方面进行有效规范,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联想意识,促进英语思维的进一步发散,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支撑下,更加深层次地参与到课程内容探索当中。在情境设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加强多媒体的应用,并适当地引入生活素材,从而保证情境设置的规范性[3]。
比如说,在具体围绕“Colours!”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形成形象化的记忆,在教学期间,教师需要积极发掘多媒体的助力功能,在课堂上以课件为支撑,为学生展示不同颜色的事物图片,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联想记忆。比如说,当学生看到蓝色的天空时,第一时间向导blue的单词,让学生更加扎实地记忆单词。同时,在进行英语授课期间,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情境,播放趣味的英文歌曲和动画,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基础学习内容的理解。比如说,在围绕“ At the zoo”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则可以播放趣味的动画,将不同的动物展示给学生,让其在观察中进行回顾和思考具体的英语单词,夯实学生的记忆基础。
6.小组讨论,培养探究意识
核心素养中明确指出教师在组织授课期间,需要重点关注学生探究能力有效培育。因此,在英语课教学实施期间,教师需要积极贯彻核心素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教法的创新,以及授课环境的开放性设置,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探究和学习环境,并以更加饱满的情绪状态参与到课程学习当中,促使其通过自主探究内化基础英语知识,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良好的课堂环境支撑下获得有效培养和提升。
比如说,在围绕“Shopping”组织授课的过程中,则可以针对 how much 的具体用法进行讨论,让学生就“Shopping”情境下需要掌握的语言知识和对应的表达技巧进行深入的探索和互动。同时,在引导学生针对所学内容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一定的指导和干预作用。根据学生的课上探究表现,给予其思路上的有效引导,进一步规范学生在探究中的行为表现,提升综合的学习品质。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组织英语授课期间需要重点关注学生语言思维有效培育,让学生能够综合自身所具有的语言知识储备进行思维逻辑有效梳理,并以此为支撑有效地参与到对话交流活动当中。在组织学生参与对话交流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和认知基础出发,合理地创设对话情境,明确对话的主题,之后引导学生利用自身所掌握的英语知识进行语言合理建构,并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互动和分析,让学生能够建立起良好的语言思维,全面提高学生在英语领域的综合学习与实践能力[4]。
例如,在“My friends”授课的过程中,则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对话交流,用英语的方式介绍自己的朋友,描述其外貌、性格,从而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懂得如何运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让学生在掌握丰富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形成良好的交际能力。
结语
依前所述,在开展小学英语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贯彻核心素养的发展思想,积极探索和发掘科学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分别从导入、情境、讨论等多个方面对具体的授课活动进行创新,让学生在参与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思维意识,并在深入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内化和吸收基础的英语知识,从而让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品质都能够获得有效地提高,真正推动英语课教学实现深入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