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口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022-02-09马湘莲
吴 姿 马湘莲
(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邵阳 422000)
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小学教师应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能力,不断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口语表达是教师的基本专业能力,知识传授离不开教师口语准确、清晰、规范的表达,从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虽然教育专业开设了“教师口语”课程,但课程教学改革仍处于摸索性前进阶段,有较大的完善空间,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
一、推进“教师口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1.顺应教学深化发展的要求
现如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际交往越发频繁,使得口语技能、基础语言的重要性越发突显,口语交际技能、语言能力也成了社会人才的必备素质。教师要想从根本上强化儿童教育在口语技能和语言能力方面的培养,还需根据儿童教育基础语言教学、社会发展的实际,积极推进基于职业岗位的“教师口语”课程教学改革。
2.顺应职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对教师的口语能力等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的要求更高,推进学前教育专业改革,提高幼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就显得刻不容缓。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更利于促进其专业化的发展,也是衡量教师优秀度的重要标准。教师岗位的专业技能主要涉及一般教育技能、基本教育技能、综合教育技能三个方面,口语技能属于基本教育技能维度的范畴,教师岗位专业技能的发展都需以口语技能作为基础。因此,加强推进“教师口语”课程教学改革显得尤为必要。
3.顺应汉语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推进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发展,突出汉语的交际作用,更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各领域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教育是促进汉语规范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教师是改善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重视教师在儿童语言发展方面的影响作用,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口语技能,促使既定的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教师口语技能的强化,更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提高儿童学习的高效性。小学教育阶段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契合儿童善于模仿和观察的年龄特点,需要教师重视自身口语能力对儿童语言学习的范本、表率等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引领儿童学习规范的汉语知识,积极承担推进汉语规范发展的责任使命[1]。
二、“教师口语”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
1.优化教学目标
“教师口语”课程以培养教育专业学生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达、从事相关儿童教育活动能力的教学目标为主。课程教学目标细分以下几方面:一是知识目标:包括掌握普通话的语音基础知识、发音规律;了解口语交际的特点,掌握口语表达的技巧、形式;明确职业口语的特点、作用,掌握教学口语运用的规律。二是能力目标:包括利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日常的沟通交流,通过教师普通话的合格等级;利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进行口语表达;利用严谨的普通话完成日常的教学活动。
2.完善课程体系
(1)树立课程教学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创新发展、实践教学等课程科学理念,强化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发展,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课程功能
发展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与精神;发展学生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通过普通话等级测试;培养专业学生利用教师职业语言进行教学,指导儿童的口语学习[2]。
(3)课程内容
涉及教师口语训练、普通话训练两方面的课程教学内容,后者在于帮助学生通过普通话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前者在于让学生掌握教师职业口语方面的运用方法、规律、基本技能。
(4)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依据,是促使教学目标落地的关键依据。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去组织教学内容,注意教学的内在逻辑,兼顾学生的思维认识、学习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为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教师可开设主题活动、兴趣小组、选修课等。根据幼师岗位在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合理划分“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一是教师口语基础的模块,包括普通话是幼儿教师的职业语言、普通话语言规范训练、汉语发音原理及技巧的章节内容;二是一般口语交际训练的模块,包括口语交际的特点与原则、心理控制能力与思维能力的训练、态势语言技巧与训练、口语交际的表达技巧与训练、听话能力及训练、说话能力及训练的章节内容;三是教学口语教学的模块,包括教学口语的基本要求、教学口语的分类训练、教学过程当中的应变的章节内容;四是教育口语训练的模块,包括教育口语的原则与要求、教育口语的特点、教育口语分类训练的章节内容;五是教师交际口语训练的模块,包括教师交际口语概说、教师交际口语分类训练的章节内容;六是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及纠正的模块,包括单向交流中常见问题分析及纠正、双向交流中常见问题分析及纠正、态势语言语病的章节内容;七是儿童语言发展非正常现象的发现和矫正的模块,包括儿童正常语言发展概述、儿童语言发展异常现象概述、语言发展儿童的语言矫正与训练的章节内容。
(5)教学资源整合
教师不仅需完善“教师口语”课程教材体系,开展相关教学活动,还需灵活处理教材,优化设计教学结构、教学内容,促使教材为教学服务的作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情、教学方案去活用教材,具备教材内容重组的能力。突出“教师口语”课程的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整合,融入各种社会资源与网络教学素材,如融入本土人文历史资源,促使课程的内容体系更加完善。
3.优化教法
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在以人为本、训练为主等现代化教学理念的导向下,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积极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
(1)情境教学法
教师创设角色情境,让学生模拟练习职业教师的角色,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对教师职业的意识与责任感。在情境训练结束后,教师讲评和学生互评,总结有效沟通交流的方法与技巧。教师广泛收集学生的意见想法,总结情境训练的技巧,逐步完善和优化教学设计。
(2)任务教学法
课上引导学生以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参与和亲身体验、互动交流等方式,逐步强化其认知能力,深入掌握知识理论。在语言教学课上引入任务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完成任务,并在实践中完善知识结构体系和获得新技能。任务教学法的步骤如下所示:一是前任务的环节,教师引入学习任务,呈现完成任务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介绍任务展开的程序和要求等,引导学生正轨化展开任务学习活动。二是任务实施环节,引导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完成既定的任务,任务结束后报告任务的完成情况。三是任务完成后,展开学生自评与互评,并引导学生练习课程的学习难点。在口语课上引入任务教学法,需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等年龄特点和学情,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与掌握口语技能。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在布置任务时需明确学习目标,在任务操作渗透知识点,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任务完成后,师生共同归纳整理任务中涉及的知识和技巧[3]。
4.实践教学
(1)加强实践训练
首先,加强活动练习。课外活动可锻炼学生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释放学生的个性,展示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品德素养等核心素养,利于实现所学知识技能的巩固与延伸,更利于获取新知识技能,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浓厚。其次,加强见习感受。组织引导学生展开课外见习活动,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和热爱程度,期待就业和职业发展,使其后续的学习更加努力。最后,加强实习体验。多组织学生体验教师授课的活动,帮助学生反复修改教案,传授更多有效设计教案的方法,在学生试讲和教师听讲中,给予学生在体态语言、语气语调等方面更多的指导。
(2)设计口语实践活动
根据“教师口语”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利用课外时间展开形式多样的口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外训练中消化课上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学生在口语实践活动中发现自身的不足,明确自身口语技能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学习口语技能的兴趣和目的性更强。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建设教学队伍
鼓励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小学教师当作教育专业的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与全职教师加强交流,分享更多有效的教学经验,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引进先进的人才,要求其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较强的职业素养、丰富的工作经验等,更新现有的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结构。
(2)专业培训
首先,通过组织课程教学研讨会的途径,引导教育工作者之间展开沟通交流,分享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促使“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水平得以稳步提升。其次,组织教师接受口语专业技能培训,根据“教师口语”课程大纲的教学要求及教学内容,合理制定口语专业技能培训方案,丰富培训的内容与形式,不断提高教学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整体素质水平。最后,组织教学人员接受实践教学方面的培训,鼓励“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人员注重积累实践教学方面的经验,不断丰富实践教学方法,切实提升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6.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1)考核评价原则
一是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发挥“教师口语”课程考核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正确认识自我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评估自身的职业口语能力,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利于促进后续的学习,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利用全面、多元、综合的课程考核方式,肯定和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让学生始终维持高涨的学习热情,逐步向人才培养标准靠拢。二是利于推进教师发展的原则。完善的“教师口语”课程考核方式更利于促进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提升,使其主动开发“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资源,不断革新教学观念和方法,促使“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效率得以稳步提升,真正实现教师的自我发展。三是利于“教师口语”课程的改革。课程评价有反馈等作用,全方位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效果,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课程改革建议,推进“教师口语”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2)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可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教师口语”课程教学提供学情方面的依据,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向指导。关注学生日常表现测试的同时,增加口试的占比,提高师生对“教师口语”课程教与学的重视。实现“教师口语”课程考核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除教师评价外,引入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在自评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使其在互评中发现对方的优点,实现优势互补和取长补短。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入全程化的考核评价方式,涉及“教师口语”课程的阶段性测试环节、课堂表现环节、期末考核环节、作业完成环节、课外练习环节等,不吝啬对学生的鼓励支持,使其积极参与学习,逐步提高学习的信心。丰富“教师口语”课程考核评价的方式,包括笔试、口试等,可采取个体化的考核形式,或是小组的考核形式。如在口语考核中,教师可采取小学情境的方式展开,让学生深入到小学教师的角色中,真正考验学生的口语能力。丰富“教师口语”课程评价指标,明确各考核内容的标准与权重,促使考核评价工作得以规范化展开。采取综合考核的方式,整合各考核方式和形式、内容等,及时发现和整改教学中的不足,推动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持续化、连续性。
结语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突出,顺应了基础教育专业、行业、时代、学校等方面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促使人才培养符合社会发展所需。但课程教学改革复杂烦琐,涉及课程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还需加强实践经验总结,本着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原则,借鉴优秀的经验,促使课程体系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