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课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22-02-09曹丽娟
曹丽娟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罗汉洞乡学区 甘肃平凉 744300)
作为学前教育工作中的教学者,在班本课程教学中应该积极寻求可利用的资源,通过与家长合作等多种方式,促使儿童在班本课程中得到不一样的收获,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幼儿真正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本篇文章利用多种策略方式展开班本课程应用探究,希望对幼儿的教育起到助力作用。
一、班本课程简介
“班本课程”并非一种新名称,在部分教学学说的论著中均有存在,但在学前教育中,它的确属于一种全新的概念。其与“园本课程”遥相对应,它涵盖在“园本课程”之中,却又全然不同于“园本课程”。身为学前教育阶段的一线教学者,带着关于班本课程的憧憬,展开对班本课程的探索和研究实践总结,以生活为取向的班本课程渐渐成形,班本课程在幼儿学前教育阶段不再是空泛的了,而是得到了切实的发展。生活化的班本课程在理论方面吸取了很多有利的教育理念,经过探索渐渐孕育起自身的理论知识沃土,它们是生活化班本课程的根茎。班集体就相当于生态体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普适课堂直接引导着园本实践性教学的发展,而园本实践性教学又孕育出了班本课程的建设,而班本课程则面对的是特定班集体中父母和孩子,以及老师们的共同需求。从微观上来说,班本教学涉及班集体中特定的人、事、物,如老师、孩子、父母和环境等诸多因子。这些因子间的关系就形成了一条生态化链。而某个因子的状况不良,也就会直接影响相关的生态化链的功效的实现。对于每一个具体的班级,老师、孩子、父母和环境等因子都具有特殊性,其中,每位老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学科发展的途径都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孩子的现实的发展水平都是不平等的,且在发展过程中身处的环境也是各有不同的;家长对幼儿的教育理念也有着极大的差别,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情况有所不同;不同的幼儿、幼师所构成的班集体的班风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就是因为种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因子构成了班集体这一种既定的生态系统,如果无视了这种体系,就无法形成有针对性的、有效果的教学。所以,由于班本课程是生态的,因此构建班本课堂就需要特别重视班集体的生态建设。班本课程教学并不是一种既定的教学模式,它是建立在班级文化背景之上的,而班本教育的形成是在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中进行的,是老师与老师在理念的交流中完成的,是在老师持续的教学中完成的,也只有在动态中才形成了班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结构与思想。
二、班本课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一)追随脚步,发现资源
案例:在充满秋意的日子里,微微泛黄的叶子纷纷飞落,它们漫无目的地飘散着,落到了墙边、落到了水池、落到了人们的肩上……幼儿们犹如置身于金色的童话世界。在这样的环境中,组织幼儿开展户外游戏,一个个富有童趣的小朋友们在嬉笑玩闹中拾起掉落的美好,有的拿着落叶观察,有的低头嗅闻,有的抚摸落叶的纹路,有的则将其作为游戏的工具。在幼儿的世界里,他们是单纯又富有想象力的,即便是一片小小的落叶,也能让其感悟美好、发现趣味。老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应该在一旁不做打扰,让幼儿们用多种形式探索落叶。
“落叶”这一原来在自然界中很普通,也很不起眼的事物,却能够瞬间引发小朋友们的浓浓趣味。由此,我们的班本课“秋叶拾趣”便悄然而生。
分析:小朋友们看到落叶时隐隐激动,作为教师,应该非常敏锐地体察到幼儿对树叶的那种兴趣,因此教学者可以在这时充当观察者,静阅不语、侧耳聆听,将时间与空间的主动权交由幼儿,让他们在自己丰富的想象中,用各种各样的语言描述他们眼中的落叶。正像《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所指出的:“乐于收集美的事物或向别人介绍所发现的美的事物。”在这一过程中,也会产生更多的思考,每个幼儿心中都蕴含着一颗代表美的种子,作为教学者,需要采取多种资源以及途径,借助自然的力量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促使这颗种子生根发芽,促使幼儿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得到发展。在拾捡落叶时,幼儿会与小伙伴共同分享自己捡到的落叶,共同鉴赏,在交往与辨别中扩大眼界。孩子们利用各种感官认识了树叶的各种性状,在利用自己有限的词汇以及表达方式描述叶子的同时,既能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也能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在简单、快乐而又自由的户外活动中,小朋友们也会逐渐掌握到如何依照特征进行事物分组的技巧。
(二)家长助力,喜获新知
案例:在用落叶玩“穿项链”的实践活动中,幼儿通过对落叶的细心察看会找到更多发现,也会对有关现象进行进一步思索。有些幼儿会发现自己的叶子上有小洞,根据这一现象会激发幼儿进一步思考,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缘由。有些幼儿则会发现自己拿到的落叶特别干,稍一用力便会碎裂,无法穿成项链,这也会激发小朋友们想要进一步探索,从而借助自己的双眼探寻更多关于叶子的奥秘。例如围绕“叶子上怎么会有好多小洞”这一问题,幼儿们会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些孩子猜测这是毛毛虫干的坏事,有些幼儿则表示有可能是蜗牛吃掉的,并且说出了自己的依据,在爷爷家的菜地中看到过蜗牛啃叶子。在幼儿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后,老师可以邀请班级中从事相关工作的家长为幼儿们讲解叶子上的小洞是如何出现的,并向幼儿展示利用落叶做出的工艺品,有喜欢用相机记录生活中美好的家长也可以向幼儿展示有关落叶的艺术照片,充分启发孩子关于美的认知。在亲子活动中,老师可以组织幼儿及家长利用落叶进行作品创作。
分析:在不断地观察与探索过程中,幼儿们除了可以掌握丰富的生活知识经验之外,也会促使其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作为家长,需要对幼儿的行为做出适时恰当的回应,这能够让幼儿产生被重视、被认可的感觉,进而也会推动幼儿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幼师寻求家庭资源的帮助,能够使得儿童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在家庭环境中得以延伸拓展。这与《指南》中所说的“鼓励孩子根据观察或发现提出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相契合,由此来训练幼儿们,使其具备最初的探索能力。
(三)合作探索,共生智慧
案例:一天午饭后,小朋友们闹着要去戏水池看金鱼,无意间看到了池中漂浮着一些叶子,由于每日都有保育教师去清理戏水池,所以在小朋友们的印象中池子永远都是清澈见底的状态。于是,当看见一些落叶如同小舟一般漂泊在池子表面时,他们会显得十分开心。在静观一会儿后,幼儿们便不满足于观察,“落叶漂流记”便正式开始了。基于他们的兴趣爱好,孩子们自由结伴,共同合作探究,在互助互动中共同探索。有些幼儿用水去泼落叶,会看到落叶在水面上不断打漩儿、游动。有些儿童会用枯枝充当划桨,推动落叶小船不断向前。
分析:在平时散步以及户外活动时总有些小朋友爱到绿化区里采花、拔草、采摘叶子,而人们也总会以“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绿化”等标语进行强硬的制止,但是人们可曾想象过小朋友们去采花草叶子单纯是为了破坏吗?对于幼儿园小朋友而言,他们所见所识尚少,破坏绿化区固然不对,但是在教育幼儿时也要选对方法,可以让他们转变方向,去拾取掉落的叶子、花朵,他们必须借助各种感觉以及动作去接触世界、探索知识,更多的时候是在关注由动作而形成的结果。“如何让落叶在水面上漂动起来呢?”从小手拨动水池中的水,到可以使用周围的任何可利用的工具,小朋友们的脑瓜里冒出了不同的设想,并大胆地去试。当面对试验成功时,他们会欢呼雀跃;遇到挫折,也会不断探索。利用一根枯枝拨动叶子前行时可能会历经无数次的挫折之后,到最终经过幼儿的不懈努力,会展示出它超强的能力。教学者要为儿童们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与时光,让其尽情地观察、探究,正像陶行知老师在具体教学上所提出的“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使他们得到充分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活动中,孩子们围着叶子开展了各种探究项目,并通过和老师、伙伴的沟通与互动,分享着共生的智慧,感受着新发现的喜悦。
(四)整合经验,持续延伸
案例:在落叶漂流的活动,他们发觉有些落叶会沉到水池底下,有些则可以一直漂浮在水面,经过幼儿们细致的观察,他们会发现沉到水底的落叶是有洞的,这会引发幼儿们产生进一步的思索:“是否所有坏掉的树叶就会沉下去的?”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的正确性,教学者可以提议让孩子们自主进行试验,选取一些有洞以及没洞的树叶带回去做一个小小的试验。将还没坏的树叶、有大窟窿洞和小窟窿洞的树叶,分别放置在两个盛满了水的塑胶盒里,并且展开连续一个多月的观测和记录,根据试验结果“有很小的洞洞不会让树叶迅速浸湿,它也会像完整的树叶一样必须有很长的时期才会被彻底浸湿并沉下水”。无意看到两个盒中的水也会变少,被浸湿的树叶色泽加深,而且水的色泽也会变黄。
分析:落叶的世界也非常精彩,而它的发现者是擅长观察、喜欢探究的小朋友们。以《指南》为引导,老师要给孩子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并善于发掘和保护孩子的兴趣,适当利用自然条件和现实生活场景,指导孩子通过观察、对比、作业、实践等方式,学会寻找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会用各种方式对感兴趣的事情加以记忆、探究,有助于孩子进一步累积经验,并将技巧方法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从而建立终身受用的科学方式与能力。在与落叶反复的游戏中,孩子们自发生成的活动层出不穷,他们在愉悦的游戏中、在探索交流中、在互动学习中慢慢掌握科学学习的技能。
(五)灵活拓展,标新立异
案例: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富有趣味性的读本,如可以选择图画丰富的《叶子先生》,这一绘本具有鲜明的特色,其采用的是拼贴的方式,幼儿打开绘本便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树叶,再加上其拼贴的方式较为巧妙,在吸引儿童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既能够培养幼儿审美水平,同时也能够提高幼儿的创作欲。在绘本的启迪下,幼儿对于收集树叶以及进行创造十分有兴趣,这无形之中也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以及创造力。
分析:站在幼儿的角度进行分析,并对班本课程进行相应的拓展,小孩子的心思十分巧妙,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想法能够让班本课程拥有无限可能,基于“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性,让他们对生活中以及教学中的事物产生好奇,进而自主进行探索,无论是以生活中常见的落叶展开的实践活动,还是教学中遇到有趣的绘本等,都体现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无论是室外或者室内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关注到儿童自身的意愿,让整个课程充满生命力。
发掘富有生活气息的活动资源,开展有利于幼儿的、有发展价值的课外活动。落叶本身已无生机,可是它却可以在每个儿童的心里引起不同的感受,在儿童们善于发现的眼光里、在善于品味的灵魂里,幼儿将自身所特有的情愫、美感带给了落叶,原来静止的“落叶”由此变活了,变得有“画”有“故事”,显得更加独特而充满了生命力。
以“落叶”为线,孩子从无意观察到随意活动,从独立探究到获取发现,逐渐进行深度认知。落叶和小朋友们在心灵上相互实现了感情的碰撞和共鸣,通过查看落叶形态的各异、探索落叶的特点、探寻落叶的奥秘、体会落叶的艺术,枯萎的落叶借助孩子的双手得到了崭新的活力。对于每天进行的活动,教学者会及时丰富到活动墙,让小朋友们在互动中回顾生活,在互动中碰撞思维,在互动中获得新知。
在这个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老师们一直坚持“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学思想,积极帮助、指导孩子们学会以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探索并发现问题,在孩子们看到了嬉水池边的落叶小船后,老师们适时引导并满足孩子的好奇,引导幼儿与自己的小伙伴共同进行探究,通过引导孩子观察、比较、操作、实践等各种方式,积极地认识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孩子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也得到充分的展现。
综上所述,班本教学是园本实际教学的基础,从幼儿日常生活中挖掘教学起源点,以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为切入点建立教学网络,从而真实地反映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和生活化的特色,在班本课程教学中使幼儿们玩耍得更加精彩,学得更加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