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背景下中职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课证融通的探究

2022-02-09曾育联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42期
关键词:课证卫生保健证书

曾育联

(福建省武平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龙岩 364300)

引言

2019年1月份,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了在职业院校和应用型大学开展“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以促进职业院校和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笔者结合“1+X”幼儿照护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实践,对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证融合的课程改革及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进行了探索,以期整合“课证”,提高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1+X”幼儿照护职业资格证书实施背景与专业转型背景分析

1.“1+X”幼儿照护资格证实施背景

随着学龄前儿童和双职工家庭的不断增多,社会对婴幼儿的照护也越来越重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3岁以下婴幼儿护理是整个生命周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关系到儿童的健康和家庭[1]。”2020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1+X”第三批77项职业技能证书及标准。幼儿照护职业资格证书的颁布,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和学生对婴幼儿护理工作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技能型托育人才队伍。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的幼儿照护资格证书,其内容包括安全防护、生活照料、日常护理、早期发展四大模块。这其中与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联系最为紧密的是前三大模块,由此将“1”和“X”相融合是十分迫切的需求。

2.专业转型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托儿所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对幼儿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2]。为进一步地提高我国学前教育、托育事业的整体素质,教育部于2020年4月发布了《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国控专业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从2020年开始,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分批次地设置幼儿保育专业[3]。在职业转轨时期,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是学前教育和幼儿保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其教学内容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而“1+X”幼儿照护职业资格证书的推行,对学龄前儿童,尤其是1至3岁学龄前儿童的保育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和优化教学模式,以适应教学发展和学生今后的就业需要。

二、“1+X”证书制度下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1.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1+X”认证系统倡导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以各种途径获取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职业认知系统的重建,并提出了新的问题解决策略。然而,目前,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老师们主要依靠PPT、录像等手段进行授课,而学生往往是被动学习,死记硬背书中繁杂的知识点。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既是学生熟悉学前儿童的生理特征和保健的重要课程,也是揭示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维护和提高学前儿童健康水平的重要课程。该课程主要包括: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意外伤害的处置,幼儿园的传染病和常见疾病的防治、护理等,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则很难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学生学得无味,教学成效自然不及预期。

2.没有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教师多采用讲授为主的方式授课,而教学设施不足,以及幼儿教师对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相对较低,且在第一个学期较少会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实习,给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机会不多,使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停留在认识水平,不能应用到实践中去。“1+X”幼儿照护职业资格证考试既要考理论,又要考技能,初级所考的17项基本技能中,有10项与这门课有关。所以,应适时地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使之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灵活地应用知识和技能。

3.缺乏全面的考核与评价制度

要把“1”和“X”相结合,就必须从课程考核和评估两个层面来进行整合。以往,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这门课的各种考试一般都是以闭卷的形式进行,只考识记的知识,并没有对技能进行正式的考核,所以,对学生的评价比较单一。这不但不利于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技能,也不能反映出他们真正学到的东西,而且对学生的学习评估也不全面和准确。在日常教学中,要做到对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考核和多元评估,就要求对课程教学模式和评估方法进行改革。

三、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设计优化策略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主要是研究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与其生长发育的规律等内容,力求以这些内容的认知与了解,来提升学前儿童的身体素质,保障其身体健康,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结合目前幼儿保育专业的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内容,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要与X证书标准相互对接,实现课程和教学资源的整合建设[4];并以“校企合作”的模式开发来形成更加有利的教学资源,真正实现产教融合、课证融合的开放性课程设计目标。而具体课程的优化设计策略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

第一,找寻符合课证融通的重要元素。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学生所对应的幼儿照护初级资格证中,其所涉及的内容包含四大模块,分别为幼儿的安全防护、生活照料、日常保健与早期发展。其中,前三个模块与该课程联系最为紧密。因此,急需改革现有的课程设计内容和模式,以此来适应“1+X”证书制度的内容要求,切实将证和课进行融通。

第二,优化课程的设计内容。做好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课程设计,首先就需要明确课程实施的目的、要求与方法,了解这些内容后,重点分析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特征。在幼儿照护过程中,其所面临的对象多为0-3岁的儿童,因此,可以在课程教学期间在各个章节内都融入一些该年龄段儿童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切实地提升对于婴幼儿的保教能力,学习照护婴幼儿的各项技能,并以此形成对婴幼儿保教事业的热爱之心,切实做好婴幼儿的保教工作。

另外,婴幼儿托教一体和幼儿照护职业技能证书的相关服务机构与一些社会公益性的服务机构,在招收幼儿时,特别是2到3岁的幼儿,所需要的照护需求要求其培养能够服务一线托幼育幼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并且以多种形式对这些人才进行培训、指导与管理[5]。在培训过后,要求初级人员能够照料幼儿的日常生活,可以对幼儿进行简单的日常护理,并可对婴幼儿实施基础性的早教训练。

根据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1+X”证书制度的要求,将二者相互融通的重点在于,以“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其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实现自身知识与技能的高度融合。在课程设计内容中,其包含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内容。假如以“1+X”幼儿照护工作领域一:安全防护为对象进行分析,其主要融通的内容如下:

(1)学前儿童卫生知识单元: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安全教育;常用的急救技术;常用的护理技术等。

(2)“1+X”幼儿照护工作领域一:安全防护。安全防护教育;常见伤害的处理;异物伤害的处理。

(3)课证融通的设计内容:第一,做好安全防护教育,包含对安全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幼儿自我防护的关键能力;第二,学会常见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理以及常用的急救技术。其包含跌伤、割伤、烫伤、扭伤、骨折、触电、溺水和幼儿异物入体等的处理方法。

四、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育教学实践策略

1.以多元化的方法来促进教学改革的实施

基于“1+X”证书课证融通背景下,实施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设计内容,将证书和课程内容相互融通,以“证”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的积极性。同时,也需要在课程的每一个章节中深入去分析与挖掘证书的相关内容,融合知识单元和考证的内容,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可采取以下几种有效的方法:

(1)任务驱动法。使用该方法来实施课程教学实践,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与思考下获取相关的知识内容。一般该方法的主要环节包含:情境的创设→问题确定→自主探究与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教学效果达到要求[6]。例如,以气管异物的处理为例:

首先,需要创设学习情境,如在某托幼机构中,孩子们正在快乐地吃着午餐。其中,琪琪和乐乐两个孩子边吃饭边说话,还不时地发出笑声。此时,琪琪突然满脸涨得通红,随后开始剧烈咳嗽。可根据该情况,让学生自行思考,其中琪琪出现了什么问题?如何去快速处理琪琪的问题?为了保证幼儿的健康,如何去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

其次,让学生自行探讨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随后以这三个问题为核心进行小组讨论,根据头脑风暴的方法互相讨论与交流,最终确定解决问题的答案。

最后,学生将各个小组的解决方案汇报给老师,老师对这些答案进行点评和评价,其中包含解决问题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个方面。

(2)理实一体化方法。通过教学和实训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7]。理与实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制订课题目标、老师演示说明、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正确的观念、学生的行动、效果评估。比如,鼻腔异物的处理课题的教学实践。首先,老师可设定一个学习目标:了解幼儿常见的鼻腔异物、鉴别儿童鼻内异物的症状、能正确地处理儿童的鼻部异物、能够照顾并保护孩子的行动。

其次,老师对如何处理鼻腔异物进行解释和演示。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模拟婴儿进行观察,并在老师的解释和演示中构建相应的知识。随后,同学们开始进行小组作业,作业结束后,制作作业报告,整理场地。最后,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其他小组互相评阅。

其实在具体的方法实施中,除了上述两种方法之外,还有一些如信息化技术手段和小组合作学习等创新和适用的方式,让学生对课程内容和“1+X”证书背景下的幼儿照护技能感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主性,进而全面提升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考证通过率。

2.构建多元一体的实训教学基地

例如,某中职学校的幼儿保育保健实训室设计,其室内环境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强化学生自身的保育和保健意识,提升学生育婴和保育能力,满足各种证书的考试鉴定要求,如1+X幼儿照护、育婴员、保育师等,为学生技能实训和考前训练提供场所,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保障学生考证率的全面提高。

同时,打造多元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在实践工作中自身的职位职责和应当完成的工作内容,了解和学会保育岗位教学的处理方法与流程,能够根据实践训练来切实体会到幼儿园一天的保教工作运行模式,进而培养学生工作全局的观念,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另外,实训室也可配置常态化的录播系统,以声像并茂的形式,来让学生更加容易地学会课程内容。由此,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

3.以产教融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目前,各中职院校的幼儿保育专业可与幼儿园、早教机构和兄弟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以多方合作建立起校外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内参加各种岗位实习,与现代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模式实现无缝对接,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素养,真正实现讲练结合、知学合一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以致用,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考证的关键内容,提升学生考证的通过率。

4.建设引领新形态的一体化教材和数字资源平台

结合校企合作的形式,建设新形态一体化的教材和数字资源云平台,学生可以在该平台中实施课前学习与课后巩固,并且该云平台也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帮助教师更好地去调整教学方法、手段和内容。尤其是教师自主设计的“1+X”幼儿照护职业技能中的上机考试题库,学生可结合做题、打卡等方式来积累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提升学生上机考试的通过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1+X”证书制度下,对中职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进行优化设计和实践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基于目前的幼儿教育现状分析,继续做好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有效课证融通依旧是一个难点,还需要教师继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高质量的托育行业发展和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继续努力和奋斗,也为实现学前教育改革的目标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课证卫生保健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原画设计“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浅谈小学卫生保健的教育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CSCD收录证书
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对社区妇女卫生保健的影响
收录证书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的提高策略
收录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