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翻译学看四川茶馆文化中儒释道思想英译的识解重构
2022-02-09崔光俊
□崔光俊/文
作为中华文化的缩影,茶文化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数千年来茶文化深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四川作为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茶馆文化历史悠远,其背后丰富的儒释道元素值得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基于认知翻译学这一理论视角,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识解重构”理念,从“辖域/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四个维度出发,研究译者在翻译识解过程中的认知机制,以期为研究茶文化提供更广阔的研究视角,更好地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逐渐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与儒释道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深受三教思想的熏陶。茶道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品质和气节,成为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其中,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四川最先种植茶树,成为世界上最早的茶叶生产地。四川茶馆文化源远流长,饮茶俨然成为了四川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成为了巴蜀地区的文化象征。因此本文选取四川茶馆文化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对外文化传播中,如何更好地传递茶道中的儒释道文化,准确翻译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升国家的文化影响力。
1 识解与翻译
自西班牙翻译家 Martin 提出“认知翻译学”这一概念以来,认知翻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将认知科学、认知语言学和翻译学紧密结合,为传统的翻译活动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强调了人类认知活动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国著名学者王寅提出,译文要尽量体现出“如何在译语中识解原作者在原作品中所陈述的原意图”,即“译者要把原作者的认知世界尽可能地还原给目的语读者,帮助目的语读者获得原作者的体验,理解原作的意义和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1]”1911年,美国语言学家Langacker最先提出“识解”这一概念。识解的定义是人们具有用不同方式来理解同一场景的能力,且该能力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式。作为认知语言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识解可以很好地用来解释面对同一场景和事件,为什么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形式。根据Langacker最初的界定,识解由五大要素构成,包括辖域(scope)、背景(background)、视角(perspective)、突显(salience)和详略度(specificity)[2]。大部分学者认为辖域和背景具有较多重合,王寅多次和Langacker进行了交流讨论,建议将二者合为一类,使该概念更符合人类认知的规律。至此,识解合并为四个维度,即辖域/背景、视角、突显和详略度[1]。
1.1 辖域/背景:最大限度地接近原作者对场景识解时的认知域
辖域和背景即认知域,指的是人们在描述某一事物时所激活的认知概念域内容,也就是理解语言所传递意义的认知基础。通俗来说,辖域和背景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需要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经验,具有百科性。这意味着译者要尽可能地识解原作者对原场景的认知域,充分激活与之相关联的经验知识和概念内容,才能成功地再现原文场景,准确传递原文思想和内容。
1.2 视角:努力关联原作者对场景识解时的视角或认知参照点
视角就是人们看待同一事物的不同角度, 视角的选择体现了认知主体识解方式的差异。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基于不同的社会文化和个体认知的差异,面对同一场景或事件,个体以自身作为参照点,会选择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这一点在翻译中也很普遍,具体体现在翻译策略和技巧。
1.3 突显:最大程度地接近原作者对场景识解时的图形与背景
人们在认识外界事物时,拥有自己特定的聚焦某一事物或者情景的认知能力。“面对同一事物,人们可以选择关注整个事物和情景,也可以只聚焦于整体的某一局部。在认知语言学中,人们侧重突出的部分被称为突显,或称为前景化。对于翻译来说,同一情景中被突显的内容不一样,语言的表述方式和意义的表达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差异。[3]”Langacker曾以著名的“半杯水”为例来解释突显的内涵。当桌子上盛有半杯水,面对这一场景人们看到的东西却有所差异。有人看到了杯子里有半杯水,有人看到的是杯子空了一半。由于人们对场景理解的差异,所突显的重点也不同,直观体现在语言表达形式的不同。在翻译中,译者的突显选择决定了情景或者事物所侧重的方面[4]。
1.4 详略度:最大程度地接近原文作者对场景识解时采取的细化或简化方式
详略度指的是人们用不同详略程度去认识或描述某个事件或者场景,体现在词汇层面和句子层面。详略度与突显有紧密的联系,对于突显的方面需要更加细化的处理,对于次要信息进行简化处理,此为详略。详略度直接影响着翻译策略的选择。王寅认为,详略度与翻译技巧中的“词量改变(增添、删减、重复)”密切相关。在翻译技巧方面,“详”体现为添加词语以及各类注释(比如随文加注、脚注、译者注等),使得信息更为具体和清晰。详略度要求译者准确识解原文的内容和相关文化内涵,进而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技巧。
2 四川茶馆文化中儒释道思想英译的识解重构
儒释道思想贯穿了四川茶文化的思想内核,研究川茶文化就无法避开其背后浓厚的儒释道元素。中西方宗教文化区别较大,所以如何将中国宗教背景下的四川茶馆文化传递给西方读者,值得学界细细探究。由于篇幅有限,笔者只列举了四川茶馆文化的部分案例,从认知翻译学的理论视角出发,探讨四川茶馆文化中儒释道思想英译的识解重构。
2.1 辖域/背景
川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叶品类繁多。其中有一种茶叫做“化茶”。化茶即化缘茶的简称。众所周知,化缘属于典型的佛教用语。佛教诞生于印度,属于东方文明,其教义和价值内核与西方基督教有较大的出入,因此译者对相关宗教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时,必须具备跨文化意识和充分的背景知识储备。要想准确翻译原文,译者必须掌握“化茶”的辖域/背景,在翻译识解过程中激活与“化茶”相关的认知概念,尽可能地接近原作者对场景识解时的认知域。译者采用音译和加注的翻译技巧,将“化茶”译为“Huayuan tea (beg alms tea)”。由于西方也有“奉献箱”这一习俗,基督信徒向上帝奉献他们的金钱。因此,由于源域和目标域具有类似的宗教文化意象和生活经验,用“beg alms tea”来重构“化茶”这一佛教习俗,译文激活的认知概念域十分准确,使其辖域和背景尽可能地接近原文。译者作为连接原作和目的语读者之间的桥梁,一方面要准确传达原作内容,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和识解方式。如果译者对“化茶”没有充分的背景知识储备和经验,相关概念就不会被激活,那么译文也不能成功地对原文进行转换与识解重构。
2.2 视角
四川青城山作为中国道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沉淀,茶文化和青城山的道教文化相互融合、密不可分,并逐步衍生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青城山道茶。研究四川茶馆文化,必不可少的便是青城山茶文化。青城山道茶以其古老的茶艺表演著称,包括“问道十六式”和“拜水十六式”,每一个招式均为简洁精辟的四字格,却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髓。因此翻译此类文化负载词,需要译者准备把握中英文语法结构的差异和特点,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例如,“问道十六式”中的第二式:“瑞降赤城:龙吟天外”。该句被译为
“Auspice Falls on Qingcheng Mountain: Dragon Roars High Above”。赤城即青城山,原句意为希望赤城山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龙吟天外”指道教祖师张天师初到青城山,电闪雷鸣不绝,隐隐似龙吟。这里的“天外”并非外太空,指的是极高极远之处。该茶艺表演招式体现了农耕时代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愿望。由于原作者和目标语读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语言环境不同,导致针对同一外部场景他们所选择的视角也会有差异。这就要求译者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在翻译识解过程中努力关联原文作者对场景识解时的视角,从而准确地阐述“道”这一中国哲学理念。此处译者采用直译,选用“Auspice Falls on Qingcheng Mountain”来说明祥瑞之兆,但是译文稍显单薄、表征不足,未能完整地传递出该招式背后的道教文化,建议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能更好地还原原作者在创作时的视角,体现出该句背后的宗教元素。在处理“龙吟天外”时,译者没有简单粗暴地译为“Dragon Roars from Outer Space”,而是在对原文背景知识进行充分理解之后,选取和原文相同的识解视角,从地面仰望高空,还原了原文创作时所强调的空间维度,从而准确地阐释了道家关于张天师的神秘传说。
2.3 突显
四川盖碗茶文化源远流长,经过数百年的岁月洗礼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茶艺文化,体现了四川人民的传统饮茶风俗。盖碗茶使用特别的茶具,上有盖,中有碗,下有托,分别称为茶盖、茶碗和茶船。小小的茶具却蕴含着儒家“天时、地利、人和”的处世智慧。儒家认为人类社会是浩瀚宇宙的缩影,人类应当遵循自然界的规律进行生产和生活。因此,天、地、人在不断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人类与天地万物同生息、共命运,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在翻译盖碗茶文化时,如何保留其蕴含的儒家理念成为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请看以下译文:
原文: 其茶碗、茶盖、茶船皆有寓意:“天盖之(茶盖),地载之(茶船),人育之(茶)。”
译文: The whole tea sets symbolize a small cosmos in Chinese culture, and every part plays its role: “The heaven (lid) covers, the earth (saucer) carries, and the human (tea in the bowl) cares[5].
由于该茶极具中国特色,在目标域中没有完全对等的词汇来描述,对于译者具有一定难度。通过译文可以看到,译者采用直译,用“The heaven covers,the earth carries, and the human cares”几个简短结构将天、地、人的哲学内涵与盖碗茶的构造一一对应,很好地体现出了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活理念。同时,作者通过增译“The whole tea sets symbolize a small cosmos in Chinese culture”,将目标域读者的注意力聚焦在盖碗茶茶具的寓意上,突显盖碗茶所蕴含的价值内核。面对同一场景,译者突显的焦点不同,那么就会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传递给目标语读者的意义也会出现差异。
2.4 详略度
《茶经》作为第一部世界级茶学巨著,蕴含了丰富的茶文化和生活哲学,由唐代“茶圣”陆羽所撰。陆羽在书中提到四川名茶“蒙顶甘露”,该茶产自四川著名茶区雅安。据《四川通志》《蜀中名胜》等书记载,历代吟诵蒙顶茶的诗词多达三百余首,故而茶学家们对蒙顶山及其蒙山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甘露”包涵两层含义,一是纪念蒙山种茶祖师吴理真;二是“甘露”出自梵语,意为“念祖”。据《茶经》第一章《茶之源》记载:“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醒醐、甘露抗衡也”。意为:(茶性寒)适合品行端正谦卑之人饮用,茶饮的效果堪比“醍醐、甘露”。其中,“精行俭德”指儒家推崇的品行正直、道德高尚的君子;“醍醐”原指酥酪上凝聚的油,即精制奶酪,在此处“醍醐、甘露”代指具有养生效果的良剂,富含道家宗教色彩[6]。以下选取大连理工大学姜怡和姜欣的合译本为例:“It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people who are virtuous in nature and content with a simple life. Ailment symptoms such as pyrexia thirsty,anxiety, fidgets, headache, blurry eyes, weak limbs and stark joints, etc. could all be relieved with a few cups of tea, whose eあectiveness and eきciency are by no means less than that of the legendary amrita or nectar.[7]”原文作为经典古文化典籍,如果采用逐字翻译的直译,势必会导致译文晦涩难懂、词不达意,不能准确地传达其哲学内涵。此处译者采用了归化策略, 在激活相关概念、对原文含义有了准确理解的前提下,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不拘泥于原文的句法结构,采用不同的详略度来描述场景。“精行”指人的言行应当忠诚守信,“俭德”指人的德行谦卑。针对儒家的“精行俭德”这一中庸思想,译者突显了该信息,译为“virtuous in nature”和“content with a simple life”这一对称结构来诠释了原文的内涵,较贴切地传递了儒家所倡导的“温、良、恭、俭、让”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内核;在处理“醍醐、甘露”这两个意象时,译者采用了细化处理,没有只从表面意思翻译为“amrita or nectar”,还增译了“whose effectiveness and eきciency are by no means less than that of the legendary amrita or nectar”,将原文的肯定表述“堪比”调整为双重否定表达“by no means”和“less than”来表示强调,从而突显饮茶对于道家修身养性、以俭养生、得道顿悟的重要作用。“amrita or nectar”在英语语境中也指的是能让人长生不老的甘露琼浆,与“醍醐、甘露”承载的道家意象不谋而合。译者充分结合道教修炼养生灵药的背景知识,尽可能地接近原作者在源域场景识解时的信息侧重点,体现了茶饮的药用价值。
3 结语
以往认知这一概念对于翻译实践来说还是偏笼统和抽象,识解机制及其四个维度推动了认知翻译的细化研究,使识解与翻译建立了更深的联系,从而真正推动认知翻译学视域下的翻译活动。笔者从认知翻译学的识解机制出发, 以识解重构的四大维度为理论支撑,来研究四川茶馆文化中“儒释道”思想英译过程中的识解重构。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发现,译者需要准确地识解原文信息,并选择恰当的重构和再现方式,才能准确再现四川传统茶文化及其背后的宗教元素,从而更好、更全面地向世界传播中国茶文化。■
引用
[1] 王寅.认知翻译学与识解机制[J].语言教育,2013,1(1):52-57.
[2] Langacker,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3] 肖坤学.句子层面翻译的认知语言学视角[J].外语研究,2006(1):66-70.
[4] 张斌.认知翻译学视阈下识解再现与重构——以《望庐山瀑布》的翻译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5):74-80.
[5] 唐嘉林.翻译模因论指导下《成都茶馆》(节选)汉译英实践报告[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0.
[6] 李心怡.翻译目的论视域下《茶经》英译策略研究[J].校园英语,2021(8):247-248.
[7] 姜晓杰,姜怡.《茶经》里的中庸思想及其翻译策略探讨[J].语言教育,2014,2(3):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