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地方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元素
2022-02-09段泗英
□段泗英/文
保山作为历史文化聚宝盆,其文化灿烂而厚重,丰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存是保山的文化资本,哀牢文化、永昌文化、滇西抗战文化、善洲精神等文化资源的荟萃,孕育了廉洁为民、廉洁忠义、廉洁修身、廉洁从政等廉洁文化元素,这些元素可以为地方干部廉洁教育和学生思想教育提供内容支撑,倾注理论泉源。
保山作为人类发源地之一,其文化资源丰富而厚重。无论是古代的哀牢文化、永昌文化,还是近现代的滇西抗战文化、善洲精神等文化资源中都有及其丰厚的清正廉洁文化元素,这些廉洁文化元素无疑可以为为干部廉洁教育和学生思想教育提供独有的素材资源和理论养分。
1 廉洁文化概述
何为廉洁?《辞海》中将其解释为“清廉,清白”。《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简言之,廉即清廉,就是人不能贪取自己不应得的财物;洁是洁白,就是做人应有清清白白的行为,光明磊落的态度。
何为廉洁文化?王进敏在其著作《廉洁高效政府研究》中对其解释是“廉洁文化是廉洁的理论和行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关于廉洁的知识、理念、制度及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概括。[1]”张潇瑞、朱丽霞提出廉洁文化包括了廉洁的基础知识、理想信念、规定制度与之相匹配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标准[2]。现代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修身为本、崇德尚廉、廉为政本、持廉守正等传统廉洁文化中的智慧和力量[3],也可以从优秀的地方文化中汲取精华,让廉洁文化教育成为具有地方特色。
2 保山地方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元素
清正廉洁是华夏民族世代奉行的美好品德,也是我国古代廉洁文化的核心组成[4]。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出的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是现代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根基。保山作为人类发源地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因此,自古就有“文献名邦”“文化之邦”的美誉。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养育了一代代清正廉洁、一心为公的清廉公仆,也涵养了清廉爱民、忠义廉明、正己修身、廉洁用权、廉洁从政等廉洁文化元素。
2.1 清廉爱民
仁者爱人、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植根于中国文化中的廉政思想,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等等都是以民为本的典范。保山历史上以“爱民”为人称道的清官好官数目不少,其中尤以保山进士第一人文澍、爱民县长张其嵋、知县喻秉渊、御史邵惟中最突出。
文澍(1434-1515),字汝霖,号橘庵,明代中期隆阳人。保山第一个有历史记载的进士。曾官至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太子太保等,为官20余载始终秉承朴实谦虚、正直坦率,绝不与欺压民众的权贵豪绅同流合污。在饥荒之年,为老百姓请米万石,受赈民众众多。因其清廉高洁的品行,深受百姓爱戴。地方官民为表彰其懿德善行,将保山城西部的松山(又名寨子山)改名为太保山,并以保山为县名。
张其嵋,具体生卒年代不详,清代保山廉政名宦。任保山知县期间,面对“损多益少、十室九空”的施甸八乡,他访贫问苦,体察民情,移风易俗,“劝民以耕、教民以读、礼贤下士、抚绥夷汉”。他大胆革新,减少苛捐杂税,并用自己的薪资为民众筑坝疏河、铺设道路。因其廉政爱民,深受当地群众爱戴,被誉为“青天张”。
喻秉渊,原名喻元吉,四川巴州(今四川恩阳)人。生于道光七年(1827)卒于光绪十八年(1892),16岁中秀才,22岁中举人,曾任保山县知县。喻秉渊一生胸怀“一朝为官,要造福一方民众”的信条,为官清廉,办案公正,一心为民。他每次审案都要百般斟酌,充分调研,遍访民意,力求“上不愧于朝廷,下不愧于黎庶百姓。因其清正廉洁,被百姓誉为 “喻青天”。
邵惟中(1515-1589),字希舜,号缨泉,保山隆阳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中进士,被授予行人司行人,后调任南京广东道监察御史,后又因人举荐,晋升为常州知府。作为行人,他经常受命代表朝廷出使,因清正廉洁,坚守志节,拒收各地官员馈赠,被众多藩府官吏们所雅重。作为监察御史、常州知府,他一心为公,心系民生疾苦,善政之举不可胜数。为官几十载,给儿孙们留下的家产还不及一个中产之家。
文澍、张其嵋、喻秉渊都不是土生土长的保山人,但他们在保山为政期间清正廉洁,爱民如子,深受当地百姓敬重与爱戴。他们在保山历史留下的不仅仅是一段段佳话,更是积淀了保山地方廉政爱民的优秀文化传统。邵惟中则是地地道道的保山隆阳人,是保山的山水养育了他,而他的廉洁为民的品质又反哺了保山,丰润了保山廉政文化。
2.2 忠义廉明
忠、孝、廉、节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准则,也是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处身立世之道。“忠”即忠于国家、忠于人民。这是中国古人最看重的行为准则,也是古人最朴素的爱国情怀的体现。从《论语》中“为人谋而不忠乎”的自省自警,到《孟子》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立身处事之道,再到范仲淹笔下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这些无一不是“忠”的具体体现。“孝”即孝敬父母,推而广之即为尊老和敬老。“廉”就是尚朴素而崇廉洁。孝和廉是相辅相成的,孝是做人之本,廉是为政之基。古人认为,为官不清不廉,是不忠不孝的表现。“节”就是节气和操守,人之处事,应该涵养浩然正气,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正忠烈名太守曹鸾、爱国廉政疆臣刘树堂就是奉行忠义廉明的典范人物。
曹鸾(?-176),东汉永昌郡太守。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面对宦官当道,他直言上谏,伸张正义,以致被迫害下狱,被拷打致死。
刘树堂(1830-1903),字璟含,隆阳人、监生。咸丰年举人,历任道尹、布政史、巡抚、总督,一生刚正清廉,政声传扬。
保山历史上的忠臣义士较多,而曹鸾和刘树堂这两个生活年代相差的一千多年的清正廉臣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们的正直不阿、刚正清廉的优秀品质,清正廉洁的故事一直被后世称颂传扬。
2.3 正己修身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政治理想。纵观保山地方文化名人的生平,其中不乏正己修身的典范。其中布衣乡圣杨元、永昌廉政名宦罗文节、南纪英哲张志淳最为后世所称赞。
杨元(1436-1487),自幼勤奋攻读,精通天文地理、四书五经六艺。一生忠诚教育,淡泊名利。他的学生中多有成名显绩者。为了感念老师的教导知恩,其学生户部侍郎张志淳费尽心机迎接他至京都安享晚年,但是杨元婉拒美意,一心回乡执鞭。张志淳巧将黄金填入笔管和墨锭之中馈赠与他,杨元返乡后却转赠亲友门生。作为开创永昌文教新篇章的先贤,他的高行义举被代代传颂。
罗文节,元代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司吏。一生奉行宁肯自己喝冷水、吃苦食也绝不贪取的“饮冰食檗”精神,随时手持木制的“冰檗”警示吏民,不畏豪强为民做主,面对金锭、金铜像丝毫不为所动,被誉为防贪拒腐的护身衣坚如钢铁。
张志淳,字进之,号南园,云南保山隆阳人,明代中期的名臣、名士。因曾出任户部侍郎和工部侍郎,世称张侍郎。他的英名在保山可谓家喻户晓。他在朝廷为官20余载,忠勤政事、清正廉洁,坚决不与小人为伍。因遭人迫害致仕归乡后,他潜心著述,在文学上达到了极高的造诣,个人作品曾被收录于《四库全书》。他不仅注重个人品行修养,也培养了两位非常出色的儿子,即张含和张合,他们父子三人为保山地方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4 廉洁从政
清正廉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早在《周礼》中就对“廉”有了明确的要求,即“六廉”: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这也成为对为官者最重要的考核标准。上文所述保山历史上的清官廉吏无一不是廉洁从政的典范。此外,说到清廉为政,不得不提的是保山永昌郡首任太守郑纯、明代清官名士张合、“永半朝”王宏祚。
郑纯(?-77),在位期间,一改在哀牢地区任职“福积累世”的政风,厉行廉政规范,禁止一切杂派,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和技术,使哀牢地区各少数民族得以繁荣发展,最终促成“举国归汉”。
张合(1506-?),明代名臣张志淳次子,历任刑部主事、吏部员外郎,并先后出任福建、贵州、湖广按察司佥事、副使等职。忠勤职守,清正廉明。请客送礼一概拒绝,考核任用官员注重德才,关心民主疾苦。卸职归家后,面对当地少数民族利益被巡抚侵害,慨然激言上书,为安定边地作出重要贡献。
王宏祚(1603-1674),出生于保山的世代官宦之家,从小饱读诗书,明崇祯三年考中举人,曾任苏州知州、户部郎中。顺治元年降清后,先后任户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刑部尚书、兵部尚书,为官清正,有“永半朝”之称。
郑纯、张合、王宏祚三人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但是他们身上共有的在其位谋其政的“廉”的风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延传,也成为后世为官者的楷模。
3 新时期的廉政楷模——“时代楷模”“改革先锋”杨善洲
杨善洲,保山施甸人,曾任保山地委书记。退休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辛勤耕耘20多年,为国家创造了价值3亿万多的林场。他是一个永远把群众利益置身个人利益之前的领导干部,一辈子忠诚于党的事业,廉洁奉公,鞠躬尽瘁。曾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新时代最美奋斗者等。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成为了新时期领导干部开展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廉政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鲜活教材。
4 立足保山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廉洁文化精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着永不褪色的价值[3],保山地方文化因汲取了中华优秀文化而变得愈加丰盈,正因为历史上代代清官廉吏和正己修身的典范的引领,才滋养和孕育了保山地方廉洁为民、廉洁忠义、廉洁修身、廉洁用权与廉洁从政的廉洁文化元素。又因为保山有的哀牢文化、永昌文化、红色文化等优秀文化的深厚积淀,有时代先锋杨善洲、最美奋斗者郑垧靖等新时代人民公仆的努力奋斗,才使保山成为滇西边地上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怀着对历史的敬意,我们应该不断挖掘地方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廉洁元素,积极思考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地方优秀文化和廉洁文化资源,将其鲜活为可见可感的生动形式,让这些廉洁文化元素成为保山当地的政治生态建设、干部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思政教育和廉洁教育提供的生动教材,让地方廉洁文化真正走进基层、走进课堂、走进学生。■
引用
[1] 王进敏.廉洁高效政府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
[2] 张潇瑞,朱丽霞.当代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特点、现状与思路[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20,33(3):71-76.
[3] 曹雅丽.立足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汲取传统廉洁文化精华[J].中国纪检监察,2022(8):38-39.
[4] 朱蒙玲.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路径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