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视野下高校合唱通识课程建设研究
2022-02-09齐扩
齐 扩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系 新疆石河子 832003)
教育部推行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对于高校美育教育进行了强调,要求高校以艺术教育改革为主实现美育教育强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更多高校将目光转向艺术类通识教育方面,积极开设相关课程,践行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理念,推动大学生人文素养以及艺术修养的提升。
一、高校美育工作及通识课程设置背景分析
现阶段,国内外高校在美育教育方面均取得一定成果,但国内外高校开展美育教育和课程建设方面所应用的模式有所不同:国外高校或强调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或着力培养学生特定的思维方式,或注重提升学生相应的实践技能,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界正在着力倡导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理念有着相当的借鉴意义,特别在教学主体定位、教育方法革新、课程内容建构方面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设置高校艺术类通识课程(包含合唱通识课程)、普及艺术教育、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近年来已经成为国家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政策的重要一环,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学精神和中华审美风范的发扬是美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感性素质”,未来社会必定是一个“雅者为王”的时代,在通识教育实践中,通过不断优化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拓展艺术教育的途径,丰富艺术教育的内容,创新艺术教育的形式,为全校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为广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贡献力量。
二、美育视野下高校合唱通识课程建设与教学优化的价值性分析
美育教育是感性教育的过程,更多在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培养,同时还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能慢慢具有审美判断能力,能够指出美之所在。因此,对于高校而言,在实际的美育工作中,应当重视多个专业的融入,特别是艺术类专业,以此为基础开设多样性的通识课程,支持美育工作升级。
合唱有助于学生放松心情,将学生从学习当中抽离出来放声歌唱,可以很好地缓解压力[1]。在合唱团内,学生也能够结识更多喜欢音乐的伙伴,找到强烈的归属感,并逐渐学会听到他人的声音,融入大家的声音,为了一个集体发出整体和谐的声音而歌唱。依托高校合唱通识课程的优化建设与推行,加速高校合唱团组织建设,能够更好地营造校园人文氛围、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助推高校合唱通识教育升级。人文素养的提升需要有文化知识的滋养和人生实践体验,高雅艺术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也不可或缺[2]。合唱是“尽精微而抒广大”,人文教育的本质也正是如此。可以说,高校合唱通识课程是一场理论知识与文化熏陶的结合,也是对课程教学形式上的创新,能够带给高校学生以一种别开生面的享受,这种生动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提升审美品味和艺术修养很有帮助。综合来看,在美育工作视域下,强化建设高校合唱通识课程有着极高的现实价值,而就当前的实践情况来看,高校合唱通识课程建设中依然面对着明显的问题,如教学过于简单、理论教学占比高、技能教学质量低等等,无法确保高校合唱通识课程的价值性与优势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难以确保高校美育工作质量达到预期。因此,在美育教育视域下,着力强化高校合唱通识课程的建设、优化高校合唱通识课程的建设与教学路径是必然选择。
三、美育工作视域下高校合唱通识课程的优化建设与教学路径探究
1.完善设置合唱通识课程内容与特色
美育是感情与理性协调统一的教育形态,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音乐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可以在推行美育工作中积极展开音乐通识教育,如开设高校合唱通识课程。整个高校合唱通识课程可以设置为32学时,2学分,包含音乐与命运、音乐与爱情、合唱与生活、艺术歌曲鉴赏等多个主题,通过对著名合唱作品的讲解、聆听以及练习,让学生理解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在高校合唱通识课程建设中,要求切实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弘扬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教学内容注重逻辑性、历史性、系统性和体系性,体现前沿性和时代性。学生通过学习音乐艺术理论、鉴赏古今中外音乐艺术作品,培养形象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审美观念,提升审美品位。课程引领学生聆听和了解著名音乐作品的同时,增加学生实践学习机会,亲身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美妙感觉,使学生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掌握欣赏音乐的基本方法,进而激发学生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3]。高校合唱通识课程的开设是向群体的回归,以期获得更为广阔的学科视野、形成更为多元的文化氛围。课程以合唱艺术为依托,兼及合唱演奏,并在此基础上着力探索高校通识教育、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
通过高校合唱通识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理解音乐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为同学们学习音乐打开一扇门,让学生发现一个五彩斑斓的音乐天地,使学生感受到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温暖,感悟和懂得运用“音乐思维”去思考问题,增加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思路,从而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使学生懂得用音乐丰富自己生活,用音乐美化自己人生。
2.着力推动合唱通识课程结构的优化
在进行高校合唱通识课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全面把握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等内容,并从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师生调查研究、专家评价反馈等方面入手落实对高校合唱通识课程结构与方法的动态性优化更新,且要切实围绕“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标准建设高校合唱通识金课,促使高校美育“以美化人、以美育人、以德树人”成为现实。
高校应当在现有课程建设基础上进行交叉学科的设计,具体包括:合唱与文学相结合,分段播放相应作品章节配以相应文字进行讲述或者朗读,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合唱以及音乐艺术本身;合唱与电影相结合,在合唱音乐作品中穿插故事情节,能让学生对于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理解更加深入;融入课程思政,可以通过对比中西方同一时期的音乐来实现,将新的社会热点以及内容可以及时更新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高校合唱通识课程学习后对历史形成新的认识与理解[4]。对于高校合唱通识课程的教师来说,应当重视对欧洲文化、人文历史等内容的了解与学习,进一步打开课程建设的新思路,在实际的高校合唱通识课程教学中强化人文历史背景的熏陶。
高校可以参考文科、理科、工科类学科背景的差异性,针对不同专业学科的学生设置一些与其所学专业学科有所关联的高校合唱通识课程。例如,对于教育专业、中文专业等文科背景学生,高校在设计合唱通识课程期间,可以推出音乐文学、音乐与人生、合唱心理治疗等具有一定学术含量的课程;针对计算机专业、物理专业等理工科背景学生,在设计高校合唱通识课程期间,可以推出计算机音乐制作、合唱与声学等具有一定学术含量的课程。在此基础上,相关教育工作者还应当切实参考区域现实地域条件、文化,综合利用区域内具备的音乐文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合唱通识课程中融入民间音乐,促使高校合唱通识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也同时达到支持地方传统音乐传承工作升级展开的效果。
3.积极创新合唱通识课程的教学模式
(1)设置并落实“互动式”教学模式
对于不同专业的高校学生个体而言,其实际具备的音乐认知能力、感悟能力等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且由于实际参与高校合唱通识课程学习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多,所以教师难以在现实课堂教学期间与学生产生良好互动。基于这样的情况,相关教师在展开高校合唱通识课程教学前,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调查学生的音乐素养,包括是否具备学习合唱、声乐、乐器的经历;是否能够理解五线谱等等,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对学生音乐基础的初步了解,并以此为参考完成后续高校合唱通识课程教学计划、教学重点的设定,逐步调动、引导学生参与到高校合唱通识课程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收获更加理想的高校合唱通识课程教学成效。另外,为进一步强化课堂互动,在进行高校合唱通识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使用“话题展开”,并且以“逻辑线”代替“时间线”;以“介绍背景知识”“提出核心论点”“课上互动启发”“课后资料调查”“结尾总结讨论”的顺序进行课程设计。同时,教师可以着力将知识点向话题过渡,在此过程中,在论点选择方面需要把握以下五点:第一,开放性,论题的答案是相对开放的;第二,刺激性,能够刺激学生探究的兴趣;第三,选择性,太过开放的问题会让学生感到困惑,无从下手,要为学生提供选项进行引导;第四,要体现思维的深度,要引导学生充分思考;第五,跨学科关联,要体现知识的广度。在此基础上,根据“逻辑线”将话题串联。
(2)设置并落实“实践式”教学模式
现阶段,教师的使命逐渐从“教书”转化到“育人”,这是通识教育,也是艺术类通识课程里非常重要的转变。为了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高校合唱通识课程可以采用多线程混合式的教学设计模式,深化课程实践合作,依托实践环节的展开驱动非专业类的学生审美自信的优化建立。实践中,教师可以在高校合唱通识课程中引入更多具有“表演”性质的教学实践环节,即鼓励学生中“登台演出”。在此过程中,应当重视对所有学生进行表演积极性的激发,还要切实满足表现欲望较强学生的表演与展示需要。教师应着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例如组织高校合唱通识课程教学汇报演出、组织音乐会等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对高校合唱通识课程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进行内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组织高校合唱通识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联合高校学生艺术社团、校团委、大学生合唱团等学生组织共同展开训练,将参与相应训练设定为高校合唱通识课程的一部分,以此促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合唱能力以及表演技能得到切实提升[5]。同时,这样的教学环节设置也能够为大学生艺术团完成高校各项表演任务提供有力支持,提升校园文化活动质量,并引导更多学生关注、参与、享受校园文化活动。
(3)设置并落实“观摩式”教学模式
美育教育背景下,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引入地方文化元素是必然选择,因此在建设高校合唱通识课程中,也要着力融入民间音乐元素。在此过程中,高校可以切实发挥出政策优势性,积极邀请区域非遗传承人、民间音乐艺人进入校园以及高校合唱通识教育课堂,依托“观摩式”教育模式的设置与落实,丰富学生在高校合唱通识课堂教学中的现实学习体验,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深化学生对于音乐艺术、合唱文化的认知,同时也能够达到更好传承民间音乐文化的效果。
4.建立健全合唱通识课程的评价机制
高校合唱通识课程可以综合采用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与教师展开互动,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亲身参与并感受音乐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定高校合唱通识课程考核方式由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60%。其中,平时成绩由课堂表现和课下作业等构成,期末成绩通过综合表现及考核进行评判。
结语
综上所述,在美育工作视域下,强化建设高校合唱通识课程有着极高的现实价值,而就当前的实践情况来看,高校合唱通识课程建设中依然面对着明显的问题,无法确保高校合唱通识课程的价值性与优势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在美育教育视域下,完善高校合唱通识课程建设极为必要,依托完善设置合唱通识课程内容与特色、着力推动合唱通识课程结构的优化、积极创新合唱通识课程的教学模式、建立健全合唱通识课程的评价机制,强化了高校合唱通识课程的建设,优化了高校合唱通识课程建设与教学路径,实现了高校美育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