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研究

2022-02-09郝佳乐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8期
关键词:错题学困生题目

郝佳乐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北京顺义 101300)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定义及转化的意义

1.数学学困生的定位

不同研究者对于数学学困生有不同的定位,文章主要定义为:在数学学习方面有较大困难的学生,他们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态度比较敷衍塞责、学习方式方法不够正确、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学习意志力比较欠缺,难以适应当前的学习环境,自我评价较低。

2.学困生转化的意义

(1)有利于为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数学作为集抽象性、逻辑性、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主要包括数与代数领域、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等领域,小学阶段重在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与方法,而到了初高中,会侧重于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说,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对于初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数学知识环环相扣,一个模块的基础没有打好,极容易影响到后续的学习。如:二年级乘法口诀如果不熟练,就会影响到三年级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以及后续所有乘除法的计算,对初高中的计算学习也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三年级周长和面积如果不清楚,会影响到五年级长正方体表面积的学习……因此,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学困生的成功转化,能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对此重点关注[1]。

(2)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

学困生的成功转化能够传递给学生一个积极的信号:“通过努力,我是可以做得很棒的。”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一旦产生,学生的内驱力就会被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会大大增强,进而对自己进行更加正向的自我评价,进一步激发自己的潜能。当学生对自己开始有了积极的评价,其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习惯,都会潜移默化地发生积极的转变,并且不断督促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久而久之,良好的学习品质也会随之养成。这种良好的学习状态也会迁移到其他的各个领域,帮助学生实现更均衡的发展。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小学数学教师的工作非常繁重,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家校沟通外,还要进行学生辅导。其中,学困生的辅导工作会耗费教师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当学困生达到一定数量后,会影响课堂学习进度和效果,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严重降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每天不仅要进行繁杂的日常工作,还要面对数量越来越多的学困生,以及课堂进展缓慢等带来的困扰。因此,后进生的顺利转化,对于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自我认同感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1.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表现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参与意识不强

学困生课上的参与感比较低,往往只关注于结果的获取,对于观察、操作、猜测、验证等思维过程缺少积极有效的参与,这就导致在知识和方法的条理性、系统性等方面有所欠缺。数学知识的形成往往要经历先“活”(经历过程)后“死”(掌握结论)再“活”(灵活应用)的过程,没有充分经历知识和方法的习得过程,就很难形成清晰的知识和方法体系,因此,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和举一反三。

(2)学习兴趣匮乏

学困生由于经常出现课上听不懂、题目不理解、错误率很高等问题,因此,很容易出现畏难情绪。每一次遇到的困难又不断地滋生和强化这种不良情绪,学习兴趣也在不断地被削减,导致更多的学习问题行为出现。因此,学困生普遍存在学习兴趣匮乏的问题。

(3)学习品质不良

学习品质是决定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学困生在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方面,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课上小动作比较多,注意力保持时间较短,经常开小差;二是作业书写潦草、态度不端正、错题频出;三是作业订错积极性弱、很难主动进行作业错题的订正、需要老师不断督促;四是情绪波动较大,经常容易因为遇到学习上的困难而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降低自我效能感。

(4)教育方式不良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影响比较大,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容易因为外在的评价而进行自我定位和自我评价。因此,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如果对学困生的一些困难,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或者给孩子贴上了不好的标签,或者无意间流露出对孩子的不信任或者不喜欢等情绪,都容易被学困生敏感地捕捉到,从而自我否定。同时,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没有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没有及时就孩子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没有在孩子们出现问题时候进行正确的归因指导和解决,也很容易导致孩子们的问题不断累积[2]。

2.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1)学生自身角度

一是,学习兴趣不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没有建立起积极的情感,那么就无法投入全部的精力,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是,学习意志薄弱,数学学习非常考验孩子的思维能力,当学生遇到不会的题目时,很容易自我放弃,没有勇气和耐力进行深入思考。

三是,学习习惯不良,有的学生能力很强,但是由于课堂学习态度比较散漫、作业无限制地拖延、不完成作业或者应付完成作业、题目不求甚解、错题不能够及时订正等不良习惯,导致学习掉队。

(2)学校因素

一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够与时俱进,忽视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发展水平,采用“填鸭式”,导致学生提不起兴趣。

二是,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对学生不能平等对待,导致学习成绩不佳的孩子自尊心受挫,对数学学科产生畏难情绪。

三是,教师过于关注结果,导致一部分学生没有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只是机械性地记忆了公式或者结论,如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但是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建立表象的过程,变式练习时,孩子就容易无从入手。

四是,对于后进生的关注不够,没有深入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没有及时给予指导,导致孩子们的问题不断增多,造成学习困难。

(3)家庭因素

一是,错误的教养方式。很多家长比较溺爱孩子,在生活中无形地剥夺了孩子们的独立性,而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是相通的,生活中无法独立、拖拉、应付等习惯也会迁移到学习中,长时间累积,就会造成学生的学业不良。

二是,消极的评价,很多家长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或者不了解每个阶段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总是以成人的角度去审视孩子,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有意或无意间给予了消极的评价,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消极的自我评价一旦产生,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三是,忽视阅读等环境的营造,数学虽然作为逻辑学科,但是非常考验学生的理解能力,需要学生对信息进行提取、理解、吸收和转化,对题目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们的阅读习惯。

四是,错误的教育理念。很多家长觉得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因此听之任之,当孩子出现明显的作业态度问题、作业习惯问题或者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没有及时明确标准和要求,并进行帮扶,导致孩子们的问题不断累积,家校没有形成合力,很容易出现“5+2=0”的情况。

(4)社会因素

信息时代的到来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学生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网络。无论是抖音等短视频的传播,还是动画片、电子游戏等,都容易让孩子们沉浸其中,而影响到正常的学习,进而出现学习态度、学习情绪、学习意志等问题。

三、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1.学校层面

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集中精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促进学困生的全面发展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不能把成绩作为学生的单一评价维度,要不断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孩子们的可能性。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孩子的各方面潜能都是不均衡的。如数学学科比较薄弱,但是绘画方面非常有天赋,可以通过对天赋领域加以激励,使评价更加全面性、客观性和有激励性,帮助学困生建立自信,并且将这种积极的情绪和努力的品质迁移到数学学科上。教师对学困生的态度可能会改变学困生的成长轨迹,只有当学困生有安全感、自我感觉也非常好的前提下,他们的内驱力才更容易被激发出来。

(2)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实行差异化教学

由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和差异性,加之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都会影响到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法、备学法,更要备学生。如三年级上学期学习周长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前测,提前了解孩子们对于周长的理解程度,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水平,然后有层次性地设计教学,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应该如何突破。同时,针对学困生应该设计哪些难度的练习,课上及时关注,争取课上尽可能让孩子们学的清楚和透彻。

(3)正向鼓励引导为主,关注过程指导

首先,教师要的是帮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逐步激发兴趣,建立自信,培养习惯。对待学困生更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当教师发现孩子们在某一方面进步时,如课上积极发言、懂得倾听、乐于合作、积极完成作业、作业书写有进步、画关键词、有思考过程等,都要及时鼓励孩子,帮助学困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同时,在辅导过程中注意过程指导,如:如何正确使用草稿纸;如何圈画关键词:图形类的题目如何借助想象和画图建立表象;解决问题如何分析;错题如何更系统地整理到错题本上;如何进行复习等。当学困生有了方法的指导后,更容易规范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助力。

(4)引导正确归因,建立积极的学习观

当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分析原因,尽可能从孩子平时的努力程度、有无认真审题、有无认真检查等方面进行归因,让孩子们意识到只要自己努力是可以做得很好的。同时,让孩子们意识到学习就是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不把出错当成很丢人的事情,相反,我们要感谢这些错误,让我们有了更多反思和学习的机会。

(5)引导思维外显,鼓励争当“小老师”

对于学困生而言,适量的练习是必要的,但是不要将精力放在大量的刷题上,而是鼓励学生将出错的题目,或者之前不懂的题目用语言表述出来。学生只有想得透彻,做得明白,才能讲得清楚。鼓励学生像小老师一样勇敢地去讲解题目,讲错了或者讲得不够清楚都没有关系,给学生时间去进步,当学生尝试几次成功后,尽可能给他们走上讲台的机会,并且在全班同学面前就学生的努力等方面进行鼓励。如果遇到假期,可以通过录制“每日一讲”讲题视频发给老师的方式,激励学生们把讲题的习惯保持下去。通过对题目的不断梳理和讲解,学生理解透彻了题目的内在逻辑,就更容易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

(6)勤于进行家校沟通,形成家校联盟

在学困生的转化中,教师要努力寻求家长的配合,包括对学生作业态度的规范、重要知识点的复习与梳理、学习习惯的养成等。只有充分发挥好家长的作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才能真正地实施到位。当发现学困生进步的方面时,要及时向学困生的家长进行反馈,并借此机会跟家长进行下一步培养重点的交流,争取家校形成合力。

如:“~妈妈您好,抱歉打扰来。特别开心得想跟您交流下孩子最近的情况,近期孩子在课上发言方面非常积极,而且我发现孩子的书写有了非常大的进步,特别为孩子感到开心,只要孩子想做好的事情,都能做得非常出色,辛苦孩子回到家里一定及时转达我的鼓励。另外,有一个情况也想跟您交流一下,我发现孩子做错题的原因不是不会,而是没有读清楚题目,就匆匆动笔了,我在班级指导孩子要画出关键词,这样能够帮助孩子更细致地审题,也希望在家里,如果孩子忘记了,需要家长及时提醒孩子一下。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只要坚持下去,孩子一定会有更大的提升。有任何问题也欢迎您随时联系我,一起帮助孩子。”

这样一来,让学困生从家长的口中听到老师对自己的积极评价,更容易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二来让学困生的家长坚信孩子通过努力可以做得更好,给家长以信心;三来也便于家校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学生的习惯养成,从根本上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2.家庭层面

好的教育一定是家校之间形成合力,共同助力孩子的成长,从而更好地帮助学困生实现转化。

(1)正视现状,接纳孩子们的情绪

家长在孩子们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或者收到来自老师的一些问题反馈时,不要急于批评孩子,也不要把问题过度糟糕化。首先,要正视现状,分析孩子们的问题出在哪里,是态度上的(如学习敷衍、上课不认真听、作业应付)?能力上的(如理解能力比较弱,即使很努力,但是仍然听不懂,学不会)?方法上的(如对于题目的方法理解的不到位,不能很好地应用画图等策略解决问题)?习惯上的(如没有画关键词、没有规范地使用草稿纸)?无论问题源自哪里,首先都要以平常心对待,尽量不要反应过度,而是需要发现问题所在,然后尽力解决问题。家长可以尝试引导孩子敞开心扉,让孩子们自己分析当前的现状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问题出在哪里?需要爸爸妈妈在哪些方面提供帮助?自己要做哪些调整?引导孩子制定学习目标,注意目标不要大而空,尽可能是可量化的、孩子们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

(2)及时帮扶,建立孩子的学科自信

结合孩子们的问题根源,有选择性地帮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要经历一个先帮再扶后放的过程。如孩子在完成当天作业之前,可以先引导孩子自己梳理下当天校内数学课上所学习的内容,然后再完成作业。在作业过程中,学生可先答自己会做的,不会的先空着,经过努力还是有困难的题目,可以跟家长来共同研究。以“用一根20米长的铁丝围一个正方形,求正方形的面积”为例,首先需要引导孩子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要用到哪些信息?哪个信息特别关键(20米长的铁丝,就是所围成的正方形的周长)?能否画图表示出所给的信息和问题?将复杂的问题用画图的方法表征出来,也有利于后续这一类型题目的解决。共同解决完了这个题目后,再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讲解清楚,孩子想得清楚,做得明白,才能讲得透彻。借助这种方式,久而久之的,孩子的学习会越来越清楚,也越来越容易建立学科自信。

(3)严格要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作为家长,虽然不用时时刻刻盯着孩子的学习,但是对于孩子们的习惯养成要有意识地进行关注和引导。尤其是发现孩子们有一些习惯不良问题出现的时候,要及时进行跟进,帮助孩子们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具体而言,重点培养以下习惯。

一是,培养孩子们的时间观念,每次作业前,可以先让孩子自己预估下需要的时间,然后记录好开始和结束时间。

二是,认真审题的习惯,指导孩子细致读题、信息量较大的题目至少读2遍、画关键词等。

三是,画图的习惯,如二年级乘法和除法解决问题,看似很简单,但是问题背后是乘除法模型的建立,可以引导孩子将信息和问题用画图的方式表征出来,真正地将题目理解透彻。

四是,用好草稿纸的习惯,每次作业都要准备好草稿纸,可以将草稿纸对折3次,分成8等份,在草稿纸上标注好题号,便于后续的检查。

五是,认真检查的习惯,可以先教给孩子们一些检查的方法,如计算题如何检查、概念性的题目如何检查、解决问题如何检查等。对于学困生而言,自查习惯的养成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家长在前期可以提示孩子们错了几道题,以及错的题目的类型(计算、解决问题等),逐渐过渡到孩子们完全自查。

六是,建立错题集的习惯,家长可以准备个专用的错题本,将孩子们每次作业里的错题分类型整理到错题本里,每周定期复习错题。同时,错题可以引导孩子们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还可以鼓励孩子们自己编类似的题目,进一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4)正向引导,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当孩子们自我评价比较低,或者学习状态不佳时,家长可以及时引导孩子们朝着好的学习轨道运行。同时,家长也要做好榜样示范,我们要求孩子们做到的事情,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到,并且要尽可能做到更好。如在家里,尽可能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多陪伴孩子们进行亲子阅读,营造好的阅读氛围。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提高孩子们的理解能力,以及提升孩子们思考问题的广度、深度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多跟孩子们进行一些问题的交流,并且在孩子们有进步的方面及时鼓励。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学困生转化方面要读懂学生、理解学生、激发学生,借助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帮助学困生进行转化,为孩子们的长远发展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错题学困生题目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压强』易错题练习
笑笑的错题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圆”易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