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州三杰”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2022-02-09

旅游纵览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三杰常州文旅

范 辰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 213164)

引言

文化古城江苏省常州市有着3200多年历史,境内历史文化名人荟萃,如被赞誉为“常州三杰”的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红色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要求,能更好地展现自身的精神力量,对于扩大国内文化旅游消费,畅通国内大循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目前,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十四五”期间国家将继续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常州将红色文化与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打造红色文旅,为常州明星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也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文化创新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效载体,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开启新征程的具体体现[2]。因此,常州市迫切需要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强推务实举措,借助红色文化资源,加快推进红色文旅融合发展。

一、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常州红色文化内涵

(一)文旅融合概述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旅融合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路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3]。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可以利用旅游作为文化传播传承的载体,使地方特色文化增加游客的体验感,并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进而加快地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二)常州红色文化内涵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改革年代,共同创造的具有鲜明时代主题的特色先进文化。目前,全国各地非常重视红色文化教育。红色文化与旅游相融合,让广大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红色文化的传承,更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立体化体现。

位居太湖之滨、长江之南的常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在中国的艰苦岁月里,瞿秋白写下“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张太雷年少时立下誓言“愿化作震碎旧世界的惊雷”;在给北大教授胡适的信中恽代英写道:“国不可以不救。他人不去救,则唯靠我自己。”[4]这3位常州籍青年选择了共产主义事业,坚信革命理想高于天,为了完成救国救民的历史使命,不畏艰难、敢于斗争,并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恩来、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到的四位江苏籍的优秀共产党人,“常州三杰”位列其中。常州高度重视“常州三杰”革命精神等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通过载体、手段的不断创新,党史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如今,“常州三杰”已成为常州重要的城市红色名片和标签。加强“常州三杰”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和品牌建设,有助于文化遗产得到科学有序的保护,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常州文化软实力。

二、“常州三杰”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现状

为使常州旅游高质量发展,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紧密结合,常州2020年发布了《常州市文旅休闲明星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常州文脉的挖掘梳理,着力打造以文化为核心的四大旅游品牌,让游客在常州收获深度文化体验、感受别样风情。保护好、利用好“常州三杰”文化资源,整合常州三杰纪念馆等红色史迹,打造全国一流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同时,开展文旅融合发展的深度研究,把常州打造成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引领区、红色教育创新发展样板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区、红色旅游全域发展示范区,助力常州成为全国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5]。

联动长三角,盘活红色资源,弘扬“常州三杰”精神,常州三杰纪念馆先后举办了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生平事迹全国巡回展。与常州高校联合打造“张太雷干部学院”“常州三杰红色教育培训中心”等红色教育基地。2019年以来,相继建成开放10家“秋白书苑”,打造以瞿秋白同志命名的特色品牌。走出常州,与上海静安区围绕如何挖掘利用红色文化、史料共享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签署静安博物馆城区联合体项目合作协议。联合上海图书馆主办“瞿秋白在上海”主题系列活动,整个活动全程线上直播,通过专题展览、专家讲座以及影片展播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升“常州三杰”在全国的影响力。

此外,“常州三杰”的专题著作《瞿秋白传》《张太雷传》《恽代英传》;文艺精品《秋之白华》《永远的青年》《为信仰而死的常州人》等红色题材相继涌现。“常州三杰”的遗作《赤都心史》《多余的话》,以及他们在《前锋》《中国青年》《红旗日报》等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再版。电视纪录片《常州三杰》在央视《国家记忆》栏目播出,以张太雷故事为原型创作的大型锡剧《烛光在前》入选2020年全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投入剧目,并代表江苏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常州三杰”文化已经成为教育的品牌活动,得到进一步弘扬和传承。

三、常州红色文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常州政府不断出台文旅耦合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来支持红色文旅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文旅融合深度和创新度不够

目前,“常州三杰”革命精神已成为当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基因传承和文化旅游的重要部分。但从常州开展文旅活动的主要内容来看,仅为参观瞻仰,大部分还是以参观纪念馆、解说员讲解内容、举办党建活动等方式开展,同质化现象明显,对游客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不能给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国家设立的革命历史独立网站、网上纪念馆,人们可以通过网上参观、网络学习而减少出行,对以实地旅游为主的景区造成一定的影响[6]。文旅活动产生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也较小,无法形成文旅融合的景区氛围和城市氛围。

(二)文旅融合发展缺乏专业人才

政治觉悟高、专业性强的高质量人才的加入是常州发展红色文旅的重要环节,但是既了解常州红色文化又熟悉常州旅游资源的专业人才较少,专项资金投入上不足,如今的专业人才大部分是引进之后再进行常州历史文化知识的培训,对历史文化没有深入的了解,在讲解时容易出现照本宣科的问题,导致常州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的内动力不足,无法及时跟踪市场的最新动态,影响特色文化品牌的推广[7]。

(三)文旅产品结构单一

红色文旅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特色文化品牌能够加深游客对常州这座城市的印象,以及对常州旅游业的认可。目前,常州文旅围绕“常州三杰”精神的产业化形式比较单一,多元化体验不足,产品开发较少,大部分是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为主,创新力不足,未能与其他旅游产品紧密结合,文旅产品供给不精,少有高质量品牌产品,特色产品鲜明度较低,导致其在文旅市场上缺乏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常州有“季子公园”“东坡公园”“荆川公园”,却没有“三杰公园”,与其他文化事业、产业相比明显滞后。“常州三杰”的实体纪念物、收藏品等在文创产品市场上也很匮乏。

(四)公共服务机制体制不健全

公共文化设施、机制体制等应为文旅深度融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首先,“常州三杰”纪念馆都是独立的建筑物,位置比较分散,不能提供充分的串联和引导服务。其次周边道路狭窄,参观停车较为困难,纪念馆与周边的环境少有联系,大部分游客只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整体文化气氛不浓厚,对外不能有效地吸引游客,对内难以激发本地消费潜力[8]。

四、“常州三杰”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创新文旅融合方式

文旅融合不是单一地在“常州三杰”纪念馆举办一些活动,而是在把握常州红色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将常州红色文化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可以在深度上创新文旅融合,在打造常州红色文旅场景中,融入常州民俗、语言、文字等,让游客对常州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深刻。在广度上创新文旅融合,不要将文旅活动局限于有限的环境中,融入社会、经济、生态等方方面面,构建连续的产业链条。

(二)培养复合型人才

现如今,拥有熟悉常州历史文化、旅游产业经营管理业务并能够掌握市场发展规律的复合型人才对于常州红色文化和旅游业耦合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整合行业内的资源,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力度。深入了解常州的实际需求,加强与常州高校之间的合作,帮助常州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为文旅产业提供所需的高质量人才,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对于现有的管理人员、讲解人员等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文化素养,提升服务水平,促使这些复合型人才既能够深入挖掘常州红色文化的内涵,又能在旅游过程中加入文化元素,有效地向游客传递文化信息,推动常州文旅产业长久发展。同时,要以需求为导向,引进社会资本,支持做大一批红色文旅产业集团。

(三)打造全新文旅品牌

文旅产品是文旅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立足常州本地资源,突出常州独特的文化底蕴,创新设计理念,精准品牌定位,有效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可以将“常州三杰”的历史故事进行电视、电影、短片等创意化改编,用视觉化形式呈现出来;建立以游客为中心,网络为营销主力的发展模式。不断在互联网传播“常州三杰”精神,增加发布的频率;联合创意公司打造“常州三杰”文化特色品牌的标识,制作文旅产品,如“常州三杰”卡通人物、纪念章、冰箱贴等兼具实用和装饰功能的产品。为拓宽市场,还可以将汽车文化融入文旅产品,提升红色文旅的时尚感,增强品牌价值,有效扩大品牌影响力。

(四)完善文旅基础设施建设

为增加游客的参观体验感,要完善“常州三杰”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打造“常州三杰”纪念馆周边优美舒适的游览环境。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体系,改善旅游环境,重点加强红色景区线路、停车场、供电供水、公共卫生间、消防安全等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完善多类型信息智慧导览系统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业务办理、应急处理等服务。在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支撑下,以“三维动画”的方式全方位表现“常州三杰”相关红色文化,并设计一些能够与游客进行互动体验的环节,使游客体验高科技的视觉震撼,从而提升常州红色文化景区的信息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水平,创造独特的人道主义氛围。

五、结语

常州市红色文旅产业优势显著,但劣势也比较突出;发展机会大好,但挑战也不容忽视。常州红色文旅有机结合,耦合发展,以旅游产业为载体有利于传承“常州三杰”的革命精神。今后将立足于常州红色文化的发展实际,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现有红色资源的整合盘活,提升文旅融合创新性,打造全新文旅品牌;通过文旅基础设施的完善建设,培养高品质专业人才,促进常州红色文旅的高质量发展,让“常州三杰”文化从常州走向全国。

猜你喜欢

三杰常州文旅
“胡氏三杰”对中国科技教育的贡献
常州的早晨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三天两夜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培养“硅谷三杰” 她是美国最酷、最美的母亲
文旅照明的兴起
唐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