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行业需求的翻译能力概念界定与体系重构
2022-02-09李敦东唐红英
李敦东,唐红英,2
(1.常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州 213159;2.扬州大学 文学院 江苏 杨州 225000)
课题组近两年对翻译服务行业所做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新入职的外语专业本科毕业生适应能力较差,译稿的行业专家评价往往远低于资深译员,通常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方可独立服务。一方面,目前国内高水平翻译人才缺口较大,即无法充分满足国内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也无法应对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倡议和参与全球治理的新挑战;另一方面,英语专业被指责为“没良心的专业”,部分高校英语专业相继缩招或裁撤,专业转型呼声日益高涨。症结很明显,目前翻译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存在着较大错位,根源在于翻译能力认知中行业视角的缺乏。基于行业视角重构翻译能力之概念当为首要。
一、翻译服务行业调查简报
课题组首先通过亲身参与、与行业专家面谈、对新引进员工职业体验进行访谈等形式对翻译服务企业进行了调查。现代翻译服务需求往往任务量大、交付时限短,传统“译-审-校”简易流程已难以应对。项目化运作已是现代翻译服务行业降本提质增效的重要组织方式,是行业新常态和典型特征。翻译项目基本流程如下:
(一)项目洽谈
企业接收到客户需求后,会指派专员与客户代表接洽以确定项目参数。源件参数:源语言、信息模态、难度系数、行业领域等;译件参数:目标语、受众、用途、质量要求、格式规范等;服务参数:双方沟通、交付方式、交付时限、服务价格、纠纷处理、保密要求、交付模态、售后服务等。若双方达成一致,双方签订合同。
(二)项目组组建
该工作由项目经理负责,内容包括人员安排、进程规划、任务分配、质量监控、风险监控等。组员包括译员、译审、DTP人员、客户专员等。进程规划主要涉及任务次序与子任务时间节点等。为防范不可抗拒力的风险,项目经理在进程规划时通常会采用两种应对策略:一是压缩工作行程,即将项目执行时间的15%左右作为项目时限提前量。二是启用兼职译员。项目组组建完成并形成工单后,项目经理会召开组员会议下达任务。
(三)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是项目组成员各负其责、共同协作完成项目的过程,主要任务流包括:(1)源件预处理。源件信息表征的多模态化造成很多源件不能直接进入CAT平台处理,必须借助工具软件进行预处理,如格式转换、OCR、模态转换等。(2)术语统一。这是使用CAT提高翻译效率的重要前提,也是译文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术语统一通常由CAT相应模块进行术语提取后更新术语库来完成。(3)翻译。译员基于CAT协作平台完成各自翻译任务。翻译过程中,译员通常会借助各种通用和行业语料库及词典、网络检索、在线翻译等信息技术以提高译文地道性。最后,项目经理合并分支译稿。(4)译稿审阅。译审对译稿中出现的词汇、句法、语义错误以及行文风格与行业表达规范的一致性等问题进行审读修正。对于质量要求高的项目,项目经理有时会请行业专家审读译稿并就术语严谨性、表达合规性、语境适用性等进行反馈,以助质量提升。(5)后期处理。专业DTP人员根据客户约定交付参数对译稿进行排版或付印。需要指出的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客户专员与客户代表之间会存在各类沟通,项目经理也会对项目行程进行监控,并根据进展情况及突发状况对任务分配与项目进度等进行动态调整。
(四)结项
结项主要包括译稿交付、听取客户反馈、行业术语库更新、绩效评估、经验总结等。客户专员将译稿按约定要求交付给客户,如果译稿是提交给政府部门的证明性文档,企业通常需要同时交付一份翻译服务企业资质证明。
调查表明,专业翻译服务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和时代印记。前者主要是指翻译服务的项目化操作方式和源件信息与行业领域的密切关联。客户专员的反馈表明,源件主要以行业信息为主,占比较大的有机械制造、化工能源、信息技术、法律合同、政府文件等,这与《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近些年的调查结果一致。时代印记则体现在不可或缺的信息技术支撑上,例如CAT平台、各类翻译辅助软件等。这一点也得到了行业专家和新入职员工访谈的印证。行业专家认为,新入职员工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不熟悉项目化翻译流程、欠缺行业软件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缺乏服务对象所处行业知识、团队意识薄弱等。新引进员工反馈的职业适应性痛点亦在于此。这也是为何新入职员工通常必须经过相应的行业培训和较长时间的翻译训练方能达到行业要求的根本原因。
二、专业供给与行业需求之间的错位
课题组通过听课、任课教师访谈等方式对翻译教学知识供给进行了调查,有如下发现:
1.任课教师往往习惯于依托教材,教学内容主要涉及翻译简史、理论、标准及过程、双语对比、技巧等。教师通常先讲宏观知识,再讲翻译技巧。后者多遵循由词到句再到篇章的路线,并适时穿插文化因素、外来语、文体风格的处理等内容。课堂教学主要采取一种理论指导实践的模式:以技巧讲解和实例演示开始,到学生实践和师生共同讨论译文结束。有些教师也会在课程最后讲授译本对比以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翻译能力。有些教师则会以不同文本类型为主线,把体裁特征分析与翻译技巧分析整合到一起。
2.教学材料模态单一,多以纸质或电子文本为主,虽然存在少数使用音视频材料的情况。或许由于课时有限,材料往往以非常简短的单句和段落为主。内容类型,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材料,主要是文学、报刊、名人演讲、文言文等通用型文本。近些年,应用文和中国文化的比例明显升高,如广告、科普、政府文件等。笔者以为原因有三:一是新版教材的影响。这常见于课堂使用的新型文本与新版教材间的部分重合。二是大规模专业等级考试的反拨作用。如近些年TEM-4/8启用的中国文化段落翻译题。三是升学考试的导向作用。这主要与翻译专硕和学硕考试中常考的翻译文本类型有关。
3.实践训练以单打独斗为主。任课教师往往在译文讲评时才会启动共同讨论,只有少数主动性强的学生才会转向同伴互助或老师帮助。语料库、CAT平台和其他行业常用工具软件则少有涉及。有些教师甚至以机器翻译质量低劣为由禁止学生使用在线翻译。
将行业和专业调查作对比即可发现,目前的翻译教学更关注翻译本体,忽视了信息化和行业语境,由此造成了专业供给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信息技术使用上均表现出与行业需求间的多点错位。具体表述如表1。
造成上述错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任课教师的师承、信息技术水平和行业经验问题。可能由于翻译能力属于高层次语言能力,教师以年龄较大的硕博居多。因年龄、师承、兴趣等原因,其知识结构中往往欠缺信息技术能力和行业知识。二是教材问题。主流翻译教材主要由高校教师编写,虽然新近教材已呈现出新气象,但仍然缺乏充分的行业视角和对信息技术的充分考量。三是投入问题。虽然有些高校建设有CAT实训室,但很多院校尤其是无翻译硕士点的高校,信息技术投入仍然不足。四是语言的工具性和应用性偏见。很长一段时期内,外语界认为,“大学本科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有不同的目标。一个是为社会培养精英人才,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解决道之源的问题;一个是为社会培养技术人才,解决器之源的问题”[1]。外语界更关注精通外国语言文学的高端人才之培养,视语言服务为低级。这一立场阻碍了行业视角在翻译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的及时切入。
三、面向行业的翻译能力之概念界定与体系重构
翻译能力培养是翻译专业本科教学的核心要务。传统上,翻译被定义为用一种语言(目的语)再现另一种语言(源语)信息之行为。受此影响,翻译能力也被简单地定义为一种双语转换能力。翻译的本体论定义无可厚非,但造成了翻译能力认知的去语境化也是事实,加上对语言工具性和应用性的长久偏见,现行定义明显落后于行业发展,不利于翻译教学和人才培养。令人欣慰的是,国内外学界已对翻译能力开展过许多有效探讨,多元要素翻译能力观已得到基本认同[2-5],这在《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指南》《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等指导性文件中亦有反映。
鉴于当下翻译行业的行业化、项目化、信息化等鲜明特征,翻译能力的概念界定当纳入行业视角。该能力是由一系列存在密切交互作用且具有层次之分的知识、能力和策略等要素构成的一个动态性复杂系统,主要包括双语转换、项目化工作、信息技术工具、知识与技能更新等诸能力及职业素养。
(一)双语转换能力
该能力是指将源语语义信息使用目标语进行语码转换的能力,它是翻译能力的本体和核心构素,主要包括百科常识、双语语言能力、翻译专业技能和宏观策略等要素[3][6]。研究表明,出色的双语能力并不必然带来出色的双语转换能力[7]。单语表达与双语转换是两种本质上不同的认知任务。前者操作自由,后者不仅受源语限制,还受到因概念构造、表征模式、文化现象等深层和表层差异所造成的双语在语言系统等各个层面的错位之干扰。双语转换不仅需要专业的翻译理论与技能,还需要良好的宏观策略能力。后者一方面涉及遇到难题时的问题解决策略,例如,查询资料,向同事、行业专家甚至外国朋友寻求帮助等;另一方面涉及根据需求特征灵活调整行为参数。现实翻译活动中,译者的翻译行为难免会受到各种社会环境因素和翻译目的的影响,因此翻译活动不唯求真亦须务实[8]。译员须充分考虑翻译活动的社会属性,如时效性、质量要求、适用情境等,对自己的翻译行为做出灵活调整。
(二)项目化工作能力
项目化工作能力是行业需求在翻译能力结构中的语境映射,核心是项目流程知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前者是项目化工作能力的认知基础,主要包括当代翻译项目流程、角色配置、进程安排以及流程中的作业流、数据流、信息及人员交互网络、资源配置网络、信息技术支持等。后者则是项目运行的润滑剂。它是大局意识、合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综合,要求译员在清晰认知项目组成员角色及其逻辑协作关系的基础上,在遇到资源或协助需求时,能够以良好的沟通能力选择合适方式向特定角色获取,亦能为其他组员的各种需求提供高效协助。
(三)信息技术工具能力
该能力是指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使用有关信息技术工具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软件的应用能力:Office软件、CAT、文档处理工具、DTP、翻译辅助工具和专业工具软件等。Office文档处理能力是翻译能力的必备基础。CAT是翻译项目化的平台依托,主要有基于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云平台两类,两者都整合了先进的分布式计算、项目管理、组内协同、信息共享、机助翻译、本地化、语言资产管理、自动校对等功能。文档处理工具能力指对非Office文档,如图像、音视频、纸质件等多模态信息,进行相应格式处理使之适用于CAT的能力。DTP是运用DTP软件按客户要求对译件进行排版美化的过程。规模翻译公司往往会雇佣专业DTP人员,小公司则会要求译员具备一定的DTP能力。翻译辅助工具主要包括通用和搭配电子词典、通用和行业语料库、在线翻译、搜索引擎等。信息技术工具能力虽非翻译能力之本体,却是以人机协作为特征的现代翻译项目不可或缺的生产力工具。
(四)知识与技能更新能力
该能力源自现代翻译服务模式重构以及由此带来的翻译能力开放性之要求,是指译者通过主动学习获取提升翻译能力所需之新知识与新技能的能力。新知识主要是指与服务需求方密切相关的行业知识。行业知识与译稿的可读性密切相关。任何译者都不可能熟悉所有行业,但可根据业务需要和兴趣爱好选择2~3个行业作为自己的专长领域,通过预先阅读通俗行业书籍和经典译例来学习行业知识、熟悉行业语言风格。新技能主要包括新翻译技能和新信息技术技能。前者如近些年出现的认知翻译法、场景还原译法,后者如云翻译、区块链翻译、AI翻译等。新出现的效率技术往往很快就会在翻译行业得到应用。如整合了神经网络机器翻译、语音识别转文字、时间轴自动解析等前沿AI技术的网易AI视频翻译产品“网易见外”已经在音视频翻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五)职业素养
翻译职业素养是指翻译从业人员在从事翻译活动过程中对行业通行的行为准则、职业精神、道德规范的遵守,包括两大维度:一是对国内外通行的行业规范、准则和标准的遵守。例如,国际译联的《翻译工作者宪章》、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编制的《翻译服务规范》(GB/T19363)、《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GB/T19682)等。二是对职业道德的遵守。如对自我专业能力的合理认知、信息保密性要求、服务精神等。职业素养不属于翻译能力的本体内核,但在行业语境下,它却是译者专业能力的重要体现和翻译质量的外在保障。
必须指出的是,翻译能力各构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层次性和互动关系。双语转换能力居于翻译能力的本体和核心,其他构成元素是翻译活动质量和效率的重要辅助。其中,项目化工作能力为翻译活动提供组织平台,信息技术工具能力为翻译增效提供工具支撑,知识与技能更新能力为翻译能力的动态发展提供认知驱动,职业素养则是翻译能力的外部规范保障。概言之,翻译能力是各项知识与技能综合协作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