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工作的应对与创新策略
2022-02-09张化龙
◎张化龙
(扬州广播电视总台,江苏 扬州 225012)
引言
在新媒体时代的趋势之下,为了真正满足新闻采访的迫切需求,促进该领域的繁荣,新闻媒体记者应该不断关注并积极推动新闻采访多元化发展,积极练习自己的新闻采访技能,在此时代之下不断地应对挑战以及发展自己的创新策略。
一、新时代新闻记者培养的内涵
站在价值层面上,我国新时代新媒体时代下的记者培养应拥有以下几个理念:一是要有稳固正确的政治立场。新闻记者从事的是我国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指导之下的舆论方面的工作。重要言论的内容在新闻制作以及传播中必须具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坚定的立场意识。二是要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怀和家庭情怀。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记者需要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除此以外,他们还必须具备强烈的祖国情感以及对国家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心。如果他们担心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他们必须永远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同国家和人民共商命运。三是要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心。新闻记者执行新闻发布的任务,始终执着于事件的真相,在进行新闻传播时要传递正能量,以此来达到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目的。
从能力体系的角度来看,人才的发展不应只拘泥于过去的新闻采编、播报等专业能力上的培养,而是应该更注重各种新闻发布技术的相互融合。在这种观念的培养之下,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记者能够具有同时具有采访和编写新闻文本以及剪辑视频的能力,综合编播技能,制定网络广告策划、综合媒体报道技能,即跨媒体技能综合应用能力。除此之外,这些人才们还必须具备运营以及协调新闻项目的能力。因在新时代之下,过去的新闻制作中只靠个人进行“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将多元文化融合,并且进行团体协作才是这个时期的新兴的产物。记者也必须拥有类似于新闻产品总监那样的运营协调管理才能,因为这样可以使新闻产业更具备国际影响力。此外,对媒体管理的能力也是未来新媒介时代下,媒体产业的领导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由于技术的快速进步和不断更新,新闻产品的格式和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所以只有勇于创新,敢于走在时代的前列,才能开创新闻传播的新局面。
从知识结构的层面来看,新闻记者更应该具有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不同于传统新闻人才只对于专业技能的看重,新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除了专业知识的获取之外,更应该注重文化底蕴的培养。其知识体系主要由政治、艺术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构成。不过,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新媒体宣传领域的广泛运用,尤其是一些由人工智能技术所产生的智慧传媒的迅速发展,新时期下的媒体产业工作人员仍然需要对智能信息化的设备软件进一步掌握与了解。而完备的专业知识系统和能力依然是他们日后的主要竞争因素,突破传统学科专业之间的差异与壁垒,进行不同专业间的交叉发展、融合与发展,形成知识结构系统,是对新型传媒时代下记者的具体需求。
二、新媒体背景下记者采访工作遇到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随着信息网络的范围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手机、电脑和数字电视等等都是人们日常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通过互联网,人们获取信息变得更加便捷,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尤其是在一些重大的国际事件中,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在特定时间收看了“新闻联播”之后才能了解新闻时事,而是可以通过互联网等载体,在短时间内获得国内外各个领域的信息。然而,尽管新媒体有如此强大的功能,其出现还是不可避免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阻碍了许多记者的专业工作上的发展,新闻工作者们以及新闻行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还有很多人会不接受甚至是抗拒新媒体的应用,这也会导致信息的采集更加困难,新闻工作者们的专业素养方面面临挑战。
(一)信息采集更加困难
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正在与日俱增。随着各种搜索引擎的出现,人们可以更快、更方便地获取信息,他们只需搜索关键字,就能够得到更多信息,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信息和资源的提供变得更加便捷。但是与此同时,这也会让新闻采访者们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尽管进行了互联网搜索会让新闻采访者们的报道工作在速度和质量上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他们通过引擎搜索收集到的信息量是比较大的,而且不是全部的资源都可以采用。新闻工作者们需要在大量已获得的资源里面筛选有用和有价值的信息,这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他们筛选信息的难度。除此之外,由于现行的网络信息监管体系不完善,网络上虚假无用的信息很多,选择资源也变得更加困难,因此,这也需要新闻采访者们通过仔细检查和比较,以此才能获得真正有用的信息。
(二)对记者职业素质要求更高
新媒体下的新闻创新主要是立足于内容来创新的,是在新闻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等层面上的创新。目前引导新闻采访者们进行内容生产的前提纪要,是要求相关的从业人员要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念,将其当作自身行为的指引,紧紧追随时代的主流并且弘扬社会的正能量,做正面的传播,且不应该被所谓的流量思维所禁锢,掉到标题党、浮夸风、口水文的“坑”当中。主流的媒体要想成为这个时代新闻舆论的风向标,在媒体融合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话,就必须要求新闻采访者们在创作上下功夫,其所作的创作要有其意义、有深度、有内涵、有品质,在创作的内容之中,不仅仅要有数量,还要有质量,不仅能够聚集流量,还能收获人心。
(三)大众需求改变
由于新兴媒介的高速发展,当前获得资源的渠道日益丰富,同时相关的资讯内容也在日益增多,这导致民众的资讯要求也在日益做出提高,其中重点表现在公众对于一些要事资讯的要求。此外,新媒体编辑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必须注意报道内容的多样性,并且还必须采取相应的方式适应当前群众的需要,比如,对报道内容的标题等进行适当改变,以便增加人们的注意力。因此,应当明确意识到,媒体一旦忽视艺术风格而仅是追求内容,会无法获得尽可能多的目标受众人群,加之公众仍可借助新兴媒介扩大新闻阅读范围和资讯获得途径,因此,收视率的提升也离不开新闻栏目内容的不断丰富。
(四)视听审美的改变
媒体的传递信息方式主要利用视频和声音等对其信息内容所产生的冲击,并以此进行信息内容的全面传播,其可以通过对媒体内容形式进行融合,进而实现由声音、视频、图片等构成了自己的风格,以此实现节目的内容的改善,相比较于传统的内容比较单一,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使得观众长期处于审美疲劳,而融媒体的出现使得自身做出多方面的改善,而且观众接受信息的形式不再单一,这样的情况下也导致新闻节目的观众大量流失。因此,在当前融媒体的环境下,新闻媒体的编辑应该重视其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要立足不同视角分析新闻信息。不应该仅是描述新闻信息,而是要科学预测与合理判断,能够在海量数据当中找到前瞻信息以及节目亮点,适当地采取有效的方法做好改善,从而吸引观众。
三、新闻报道采访需要强化对新型媒体技术的使用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大多数新闻传播都得到了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其主要形式是搭建属于自己新闻发布的自媒体平台,来进行各种出版物的发布。在新型媒体技术流行的现代,今天的新闻工作者们可以有效地利用此类自媒体网络平台,逐步提高其在新闻传播中的影响力。这与过去的采访工作的方式相比,大大突破了传统纸媒在影响能力上以及传播能力上的局限性,如果纸媒工作者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媒体来宣传新闻报道的内容,就可以更有利地宣传和传播纸媒新闻,新闻传播方式也将发生进一步地变化。
第一,利用先进技术对促进各行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新闻媒体行业也可以从这种新的生产环境中获得更多收益以及进步的动力。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新闻记者也应该积极使用这些先进的新媒体技术,以便使得他们有效率地执行后续任务并满足当今社会的真正需求。例如,广播电台在融媒介发展背景下,它又释放出了全新的信息传播优势,依托于价格较低、高覆盖率的优势,许多电视节目都被转换为声音形式来进行信号传递,也因此突破了传统传播空间和地域上的局限。第二,向移动终端传播。随着5G时代的来临,手机以及平板等电子产品的应用似乎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而人们对移动终端传播技术的依赖程度也将远超传统方式。所以APP客户端服务也将越来越普及,它既满足了国内大部分新媒介受众的信息获取需求,更扩大了其生存空间。第三,利用网络平台宣传。新媒体传播作为基础性新闻传递途径,网络新闻将愈发引起人们重视,因为它拥有着及时、有效、迅速的宣传优势,必将成为未来的传播发展潮流。另外,新闻记者还需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对于新媒体技术的了解,他们需要合理地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去研究各种新技术的发展。在实际采访过程当中,他们才能做到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从根本上提高采访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同时,各个媒体行业的企业也需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环境中及时创建和设计自己的APP或官方网站,这可以帮助新闻记者的采访内容快速地传播出去,借此机会显著提高新闻的时效性。这种先进的技术的引用,对于吸引年轻观众的“目光”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种操作方法非常符合很多年轻观众阅读新闻资讯的习惯,这也同时使得传媒业在更多的社会群体中展现出巨大的价值。
四、新闻报道采访需要不断挖掘更富有价值的素材
在新媒体环境下,除了不断拓宽新闻发布渠道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新闻内容的质量,让更多的观众了解新闻内容,使得新闻内容能够引起百姓的共鸣。但若想要达到这些要求,就需要新闻采访者们在进行采访时,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以敏锐的眼光,深入挖掘新闻现象背后的深层含义。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让观众们在阅读新闻内容时可以多维度思考。除此之外,这样的新闻内容完全可以满足观众的基本需求,而且新闻内容也可以更加全面。为此,记者在进行采访时需要拓宽自己的眼界,注意从多方面收集材料。如此,记者将对他们采访的新闻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利用这个机会他们的采访技巧也将能够进一步增强,帮助新闻媒体行业在当今社会更具竞争力。
记者在进行采访时,首先要多关注与采访主题相关的内容,让自己真正了解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不仅如此,记者还需要在网络环境中主动查看观众对新闻事件的评论,这对于拓展记者采访的思路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记者要特别关注群众生活问题的报道,这样做,观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发展趋势,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新闻信息背后的含义。民生无小事,生活中的各种细微变化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人们的实际生活质量。只有不断地对相关问题展开详细的报道,才能让新闻媒体行业在观众心目中占据举重若轻的位置。在新媒体盛行的社会环境下,多媒体技术的顺利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新闻业的发展。
五、新闻报道采访要坚持打入基层,以人为本
在新媒体环境下,获取新闻信息变得方便,在某些新闻事件发生后,各个网络媒体平台都会在第一时间迅速做好相关工作,这样为电视台的新闻采集和编辑工作创造了很多便利。但是在同时,也会存在一些记者在工作时不关注网络平台,从而忽视了基层群众获取“新鲜”新闻的需求。对此,在新媒体大环境下,电视台应当重视记者的获取新闻和编辑能力的培养,而记者本身则应该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新闻责任感,积极渗透到广大群众中。需要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挖掘对于社会和群众而言有价值的新闻内容。比如,在报道“精准脱贫”这一话题时,相关新闻采访工作人员深入群众基层,与当地群众百姓们产生亲密的情感联系等等。记者需要做到多听,多想,多看,更多地去体验人民生活中最真实的“精准扶贫”工作,为打造理性、真实的新闻报道做出自己的贡献。
新媒体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了,与此同时,这也让人们对于新闻事件中存在的真相更加地执着了,对于真相获取的需要也已经遮掩不住对某一些群体的感情上的迫害了。还原新闻事件的真相是每一位新闻采编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然而新闻不单单只是陈述客观事实的简单记述而已,还应当是与相关人群进行情感的交流与结合的重要桥梁。所以在进行新闻采编工作时,应当秉持着以人为本的观念,将真相与新闻的人本价值进行融合。例如,作品《饥饿的苏丹》,这是凯文卡特赢得1994年普立策新闻特写摄影奖的作品,这虽然给作家带来了荣誉和奖励,但更多的是人们对摄影师的冷镜头的批评态度。最终,摄影师以悲惨的自杀结束了这次的新闻广播。从上面的极端例子来看,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新闻报道的人道主义价值的极度渴求。所以作为一个新闻采访工作者,无论是在与人的交流、主题的开发,还是在对内容的反映上,都应该秉持着一个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让报道的新闻主题更深入、更有意义、更温暖,反映出社会的真实需求。
六、结语
近年来,多元化成为综合媒体时代报道业务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对于中国新闻采访者来说,要想推动新闻采访更加多样化,就需要不断提高采访技巧和采访能力。使用最新技术管理新闻采访可以帮助新闻采访者们不断创新,做好新闻采编工作,实现新闻采编多元化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