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中国:绘就新时代“千里江山图”

2022-02-08陈浩

百科知识 2022年22期
关键词:千里江山图生态

陈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紧抓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发生历史性、全局性变化,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取得辉煌成就。

这十年,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衣食住行皆低碳”渐成时尚;这十年,绿色多元的能源体系正在建立,能源消费清洁化、低碳化取得重大进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扎实有序推进;这十年,从雾霾压城到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让蓝天常驻;这十年,“净土保卫战”取得积极成效,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这十年,水生态环境保护谋篇布局更加成熟,正在从水污染防治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三水”统筹转变……这十年,我国用绿水青山绘就出一幅新时代的“千里江山图”。

纳入总体布局 完善“四梁八柱”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中国共产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行动纲领的执政党。

2017年,党的十九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再次強调“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2018年,生态文明被正式写入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

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给予深刻回答。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助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块块生态短板不断被补齐。十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华丽“蝶变”。

在补齐生态短板的同时,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掀起的“绿色风暴”席卷全国,有力推动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被称为我国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标志性大动作。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重点任务、制度体系。同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四梁八柱”,构建起一幅明确的改革“施工图”。

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颁布,生态责任成为政绩考核的必考题;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着力破解“公地悲剧”问题;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重要生态空间进行严格保护……

修订《环境保护法》是我国为保护生态环境所做的一项努力。2015年1月,“史上最严”《环境保护法》实施,增加按日连续计罚等执法手段。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给予环保主管部门更多权力:“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此外,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还规定了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以及对于失职、渎职行为的处罚方法。

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十三五”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修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法等13部法律和17部行政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的执法检查,基本完成全国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加大惩戒力度,形成高压态势。如今,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已成为遏制环境违法行为的有力武器。

治理环境污染 重现碧水蓝天

2013年至今,北京市民邹毅每天坚持在同一时间、地点、角度,用镜头记录天空。十年来,3500余张照片汇集成视觉空气日志《北京·一目了然》。翻看日志,时光流转,北京已经从雾霾压城的“困局”中走出。

十年前,每到秋冬季,雾霾时时笼罩华北平原,致使这一地区的能见度大幅下降,城市空气质量指数“爆表”,公众饱受“呼吸之痛”。这种状况可以从11月份一直持续到次年3月份。这期间,空气重度污染警报频频拉响。持续的雾霾天气不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对进出北京的交通以及市民通勤造成了影响。如今,昔日的“十面霾伏”早已难觅其踪,取而代之的是“北京蓝”的新常态。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业内称为“大气十条”),提出35条举措,覆盖了机动车污染治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减排考核等十个领域,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作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设定了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的目标。这标志着中国蓝天保卫战启动。2018年7月,国务院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被认为是“大气十条”二期,各地空气质量因此进一步好转。

以北京为例。十年来,经过持续不断的投入治理,北京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市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88天,占比为78.9%,接近八成;较 2013年增加112天,相当于2021年空气优良的天数比2013年多了将近4个月。其中,2021年的一级优天数为114天,较2013年增加了73天。2021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降至33微克每立方米。至此,北京市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大气污染物实现协同控制,大气污染治理取得里程碑式突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这一巨大蜕变誉为“北京奇迹”。

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不是一城一地之事,而是需要各区域协同作战。2012年,《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印发实施,提出在“三区十群”深入推进大气污染协同控制工作,为推进联防联控机制建设奠定基础。2013年9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成立,2018年,这一小组调整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2014年,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办公室成立……十年来,重点污染物协同治理成为我国治理区域大气污染的不二之选。如今,不止京津冀,在珠三角、长三角、汾渭平原、苏皖鲁豫、天山北坡城市群……信息共享、磋商协商、联防联控的协作机制已成为刺向地区空气污染乃至其他污染的“合力之剑”。

作为全球首个大规模开展细颗粒物(PM2.5)治理的发展中国家。自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国的空气质量有了显著改善。2013—2019年,首批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重点城市大气中二氧化硫(SO2)浓度下降了75%,二氧化氮(NO2)浓度下降了23%,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了47%。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高到87.5%,蓝天白云、星光闪烁渐成常态,我国仅用不到十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十几年甚至30年的空气治理进程。这些成果实实在在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与此同时,全国也编织起一张防污治污的网络。《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先后出台,“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陆续打响。

水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根。我国水资源丰富,河湖众多。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经十多个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长江经济带也曾是我国水环境问题最突出的流域之一。长江经济带面积只占全国总面积的21%,但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的40%以上,单位面积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2倍。水污染治理是长江大保护的首要任务。十年间,经过治理,长江流域污染源持续减少,整个流域沿江3千米的化工企业减少1/4以上,沿线11省市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增加了近一倍,长江流域水质改善及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长江干流连续两年全线达到II类水质标准。在水质改善的同时,“十年禁渔”制度也对恢复长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流域系统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沿江两岸成为市民们休闲的好去处。水清了,鱼也回来了。

从2021年3月1日起,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开始施行。这部法律统筹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通过立法形式从根本上夯实了长江大保护的制度保障。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对另外一条“母亲河”—黄河的保护也从不懈怠。作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黄河流域的水污染治理牵一发而动全身。十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黄河,足迹从黄河源头直至入海口,对黄河保护与治理亲自谋划,做出了源头保护—系统治理—分类施策—统筹协调—生态修复—绿色发展的重要部署与全力推动。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治理与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沙治理取得明显效果,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显著。黄河宁,天下平。不仅如此,《黄河保护法》也出台在即。这部法律在强化地方主体责任、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强化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等方面新增一系列规定,力保黄河安澜。

全面建立河湖长制是我国在河湖保护治理领域的又一项重要举措。这项具有开创性的举措是由河长、湖长对其责任水域的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等工作进行监督和协调,督促或者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履行法定职责,解决突出问题。

这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使我国的水生态环境得到显著和持续改善。2021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提升到84.9%,比2015年上升18.9个百分点。长江流域实现85条重点河湖131个控制断面生态流量管控全覆盖,黄河流域干流和六条重要跨省支流15个控制断面生态流量全部达标。

推进国土绿化 治理沙化土地

对于北京人来说,多年以前,给日常生活带来困扰的,除了秋冬季的雾霾天,还有春季频发的沙尘暴。

位于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坝,半个世纪前是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茫茫荒原。由于清朝末期木兰围场的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地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荒原的缺口令自西伯利亚而来的寒风长驱直入,推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侵,风沙紧逼北京城。

为恢复和重建塞罕坝生态环境,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从此,三代塞罕坝林场人接力坚持,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坝上种下一棵棵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幼苗,终于让这里重现苍翠连绵的青山。如今,塞罕坝林场总经营面积有140万亩,有林地115.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这片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像一道绿色长城,为京津冀地区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了高寒沙地生态建设史上的典范。

塞罕坝发生的绿色奇迹并非个例。

上午在家抹完桌子,下午就可在桌上写字。这是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十年前的真实写照。南木林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北岸,曾饱受土地沙漠化困扰。连生活在那里的村民都不敢想象,数年的时间,飞沙之地会变得林密如毯。2014—2017年,国家投资1.5亿元,在南木林生态示范区内植树造林3万余亩。如今的南木林已是一片绿意盎然。

这些年,陕西省的绿色版图向北延伸了400多千米,三秦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一个个这样的绿色故事正在华夏大地四处上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的森林不仅抵御风沙、涵养沙土,而且给人们带来了“绿色GDP”,发展生态旅游、林下经济,许多地方因“树”而兴,不少百姓因“树”而富。

近年来,甘肃省庆阳市开展“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利用宜林荒山造林。目前,已累计完成造林730.85万亩。工程实施期间,当地培育造林大户159户,引进造林绿化企业76家,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134个,鼓励27.3万农户参与自主造林。造林不仅让大户增收,更带动村民增收。林产业的发展,让当地实现了农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庆阳市建成家庭林场87个,林下经济年产值达到6.16亿元以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全国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森林覆盖率提高2.68个百分点,达23.04%;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净增13.75亿吨,达92亿吨;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2000—2017年全球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25%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與此同时,我国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1%,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绿色正成为中国最美丽的底色。

中国看得见的“造绿”成就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2014年,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被联合国环境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

2017年12月,塞罕坝机械林场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2021年9月,又荣获联合国防治荒漠化领域最高荣誉“土地生命奖”。

外国友人说,中国推进绿色发展的成功探索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做出了重大贡献。

保护多样物种 建设国家公园

2022年4月18日,我国首个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自此,珍稀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将得到更为妥善的保育、研究与利用。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向更高水平的新起点。

从庞然壮实的大象到萋萋柔软的劲草娇花,再到用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微生物,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十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云南昆明举行。大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推动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绘制未来10年乃至更长时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蓝图,到2050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愿景。在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主旨讲话。讲话明确指出了生态保护的方向和路径,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举措和成效,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2021年10月,《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发布,这是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第一部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我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把保护纳入各地区、各领域中长期规划,加强技术保障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体系。

今年4月12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正式宣布:监测显示,海南长臂猿D群又有一只婴猿出生。至此,这一全球最稀有的灵长类动物种群数量已恢复至五群36只。

如今,这样的喜讯越来越多:大熊猫野外种群增至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亚洲象野外种群增至300只左右;藏羚羊野外种群由20世纪90年代末的六七万只恢复到30万只,保护级别由濒危物种降为近危物种;黑脸琵鹭由21世纪初的1000余只增加到4000余只;已在野外灭绝的普氏野马、麋鹿重新建立起了野外种群。还有112种特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实现了野外回归。

2021年10月12日,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首批五个国家公园,保护区面积达23万平方千米,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始于2015年,我国陆续选取十个地方开展试点工作。其中三江源国家公园为第一个试点区,后来又有东北虎豹、祁连山、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神农架、钱江源、南山国家公园试点区等,涉及12个省。这是为了探索改变保护地管理“九龙治水”的现状,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体制,并按照“山水林田湖”实施整体保护和系统保护。

由于物种特别丰富,我国被列为世界上12个生物多样性特丰国家之一。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同时,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国家公园试点七年来,以天然草地为主体的三江源国家公园,草地综合盖度上升明显;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森林覆盖率快速提升,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密度也有明显增加。

通过设立国家公园,我国将更好、更快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设定“双碳”目标 实现绿色转型

在治理污染、大规模植树造林的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也取得了历史性巨大成就。2012—2021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累计降低24.6%。2012—202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接近70%降至56.8%。核电、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占比提高,我国能源结构不断优化。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从14.5%提升到25.5%,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成效显著,煤电超低排放机组规模超过10亿千瓦,能效和排放水平全球领先。

这十年,在优化能源结构的同时,我国的节能减排成效也十分显著。我国努力提升效率,淘汰水泥、平板玻璃等落后产能,加强散煤治理,推进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相当于少用1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29.4亿吨的二氧化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下降超额完成了自主贡献目标。

2020年9月,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双碳”目标顶层设计的出台,无疑使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路径更清晰。

202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作为“双碳”“1+N”政策体系中的“1”,《意见》为“双碳”这项重大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2021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提出了具体行动方案。《意见》在“1+N”政策体系中将发挥统领作用,是贯穿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文件,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为各地方、各部门推进和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明了方向和任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一是减缓,即从源头和根本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是移除,即通过碳汇,碳捕获、利用和储存等举措消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意见》立足我国发展阶段和国情实际,围绕“减缓”和“移除”,明确提出了三个阶段的目标,分别规定了到2025年、2030年和2060年的多项关键指标任务,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幅度以及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等,从实施指标层面为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明确了关键抓手。

《方案》是“N”中为首的政策文件,有关部门和单位则根据方案部署制定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领域以及具体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各地区也按照方案要求制定本地区碳达峰行动方案。《方案》还进一步明确,各地区要准确把握自身发展定位,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资源环境禀赋,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上下联动,梯次有序推进各地区实现碳达峰。

在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中,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成为首个真正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

北京冬奥会从申办到筹办,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原则。通过科技等手段,北京冬奥会三个赛区的12个竞赛场馆全部通过绿色建筑认证,并实现100%绿色电能供应,从源头上减少了场馆碳排放。在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方面,延庆山地新闻中心建有光伏发电系统,实现电力“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延庆冬奥村采用高压电锅炉供暖,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应热力;北京周边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转化为“绿电”,从发出到被冬奥场馆消纳,全部实现动态可视,而且每一度“绿电”都可追溯、可查证。

国内外的实践都表明,与传统的行政管理手段相比,碳市場既能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又能够为碳减排提供经济激励机制,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带动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投资,为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减排的关系提供有效的政策工具。

自2011年以来,我国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七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在碳排放核算、配额分配、核查、履约清缴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2021年5月,我国首批林业碳票正式出炉。福建省将乐县常口村的3197亩生态公益林被折算成碳减排量12723吨,卖出14万多元。以前靠砍树赚钱,如今保护好森林,空气也能变成“真金白银”。不仅如此,常口村还建起漂流景区、办起研学基地,生态旅游搞得红红火火,游客接踵而来,曾经贫穷的“三无村”,如今“生态饭碗”端得稳稳当当。

2021年7月16日,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每年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45亿吨。这里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进入2021年11月,全国碳市场交易日趋活跃。2021年12月14日,市场单日成交量破千万,达1488.08万吨,创开市以来的新高。据统计,截至2021年12月13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8494万吨,累计成交额35.14亿元。

全国碳市场的开市意味着技术先进、碳排放量少的企业在碳市场中将占据优势地位。碳排放量超出规定配额的重点排放单位,可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植树造林增加碳汇等方式抵销超量排放的部分。

企业在为绿色转型而努力,老百姓同样在生活中践行绿色理念。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过350万辆,同比增长1.6倍。少用一次性餐具,多一次公共交通出行,力行“光盘行动”,坚持垃圾分类……更绿色、更低碳,已成为老百姓的自觉行动。

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转型的自觉行动,也是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责任担当。中国已逐步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今日,一幅天更蓝、水更清、万物更加生意盎然的美丽画卷正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

猜你喜欢

千里江山图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千里江山图》中的历史密码
在故宫外排队的人们,终于奔向了《千里江山图》
浅谈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及其影响
《千里江山图》入新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