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经典阅读推广的新模式
——以“海棠树下 为您读诗”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为例

2022-02-08

图书馆学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海棠树读诗国学

韩 芳

(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北京 100053)

作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任务是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进而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 月23 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得到我国公共图书馆界的积极响应。从2015年开始,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后文简称“西图”)在万寿公园举办“海棠树下 为您读诗”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致力于国学经典的阅读推广,已成为北京市文化活动品牌。笔者对该活动进行思考分析,提出公共图书馆国学经典阅读推广新模式,以期激发全民学习研究国学经典的热情,加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

1 国学经典阅读推广研究现状

1.1 国学经典及其阅读推广

国学有历史意义上的国学与现代意义上的国学之分,现代国学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的总称,汇通思想学术、典籍制度、百行百艺、礼仪民俗,蕴含国脉、国魂、国本,是中国人的根基所在、尊严所在[1]。经典可分为专业经典和大众经典两大类:专业经典大多与学术研究相关,对普通民众的影响不大;大众经典指那些在漫长的历史维度中,具有重要影响、经久不衰的著作,同时符合影响力、时间性、广泛性3方面的标准[2]。笔者所指国学为广义上的现代国学,所指经典为适合面向社会公众推广的大众经典,所指国学经典是浓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经久不衰的重要著作或作品,如“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

王波认为,图书馆阅读推广是指图书馆通过精心创意、策划,将读者的注意力从海量馆藏引导到小范围的有吸引力的馆藏,以提高馆藏的流通量和利用率的活动[3]。这个概念强调创意和策划的重要性,指出阅读推广应与馆藏文献(包括数字资源)的推荐结合起来,目的是提高馆藏的流通量和利用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应当“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灵魂,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的基础。公共图书馆应该积极推进国学经典阅读推广,强化价值引领,落实“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要求[4]。

1.2 文献研究概述

国学作为现代意义上的概念始于21 世纪初,公共图书馆国学经典阅读推广与研究同时兴起。笔者以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为数据源进行检索,起始时间不限定,截至2021年12月21日,用“SU='国学'*'图书馆'”检索式检索出587 篇文献,用“su=‘国学’*‘公共图书馆’”检索式检索出68篇文献。梳理已有文献研究可以发现,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或国学经典阅读推广,主要是面向大学生,其次是面向未成年人,较少面向社会公众;有些公共图书馆专设有国学经典阅读空间,如深圳图书馆的南书房、黑龙江省图书馆的龙江书院、南京图书馆的国学馆等;近两年国学由“热”趋“冷”,图书馆界极少关注。从理论研究来看,李宏巧、袁莉莉撰写的论文具有代表性:李宏巧介绍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国学研究和推广的历史,分析了优势,梳理了国内实践,提出了未来发展之路[5];袁莉莉论述了文化自信视域下公共图书馆开展国学经典阅读推广的意义,并以南京图书馆国学馆为例,归纳总结了国学经典阅读推广的实践模式[6]。从实践经验来看,张婷、沈吟涛撰写的论文具有代表性:张婷介绍了南京图书馆国学馆的建构目标、功能布局、资源配置、服务内容和服务成效,并结合实践提出了思考[7];沈吟涛介绍了西南地区四城市“风·雅·颂——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概况,阐述了该活动的亮点和成功经验,并对公共图书馆联盟开展国学经典阅读推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8]。总之,公共图书馆已充分认识到国学经典阅读推广的重要性,为区级公共图书馆开展国学经典阅读推广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但缺少品牌建设意识,没有形成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更没有以“公共图书馆+公园”这一文旅融合的视角作为切入点。

2 “海棠树下 为您读诗”实践概况

2.1 活动创意

2020年7月,西城区第二图书馆与西城区第一图书馆正式合并为“西城区图书馆”,保留南北两个馆址。其中,南馆位于原宣武区牛街街道教子胡同8号,馆藏地方文献以宣南地区各种载体的资料为主,侧重挖掘与弘扬宣南文化。宣南地区属于首都核心区,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宣南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9]。万寿公园距离“西图”南馆不足千米,1995 年被改造为北京市第一座以老年活动为中心的主题公园,2014 年被西城区政府确定为“孝”“寿”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海棠书斋”阅读中心位于万寿公园东门北侧,坐北朝南,门前有几棵高大的西府海棠及名为“孝行民和”的小广场,故名“海棠书斋”。“海棠书斋”环境古典雅致,分上下两层:一层有摆放万余册图书(以国学经典为主)的阅览室,还有一间面积较大的讲堂(开展国学讲座的场地);二层是书画室,为书画爱好者提供交流切磋的平台。“西图”提供图书、人员与资金上的支持,把“海棠书斋”阅读中心打造成北京市唯一一家以“孝”“礼”文化为核心思想、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的公共特色阅读空间。

2.2 实践探索

在万寿公园管理处大力支持下,2015 年4 月23日,“西图”南馆开始打造“海棠树下 为您读诗”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至2021年4月23日,共举办了7 届。该活动旨在通过深度、丰富、真诚的读诗品文活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营造“花之美、诗之真、书之香、人之和”的美好氛围,大力发展以兴趣爱好和特长为纽带的高黏性“粉丝”文化社群,推动阅读推广由“社区”向“社群”深化[10]。

2.2.1 制定方案,精心组织

在筹备阶段,馆领导与活动负责部门工作人员(包括笔者)多次到海棠书斋协调沟通,讨论活动主题与活动方式。大方向确定以后,从分析读者需求出发,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节目内容、主持人、演职人员、背景设计、制作、音响设备租用、人员安排、活动经费等。“西图”南馆十多位工作人员参与布置会场、分发图书馆宣传材料、引导观众有序入场、摄像、维持秩序、负责安全、打扫现场等全过程,保障活动顺利进行。

2.2.2 朗诵为主,多样呈现

主题活动的表演者既有知名朗诵家,又有社区百姓,还有学校师生。形式上以朗诵为主,配合演唱、民族乐器弹奏等,把晦涩难懂的国学经典再现为人物形象、环境气氛和生活场景,快速拉近了国学经典与普通大众的距离。如2019年第五届活动主要有:朗诵现代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我的祖国》,演唱歌曲《共圆中国梦》,演唱昆曲《牡丹亭》,吟唱古诗《汉乐府·上邪》,朗诵古诗《春江花月夜》,演奏箜篌《袍修罗兰》,全场齐读《孝经》等,呈现了“唱”“诵”“奏”“演”等多样形式,个人、双人或集体诵读,现场掀起国学经典诵读演绎的热潮。

2.2.3 广泛宣传,后续跟进

活动前,“西图”南馆做了广泛的宣传:准备完整的宣传资料,如海报、宣传单、图文并茂的微信推文等;在不同场合宣传、推荐该活动,鼓励读者积极参与;邀请多家新闻媒体进行跟踪报道;向万寿公园游客发放海报。具体负责的部门所有工作人员全程参与,整理资料,后续跟进,收集读者反馈意见,完善活动方案,不断提升阅读效果和服务质量。如2015 年第一届活动,北京140 中学(后并入北京15 中)200 位师生身穿汉服,齐声朗诵《论语》,营造了恭敬庄严的阅读氛围。这种富有仪式感的场景让师生们感受到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厚重、崇高,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样的场景氛围在后几届活动中得以延续,如2019 年选择符合万寿公园主题的《孝经》进行齐读,吸引众多游客参与进来,沉醉在诗文与音乐交相融合的美妙意境中。

2.3 联动效果

每届活动,优秀读者都积极参与舞台表演,这是对平时国学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成果的汇报和展示。“西图”南馆在海棠书斋,通过讲座、读书会、经典导读等方式,每年面向不同人群讲读国学经典近百场,且注意系列性、深入性、广泛性。例如,面向朗诵爱好者开设“生生不息朗诵沙龙”课堂,培训朗诵技巧,诵读《孝经》《古文观止》等;面向音乐爱好者开设“夔音:中国古典诗词歌曲传习社”课程,解读并吟唱《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等;面向暑假回国和准备出国留学的青年开设“先秦诸子”“中国古典诗词导读”课程;面向青少年开设“中国古代经典文章诗歌精解”课程,系统讲解《诗经》《论语》《大学》《中庸》《世说新语》《三字经》等;面向老年读者讲解《易经》《红楼梦》、王阳明心学等。国学经典往往以文言文形式呈现,因此需要准确释义、反复诵读、深入体悟。如解读《孝经》坚持了3 年,不仅精读深研了国学经典,还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读者,他们自觉地成为阅读推广者,形成固定的“文化社群”。正是有了每年近百场国学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积淀,才得以在世界读书日当天呈现出具有艺术性、观赏性、娱乐性的视听盛宴。

3 “海棠树下 为您读诗”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的特色

“海棠树下 为您读诗”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在交通便利、景色宜人的万寿公园举行,以诵读吟唱等形式展示国学讲座、国学读书会、国学经典导读等,提高了海棠书斋国学经典的流通量和利用率。分析该活动特色,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可以探索出国学经典阅读推广的新途径,以推动“海棠树下 为您读诗”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的持久开展。

3.1 推出“公共图书馆+公园”阅读推广新模式

从公园这类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视角切入,研究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缺少理论支撑与实践总结[11]。“公共图书馆+公园”阅读推广新模式符合当下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客观需求[12]:公共图书馆与公园都具备一定的公益性和文化性,容易达成合作共识;双方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易于实现合作共赢;通过立体化的阅读推广方式,凸显地方风俗与特色文化,推广、活化、传承城市文化资源。

万寿公园是一家以“孝”“善”文化为核心思想的主题公园,自然环境优美,且距离“西图”南馆很近,契合“15 分钟阅读文化圈”要求。作为区级公共图书馆,“西图”南馆突破场地面积小、人员不足的限制,积极走出馆外,联合万寿公园管理处,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打造海棠书斋这一“孝”“善”特色文化阅读空间,开展国学经典阅读推广系列公益活动,满足了读者在安静优雅自然环境中品味书籍、阅读经典的需求;拓展了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空间与项目,提高了文献资源利用率;提升了公园的文化内涵和服务质量,增加了文化旅游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2 重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学深深植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之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海棠树下 为您读诗”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的主题明确,即围绕“孝”“善”文化促进国学经典阅读推广。每届又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如2015年是“分享阅读之美”、2016年是“书香西城”、2017年是“读书”、2018 年是“改革开放40 周年”、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70 周年”、2020 年是“春天和复活”、2021 年是“读中国”,这些主题都融合了以国学经典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了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发挥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从活动类型上看,国学经典阅读推广大致分为:一是讲解或阅读古代经典著作,如“四书五经”、《古文观止》《世说新语》《说文解字》《道德经》等,又如为老年读者健康养生讲解的《黄帝内经》;二是赏析古代诗词曲或经典歌曲,如古诗《晚春》《七夕》、昆曲《牡丹亭》、歌曲《我爱我的祖国》等;三是与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强化阅读效果,如书写国学经典中的名句、从古代绘画史中了解古代历史文化等;四是为营造阅读氛围而开展的相关培训,如茶道、香道、插花、古琴艺术欣赏培训,又如诵读礼仪、儒家入学礼的培训,此外还有篆刻、拓印、评书等,内容丰富多彩,激发了读者关注与参与的热情,扩大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3.3 创新阅读推广服务方式

3.3.1 朗诵、吟唱相衬托

“海棠树下 为您读诗”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化节目“朗读者”与“经典咏流传”的形式,以舞台诵读表演为主,创新了阅读推广服务方式,有效提高了活动参与度、辐射面和影响力。真人秀节目“朗读者”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它强调了“朗读”这一最为有力的参与手段,激发了观众内心深处的参与热情[13]。这正是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实践、助力全民阅读的目标。活动现场零距离的诵读和跟读形式,可以增强阅读活动的主动性和阅读作品的感染力,达到立体式阅读体验的效果。诗词文化类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和诗以歌、传唱经典”,即把古诗词转化成现代的流行音乐作品,契合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精神[14]。如黄四婷吟唱古诗《汉乐府·上邪》《关山月》,优秀读者吟唱屈原的《橘颂》等,展现了形式多样、声情并茂的阅读场景,迅速带动了现场参与者的情绪。

3.3.2 线上线下相结合

线上宣传延伸线下活动的实施,线下执行又推动线上活动的开展,线上线下融合促进,拓展了服务覆盖面。“西图”南馆和海棠书斋都开通微信公众号,发布活动信息推文,进行广泛宣传。2020年受疫情影响,“海棠树下 为您读诗”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首次采取线上直播方式,抖音、斗鱼、搜悦等直播平台同时进行,全网共72万人次观看,并在弹幕中收获无数好评。

3.4 培育专业化阅读推广队伍

根据贝尔宾(R.M.Belbin)提出的团队角色理论,阅读推广人团队可以概括为是一个由专家、活动组织策划者、活动实施者、活动管理者以及志愿者等组成的整体[15]。随着阅读推广的深入开展,培育和管理阅读推广队伍显得至关重要。经过7 年运作实践,“海棠树下 为您读诗”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拥有50 多位专业化阅读推广人,保障了活动的层次性、连贯性、深入性。首先对执行馆员来说,馆员参加了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的“阅读推广人培训”,又通过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与宣传,不断提升业务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能在阅读推广中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馆员还从活动中发现甘于奉献、爱好国学、具有国学文化基础的读者,并招募为志愿者,对其进行培训、激励与评价,扩大阅读推广队伍。北京工商大学国学讲师赵琍,儒家礼乐文化学者于晓鹏,著名朗诵家徐学铭,中国音乐学院古典诗词歌曲研究中心会员黄四婷,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词作家阿紫,“空谷灵音”创始人阿才·晋美多杰,朗诵爱好者李士光、李志强、李军,第二届全国中学生朗诵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刘恩彤等,这些人员拥有阅读国学经典、鉴赏国学经典的能力,参与阅读推广的策划、宣传、组织和实施,提升了阅读推广的专业化水平。

4 问题与建议

“海棠树下 为您读诗”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主题鲜明,契合时代需求,立足社区百姓,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公众参与度,积极推动国学经典的阅读推广。但是,该活动也存在覆盖范围不宽泛、新技术利用不充分、品牌效应不明显等问题。要实现国学经典阅读推广常态化、持续化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4.1 研究分析读者需求,拓宽受众群体

活动的具体实施者,要及时整理经验和发现不足,详细分析读者的需求和意见,给活动的可持续性开展提供指导。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的读者阅读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特点,据此可以遵循分众阅读推广理论,细分读者群体,为读者提供精准细化服务[16]。目前,“海棠树下 为您读诗”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受众人群主要是未成年人与老年人,还需要吸引更多青年群体与中年群体参与进来。如邀请中学或大学师生,举办创意性、互动性强的国学经典分享活动,运用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引起青年群体的兴趣与共鸣。又如邀请名家学者举办学术性讲座与读书会,吸引企业员工、机关人员等各行业中年群体。当然,每类群体还可细分,可考虑不同群体的相同需求,让国学经典阅读推广服务更具针对性。

4.2 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提升国学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效果

截至2020 年12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9.8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7%[17]。可见,数字阅读成为阅读推广主流是时代发展必然。公共图书馆运用新媒体技术,可以整合与共享阅读资源,提供立体、多元的阅读内容或阅读方式,提升阅读推广效果。如2021 年第七届“海棠树下 为您读诗”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线下活动约300 人参与,人民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千龙网、北青网、华大资讯网等报道或转载了活动信息,活动视频发布到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部分节目视频发布到腾讯视频或百度视频)后,上万人点击观看。这表明公共图书馆运用新媒体技术对国学经典阅读推广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3 联合社会力量,构建阅读推广品牌项目

图书馆服务品牌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具有较高服务品质与广泛知名度的某种服务、活动项目的名称、图案或它们的组合,或服务商标[18]。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品牌应体现出阅读推广的优势、特色和强项,在读者心中具有一定的美誉度和影响力。运用先进的品牌理念,从品牌设计、品牌管理、品牌传播等角度进行品牌化运作,是开展阅读推广的发展趋势[19]。“海棠树下 为您读诗”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缺乏明确的品牌化运作意识:①虽然有主题定位与方案设计,但是没有形象标识,品牌设计不到位,可以设计名称、标识等组合要素,用于提高活动的辨识度;②虽然图书馆与推广队伍能够保障阅读推广顺利进行,但是存在新技术利用不充分、资金支持不足、合作机制不健全等品牌管理不完善的问题,可以通过技术、质量、模式的创新,增强读者对活动的忠诚度;③虽然有一定的认知度与美誉度,但存在发挥“名人效应”不够、宣传与推广不全面、社会力量调动不充分等品牌传播不广泛的问题,可以聘请“形象大使”、多媒体宣传、多方联动等,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总之,公共图书馆要联合社会力量,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提供多样化、创新化、特色化服务,提高品牌化运作意识,增强国学经典阅读推广的持久性与生命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挥公共图书馆的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海棠树读诗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动车上的端午读诗会
校园里的海棠树
老海棠树
海棠依旧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海棠树四季
人生若只如初见,不如读诗笑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