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学术期刊出版融合的现状、趋势和建议

2022-02-08黄晓新杨春兰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期刊融合

黄晓新 杨春兰,2

(1.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北京 100073;2.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北京 100086)

“国家与学术为存亡”,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将学术发展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作为学术交流和学术传播重要载体的学术期刊,在当代社会更是承担着引领学术创新、推动知识生产和传播、促进公共理性生成、传播传承人类文明创新成果的重要使命。因此,加强学术期刊出版(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技术类),对于提升我国科技文化软实力、推动创新性国家建设、体现中国价值、增强中国力量具有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统一部署下,党和国家对学术期刊出版特别是融合出版的重视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出台《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1],提出“按照积极推进、科学发展、规范管理、确保导向的要求,立足传统出版,发挥内容优势,运用先进技术,走向网络空间,切实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实现出版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机制”。

2018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2],强调“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

2021年5月18日,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3],指出“要创新内容载体、方法手段、业态形式、体制机制,加快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努力打造一批世界一流、代表国家学术水平的知名期刊”。

2022年4月18日,中宣部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4],该意见围绕加快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数字时代新型出版传播体系,坚持系统推进与示范引领相结合的总体思路,从战略谋划、内容建设、技术支撑、重点项目、人才队伍、保障体系6个方面提出20项主要措施,对未来一个时期出版融合发展的目标、方向、路径、措施等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在以上文件基础上,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实际的政策措施,支持、资助和激励学术期刊做优做强、融合出版,如针对社科期刊出版实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术期刊资助项目”,针对科技期刊出版实施“中文科技期刊精品建设计划”“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等。这些政策措施对学术期刊出版的数字化转型、融合发展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可以说,学术期刊的出版融合既是落实媒体融合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也是学术期刊自身发展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更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学术话语权建构的重要保障。

本文试图对当前我国学术期刊出版融合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其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1 我国学术期刊出版融合的主要进展

据《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自然科学、技术类期刊5 088种,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2 688种。另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年和2016年开展的两批学术期刊认定工作,最终确定6 449种学术期刊[5]。在相关政策文件的指引和推动下,经我国期刊出版人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我国学术期刊出版融合进展中整体呈现出以下特点。

1.1 融合范围广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我国学术期刊也开展了数字化转型和融合出版的探索与尝试,经过30余年的努力,在融合的范围和广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集中体现在大多数学术期刊在内容采编、传播渠道、阅读服务等方面已经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和融合出版。

在2018年一项针对学术期刊融合出版现状的问卷调查中,数据显示,92.7%的学术期刊使用了网上投稿系统,98.1%的学术期刊与中国知网(以下简称“知网”)等大型期刊数据库建立了合作关系,52.6%的学术期刊使用了微信推送[6];另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的相关数据显示,在参加2020年年检的4 931种科技期刊中,57.21%填报了期刊网站年点击量,51.53%填报了官方微信公众号数量,13.77%填报了官方客户端数量,11.17%填报了官方微博账号数量[7]。由此可见,我国绝大多数学术期刊已经通过自建网站或者与知网等网络平台合作实现了传播渠道的数字化;绝大多数学术期刊通过数字化采编系统也实现了内容采编的数字化;还有一半以上的学术期刊通过“两微一端”等社交媒体,实现与读者、作者的互动,致力于为读者和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1.2 融合模式多样

互联网诞生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平台向用户进行单向传播的Web 1.0时代,以门户网站为典型代表;实现用户之间互动的Web 2.0时代,以“两微一端”等为典型应用形式;以智能化为特点的Web 3.0时代,以VR、AR、AI、区块链、元宇宙等技术为典型应用。相对应于互联网发展的不同阶段,我国学术期刊的融合出版也产生了多种模式。

(1)刊网融合模式。如期刊社自建网站(或网页),加入知网、万方、维普、超星等期刊数据库,此种模式是学术期刊融合出版的初级模式,也是当前最普遍被采用的期刊融合模式(如上文数据所示)。

(2)集群融合模式。此种模式在本质上也属于刊网融合,但更容易实现专业领域的资源整合,发挥集群效应,如中华医学期刊网汇聚医学领域专业期刊200种,为加盟期刊提供采编、发布、质控、排版、销售等一系列集群化数字出版解决方案;中国地学期刊网汇聚200多种地学科技期刊,成为地学期刊的共享平台。此外,中国光学期刊网、资源环境科技期刊集群平台等均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3)网络出版模式。它是脱离以纸刊为中心的出版模式,从内容生产到传播渠道均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优先模式,如中国高校系列专业网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等。由于我国当前科研管理体制对网刊论文缺乏认可机制,因此,这种网刊出版模式大多需要借助传统期刊的体制优势。如中国高校系列专业网刊是对教育部名刊工程中部分优秀学报内容按学科的重组出版;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目前有30多种合作期刊。此外,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8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科学版)》成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复的第一批网络连续出版物试点单位,获得正式的网络连续型出版物刊号[8],成为名副其实的网刊。

(4)基于移动端的融合出版模式。此种模式是学术期刊界应对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进行的尝试和探索。例如,《骨研究(英文版)》(Bone Research)于2016年开通“BoneResearch骨研究”微信公众号,提供“全文浏览、过刊浏览、文章检索、期刊介绍、行业热点推送”等功能,作者还可以通过微信链接直接进入投稿系统,进行在线投稿[9]。上海大学期刊社的各刊均开通官方微信和微博,与杂志主页同步发布当期目录、摘要等信息,利用移动客户端便捷快速的特点,及时向读者推送刊物动态等信息[10]。

2018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发起“OSID开放科学计划”,也是通过移动端实现出版融合的典型代表,借助SAYS系统工具,读者以二维码为入口可获得作者语音介绍、在线问答、开放共享内容和数据等多项增值服务,从而实现学术期刊的增值传播。根据官网数据,截至2022年5月17日,加入该计划的期刊已达1 833种,发表论文184 910篇[11]。此外,超星“域出版”也是这方面的代表模式,它以“专域”为出版单元,致力于以移动出版构建学术传播的新秩序。

(5)智能出版模式。此种模式建立在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仅有部分走在融合出版前列的期刊有所尝试和探索。如上海大学期刊社下属的《应用科学学报》运用数据挖掘和精确匹配技术致力于为学者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服务,为其提供按需出版,量身定做抽印本,方便其在各类学术会议上交流;《社会》杂志通过大数据的关键词抓取和分析,预判学术热点、把握学术热潮,并锁定该领域高被引作者,先人一步组稿、约稿;《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通过AR对老电影修复过程进行再现,增强了科技传播的沉浸感和体验感[10]。

1.3 参与主体多元

媒体融合成为大势所趋,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技术公司积极参与,出版单位多方实践,形成政府、商业公司、出版单位等多元主体参与融合的局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承担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承担的国家知识服务平台等属于出版融合的“国家队”,以公益性、开放性为主要特点。

知网、万方、维普等期刊数据公司以及提供数字采编系统的勤云、玛格泰克等投审稿平台厂商属于期刊融合出版的“商业队”,他们以提供技术支持和传播渠道为主要形式参与期刊融合出版,以商业性、营利性为主要特点,并维持着相对垄断规模。期刊出版单位更是以不同的模式践行着出版融合的国家战略,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中国学术前沿期刊网、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出版传媒集团搭建的“三平台一库”(期刊集群展示平台、统一投审稿平台、行业数据集成平台、资源库)、《中国科学》杂志社启动的中国科技类学术期刊国际传播平台等均为这方面的典型案例,他们以内容聚合和资源挖掘为主要特点。

1.4 接轨国际出版

科学无国界,作为承载科学知识的学术期刊必然要与国际接轨,目前国内一些英文期刊与国际知名学术出版集团合作,从投稿、审稿、编辑校对到出版发行等多个环节实现全程数字化出版,提升了期刊的内容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如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主办的《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依托Springer Nature集团旗下的nature.com出版平台,提供优先出版、增强出版、参考文献支持链接、学术不端文献监测、支持ORCID(Open Researcher and Contribute ID)识别码、期刊文章邮件推送等服务[9]。此外,一些期刊力争与国际出版标准接轨,借此提升国际影响力,如《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继2014年成为国内首家在网站平台与论文中同时标注CrossMark、FundRef和ORCID的期刊后,又继续研究和实践CrossRef文本和数据挖掘创新服务,申请参与CrossRef文本和数据挖掘、存储元数据、提供全文链接、明示版权信息以及提供Clickthrough服务等[12]。

2 我国学术期刊出版融合的不足

我国学术期刊虽主动尝试进行融合出版,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依然存在融合深度不够、对新技术利用不够普遍、平台化建设不够成熟等问题。

2.1 融合深度不够

“切实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这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的工作目标。但当前我国学术期刊的融合发展远未达到“深度融合”的要求。

在内容生产方面,传统纸质期刊依然占据中心地位,传统的内容生产模式并未改变;在渠道方面,虽存在网站、“两微一端”、App等多种传播渠道,但基本还是对传统纸质期刊内容的复制粘贴;在平台方面,增值服务有限,通过数据统计和挖掘为用户提供精准服务的能力较低;在经营方面,盈利模式尚不清晰,能够通过新媒体实现盈利的期刊更是寥寥无几;在管理方面,传统管理模式中重内容轻技术的理念、体制、机制等均未有实质性改变;在各种资源的整合融合上还不够充分。

2.2 对大数据、智能化等新技术的利用不够普遍

对新技术的充分利用是出版融合的关键,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技术在出版融合中的作用。

《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抓住数字化、智能化促进期刊出版变革的重大机遇,建设世界科技论文引文库、专家学者库、科技期刊应用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基于大数据分析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发布全球创新指数,增强中国在世界科技舞台的话语权……”。《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中也将利用新技术“探索网络优先出版、数据出版、增强出版、全媒体出版等新型出版模式”作为重要的任务之一。以上意见分别从大数据、智能化角度对学术期刊利用新技术实现出版融合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当前我国学术期刊出版融合过程中,仅有少数科技期刊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进行了出版融合的尝试,大多数学术期刊的出版融合还停留在Web 1.0和Web 2.0阶段,离Web 3.0还有一定的距离。

2.3 平台化建设有待提升和完善

自2014年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在中央各部委和机构陆续出台的关于媒体融合的文件中,多次提出平台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如《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加强重点平台建设”、建设“国家学术论文数字化发布平台”;《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中提出“建设数字化知识服务出版平台”;《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推进融合发展平台建设”;国家新闻出版署自2021年起启动的出版融合发展工程,也将平台建设作为4个子计划之一。

上述平台化建设的定位要求不再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刊”“网”相加,而是要建设集论文采集、出版传播、开放评价、资源挖掘等于一体的数字化知识服务平台,探索论文网络首发、预印本、增强出版、语义出版、数据出版、全媒体一体化出版等新型出版传播模式。但当前我国学术期刊出版融合平台的出版模式远未达到这些目标。

此外,当前我国学术期刊出版融合还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科技期刊的融合广度和深度明显领先于社科期刊,而生物、医学类期刊又处于科技期刊出版融合的“排头兵”地位。

3 我国学术期刊出版融合的趋势

根据我国关于融合出版相关文件的精神,结合国际学术期刊融合出版的现状,笔者认为我国学术期刊融合出版的趋势有以下几点。

3.1 深度融合和高质量融合将是我国学术期刊出版融合的趋势之一

2020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13],并成为《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的又一纲领性文件,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突出了“深度融合”的目标和要求。

2022年4月,中宣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中也要求“到‘十四五’时期末,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鼓励各地区和各级各类出版单位立足实际、改革创新、做出特色,优化调整出版融合发展的种类、布局、结构,解决好功能重复、内容同质、力量分散问题,推动出版融合集约化、差异化、高质量发展”。

经过近十年的媒体融合国家战略实施,国家层面对媒体融合、出版融合的深度和质量提出了进一步要求,这是在媒体融合实践取得局部性、阶段性成果积累的背景下,从宏观、整体上催生媒体融合、出版融合实践的全面质变[14]。顺应这一趋势,学术期刊必须走出低水平、浅层次出版融合的现状,加快推进在内容生产、传播手段、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和高质量融合。

3.2 数据化、智能化成为我国学术期刊融合出版的新方向

伴随着智媒体时代的到来,新一代数字技术正在深度重构着学术期刊的融合出版生态。《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技术的支撑作用”“加强前沿技术探索应用”“强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创新驱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

国外一些大型学术出版集团的实践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借鉴,他们充分利用新技术的优势,与高科技公司、智能化公司以及社交媒体进行合作,并取得一定成效。如汤森路透公司与文本分析处理公司Linguamatics合作,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推出药物研发综合情报平台Cortellis,为药物发现、临床研发、注册信息提交和产品商业化提供精确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Springer Nature集团和数码科技公司Digital Science、智能搜索初创公司Unsilo、化学信息软件公司InfoChem和语义技术开发公司Ontotext等展开合作,不仅为平台核心基础结构功能的开发提供了支持,而且为平台提供了高质量的可靠数据集以及能实现数据快速高效录入的语义图形数据集[15]。

此外,近年来数据出版的兴起和发展,也为学术期刊出版融合提供了方向性的模式。伴随着语义出版的兴起和成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加速进入出版业,在选题策划、内容编审、出版传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学术期刊融合出版对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前沿技术的应用成为其开启增量空间的必然趋势。

3.3 基于开放科学的开放获取将助力学术期刊融合发展

开放科学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包括开放获取、开放数据、开放教育资源、开放源码、开放基础设施、开放实验室、开放创新、公民科学、开放评估和开放软件等在内的系统性工程[7]。其中,开放获取(Open Acces,OA)与学术出版密切相关,它是一种学术信息共享的自由理念和出版机制,在这种出版模式下,学术论文在采用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进行质量控制的同时,可以无障碍地传播,研究人员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平等免费地获取和使用学术成果,以促进科学信息的广泛传播和利用。开放获取的共享理念、所需要的数字基础设施、融合技术等高度契合《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所提出的“提高优质数字出版内容的到达率、阅读率和影响力”。

开放获取于21世纪初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而今已成为发展趋势。截至2021年10月15日,《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目录》(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所收录的OA期刊已达17 001种[7]。

近年来,以Springer Nature、Elsevier、Wiley、Taylor & Francis四大出版集团为主力的国际学术出版体系也逐渐向开放科学延伸和转型,采取开放科学战略行动、实施OA政策等。2020年,Springer Nature宣布Nature系列期刊实行OA政策,持续开展推动开放科学实践发展的软硬件开发,推出大批数据共享平台与服务;同年,Elsevier宣布Cell Press期刊为作者提供OA选项,其还通过收购创新型公司或与其合作来扩大其开放科学增值服务;Wiley自2016年就将OA作为集团发展的两大战略主轴之一;Taylor & Francis通过跨界合作推出新的开放科学模式,发展出开放同行评议评估机制、移动跟踪前沿服务以及语音播报科技论文等新形式[7]。

学术期刊开放获取既符合开放科学的发展趋势,又有国际主流学术出版集团的实践经验,在我国学术期刊出版融合过程中,开放获取将成为其重要的推动力之一。

4 推动我国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建议

综合学术期刊融合出版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笔者认为推动我国学术期刊融合发展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努力。

4.1 着力推进适应学术期刊融合创新的体制机制改革

经过多年的出版融合实践,包括学术期刊在内的多家出版单位在内容供给、技术支撑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改革却未能同步跟进,甚至成为出版融合深度推进的重大障碍[14]。

当前我国学术期刊的“小散弱”、结构性失衡、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融合创新无法深入等问题,均与体制机制有很大关系,其在组织结构、思维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与信息时代的媒体发展远不能适应。《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健全出版融合发展保障体系的重要任务,提出要“完善政策扶持机制”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因此,在推进出版深度融合的战略规划下,应尽快建立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出版融合体制机制,为出版融合提供制度体系保障。

(1)要建立出版融合绩效与考核评价的联动机制。在期刊出版单位的年度核验、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评奖评优活动中,强化对出版融合发展情况的考核,激发出版融合的内部动力和活力。

(2)加大学术期刊的资源配置。增强外部“输血”,一方面要加大优质出版资源供给,鼓励在冷门绝学、新兴交叉学科、优势重点学科、前沿学科等领域创办学术期刊,为出版融合提供坚实的出版资源,鼓励优势期刊创办子刊;另一方面继续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专项基金、重大项目等方式对出版融合发展的精品项目、优质平台、示范单位、优秀人才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3)要健全一体化的内容生产传播机制,全面推进数字化环境下的业务融合和资源要素融合。传统纸刊时代,受管理体制的制约,期刊编辑部在内容生产、资源利用等方面各自为战,难以将资源优势最大化,数字化平台的出现,为期刊在内容资源统筹共享、编审业务融通甚至出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跨界融合等方面突破体制障碍提供了尝试和创新了契机。

(4)要建立健全以创新价值和综合贡献为导向的学术期刊人才绩效评价和吸引、培养、鼓励、激励融合人才的机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建立体现学术期刊编辑职业特点的资质认证、考核评价和职业晋升体制,激发、保护学术期刊编辑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和锐意进取的职业精神;改革科研经费和学术期刊项目经费分配、管理体制,允许经费适当用于学术期刊编辑、管理人员的劳务报酬和考核奖励;在“中国出版政府奖”等评奖和培训项目中,增加学术期刊人员比重,鼓励和促进优秀学术期刊出版人才成长[16]。

(5)加大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力度。要“放水养鱼”,从国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基础设施建设的层面,加大对优秀学术期刊和学术期刊集群的奖励和支持;更好地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经费、项目引导作用;认真落实相应税收优惠政策,免征学术期刊出版企业的所得税、增值税,切实减少期刊出版机构经营成本;鼓励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捐助学术期刊出版,捐助企业可享受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个人捐助可抵扣个人所得税[16]。

4.2 以内容建设为基础,推进传播方式的应用创新

知识生产是整个学术传播链条中的关键环节,优质内容供给也是学术期刊赖以生存的和发展的首要因素。尤其在我国的学术期刊出版融合进程中,技术服务商在数字出版产业链条中居于主导地位,但伴随着数字出版产业链条的逐渐成熟和完善,价值增值的重心将向内容提供者倾斜[17]。《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强化出版融合发展内容建设”“扩大优质内容供给”“打造重点领域内容精品”等具体要求。

因此,在学术期刊出版融合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内容为王,以精品的学术内容、品牌刊物和栏目推动科技发展、引领学术、参与学科建设、提升国际影响力,为融合创新提供产能基础。此外,在融合出版时代,利用新技术丰富传播手段也是提升内容到达率、阅读率和影响力的重要环节。因此,笔者建议在做好优质内容供给的基础上,还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充分探索大数据分析、用户画像等方式,提供多种分众化、差异化的知识服务产品,推动深度融合发展向移动化、视频化、知识化、有声化方向持续发力,以实现内容的增值和高效传播。

4.3 做优做强头部示范期刊,推进学术期刊专业化集群化发展

从国内外学术期刊出版融合的实践和现状来看,推进集群化建设是实施平台战略、进行融合创新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在这方面,国际大型学术出版集团往往通过资本并购实现规模化及多元化发展、打造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并持续创新,而我国学术期刊目前的集约化专业化程度有限,极大制约了规模化发展,也成为进一步融合创新的障碍。为顺应集群化建设的需要,《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幅提升融合发展的资源聚合力、产品创新力、品牌运营力,打造技术领先、融合度高、精品聚集、示范性强的知名企业”的工作任务,也为出版融合向纵深推进提供了具体思路。

首先,对于大刊名刊继续加大资金资助、政策扶持的力度,做强做优头部示范期刊,并以其所搭建的平台汇聚专业领域资源,形成多个垂直领域的“期刊群”和“资源池”,产生集聚效应和合力效应。

其次,以共同主管主办单位、出版单位、规模性出版企业、专业学科联盟、先进数字化平台等为纽带,推进学术期刊多模式集中办刊和集约化建设,鼓励开展跨学科、跨系统、跨区域等的兼并整合融合,对优质头部学术期刊和平台,给予出版资源、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倾斜扶持,利用中央和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引导规模性学术期刊出版企业整合资源、融合发展[16]。

4.4 尽快建立科研成果开放获取的制度体系和激励机制

当前,在全球知识共享时代,开放获取已成为国际学术界和出版界普遍认可的出版模式。

基于Scopus数据库,有学者对近十年中国与世界其他主要科技论文产出大国的OA论文数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十年里,中国OA论文数量排名从全球第4位前进到第2位,并逐渐拉开与第二集团的差距。与西方学术出版界相比,我国当前的开放获取还有较大差距,2020年,中国作者在全球OA期刊发表英文论文168 376篇,其中在中国OA期刊发表英文论文6 924篇,占比仅为4.1%,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学者对OA期刊的需求[18]。这提示我国应当加大创办英文OA期刊的力度。因此,亟需在顶层设计中制定高效的OA体系,实施OA战略和举措。

首先,应在法规制度上允许学术期刊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收取论文处理费(APC);其次,保障开放出版的论文处理费可从科研经费中列支,公共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要进行开放缴存;其三,尽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出版评价标准;其四,要鼓励基于开放科学、开放获取的平台建设和技术应用;其五,要鼓励推进利用大数据技术、开放数据等开放同行评议取得实质性进展,解决科研评价中过度依赖影响因子的现状,增加开放同行评议在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中的份量。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期刊融合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融合菜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期刊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