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后期制作的创新发展研究
2022-02-08孙少莹
孙少莹
(作者单位:山东省龙口市融媒体中心)
广播电视后期制作包括剪辑视频内容镜头、调整视频内容顺序、增加部分视频内容等,后期制作的目的在于保证视音频内容质量,对视音频内容时长进行控制,将具有更好艺术效果的节目呈现给受众。互联网与计算机的快速发展,让广播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有了更多可能,可在音视频内容中加入音乐、文字等元素,同时能创作出难度较高、形式丰富的艺术镜头,广播电视节目观赏性也随之提高。广播电视这一传统媒体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和节目的后期制作效果紧密相关,目前大部分广播电视机构都比较重视节目的后期制作工作。
1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后期制作的有利条件及不足之处
1.1 后期制作的有利条件
1.1.1 节目后期制作理念发生变化
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理念更侧重服务,融媒体时代,后期制作基于服务理念不断延伸和拓展,节目不再是单纯服务,而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弘扬作为发展目标,旨在发挥媒介的引导作用,积极助力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正向风气的构建,促使后期制作切入点更为多元,这样广播电视节目策划范围也随之扩大[1]。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节目传播渠道更为多样,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放渠道除了广播电视外,还可以在其他视频平台播放,如芒果TV、央视频等,广播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工作人员工作理念也随之发生变化,不断增强创新意识。
1.1.2 节目后期制作技术发生变化
融媒体时代,很多以前无法实现的节目效果可以得以实现。例如,1986年开播的《西游记》拍摄过程极为艰苦,依靠一台摄像机与一位摄影师经过长达6年的拍摄,才完成了整部剧的拍摄工作;在后期,由于缺少特效技术,整部剧的制作难度也非常大。融媒体时代,特效技术能够基于节目营造对应的情境,使节目更具有观赏性。抠像可作为后期图像制作的有效补救手段,对于一些不满意的视频片段,可在后期制作中应用抠像方法,增加节目整体的连贯性。另外,后期制作中的剪辑技术也大大改进,远程编辑能让节目边拍边播,最大限度保证节目的时效性[2]。比如,一些春晚目前采用的就是边拍边播模式;一些画面因为剪辑变得更为生动;声音制作可以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在后期制作中实现有效融合。
1.2 后期制作的不足之处
1.2.1 后期制作缺乏原创性
当前一些广播电视节目在后期制作中依旧沿用传统模式,对受众的吸引力比较小,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比较少。融媒体时代,很多广播电视受众开始流向新媒体。想要让受众重新回归广播电视节目中,广播电视就需要积极探寻与挖掘受众的爱好与兴趣点,借鉴新媒体后期制作的优势,并进行创新。广播电视节目的诸多亮点,都需要在后期制作时进行发掘,通过高效的后期制作和剪辑,让受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3]。
有些广播电机机构已经意识到后期制作的重要性,并尝试创新节目后期制作,却未能把握好创新力度,导致节目在后期制作中被改得面目全非。例如,不考虑自身节目内容与性质,在节目中加入新媒体节目全部的流行元素。再比如,一些电视节目由国外引入,后期也延续了国外节目的固有制作模式,未能基于本土文化进行创新。这种脱离节目与本土文化的创新,不仅不能让元素和节目有效融合,还会造成节目观赏性大幅度降低,使节目朝着泛娱乐化的方向发展。
1.2.2 后期制作缺少应变性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节目类型变得更为多样,但节目类型与内容同质化严重,一些广播电视节目为了达到吸粉目标,纷纷模仿收视率较高的节目,节目名字虽不一样,但呈现出来的内容大同小异,不能体现自身特色,难以吸引受众,导致受众出现审美疲劳[4]。例如,相亲类节目层出不穷,但其内容基本大同小异,收视率高的也只有一两个节目而已。再比如,一些模仿韩国选秀的节目,后期画面剪辑与字幕编排均沿用原有方法,节目缺乏应变性,较大程度上降低了节目的影响率与收视率。
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所以受到新媒体的挑战,原因之一就是新媒体更为重视制作细节,在地点与时间上没有限制。各个广播电视机构都在努力尝试提高自身节目质量,通过创造更多流量增加收视率。收视率比较高的网络综艺节目,在音效制作、音乐选择、嘉宾选择与出场、悬念铺垫与制造等方面皆有比较精心的设计,细节上的考究是节目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目前很多广播电视节目在后期制作中依然不重视细节,不能通过细节挖掘和创新吸引受众。
2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后期制作创新发展的策略
2.1 后期制作要兼顾创新性与趣味性
广播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应追求原创性,能在节目中融合符合本土文化、节目内容、节目性质的各种元素,增强节目立意,增加画面吸引力,体现节目高度,促使节目受众转化率不断提升[5]。广播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应创新中注重体现节目的趣味性,一档趣味性更高的节目对受众的吸引力更高。但部分广播电视节目一味追求吸粉,过于重视节目内容的娱乐性与趣味性,忽视节目内容的教育价值,导致节目的媒介引导舆论功能丧失,媒介功能的减弱和广播电视节目创办的初衷不相符。
融媒体时代,各种媒体与思想互相融合,不同思想通过媒介呈现出来,和其他思想相互碰撞,形成更为先进的文化思想,促使媒体制作并呈现出能够体现教育性与趣味性的节目内容,这样的节目内容既能实现节目的吸粉目标,还能为受众带来一场丰富的精神盛宴,符合节目的长远发展要求和目标。例如,山东是孔子的故乡,也是一个具有深厚底蕴的文化大省,山东广播电视台制作的《国学小名士》,是我国首档名校国学少年竞技节目,节目将竞技和国学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够激发青少年对国学的兴趣,是一档趣味性比较高的国学益智竞赛节目,吸引了很多青少年参加,而且具有较大教育意义,能够激发青少年对国学的学习热情,对青少年国学认知水平与良好精神风貌展示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对传统优秀文化具有传承弘扬作用,是一个兼顾教育性和趣味性的节目。
2.2 后期制作要兼顾技术和艺术
融媒体时代,媒体生态及媒体技术皆在快速发展,民众的精神需求变得更为精品化、多样化与个性化[6],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形式难以制作出符合民众精神需求的产品,民众更期待节目能带给自身良好的视觉体验和艺术享受,这要求广播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应兼顾技术和艺术,以两者的融合来保证所制作节目的质量。广播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应注重和受众交流,提高受众参与度,对受众需求与特点进行精准把握,将受众需求作为后期制作技术优化和创新的出发点与落脚点[7],在后期制作中应用新媒体先进技术,优化节目内容呈现效果。
广播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应该使用先进影像技术与影像设备,处理画面时做好特效与色彩调配工作,通过较强带入感、真实感与较高清晰度的画面提高受众视觉体验满意度。比如,当前部分广播电视节目在后期制作中会应用大量的动态捕捉技术,将真人拍摄与漫画表现两种不同形式结合在一起,给受众带来不一样的观感体验。
2.3 后期制作要保证剪辑效果
广播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属于一项系统性工程,包括很多微小细节,工作人员在制作过程中应做好细节处理,尤其是剪辑,更应当重视细节,通过素材分解与整理加工,突出节目主题,发挥节目对受众的思想引导作用。为了保证剪辑效果,后期制作剪辑中应遵循连贯性原则,保证节目的连续性,精准把握各种场景与镜头角度切换,让受众可以理解和认可节目内涵[8]。当前,一些广播电视节目为了创造更多流量,特意在后期剪辑上大做文章,通过刻意剪辑制作冲突,让受众对嘉宾或是节目内容产生误解,同时不利于引导青少年受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广播电视节目剪辑风格应符合节目侧重点,保持剪辑风格的统一性,将节目形式、内容和主题紧密联合起来,有效衔接各个分镜头。广播电视节目后期剪辑除了突出故事情节外,还需重视人物情绪,以此实现和受众的情感互动。节目后期剪辑时,将节目中的人物作为故事情节发展的载体,受众通过关注节目中人物的语言、情绪、动作等去领悟故事主题,突显节目的质感,同时在剪辑中做好细节捕捉,揭示节目的主题与本质,通过典型情节吸引受众注意力,做好字幕处理工作,必要时可补充相应的图像与声音,借助画面将信息更为清楚地表述出来。此外,广播电视节目剪辑节奏需要和受众观看规律相符合,通过镜头长度调整来控制节目画面节奏,合理剪辑节目声音,通过优美与完整的音乐保证格调的一致性,尽可能使用符合解说风格与人物情绪的不同乐曲,而且乐曲风格尽量保持统一。后期剪辑时慎重处理同期声,发挥同期声的主题烘托作用,让受众能够在同期声的影响中产生共鸣与现场感,将声音与画面有效融合,彰显广播电视节目的艺术感。
2.4 后期制作要注重效率提升
融媒体时代,民众信息接收与阅读习惯发生变化,海量信息的快速传播、大量信息传播平台的涌现等让民众对信息接收有了更多主动权,民众对信息质量、数量及时效性皆有较高的要求。相较于论坛、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及时性优势,广播电视媒体在信息传播上具有一定滞后性,倘若错失节目播出最佳时段,节目播出后对受众的吸引力就会大大降低,而且节目主题也很难充分传达给受众,达到良好的表达效果。例如,奥运会或是全运会期间,一些广播电视节目内容主题主要是围绕运动健儿的训练及日常生活等展开,因为此时运动健儿是民众的热点话题,以此为切入点制作的节目能够宣扬体育精神,同时可以聚集受众注意力;运动会结束后,民众对运动健儿的讨论热度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此时制作此类型的节目所能达到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广播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人员需要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在后期制作中加强分工协作,合理汇总整合以及拆分处理内容,通过提高制作效率确保节目内容的时效性。同时,广播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应避免“炒冷饭”,应该在有限的播出时间内向受众传播其感兴趣的内容。例如,讲到与梨园文化相关的节目,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栏目,该节目自1994年在河南卫视播出,经过20多年的不断改版和发展,已经发展为河南卫视的一个名牌节目。但其实,临汾电视台也有一档关于梨园文化的节目,即《梨园堂》,两档节目在设置上有所不同,但《梨园堂》知名度、影响力均弱于《梨园春》。再比如,收视率相对较好的《王牌对王牌》节目,目前已经播出了六季,这是一档互动挑战类棚内综艺节目,节目每期都会有一个特定的主题,一般都是选择一些收视率比较高的怀旧影视剧人物作为当期嘉宾,这档节目充分利用受众对一些经典老剧的怀旧心理,但每期的模式基本一样,长此以往难免具有“炒冷饭”的嫌疑,其应该在后期制作中发掘一些更有意义的东西,增添一些能够引发受众情感共鸣的文化元素。
2.5 组建专业的后期制作团队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剪辑、特效处理、效率提升等都需要具体工作人员去落实,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素养、技能与节目特色和效果具有直接关联。因此,广播电视后期制作创新发展中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最大限度保证节目质量。一方面,广播电视机构需要提高后期制作团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通过专业培训丰富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为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及交流氛围,让工作人员在经验分享中完善自身的后期制作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广播电视机构还应做好后期制作人才的储备工作,多从高校招收优秀毕业生,构建一个具有较强生命力的后期制作人才池。
广播电视后期制作人员应合理使用特技,增强节目的趣味性。例如,字幕上配上“奥利给”“扎心了,老铁”“社交恐惧症”等网络热门用语,让节目更加接地气。目前,很多热门综艺节目,如《奔跑吧》《向往的生活》等都会使用热门用语,还会基于原有声音增加部分元素,《奔跑吧》中有一期的嘉宾是白鹿,在白鹿穿着花棉袄跑的时候,字幕打上了“追风少女”几个字,突出了白鹿奔跑的快速,再加上白鹿的魔力笑声,成功地突出了人物性格。
3 结语
融媒体时代,媒体宣传、内容、技术及资源等实现了融合发展,媒体传播因为互联网的大范围覆盖而变得更为便捷,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为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创造了机会。如今,广播电视受众群体结构、节目消费习惯等发生了较大变化,这对广播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广播电视台需要对自身的后期制作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发挥融媒体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作用,保证节目的自然流畅,体现节目的正向思想,通过提高节目的观赏性来提升节目收视率、增强受众黏性,在发展中体现自身特色、彰显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