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技发展看电视摄像艺术演进
2022-02-08魏华
魏 华
(作者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
在新时代,电视媒体需要革故鼎新、转型发展以适应新技术的挑战以及人们对媒介的新期待。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视摄像艺术在技术平台、管理资源和应用模式方面都经历了跨越式进步和飞跃式发展。技术迭代促进电视摄像的变革,推动着电视业态的转变,技术进步促进了电视摄像艺术的演进与嬗变。
1 艺术与技术同源共生
电视是以摄像为基石的艺术,正是因为有了摄像,电视才成为一种不同于绘画、戏剧的艺术门类。提高电视摄像的艺术水准和审美价值,是提高电视艺术品位和审美价值的关键。
20世纪80年代末,笔者在四川广播电视台电视剧部,从学徒开始学习摄像技术。此时的摄像机还只能拍模拟信号而且是分体式的,摄像机头和录像机靠一根电缆线连接起来,又大又笨重,使用时需要两个人配合,录机这边要挂上带,摄像机头按录键,录像机才开始录制。模拟机器解析度差,低照度下暗部根本表现不出细节,所以对灯光量的要求巨大,电视剧拍摄往往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一天下来能拍几十个镜头已经相当不错了。当时电视剧拍摄方法基本上是照搬以前拍电影的方式,即用拍电影的方法把拍摄的胶片冲洗之后再经过电子扫描播出。拍摄要靠演员一遍又一遍地走位以取得最好的画面构图和精确的焦点,甚至复杂点的场景调度得靠拉皮尺来记下演员的焦距位置以保证拍摄焦点的准确性。而拍摄都是由推拉摇移加升降等基础手法来完成的,以前师傅教徒弟最重要的就是曝光、构图和焦点,摄像机还有寻像器看实时画面来控制光圈,而摄影机大都看不到实时图像,只能靠摄像师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来准确控制曝光,还需要灯光师通过测光表告诉摄像师曝光值,因而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拍摄。另外,如何让运动的物体在画面中的焦点是实的,也要靠平时多练习,比如练习目测距离、掌握镜头上焦距的刻度和拧镜头焦环的手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焦点不虚,才能达到拍摄要求。调节摄像机的白平衡也是摄影师的必修课,此时的摄像机没有自动白平衡,没有色温k值显示,也不能手动设定k值,通过摄像机的显示只能知道白平衡调成功没有,具体的色温是多少需要通过看画面靠肉眼进行判断,而且机器不会记忆白平衡值,一旦换电池或者重新开机又需要调白平衡。
这个时期四川广播电视台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拍摄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死水微澜》《长城向南延伸》《长征号今夜起飞》《长江第一漂》《南行记》《陈云出川》等电视剧。此时一台摄像机动辄天价,想要拍一部片子,磁带成本也很高,但也因如此,片子的每一帧都倾注了摄影师的心血。而笔者有幸参与其中的摄像、录制等工作,并经过十多年的学习与实践,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摄像师。
2 电视影像拍摄更趋专业化
新技术促进了电视节目生产能力的提升,推动了电视拍摄方式和表现方式的多元化。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出现了一体便携式摄录像设备(ENG),这一电视摄录系统能够同步拍摄记录图像与声音,解决了原始电视画面一次性采集与呈现的问题,内容可以被记录、重播,素材可以被复制重复使用,电视画面更加真实更具参与感。电子技术应用于一体便携式摄录像设备,大大缩短了胶片摄影的制作周期,和机械式摄影摄像机相比操作简便和直观。与此同时,“数码影像(Digital Video,DV)”概念也趋于流行,DV从各个方面超越了传统的模拟摄像机,让大众和专业之间不再那么界限分明。
从机械时代到电子时代再到数字时代,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带来新的拍摄制作方式,而每一次的技术进步也极大地拓展了创作者的思维空间。电视拍摄再也不受笨重的三脚架、移动轨和摇臂的限制,轻便的佳能5Dmark2的外设让创作者彻底解放了手脚,也进一步带来了镜头奇观[1]。2008年9月佳能5DmarkII单反相机的出现,让高质量视频拍摄不再只是专业摄像机才能完成,5d2已经能拍摄1080p全高清视频了,达到或者超过广播级播出质量要求,它可以用全画幅COMS、高感光度、低噪点拍出来浅景深画面,而且比专业摄像机价格便宜很多,视频制作公司开始广泛采用,由此带来了相机视频的革命。广告公司、电视台也开始采用相机拍视频。现在佳能5D Mark IV、Sonya7系列相机,已经能轻松拍出4K、120帧超高分辨率画面。自动跟焦技术也被应用到相机上,使拍摄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滑轨、镜头灯、减震器及稳定器等辅助拍摄设备的出现为拍摄运动镜头提供了方便,普通人即使不懂专业的摄像技术,也能利用相机和稳定器拍出专业效果,不管手再抖,拍出的视频都能稳定流畅。
数字技术兴起后,胶片、磁带等存储方式逐渐被数字存储卡替代,线性编辑系统逐渐被非线性编辑系统替换,普通影院逐渐被高清影院、3D影院取代。电视创作中的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转变,特别是数码产品的推出,使清晰度越来越高,低照度也越来越好,电视摄像的观念和技巧也因此发生变化。以往要用十几年学习的摄像技术抵不上一款数码相机带来的技术革新,不用控制曝光机器,设备可根据环境光线自动判断曝光值,除非特殊光效需要手动;不用调白平衡,机器能根据环境自己控制白平衡拍摄,不会偏色;不用手动控制焦点,机器自己追踪焦点;不用调整或屏住呼吸,有稳定器的帮助也能拍出不错的画面。数码技术把摄像变得非常简单。
摄像设备体积越来越小、性能越来越先进,可以拍摄一些意想不到的角度和画面。比如把运动相机固定在汽车轮胎旁边可以清楚表现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轮胎和减震的表现;把运动相机放入水中,可以清楚看到水中鱼儿悠闲自在的动作,以及水下这一不常见的环境景象。而延时摄影可以把长时间的动作加快,比如搭建楼房时的几天几夜,用延时表现可以把其变成几十秒,奇妙的画面会带来大不一样的视觉效果。搭建四川广播电视台“花开天下跨年演唱会”舞台时我们就用延时记录下整个搭台的过程,再剪辑成几十秒的片头;在纪录片《成长吧!大熊猫》中,为了拍摄大熊猫的成长,我们在卧龙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进行了180天超长跟踪拍摄,运用慢动作拍摄来表现熊猫憨态可掬的动作瞬间,用延时摄影来表现基地一天的时光变换。
延时摄影、慢动作高帧率拍摄都能用相机甚至手机直接拍摄出来,航拍无人机,4K、8K高清超高清摄像机,360相机,GoPro水下摄像机,数字摄影机等各种新型摄影摄像设备的出现,更是给前期拍摄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空间。延时摄影、慢动作高帧率拍摄成为了现在摄影的基本手法,且这些拍摄手法都可以通过摄影设备的自带功能轻松实现。电视摄像,已经成为了一件门槛越来越低的事情,现在唯一的门槛就是要琢磨如何掌握好摄像设备的性能,找准对摄像的感觉。
3 电视片拍摄的创意与技巧
时间来到21世纪,这个阶段,笔者参与了更多的川台纪录片、专题片等的拍摄,仅就电视纪录片的摄像艺术谈点自己的体会。
电视是用画面说话的,摄影是一种使用画面语言的艺术,构成它的基础材料就是一个个视觉形象元素。在电视画面中,由于画幅的限制,观众只能看到一个经过摄影师取舍后的长方形框内的景物。对同样的景物,在同一长方形框内可以有无数种结构形式,并可以产生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意蕴。构图是将电视画面中的被摄对象及其造型元素进行选择和有机组织,以塑造视觉形象、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艺术创作。画面构图对摄影师来说非常重要,它决定着画面效果的好坏、表达的思想情感、对作品的态度以及观众的视觉反应。对摄影师而言,构图是一种即兴化、个人化的工作,没有具体化和一成不变的原则和模式,需要摄影师不断地去观察、积累和琢磨。摄影师要有生活的阅历,要有思维与认知的方法,要多进行研究、分析,才能够真正地捕捉到丰富多彩的世界。比如,拍摄四川广播电视台大楼,可以利用航拍轻松展现大楼所处的环境,环绕大楼看周围环境,也可以只突出大楼细节,表现主体建筑,而且航拍画面可以是固定的、运动的、环绕的,可俯视、平视、仰视,通过不同视角镜头组接完美表现出想表达的画面。
一部电视片中摄像的技术与艺术,对该片的质量有很大影响,摄影师必须对自己的每个选择负责,而每帧画面都是一个选择。拍摄影像最重要的不是拍摄技术,而是摄影师对事物的选择和判断,是一种思想,是一种选择的艺术。摄影机就像人的眼睛一样,拍摄者要用观察的方式进行拍摄,要在现场进行判断。选择需要判断,判断需要理由,选什么,不选什么,是有一个出发点的,应该思考用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意识、什么样的工作状态去面对这种选择。比如,判断一个运动镜头的好坏,不是看它运动得是否流畅,而是看它为什么要运动。一个摇镜头,重要的不是摇得匀不匀,而是摇的动机是否深刻、准确。换句话说,摄影师对所拍的事物要有选择、判断和想法。摄影的目的就是多方面、多角度展现摄影师想表达的内容和情绪,应用先进设备拍出人们平时看不到的景象和画面,进而丰富镜头的表现内容,拓宽观众的认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摄影师是仅次于导演的核心成员之一,笔者赞同这一观点。在拍摄阶段,导演的全部意图和思想要由摄影师来实现,因此充分领会导演的想法是对摄影师最基本的要求,与此同时,摄影师还要做好拍摄前的设备调试,思考如何确定机位、如何选景构图等,实施具体的拍摄工作,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拍不拍是导演说了算,已经开拍了,拍谁,怎么拍,就由摄影师根据导演的意图进行再创作,此时摄影师的状态,一定是全身心投入的创作状态。
摄影师要常常与导演一起研究拍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事情,然后设计出最佳的拍摄方案,所以摄影师不能缺少观察力和对自身行为的感知力。摄影师就是一个静默的见证者,在事件发生时将之记录下来。如果能拍到好的画面,即使是3秒钟的画面,也有可能抵得过3千字的解说词。在同一个场景中,选择什么角度、什么方位,以什么物体作为主要造型对象,都蕴涵着摄影师的态度和情感,拍摄镜头的视角和运动速度,都是镜头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故事讲述的节奏密切相关[2]。
拍摄既是探索人性,也是在发现美好。摄影师的任务就是为叙事提供有意味和有深度的画面,从而延展故事线,理解并传达导演的意图,实现影片的叙事性意图。比如,纪录片《藏北人家》开头将近5分钟全是水平结构的画面。这些镜头不仅介绍、交代了藏北平原特有的地理环境,更重要的是营造出一种区别于现代大都市喧闹与烦躁的幽静安宁气氛,从而为表现藏北人家特有的生活和藏北人特有的性格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自然与社会背景。
4 新兴技术驱动电视摄影艺术的创新发展
随着影视技术的不断创新,今天的传播已经进入了“新传媒时代”,摄录器材的小型化、辅助设备的多样化,使得电视的拍摄创作更加灵活。加上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XR)等技术,使视频制作维度发生了变化,从二维转换为三维。电视作为视听媒体,一直在尝试利用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更好地满足受众的视听需求,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会打开创作的新视野,打通创作的新思路,而技术革新倒逼电视摄影师与时俱进。
四川卫视《2022花开天下·国韵新年演唱会》(以下简称《花开天下》)的录制让笔者感受了新技术带来的变化。录制现场每个摄影师都要在手机上下载CuePilot软件连接WiFi局域网,每个机位就能通过该软件看到分给自己的镜头数量、镜头(运动)要求、每个镜头的起始完成时间等。这些信息每个摄影师都一目了然。镜头是导播现场排练时就分好,摄影师只需要按照提示操作摄像机就行了。这就要求导播团队在彩排每个节目的时候对画面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把镜头分配给每个机位来完成。此时的摄影师就只是一个操作摄像机的人,按要求完成自己的镜头就行,一切都按部就班,不像以前要靠摄像和导播的配合。导播既要统筹每个机位给出镜头,还得提醒摄影师镜头的景别、运动等要求,难免会出现配合不好的情况。这套软件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导播不用眼看六路耳听八方,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摄影师也相对轻松了,只需按提示进行拍摄,不用一直盯着现场“找镜头”,提高了画面拍摄的质量。
《花开天下》晚会现场几十平方米的演播厅表演台地面和LED背景屏的二维空间,通过摄像机成像系统,连接计算机后把二维的坐标点通过计算与LED播出背景画面合成三维立体虚拟场景。演员是原地站着唱歌,通过摇臂运动拍摄真人在虚拟环境中自由运动,与虚拟人物还能互动,现场通过监视器就可以看到合成后真人和虚拟环境融为一体的变幻莫测的画面效果,极大地丰富了视频制作的形式和视觉表达,让人大开眼界。这些在以前不可想象的“虚拟演播室技术”“移步换景技术”,现在通过高新技术就能实现,笔者相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会使创作越来越容易,给从业者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创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节目满足广大电视观众需求。
此外,2022年的首届川渝春晚更将全新科技赋予了舞台艺术。全新XR技术,5G、4K高清,全流程视觉质量管理等技术助力舞美。晚会中,前沿技术XR赋能传统川剧艺术,营造出全方位立体视觉效果,虚与实、古与今、远与近巧妙转换,演员与美轮美奂的场景融为一体,给观众一场身临其境的观感体验。VR技术360°全景式报道还原现场,让受众“沉浸式”体验,可视性大大提高,内容更具趣味性,更逼真。
同样的,在纪录片《古蜀瑰宝》中,应用了大量的全景式航拍,使用了具有丰富动效的数字地图动画,详细展现了山川地貌,勾勒了迁徙轨迹,让观众有了超越时空的视角,4K超高清影像拍摄出细腻的器物纹饰、碳化的作物颗粒,更有质感。《又见三星堆》采用穿梭机、飞猫摄像机、鱼竿摇臂等新技术手段,运用大量特技,如多重曝光、快动作、慢动作、停格、倒放、分屏与大特写,结合三维动画,融合展现田野考古、实验考古、科技考古深度合作模式,带给观众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耳目一新的视听享受,以及更具感染力的体验。
5 结语
麦克卢汉的“技术决定论”让人们意识到,技术是社会变革的动力。技术的变革对电视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此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媒介形式。作为从业者,对影像技术的发展,既不用产生唯技术论的抗拒,也不能成为技术呈现的奴隶[3];不能只是简单地适应技术,而是要积极地利用这样的改变,顺应、寻求和理解影像技术的发展方向、发展动因及发展趋势,力求让文化艺术和科技交相辉映,创作出新的经典。
正如电影导演卡梅隆所说:“我希望人们遗忘技术,就像你在电影院里看到的不是银幕而是影像一样,一切技术的目的,都是让它本身消失不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