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2022-02-08陆艳
陆 艳
(作者单位:武汉学院)
高校在开展数字媒体教育教学活动时,要想使人才培养适应行业实际发展需要,就应注重和企业之间的融合,通过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人才的社会适应性,推动教学改革[1]。
1 产教融合和应用型人才概述
1.1 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是指学校结合设置专业,开办专业产业,将教学和产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使学校成为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于一体的产业经营实体,构建企业和学校为一体的新型办学模式。产教融合在实施时,能够实现产业和教育之间的深度合作[2]。并且,产教融合符合当前产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要求,属于全新发展方式和合作理念,需要产业、企业改变人才培养时彼此配合的被动状态,共同承担起人才培养的重任,进而使产教双方在实现互补的同时将一体化合作顺利完成。二者在展开深度合作时,需进行全要素、全方位集成,其中包括培养目标、办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及实践基地等,这些方面需要和创新链、价值链进行对接,并进行合理调整,有效整合企业资源和教育资源,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
1.2 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学术型人才提出的,是指能够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运用在专业性社会实践活动中,并且掌握社会活动、社会生产基本技能与基础知识,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专业与技术人才[3]。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培养技能型、学术型人才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其更为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并对学生已形成的知识结构进行创新重塑。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需引导人才掌握生产、活动所需的专业性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而使学生的专业预见、分析、调控、管理等能力获得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学、课程、管理、评估等彼此之间需要协调统一,将支撑、引导、服务、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出来[4]。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高校还需结合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和社会发展趋势,调整培养模式,做到与时俱进。
2 产教融合在数字媒体专业中的重要意义
2.1 促进课程改革的实现
生产教育实现一体化背景下,高校进行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数字媒体专业来讲,也需要以行业发展、企业发展实际需求作为切入点,加强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之间的结合[5]。产教融合状态下,高校开展数字媒体教学,能将学生能力发展、素质发展和企业需求等充分结合在一起,开展课程设计时能结合市场实际需求,对专业技能展开深度剖析,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2.2 推动教师发展
产教融合过程中,专业教师应注重自身能力与素质的提升,加强对前沿技术的把握,这样可以使课堂教学模式更具创新性,有效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并且增强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3 推动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实训基地是产教融合的关键。实训基地不仅可以组织教学,也能承接项目[6]。学生在实训基地学习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实验项目,激发学习热情,进而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综合素质,使个人的能力、业务水平与企业具体岗位需求相适应。
2.4 培养高素质人才
数字媒体专业是互联网时代产生的新兴专业,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具有综合性,能够将艺术、技术、人文基本概念充分表现出来。并且,这一专业将媒体文化和视觉文化二者结合在了一起,因此数字媒体不仅具有时代性特点,也具有针对性与实践性特点。数字媒体专业在发展时不仅需要将市场作为基本导向,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脚步,运用全新教育教学理念[7]。产教融合可以使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更具针对性,实现对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培养,也能运用全新教育理念将学生专业水平和企业需求相对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协同育人教育理念的实施。
3 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数字媒体专业属于多学科综合性应用型专业,这个专业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艺术才能,也需要具备技术特长[8];不仅需要具备实践能力,也需要具备沟通能力。同时,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独立创作能力的提高也十分重要。数字媒体专业在我国开设得比较晚,当前处于初级学习阶段与探索阶段,教学在实训设施整体投入、资源配置方面存在较多限制。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数字媒体专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数字媒体专业教学中运用传统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十分必要,但是当前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课程设置整体上缺乏系统性
数字媒体专业具有综合性,设置的专业课种类比较多,没有侧重点,所以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不精,并且课程与行业发展相比存在明显滞后性[9]。从教学模式上来讲,专业教学中实践比较少,学生不能基于自身学习的知识开展实践操作。同时,在资源配置上的投入相对不足,这对学生培养和专业教学的不断发展产生了较大的不良影响。
3.2 未充分考虑社会需要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数字媒体专业很少将社会就业情况考虑其中,并未制定学生专业知识能力提升标准和运用标准,课程内容没有及时更新,课程体系难以适应社会发展[10]。总体来讲,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如果教学活动场所局限在学校内,学生进入社会以后就难以将学习的知识充分运用在工作中,最终导致学生面对较大工作压力。实际上,深圳大学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时都属于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高校,这两个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结合市场需求,将培养方式、内容、制度、手段有效结合在一起,比较重视学生的实践课程与专业理论课程,旨在增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深圳大学将高校知识生产与成果开发形成的优势相结合,然后运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则注重培养生产实践应用型技术人才。这两个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
3.3 实训基地建设存在局限性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实训基地的建设多数会局限在校园中,并未将企业充分考虑其中,未能充分发挥企业特有的技术优势、人员优势、设备优势。实训基地存在的限制性,导致人才培养过程中,人员难以充分将自身学习的理论知识通过专业技能体现出来。
3.4 产教融合领域未能得到有效拓展
在产教融合过程中,高校与企业对于相关平台的建设并不是十分重视,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体效果受到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同时,部分新技术也未能得到及时应用,造成人才无法通过先进技术不断实现自我发展与自我提升,应用能力的提高受到了一定阻碍。
3.5 机制不完善
我国基于产教融合对数字媒体专业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时,往往对相关机制的建立并不是十分重视,或者说机制并不是十分完善。在建立机制的过程中,并未将企业实际发展需求考虑其中,自我定位并不是十分明确,同时并未将社会发展情况、区域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其中。在此情况下,企业和高校实施的产教融合会存在联系不足的问题,进而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3.6 获得的指导相对不足
在产教融合和培养应用型人才时,需经过教师或者专业人员的指导,但是由于高校中专业人才和教师专业能力的不足,因此相关指导工作会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实施时难以形成明确的方向和正确的思想认识。
3.7 企业未能参与人才培养评价
培养应用型人才时,评价工作往往由高校开展,企业很少参与其中。但是,实际上在产教融合中,企业为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人才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由企业开展评价工作,可以使人才培养评价内容更为完善、合理,也能获得更为科学的反馈。而如果企业未能参与人才评价,就会对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培养产生一定不良影响。
4 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
4.1 构建产教融合课堂教学体系
首先,数字媒体专业教师需基于产教融合构建教学课程体系,规划课程体系时体现出动态性、系统性,并且要注重与媒体产业结构整体发展相适应,结合结构趋势做出调整,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使其与数字产业保持同步发展[11]。其次,数字媒体专业教师应对岗位人才要求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岗位人才需具备的业务素养和业务水平,并将此作为依据促进教学体系的完善。同时,课程体系应由浅入深,保证教学整体效果,提高学生的业务素养、业务水平。在学生最初入学时,高校应注重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然后逐渐引导学生提升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12]。再次,让学生参与企业项目,进而使其提升应用能力、团队意识。最后,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对于应用型人才而言,需要将学习的理论知识通过综合性方式运用在项目实践中,其中应用为重点,所以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会面向行业具体岗位人才需求,和产业进行紧密结合。在构建教学实践方面的课程体系时,需将高校定位和客观情况考虑其中,并且和社会行业需求结合在一起,根据实践教学对应的目标要求,将系统性、相符性、创新性、学生为本作为基本原则。就相符性来讲,高校需要将实践教学与专业定位和专业特色相符,在适应专业动态性发展的基础上,设置可以体现学生层次特点和凸显专业优势的实践教学内容。就系统性原则来讲,其主要是指实践教学由课程建设组成,二者之间联系密切,需进行统筹考虑,做好二者之间关系的处理,体现出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就创新性来讲,其主要是指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进行创新,结合行业具体发展需求对实践教学当中的内容做出调整,设置创新性实验,加强对学生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成长为应用型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4.2 考虑行业发展需求
首先,高校对数字媒体专业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时,应针对人才教育注重和数字媒体之间进行深层次合作,基于产教融合基本教学模式制订与市场整体发展趋势相符的人才培养计划[13]。其次,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在专业上存在的差异性,结合学生具体兴趣爱好和发展情况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明确自身发展方向,使学生重视自身专业应用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应用水平的提升[14]。具体实施时,教师应详细分析学生今后可以就业的岗位,了解岗位需求的人才数量与人才素养,从而将学生培养成应用能力较强的数字媒体人才。
4.3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对于数字媒体专业来讲,实训基地不应单纯局限在校内,也需要在校外积极建设实训基地,运用工学交替、项目合作方式,构建政、行、企、校结合的产教融合运行机制,为产教融合深入实施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这种方式也可以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体验进入社会之后的工作状态。具体实施时,可以使用企业中的功能室、实验室,进而使学校在资金不足情况下出现的软件、设备缺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数字媒体实训室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的重要实训室之一。实训基地要能够进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基础知识、UI设计、虚拟现实、数字影视等教学,可通过内部局域网的系统与渲染服务器室之间的互相连通,搭建前端设计制作、后端渲染的生产链,为学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实训项目应包括UI设计、非线性编辑、网络游戏设计、三维游戏设计、虚拟现实、移动端App交互设计实践、数码影视编辑训练等多个方面。
4.4 拓展产教融合领域
企业、行业及高校之间进行合作的基础为互利共赢,要想增强高校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推动产教融合的深度实现,就需进一步加强二者之间的合作,建设产教融合坚实平台,将企业和高校之间共同育人的责任落实。首先,高校应做到与时俱进,融入行业中的技术创新体系,面向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为企业进行专业研发提供支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并将最终获得的成果合理运用在企业中,构建校企为一体的教学平台,将学科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其次,高校可以和企业一同建设运作高效的专业研究中心,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实现对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培养,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而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再次,高校应做好和企业之间的对接,满足企业在应用型人才方面的实际需求。具体实施时,可以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如2021年无锡太湖学院艺术学院与脱普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合作正式开启,双方在产学结合、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了深度合作。太湖学院始终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主动融入区域发展,紧密对接市场需求,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抓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4.5 优化相关机制
在推进产教融合的过程中,相关影响因素比较大,其中比较重要的为持续性发展机制,要想使这一机制得到完善,高校就需要关注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注重区域经济整体建设,并且找准自己的定位,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产教融合体系,增强对新产业、新技术的适应性,做好对区域中战略部署的跟进工作,提升自身的整体影响力。同时,高校还要结合区域性强的优势,加强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促进校地联动的实现。除此之外,高校应注重对于校企合作制度的完善,并且推动二者合作长效机制的形成,加强对社会办学资源的利用,构建长期性合作关系。
4.6 积极建设专家智库与教师团队
校企合作是进行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所以高校应注重与企业的合作,促进产教融合的实现,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式。在此过程中,高校需要将创新作为驱动,通过产教融合加强专业建设,实现对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培养。具体实施时,应展开校企共育,构建服务平台。另外,高校要想整个过程能够顺利进行,还需要经过专家的引导和指导,因此可以聘任客座教授和专家,建设与产教融合对应的专家智库,与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进行合作,加强专业特色性建设,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支持。并且,加强资源和教学改革之间的对接,推动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的实现,同时应注重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定期展开教学培训与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与专业能力,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除此之外,高校可以建立教师定岗制度,加强对教师应用型技能的培养,进而使教师在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时可以方向更准确,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推动产教融合的深入实施。
4.7 重视企业参与质量评价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应将持续改进作为基本理念,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定位、专业设置论证、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大纲、教学效果检验多个方面与企业之间进行深度合作,建立学校骨干教师、行业专家等在内的教学质量评价小组,由小组人员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情况作出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专业应用能力、知识结构、综合素养等多个方面。对于不同模块要尽可能细化,使其成为可观测、可操作的子项目,并且要结合专业特点对项目赋予差异性权重系数,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作为重点,及时了解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存在的问题,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及时改进。高校通过企业参与评价的方式,可以使整体评价更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进而根据评价做出适当改革与转变。
5 结语
数字媒体专业展开的产教融合与相关政策相符,产教融合的实现,不仅可以加强企业和高校之间的联系,促进校企共赢,也能提升专业人才的整体就业率。因此,高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结合市场人才需求发生的变化对课程做出合理调整,考虑行业发展需求,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拓展产教融合领域,重视对相关机制的优化,积极建设专家智库与教师团队,结合产教融合提高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使人才培养效果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