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琴在戏曲乐队伴奏中的特点与运用

2022-02-08

剧作家 2022年2期
关键词:扬琴黄梅戏唱腔

■ 杨 晖

扬琴与戏曲音乐关系密切。锡剧是江苏省的主要地方戏剧种,锡剧的音乐包括老簧调、玲珑调、大陆板等,音乐形式丰富多彩,扬琴在乐队中清板伴奏时会起到平衡乐队的作用。如锡剧《窦娥冤》伴奏节奏比较舒缓,《大儒还乡》唱腔明快,发挥了轻重有序、虚实结合的优势。扬琴为伴奏的戏曲演奏风格多样,不但有节奏音型也有和声织体,既发挥了传统戏曲音乐伴奏功能又推动了现代化扬琴伴奏艺术的发展。扬琴与戏曲的融合使得戏曲更富有美感,也对传统唱腔进行了重新演绎。

一、扬琴在戏曲中的伴奏特点

扬琴与戏曲伴奏的融合是一种新型艺术形式,对推动戏曲艺术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在将扬琴应用于戏曲伴奏中时,需要掌握戏曲伴奏技巧,通常包括和弦式与琶音式,其中和弦式涵盖柱式与跳跃式,琶音式涵盖半分解和弦、长琶音等,常应用于抒情乐曲。扬琴的分解和弦能够产生朦胧柔和的效果也可以产生波涛汹涌的效果,慢奏时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音色又如潺潺流水。扬琴音色明亮,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清脆。掌握扬琴伴奏技术才能使其与戏曲伴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1]。

二、扬琴在戏曲伴奏中的应用

(一)扬琴在越剧中的应用

越剧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运用扬琴进行伴奏能够增强越剧演奏的效果。例如:扬琴与越剧伴奏的融合能够使戏曲表演更具感染力,如快板变化体与扬琴的结合能够使重音更加突出,而且在拖腔演奏中利用扬琴伴奏表达特殊情感可以使戏曲更具音乐色彩。在越剧拖腔演奏过程中,应保持原曲中的调试特征和色彩变化。为了呈现出更好的演奏表现力,演奏者可以根据越剧戏曲主题内容和演奏特点,结合自己对戏曲演奏的理解及掌握的演奏技术,在原有乐曲上进行二次创作,使整个越剧音乐情感更充沛更饱满。越剧唱腔演奏中,演奏者要保证扬琴伴奏曲调与整个乐队演奏的曲调相一致,达到兼容并蓄的目的。而越剧唱腔的板式分慢板、快板、慢中板等多种形式,演奏者要针对不同的演奏形式进行深入分析,运用正确的演奏技巧,使戏曲内容和情感完美地呈现出来。此外,越剧演奏中所用的器板与京剧中的摇板调式极为相似,如越剧《三看御妹》中唱腔速度和节奏较为自由,在运用扬琴进行越剧伴奏时,要着重突出个别重音,充分发挥出扬琴对戏曲演奏的衬托作用。

(二)扬琴在黄梅戏中的应用

在黄梅戏伴奏中更要讲究正确的方法。一方面,演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演奏水平和音乐素养,熟悉扬琴演奏流程,能够掌握不同类型的扬琴在特定戏曲伴奏情境下的演奏技巧,也要对黄梅戏音乐及曲牌、唱段等内容有所了解[1]。另一方面,扬琴演奏的形式较多,如齐奏、辅奏、伴奏、独奏等,这里的齐奏主要是指运用扬琴与二胡等其他乐器进行伴奏,突出演奏的和谐效果。大多数黄梅戏的节奏比较欢快,情绪也较为饱满,可以在扬琴伴奏中插入独奏环节来辅助剧情发展,使之形成一种新的演奏风格,如黄梅戏《天女散花》《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扬琴的演绎如行云流水,都有很好的体现[2]。

三、扬琴在戏曲中的即兴伴奏

在为传统戏曲伴奏的过程中扬琴会加入一些具有变化性的节奏型,同时与和声配合,使乐队伴奏氛围更加活泼,为乐队根据戏曲表现做出调整给予支持。若仅按照唱腔用固定的方式演奏将使戏曲失去生命力,无法突出扬琴在乐队中的组织作用。驾驭伴奏乐队的前提是丰富乐队织体,需扬琴演奏者了解各类曲牌,将专业技能融会贯通,保障戏曲既突出特色且演奏灵活多样,伴奏与唱腔有机统一,为情感表达铺平道路。扬琴虽从波斯传入,但在我国戏曲技艺及传统文化熏染下已经成为民族乐器。扬琴音量大、体积大、共鸣好,声音穿透力强,在戏曲即兴伴奏中不可缺少。扬琴即兴伴奏要与戏曲特点联系起来,例如眉户、秦腔、碗碗腔作为陕西地方戏曲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差异,扬琴在即兴伴奏中要注重灵活多变,满足各剧种特色化的表演需求,同时发挥扬琴平衡乐队伴奏的功能。因为部分传统剧目并未给乐器配乐谱,所以惯用单旋律演奏。该旋律与板胡相同,被称之为“包腔”。这样做可使旋律线条一致,乐队伴奏整齐,保障乐器伴奏情感统一。然而从听觉上讲此种伴奏形式的表现力较弱,很难带给听众情感上的冲击,伴奏厚度不足且稍显苍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扬琴演奏者根据戏曲的情感主线及个人对音乐、唱腔、剧情的解读添置部分和声,加大和弦分解力度,在唱腔中通过加花的方式体现出节奏的变化。例如,在《周仁回府》表演的过程中,演员唱道“为救哥哥害了嫂嫂”,此处含有秦腔的几种常见板头,演奏者可利用扬琴体现出周仁的无奈之情,通过即兴伴奏的方式在叫板后添加六度和弦,同时强调重音,确保乐队整体和谐且具有扩张性。在秦腔这种演唱方式较为典型的戏曲中,扬琴演奏者可改变惯用手法,凸显伴奏的灵活性及多样性。例如可在弹奏八度或单音的过程中添加紧随旋律且密度较大的十六分音符。以《断桥》为例,在白娘子唱“眼望断桥……下桥头”这一句后可使用十六分音符进行即兴伴奏。在日常伴奏中演奏者要总结经验,抓住扬琴演奏及戏曲表演的特点,注重改变节奏类型,可渗透民歌伴奏理论。例如在给《梁秋燕》这个戏剧伴奏时,秋燕出场唱段可加入跳跃且连续的八分音符,增强乐曲背景的衬托作用,同时与笛子、二胡、板胡等乐器分开,丰富乐队和声织体。在给碗碗腔传统戏曲进行配乐时即兴伴奏极为重要,需演奏者抓住此剧花音唱腔悠扬且华丽的特点以及苦音腔哀怨婉转的特点,在即兴伴奏的过程中交替用到大小三度和声,跟随人物情绪演奏,渲染剧情氛围,引领人们感受戏曲中心思想,实现通过扬琴伴奏表达情感的目标。

扬琴在给传统戏曲伴奏的过程中要注重即兴发挥,灵活使用演奏技艺,为的是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传递思想感情,同时丰富乐队音效,使乐队伴奏整体效果更佳。基于此,演奏者要进入戏曲世界,走进戏曲人物,感受人物的喜与悲,根据情绪的变化即兴伴奏,加大扬琴伴奏设计力度,使戏曲音乐更加丰富多彩,突出戏曲风格和戏曲主题。为了做到这一点,演奏者要对传统戏曲进行研究,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创作背景、乐曲风格等方面深入了解,在扬琴伴奏前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多做练习,先放慢速度弹奏并添加巧思,再从整体与部分的和谐性及戏曲情感表达成效的角度切入,优化即兴伴奏方案,使唱腔、伴奏、情感主题更加统一,继而提升扬琴在戏曲中的即兴伴奏水平。

总而言之,戏曲伴奏除二胡、板胡外,扬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即兴伴奏水平不仅关乎戏曲演绎的完整度及艺术性,还关乎戏曲情感表达成效,在无唱腔时扬琴甚至可独自传递思想感情,通过驾驭整个乐队抒发戏曲中心思想。我国音乐文化博大精深,具备丰富的乐器种类,其中扬琴广受欢迎。扬琴已经传入我国许久,但其与戏曲的融合时间较短,需要更多艺术工作者加以关注和完善,充分发挥创造性,掌握戏曲节奏变化及情感变化,提升扬琴在戏曲中的伴奏效果,促使中国戏曲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注释:

[1] 尹露:《浅谈扬琴在戏曲中的伴奏与情感表达》,《戏剧之家》,2019年第19期

[2] 王惠:《扬琴在戏曲乐队中的即兴伴奏》,《戏剧之家》,2018年第36期

猜你喜欢

扬琴黄梅戏唱腔
黄梅戏《中国梦》
黄梅戏《祝福》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中国黄梅戏优秀唱腔全集》出版发行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大型黄梅戏《寸草心》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扬琴的传入与流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