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审美特色分析
2022-02-08■蔡萍
■ 蔡 萍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是红色谍战题材,讲述的是解放前夕上海革命工作者在敌后战场上为传递情报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戏剧以李侠、兰芬为主人公,塑造了革命志士的群像,歌颂了“爱与信仰”的永恒主题,是红色题材剧目中的上乘之作,同时也是脍炙人口的“现象级”舞剧。创作者将当代审美与红色题材相结合,艺术地再现了历史,其创作手法和审美特色别具一格,实现了当代舞剧的飞跃。全剧的审美价值和审美特色值得分析和学习。
一、叙事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永不消逝的电波》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它以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为原型,前有六十年前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珠玉在前,后有电视剧《潜伏》播放时的万人空巷。可以说舞剧的大概情节观众们是烂熟于心的。如何在熟悉的故事中提炼出新味是编剧罗怀臻首先面临的问题。作为一部主旋律题材如何避免叙事的套路化、人物的脸谱化,编剧有自己的思考。多年来他坚持以“转化”为艺术创作理念,一直在提倡传统戏曲的当代转化,认为现在的社会状况倒逼戏曲在“扬弃继承”基础上的“移步”,加快实施“转化创新”意义中的“换形”,从而创作出与当代社会、当代剧场、当代审美相适应的新的一代戏曲。舞剧也应以更民族化、更地域化的方式实现着更现代化和更国际化。《永不消逝的电波》叙述主体多样化,整体是第三人称叙事,但是部分段落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比如裁缝学徒小光的第一人称叙事,将他个人对卖花女七月的爱恋和对革命献身的无畏无悔的精神充分展现出来,深化了“爱和信仰”的主题,呼应了“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的题语。《永不消逝的电波》叙事手法多样化,运用了插叙、倒叙、平行叙事、线性叙事等手法。比如李侠、兰芬相识、相处的过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从组织介绍认识、互相掩护完成任务的过程一点一滴呈现,避免了平铺直叙引起观众的疲劳感。该剧导演韩真、周莉亚也创新了舞剧的叙事结构,以心理为线索构建叙事结构,并且运用了“定格”“倒带”等手法丰富了叙事的趣味性。舞剧重头戏出现了时空并行的场面,舞台左侧回溯裁缝被害隐藏情报的场景,右侧是妻子夜坐黄包车杀记者,两侧并行上演,令人紧张到窒息,完成了对“空间的时空上的叙事切割”(总编导周莉亚)。
二、情节的冲突性和节奏性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实现了中国舞剧创作上的飞跃,原因之一在于编导将当代审美和红色题材艺术地融合,巧妙地把握住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之间的分寸,恰如其分地呈现出舞剧的新面貌。该剧创新性地将舞剧和谍战相结合,在紧张的节奏下缓缓抒情,在刺激的气氛中渲染温情。全剧的情节冲突而又和谐,在编导艺术化和创新性的编排下一切都唯美而又诗意。比如开篇九个主要角色共同亮相,每一人都具有双重身份,在灯光的切换下人影具象而又模糊,增加了情节的悬疑感,瞬间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全剧情节有一种和谐的冲突感,源于一张一弛的情节安排。紧张的谍战戏后紧跟一场舒缓的渔光曲,将沪上婀娜情调融到敌我斗争中,让观众在看不见的战火硝烟中感受到爱的温馨与缱绻,用个人的小爱去呼应家国的大爱。将日常生活中的静美和斗争中的残酷两种戏剧情境相对比,给人以一种冲突之美、矛盾之美。编剧特意强化了该舞剧的文学性,从情节起承转合的安排上可见一斑,上半部重在交代历史背景、人物关系和戏剧动机等,所以节奏舒缓。下半部重在刻画敌我冲突和个人矛盾,节奏加快,借用了话剧和电影蒙太奇等手法,增强了戏剧的层次感和厚重感。
三、人物的独特性和成长性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塑造了有血有肉、生动可感的人物形象是该剧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剧中九个人物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使命。以主人公李侠为线索,成为连接各个人物的中心,并将故事立体化。每个人物都具备个性,人物性格映射在舞蹈上,舞蹈带出了故事。编导充分尊重舞剧的语言特点,通过舞剧独特的肢体语言将剧本的文学性充分诠释。不同的人物即使是同样的舞蹈动作,通过力度和细节的展现也能表现出性格、身份、心态的不同。比如李侠、柳妮娜和记者阿伟的电梯戏。三个人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但是各自暗怀心事,通过略显夸张的舞蹈动作和表情让观众一览无余。有限空间却见人间百态,人物性格跃然而出。最出彩的当然是王佳俊饰演的李侠和朱洁静饰演的兰芬,但是李侠是既有形象,这个人物主要是深入挖掘内心。而兰芬更能体现人物成长变化的过程,通过情节展开,从初相识,到假夫妻同志般的相处,再到心理包袱被李侠耐心地开解,最后学会传递电波,以及二人的相知相爱,观众见证了她的成长。朱洁静传神地演绎了这个人物的成长,发挥的空间比较大,因此有人说兰芬是朱洁静的封神之作。为了找准人物,朱洁静在采访时说通过在生活中整理床铺、做家务等真实体验去揣摩,才能将上海女人的勤劳和精致刻画到位,完成了“抛弃自我”的完美转化。
四、舞美的画面性和流动性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舞美设计独具匠心,借鉴了电影的灯光、色彩、空间置景等艺术手段,因此具备顶级电影的质感。在空间应用上提升了流动性,舞台上安置了多块可移动投影立板,通过立板的移动、旋转和遮挡实现了空间的多元化分割。比如《渔光曲》序幕拉开就是在挡板掩映下的弄堂生活,挡板移动显露出上海小市民的生活百态,有包租婆形象的阿姨,有洗漱的小伙子,有剃头的摊子,还有擦皮鞋的李侠……每块挡板后都是不同的人物形象,这就大大丰富了单元时间里舞台的内涵,让观众看到了和平环境下普通上海人民的生活平凡而温馨,暖色的上海早晨象征着明亮的新中国。然而也会联想到黎明前平常生活后的暗流汹涌。人物定格后再活动,既有定格时的画面感,又有活动时的流动感,就像是一帧帧电影画面耐人寻味。舞台的投影画面与灯光营造了极强的氛围感,同时引导观众的视觉,凸显人物关系和角色情感。《渔光曲》中的群舞仿佛是一幅水墨仕女图,展示出上海女子的婀娜温婉,人物服饰颜色比较淡雅,充满着空灵和诗意,让人感受到中国的气韵和禅意。而特务满街的谍战雨夜戏,又充满了西方《黑客帝国》电影般的意味,紧张的音乐、穿梭的黑衣人、投影出的电报字符般的雨点,多种空间语汇无不刻画着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让人仿佛置于希区柯克的悬疑剧中,感受着红色电波的嘀嗒声。
《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它契合现代审美,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然而在种种成功的艺术手法和技巧之后我们也不能忽视它的思想性。各种艺术手段都有着同样的任务和目标,就是服务于内容。观众在感叹舞剧艺术性的同时,最打动人心、让人潸然泪下的还是戏剧传递出的“爱和信仰”。李侠倒下时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这种不畏牺牲个人生命和爱情的坚持是什么呢?当然就是信仰。“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相信这句话会留在观众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