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江剧的艺术特点和美学品格

2022-02-08满芳卿

剧作家 2022年3期
关键词:龙江唱腔戏曲

■ 满芳卿

龙江剧是黑龙江的地方戏,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剧种经过龙江剧艺术家半个多世纪的耕耘,屡次获得全国大奖,已经成为享誉全国的戏曲剧种。龙江剧三部曲《双锁山》《荒唐宝玉》《木兰传奇》以及一系列精品更是呈现出愈加成熟的龙江剧的艺术特色和审美品格,终成经典,绽放在中国戏曲的百花园中。2002年,黑龙江省龙江剧艺术中心牵头成立龙江剧联合体,至2019年龙江剧联合体已经有十九家分院,为龙江剧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龙江剧是以二人转、拉场戏的音乐为基础,以东北民间音乐说唱和歌舞为表演形式的戏曲样式,六十多年来秉持兼容并蓄的原则,以东北民间音乐、二人转以及姊妹剧种为土壤吸收并创新,逐渐形成个性化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色。

一、龙江剧的艺术特点

(一)龙江剧音乐唱腔的结构形式

龙江剧建设的基础是黑龙江省民间艺术剧院地方戏队和黑龙江省评剧院青年队,1958年响应周恩来总理的号召成立了龙江剧这一新的剧种队。最初,龙江剧与其他剧种最大的区别就是唱腔。经过科学论证和艺术实践确立了龙江剧的唱腔体系。以【四平调】【盘家乡】为主调,以【文嗨嗨】【武嗨嗨】【红柳子】等为辅调。1980年以后,通过艺术实践进行了进一步调整,规范为【四平调】和【花四平】两大腔系,形成一个板腔体与曲牌联缀体相结合的音乐体制。两大腔系各自成套,【四平调】可以融合【文嗨嗨】【武嗨嗨】【胡胡腔】【喇叭牌子】等辅助曲调,【花四平】可以融合【红柳子】【大救驾】等辅助曲调。两大腔系也可以融合运用,为剧情发展、人物塑造、感情变化服务。在龙江剧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民间音乐、二人转中的小曲小帽,拉场戏里的专腔杂调,进一步丰富了龙江剧唱腔的表现力。音乐唱腔的结构形式以主调贯穿,融合辅助曲牌板腔体戏曲音乐形式。比如龙江剧《鲜儿》女腔基调是【红柳子】融合【四平调】,男腔基调是【靠山调】融合【红柳子】。

(二)龙江剧的表演形式

龙江剧的表演从生活出发,承袭二人转、拉场戏表演方法。因此龙江剧的表演里融入了很多诙谐幽默的表演要素,决定了龙江剧民间性、本土化、地域化的特点。在表演形式上既有民间音乐的载歌载舞,又有二人转拉场戏的插科打诨、绝技绝活等。尤其是对道具的继承和利用,比如手绢功。但是在继承的基础上龙江剧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增加了手绢功的技巧性和观赏性。因此我们在龙江剧的舞台上不仅能看到顶绢、立绢、平甩绢,还能看到里翻绢、回旋绢、片花、挽花等,一方小手绢在龙江剧表演者手里上下翻飞、朵朵花开,让观众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在艺术实践中龙江剧还吸收了京剧、昆曲等戏曲的表演方法,在剧目中加入圆场、扇膀、云手、顺风旗等身段招式,奠定了龙江剧武戏的戏曲性基础。在形体上借鉴了秧歌和武术的特点,因此在动作上起到放大的作用,招式更加舒展挺拔。龙江剧武戏好看,文戏更不能示弱。龙江剧演员不但要有立得住的技巧基本功,更要学会文戏武唱,甚至武戏文唱。演员要能文能武,指的就是在文戏表演时既要能唱,要有嗓,又要在形体上展现舞蹈的“武”功,习得手绢功、扇子功、水袖功、秧歌步等“舞”艺,有的武戏中更是运用了真刀真枪,对演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龙江剧的语言特点

龙江剧的剧本也有浓烈的剧种特点。不但在内容上呈现出北方人民粗犷热情、敢爱敢恨的性格特点,在语言上也反映出一方水土的地域风情。龙江剧中运用了“念白”的艺术表现手法,它是介于说和唱之间的语言方式,语调音乐化,节奏变化,字音拖长,连接唱腔与唱腔之间,起到展现人物内心、表达真实情感、配合身段表情的作用。以京剧为例,身份卑微的人说京白,身份尊贵的人说韵白。龙江剧中念白一般分为乡音白、普通白和韵白,还有一种特殊的、不常见的念白称之为“说口”。“说口”两三句以及七八句不等,也带有韵味韵脚,脱胎于二人转“唱、扮、说、舞”四功中的“说”。龙江剧文本语言呈现出生活化、口语化、地域化和趣味化的特点,这与龙江剧大众化的风格脱不开关系。龙江剧语言中总会出现一些俗语谚语或者俏皮话,因此会让观众在轻松诙谐的氛围中体验剧情。比如龙江剧《木兰传奇》中一段“新媳妇儿美滋儿滋儿,坐在轿里颤巍儿巍儿,颤巍儿巍儿美滋儿滋儿,就跟腾云驾雾差不离儿”,几句话勾勒出迎亲的欢快氛围。龙江剧语言也常常出现方言——嘎咕嗑儿,越嘎咕越受老百姓的欢迎。这些词语在东北地区通俗易懂,富有特色,充满风趣,具有亲和力,体现了龙江剧语言质朴鲜活、幽默风趣的特点

二、龙江剧的美学品格

(一)龙江剧的地域性

龙江剧从发展之初就呈现出地域特色。因为它扎根于民间艺术,着力于为人民服务,是人民生活化的艺术,因此越贴近老百姓就越受欢迎。在龙江剧的基本内容、主题内涵、人物形象、语言运用、音乐唱腔、表演形式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黑土文化的地域特色。在内容上展现龙江人的风土人情,在人物上塑造了敢爱敢恨个性鲜明的形象,在语言上运用方言土语生活化的口语俚语,在唱腔等表演方式上脱胎于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二人转拉场戏民间音乐等。因此当舞台上荒唐宝玉、刘金定、花木兰等一系列人物一张口,观众就知道这就是龙江剧,在中国剧坛刮起一股强烈的“黑旋风”。它唱念做打的举手投足之间,裹挟着浓郁的的山野民风,渗透着淳厚的黑土乡情。纵观龙江剧一部部承前启后的经典作品,也能品味出龙江开放自由、博大厚重的黑土文化,正是这样的土地才能孕育出龙江剧的朴实淳厚、热烈奔放。

(二)龙江剧的综合性

龙江剧的综合性是它“博采众长”的发展方针决定的。龙江剧创造与崛起之初从机械地模仿二人转和民间音乐的皮毛,发展到在母体基础上吸收京剧、评剧、梆子戏以及各民间艺术成为独特的民间小戏。龙江剧集各家大成于一身,吸收其他姊妹艺术的长处,撷取二人转、拉场戏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京评戏曲的身法唱腔和音乐锣鼓,积累各行当的表演程式。因此龙江剧既有戏曲程式化的艺术美,又有民间艺术热情豪迈的自由度。这在经典剧目中可见一斑。比如,龙江剧《双锁山》刘金定“亮相”的几个层次颇为讲究,先是武术招式“小弹腿”,紧接着京剧的“打地双掏翎”和二人转的“抖肩”,自我介绍时扭起的大秧歌,把一个热情、泼辣的巾帼英雄表现得地道鲜活。

(三)龙江剧的创新性

龙江剧崛起之时正是中国戏曲百花争艳,各家发展到一定阶段都面临着突破窠臼之时。龙江剧让当时的戏曲界眼前一亮,这股“黑旋风”以奔放的土野之美和不羁的自由精神征服了戏曲专家和观众。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龙江剧始终高扬着先锋意识,以全新的姿态和面目向陈旧体系发起挑战。在艺术上敢为人先,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在思想上以无限的想象力和自如的创造力深入挖掘“人的价值”和“人的精神”。郭汉成曾评价龙江剧对于“首都戏剧改革是一个推动力”,可见龙江剧的独特魅力和精气神儿。纵观龙江剧发展的过程,每推出新剧目总有对自身的突破和创新,比如《松江魂》根据现代人欣赏习惯对剧本进行修改,在舞美设计上也重视了戏曲视听的双重体验。龙江剧就是这样一步步积累、创新以趋日渐完善。

龙江剧是黑土文化的一张名片,它顺应时代的呼唤而诞生,在发展中不断丰满,不断向艺术高峰迈进。虽然在新媒体冲击下面临挑战,相信在龙江剧艺术家的努力下龙江剧会再造辉煌。

猜你喜欢

龙江唱腔戏曲
龙江少年爱冰
龙江剧《弘治私勘》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中国黄梅戏优秀唱腔全集》出版发行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勇于担当 主动作为 积极打造龙江人民调解工作升级版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