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计总动员》教学设计

2022-02-08冯旋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信息

冯旋

● 创新整合点

①运用“翻转课堂2.0”教学模式,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基于学情,因生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效率。

②应用武汉教育云平台发布学习任务,推送学习资源,智能分析学生学习数据,精准指导,学生在学习空间畅快交流,互学互评,直观呈现学习成果,提高课堂效率。

③借助希沃白板梳理知识,绘制思维导图,沟通知识联系,设计闯关游戏,体现数学思维的层次性和知识应用的多元化。

④和智能机器人“小度”对话,调取平台学习数据,搜索关键词信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探究积极性。

⑤利用软件绘制统计图,提高绘图效率,便于对比分析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性,帮助学生判断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 教材分析

《统计总动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第三节的内容,这是一节复习课,将小学阶段所学的所有关于统计图和统计量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教材首先概括地介绍了统计是工作和生活中做研究和决策时常用的方法,使学生明确统计的意义和重要性;紧接着利用丰富的统计图表,帮助学生巩固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感受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通过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进一步掌握规范制作统计图的方法,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整体来看,《统计总动员》一课在复习梳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参与统计的数学活动,训练学生统计的技能,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 学情分析

学生对统计的认识有非常丰富的生活经验,如班级学生的身高统计表、一周里的气温变化统计图等都是常见的统计图表。学生也具备基本的动手画图能力和看图提取信息的能力,但是对图表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法、对数据的优化呈现方式、对数据变化趋势的合情推理等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另外,学生使用信息化工具熟练,能够独立操作学生平板上的各类学习软件,以及教育云平台具备的课堂中需要使用和操作的学习工具。

基于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在设计本课时,笔者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出发,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即时呈现课堂的丰富生成,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延伸,让学生学会统计,玩转统计,畅游统计。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寓学于乐,寓学于用,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统计的意义,明确各类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性,熟练掌握整理数据、绘制统计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训练统计思维,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统计图表的直观性、简洁性,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应用意识。

● 教学环境与准备

教学环境:智慧教室、无线网络、seewo触控一体机、武汉教育云平台、学生iPad安装互动课堂、WPS辦公软件。

教学准备:《统计》微课、课前导学单、课中活动、课后拓展。

● 教学过程

1.导图回顾,梳理定学

师:课前,同学们回顾了教材,借助资源包进行了自主复习,整理了与统计相关的知识,并绘制了思维导图。想不想知道哪位同学获得点赞最多?下面,就请我们的新朋友“小度”来揭晓谜底吧!

师:小度小度,谁是本次点赞之星?

智能机器人小度语音输出学生名字。

教师请获得点赞最多的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其他同学聆听,稍后可以补充和完善。

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将自己对统计的认识、统计的方法、统计图的特点和统计图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分享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和补充的内容,用希沃白板同步呈现板书。

教师评价:同学们复习很有方法,从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三个方面,将统计的知识有序梳理和呈现,非常棒!这节课我们一起对统计知识深入复习。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梳理归纳各类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有效训练知识的整理能力。课上交流进一步沟通知识点间的联系和统计图的适用情况,并通过板书有序呈现,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

2.错题归因,合作互学

①反馈导学检测情况。教师从“互动课堂”作业讲评中调取学生答题卡,反馈学生答题情况,勾选正确率不高的题目投入白板进行分析。

②找出原因突破疑难。教师请学生上台分析错误原因和正确思路,明白错因的学生通过平板操作,将错题集中整理和订正。

③教师评价:这两道错题反映出从统计图中读取信息解决问题对大家还有一定难度,如何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统计还需加强分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突破疑难。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在检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分析错因,让学生讲解、交流不同的思路,进而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互学。

3.精练展示,感悟促学

(1)小组PK赛,制图大比拼

课前教师发布调查问卷,发现学生对世界军人运动会奖牌信息很感兴趣,也自主调查了奖牌数据,并编制了统计表(如图1)。

课上,教师发布活动,活动要求如下:

①先在小组内交流,为每组数据选用合适的统计图呈现。

②借助图表学习工具绘制统计图,每人独立完成一份并截屏提交。

③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完成的统计图,分析数据信息。

各组提交作品后,教师一一浏览,请一个小组上台各成员分别交流自己绘制的统计图,阐述制图依据,分析统计图特点,分享学习收获。有的学生会对统计图各个信息是否完整进行提示,这也是画图规范性的重要细节。当出现不同意见时,将两份统计图对比,请学生观察感受统计图的效果,看哪一种更直观,更有助于分析数据特点。

(2)游戏互动,连线消消乐

教师设计连连看小游戏(如下页图2),以实际问题为载体,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匹配即可消除。接着,教师随机挑选一名学生上台在白板上完成挑战,其他学生在平板上同时游戏,用时最少的学生获胜,获得“火眼金睛”称号。

(3)走进科技,数据分析

师:统计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有4个热搜词,请大家投票选择最感兴趣的一项。

搜索词1——5G;搜索词2——中国高铁;搜索词3——支付宝;搜索词4——运动周报。对投票最多的项目请“小度”检索后将信息输送到互动课堂呈现。

(4)教师评价

师:同学们善于观察发现,不仅为每组数据选择了合适的统计图,还能结合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统计与生活关系密切,只有选择合适,才能发挥统计图的直观性作用。

设计意图: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统计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小组合作,人人参与,生生互动,交流碰撞。进而培养学生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感受统计图的特点,体会统计的重要性,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形成科学的解决问题方法。

4.自我评价,总结延学

(1)互动课堂,自评统计

你对自己在这堂课的表现满意吗?(   )

A.非常满意  B.满意  C.有待提高

(2)收获分享,弹幕互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想表达什么?请用弹幕展示。

● 教学反思

1.翻转融合智能分析,因生施教

本课运用翻转课堂2.0教学模式,为了指导学生课前有效学习,笔者精选微课,设计课前导学,推送到教育云平台,供学生深度复习。学生提交检测后,平台立即生成数据,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呈现反映学生学习进度和深度的知识图谱,生成学生个性化错题本和班级错题集。教师了解学生学情后,设计以解决学生困惑为导向的课中环节,学生课上会专注于解决疑问,突破难点,提高学习效率。这种教学方式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更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

2.学习空间信息共享,畅快体验

学生将绘制的思维导图上传到人人通空间,在这个开放的学习空间,大家互相点赞、评价、交流,不仅方便学习优秀作品,而且每幅作品在交流完善中都能得到足夠的关注。在练习环节,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军运会奖牌数据,小组合作,任务分工,云端汇总,信息共享。结合数据特点,在平板上用软件制作统计图,原本需要七八分钟完成一份手绘统计图,借助软件三分钟就可以精确完成,还可以随时调整样式或一键切换类型,提高了制图效率,便于学生对比感受不同统计图的特点与联系,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得到锻炼和提升。

3.智能对话多维研讨,思维碰撞

选择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兴趣,通过互动课堂,请学生现场投票选出感兴趣的项目,与“小度”机器人智能对话,现场检索,调取信息,统计图动态呈现发展过程,更显直观。学生多角度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了解其原因和背后的故事,全方位思维碰撞,进一步发展统计思维,感受统计的重要意义。这些学习资源还会推送给学生,使其课后自主拓展。

4.关注过程多元评价,个性发展

平台为每位学生建立电子成长档案,不仅有教育云平台自动生成的数据,也有根据课中表现结合“光荣榜”的多维指标进行点评积分和自我评价,多视角记录学生成长痕迹,多维度追踪学生的发展过程。

猜你喜欢

信息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信息超市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
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