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小栏目 发挥大作用
2015-05-13邱晓华
邱晓华
【摘 要】合理利用“问题探讨”这个小栏目,创设问题情境,使生物教学更贴近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促进新课程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用好“问题探讨”;激发学生兴趣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中,每一节内容之前都有“问题探讨”这一导学小栏目。“问题探讨”配有图片或表格,加上情景描述及问题讨论,大多来自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实践或比较有趣的科学实验和科学史事,对于统领全节内容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教材为教师提供了好的栏目设置,教师若用好这一栏目,必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1.利用”问题探讨”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利用“问题探讨”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即先设个悬念,吊一下学生胃口,让学生在学习中探寻问题的答案,那么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自然学得很认真,这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如在第二册第一节中的“问题探讨”:人们曾经认为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就像把一瓶蓝墨水和一瓶红墨水倒在一起,混合液是另外一种颜色,再也无法分出蓝色和红色。这种观点也称融合遗传。讨论:①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②你同意上述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这个问题探讨,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墨水混合引出牡丹花色这个蕴藏着遗传知识的问题,很多同学都会误认为是子代开粉色的花,当然也有其他答案出现。那么到底该是什么颜色呢,教师先不揭晓谜底,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遗传这部分内容,学生自然学起来精神抖擞,高度集中地听好每一个细节,再学习中等待着答案浮出水面,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灵活转变“问题探讨”形式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问题探讨”放在每一节的节首,并不一定作为本节内容的引入。有些“问题探讨”涉及的资料,学生并不熟悉或凭原有知识和经验没有办法回答,这时不妨换种形式,等课堂教学进行到相应阶段,学完相关知识后,再来解决“问题探讨”中的问题,以检测学生所学知识。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能联系实际,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例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节的问题探讨:美国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曾轰动一时,在侏罗纪公园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恐龙,它们在原野中跳跃飞奔、相互争斗,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影片说,复活的恐龙是科学家利用提取出的恐龙的DNA分子培育繁殖而来的。讨论:利用已灭绝的生物的DNA分子,真的能够使灭绝的生物复活吗?
这个问题学生很感兴趣,但是所涉及的知识学生并不具备,探讨很难进行。这可以待学生学完本节内容后再回过来思考: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需要通过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其间需要很多条件,不是有了DNA分子就能做到的。这样通过学生自己的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既锻炼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引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就能产生探究的动机,就会以渴望和愉快的心情去学习。
3.生活化“问题探讨” 促进新课程目标的实现
《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对生物课程提出的总体目标中提到,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增进对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重视联系现实生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保证终身学习的可能性奠定基础。
在教学的“问题探讨”栏目中补充些学生熟知的身边的生活实际,不仅使学生倍感亲切,还有利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节中,问题探讨配以“DNA指纹检测”图片,讨论的问题是:①试着说出DNA的中文全名,为什么DNA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②你还能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③如果得到了DNA方面的证据,是否还需要其他证据呢?
这里的“DNA指纹检测”图片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和抽象。若把这个与发生在我国的震惊全国的“5.12”汶川大地震联系起来,在地震中有近十万同胞遇难,很多人被倒塌的房屋压得面目全非;还有最近发生了好几起空难,有些遇难者尸体由于种种原因已无法确认,在这些情况下你如何来确认死者的身份呢?学生们都是意气奋发的有志青年,对这样的事情本来就很关注,这么一问,学生马上就精神倍增,讨论热烈,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很多同学也会提到通过DNA鉴定,这样教师就顺理成章的引导学生讨论教材中的问题了。
通过这样的问题探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积极参与这些问题的解决,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和动机;同时,学生在不断接触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自己的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得到丰富。这显然也有利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实现。
综上所述,用好“问题探讨”栏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问题探讨”、爱上生物课、爱上生物学科,从而构建出清晰的生物知识框架,获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确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作者单位: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