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野骆驼在罗布泊自由徜徉

2022-02-08茉莉

莫愁·智慧女性 2022年1期
关键词:海林罗布泊骆驼

茉莉

新疆罗布泊被称为“死亡之海”,人迹罕至,是人类生存的禁区。然而,王新艾为救助保护野骆驼,十三次深入神秘的罗布泊,因此被评为“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

1986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批准建立“阿尔金山野骆驼自然保护区”。当时,王新艾在乌鲁木齐科教培训中心工作,她第一次跟随保护区工作人员到罗布泊探访野骆驼踪迹。

那天天气极度寒冷,王新艾跟随保护区工作人员来到罗布泊腹地,一行人趴在沙丘上,静静等待野骆驼的到来。野骆驼非常机警,嗅觉极好,只要嗅到人的气味,就会飞快地逃离。几个小时过去了,刺骨寒风慢慢消耗着身体的热量,大家的动作变得越来越迟缓,身体都快冻成冰块,依然没有见到野骆驼的踪影。

太阳慢慢爬上头顶,阳光一点点地驱散严寒。王新艾睫毛上的霜融化成了小水滴,她用这水滴不停地抹眼睛,疲惫的眼睛似乎明亮许多。她睁大双眼,继续把目光投向远方。大家都热切地等待着野骆驼群突然出现在天边。这时,远方飘来若隐若现的沙尘,一群野骆驼奔驰而来。

王新艾第一次看见浩浩荡荡的野骆驼群。一峰健壮的雄性野骆驼趾高气扬地走在最前面,保护着中间幼小的野骆驼,驼群最后面是强壮的野骆驼押队。这些野骆驼高而瘦,四肢細长,双峰呈圆锥体状,小而尖。它们全身披着淡棕黄色的短毛,毛细而密,不像驯养骆驼有着深褐、浅黄、灰白或白头花身等其他色型。

王新艾目不转睛地看着它们越走越远,不一会儿,就从眼前消失了。揉着早已经麻木的双腿,王新艾慢慢站起来。身边工作人员告诉她,这大概是野生双峰驼家族带着孩子们去寻找草料和水源。在茫茫大漠,野骆驼想要找一口吃的、喝一口水都很艰难。

回家路上,工作人员兴致勃勃地告诉王新艾,野骆驼和家骆驼虽然外形相似,但野骆驼并不是野化的驯养骆驼,它们和驯养骆驼的遗传基因有3%的差异,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王新艾对野骆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王新艾(中)

2013年12月19日,怀着对野骆驼保护与救助、倡导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想法,历经九个月艰难筹备后,新疆野骆驼保护协会成立了,王新艾任会长。

2014年11月,罗布泊开始下雪,野骆驼开始聚群。王新艾带领团队准备好高清晰摄像机、专业的长镜头、隐蔽帐篷、野外营具和足够用的淡水、干粮等物品,冒着大雪和刺骨寒风,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三垄沙保护站站长段海林带路,首次进入罗布泊拍摄野骆驼影像。

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奔波,摄制队伍进入发现骆驼脚印的核心区,所有人立刻安营扎寨,安静地等待野骆驼的出现。

冬季的罗布泊,最低气温达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数码相机里的电池最多只能拍三四张照片。王新艾和会员们把相机拿到车里,用暖风机吹热后,再接着拍摄。在野地里待上两三分钟,手和脚就被冻得麻木,只能把手揣在怀里暖一会儿,等恢复了知觉,再拿出手来按键拍摄。

2015年冬天,王新艾和同事们进入罗布泊拍摄《中国新疆野骆驼千里寻踪》纪录片,这是她第四次奔赴罗布泊。晚上睡觉时,风向突变,煤烟倒灌。早晨5点,队员发现一向早起的会长没有起床,就去叫她,发现她已经不省人事了。大家急忙给她穿上皮大衣,把她放到空旷的风口呼吸新鲜空气。因为抢救及时,王新艾脱离了生命危险,得以返回乌鲁木齐继续治疗。

王新艾将影像资料的解读成果向公众公开,作为科普宣传的桥梁。她多次走进大学、中学、小学校园进行科普演讲,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保护野生动物的种子。

2015年4月23日,王新艾走进开设野生动物保护、畜牧兽医等专业的新疆农业大学,向学生讲述保护野骆驼的生动事例,赢得了阵阵喝彩,并如愿以偿地吸收大学生志愿者加入野骆驼保护协会。

有一年初夏,王新艾在罗布泊考察巡护途中,看到一峰刚出生不久的野骆驼,它妈妈由于受到惊吓跑入茫茫沙海,留下它独自矗立在沙漠上,孤苦无助地四处张望着。看到远方走来一群人,它毫不害怕,迈开细长的小腿,朝着人群慢慢走过来。

小野骆驼离大家越来越近,一步、二步,一头扎进段海林怀里。这位跑沙漠二十多年的硬汉,满脸都是泪水。他把小野骆驼拥抱在怀里,用手抚摸着它,给它温暖和安全感。

王新艾一行人在无边的沙漠中等待了五个多小时,仍不见骆驼妈妈出现,黑而冷的夜幕已经降临,小家伙还没有尝到一口甘甜的乳汁,如果把它丢在这里,它将难以活下去。

大家决定把小野骆驼带回保护站。回程路上,小野骆驼乖乖地卧在段海林怀里。经过几个小时的车马劳顿,到达保护站已是深夜。

那一夜,保护站灯火通明,人们都为小野骆驼开辟新家忙碌着。段海林从保护站连夜驱车两百多公里,赶到小镇上,敲打一家家小商店的门买牛奶。天亮了,段海林回到保护站,大家一起围拢过来,用奶瓶喂小野骆驼喝牛奶。饿坏了的小野骆驼终于喝上了出生后的第一口奶。大家给它取名“壮壮”,从此,壮壮成了保护站里最受宠爱的一员。

2020年5月,王新艾等人又救助了一峰出生不久的小野骆驼,取名“盼盼”,在三垄沙保护站工作人员的精心护理下茁壮成长。当月,王新艾入选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

随着野骆驼的成长,保护站圈养区域已经不能满足它们正常成长和活动。工作人员将壮壮和盼盼正式移交给新疆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它们开始了新生活。

八年来,王新艾十三次深入罗布泊腹地,和会员们一起拍摄一手野骆驼影像资料,记录了600分钟极为珍贵的野骆驼生存现状。她们建立了不会对其他环境有任何影响的半永久性水源地,为野骆驼和鹅喉羚、藏野驴等动物提供饮水。

王新艾说:“保护野骆驼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多年来,她情定罗布泊,心系野骆驼,为让野骆驼能在罗布泊自由徜徉作出了巨大贡献。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

猜你喜欢

海林罗布泊骆驼
东郭先生睡不着
哼将军和哈将军
大骆驼
酒兴未尽
骆驼
罗布泊之咒
为什么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
谁丢下的吻呀
彭加木 拓荒罗布泊
骆驼